Hong Kong Well UK 英國心泉

  • Home
  • Hong Kong Well UK 英國心泉

Hong Kong Well UK 英國心泉 We are a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minding mental health of young migrants from Hong Kong in the UK

就開學,若孩子說不想返學,爸爸媽媽最重要是給孩子足夠安全感,開啟對話之門。
28/08/2025

就開學,若孩子說不想返學,爸爸媽媽最重要是給孩子足夠安全感,開啟對話之門。

開學了,孩子亳無興奮感覺,表現憂心忡忡,更說不想回校。爸爸媽媽被殺個措手不及,怎麼辦?

直接詢問:直接告訴孩子你觀察到他們對返學表示憂慮,直接問孩子正在擔心什麼,聆聽他們的煩惱。

分享過來人經驗:若孩子不懂回應,爸爸媽媽可分享自己過往到新學校或放假後回校的種種憂慮,告訴孩子轉校或假期後感到不安是正常不過的事。爸爸媽媽過往是如何同時懷著憂慮及勇氣返回學校,告訴孩子你們也相信他/她可以慢慢克服。

討論解決方法:若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憂慮,就可和他/她討論各種安撫自己情緒的方法或對應壓力來源的解決方法。重點不是即時找到靈丹妙藥,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你願意與他/她同行。

建立安全感:孩子要到新學校或長假後回校也會敲起他們內置的「安全感」警鐘。要讓孩子感到安全,放學後或周末,父母多忙也好,也要投入孩子的世界陪傾、陪玩,減少孩子的孤單感。詳細可參閱心泉為大家預備的錦囊https://hongkongwell.uk/kids-refuses-go-to-school/

返學如返工,大人都有不想返工、擔心被上司責備、擔心自己勝任不了工作的時候,爸爸媽媽記住善用你「最犀利」的武器--「自己」,與孩子心連心走入校門。

#英國開學
#仔仔女女話唔想返學
#唔肯返學點算好

轉載自 SESPM:We have created individual pages for all 70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South East region of England, making it e...
19/08/2025

轉載自 SESPM:

We have created individual pages for all 70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South East region of England, making it easier for Hongkongers to find information on:

🏠 Designated contact when you are under destitution
📚 Local ESOL classes
⚖️ Citizens Advice for immigration & legal help
💼 Employment & business support
📖 Local libraries ...and more!

How to use it:
Click on the name of the area you are interested in on our interactive map
You will be directed to a page with information specific to that local area.

Not sure which council you’re under? No problem—there is also a full table of all local authorities right below the map.

You can now access the pages through the below link or scan the QR code on the flyer:
https://bit.ly/471NBVy

為了協助BNO港人獲取公眾資訊,我們為英格蘭東南部的70個地區政府
建立了獨立的網頁,介紹當地的支援和服務。網頁內容包括以下資訊:

🏠 當你不幸陷入財政困境時的地區政府聯絡
📚 在區內報讀ESOL 英語課程
⚖️ 提供移民及法律援助的 Citizens Advice
💼 就業與商業支援
📖 當地圖書館
……以及更多!

如何瀏覽網頁:
在互動地圖上點擊你感興趣的地區名稱
進入該地區的專屬資訊頁面後可以在右上角點擊按鈕轉換語言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所住地區屬於哪一個地區政府,可以透過地圖下方的完整地區政府名單表格前往所屬地區網頁。

你現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瀏覽這些頁面,或掃描宣傳單上的 QR code:
https://bit.ly/4fIWAgv

心泉團隊同  #綠豆 分享"避雷"指南。家長睇路呀!
18/08/2025

心泉團隊同 #綠豆 分享"避雷"指南。家長睇路呀!

青春期子女聽過最難聽的四大金句💥❗
移英港童「開門做英國人、閂門做番香港人」🫠❓
移民都有KPI❓父母要仔女「跑數」😵❓

《英國教育搞Bean科》🎒📚🏫
📌 主持:周萬聰
📌 嘉賓:Lily 英國中學數學教師 / Lilian 前香港社工及中學教師
📌 按此收看 https://youtu.be/TOuXtuowCsE

常說年輕人比成年人適應力更強更快,但對近年成千上萬移居海外的香港家庭來說,子女度過移民「蜜月期」後,在學習、交友、身心靈發展等方面均會遇上衝擊,若父母將一切簡化為懶散、不長進、無盡力,繼而埋怨甚至指責,親子關係必然受到影響。今次我們匯聚了年輕人在青春期聽過的「最難聽四大金句」,身為父母的你有否曾經衝口而出?為何家長會有「移民KPI」再催逼子女「跑數」?年輕人面對香港與英國兩套的文化拉扯時,父母又應怎樣自處?

05:22 難聽金句No.1就係......
09:32 讀埋呢啲科有咩用?
13:33 點解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嘅人?
18:15 仔女係「i人」 夾硬變「e人」?
21:00 「英國人」同「香港人」嘅身分文化拉扯

英國心泉 https://hongkongwell.uk

=============
🌱 讓《綠豆》記錄當下,繼續發聲 💬
支持我們營運 https://bit.ly/3NvZjud
訂閱 YouTube https://bit.ly/3AiuuWG
綠豆網站 https://greenbean.media/
其他已登陸平台 Patreon | Facebook | Instagram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Podcast
=============

#英國教育 #青春期 #綠豆

放榜日,爸爸媽媽,你預備好未?14號及21號分別是A Level及GCSE的放榜日,不論香港也好,英國也好,不少年青人也會因而感到焦慮。面對孩子的公開試放榜,父母可以做什麼?不要與別人比較我們會否將孩子的成績、將要入讀的學系或大學,與朋友、...
12/08/2025

放榜日,爸爸媽媽,你預備好未?

14號及21號分別是A Level及GCSE的放榜日,不論香港也好,英國也好,不少年青人也會因而感到焦慮。面對孩子的公開試放榜,父母可以做什麼?

不要與別人比較

我們會否將孩子的成績、將要入讀的學系或大學,與朋友、鄰居或其他香港家庭的子女做比較? 每個孩子的能力、志向、興趣、考試狀態也各異,激勵年青人方法絕不是誇讚別人、責備自己孩子就可。要激勵孩子,你要看到孩子的強項、進步了的地方…這除了指成績方面、還可從備試態度、時間管理的技巧等找出孩子的改進之處。被看見、被肯定的孩子會比被苛責的孩子來得有自信及有更大改進的動力。

與孩子規劃各種變項

不論是升讀Sixth form或College或大學,大部份學生已有offer在手。成績若超預期,部份學校仍有餘額可讓學生申請入讀。學生可在放榜後電郵心儀Sixth form或College叩門。若失手,也要立即電郵給予有條件取錄的學校要求酌情考慮收生。若學校給了有條件取錄其實已預留了學位,所以還有爭取學位的機會。

A Level放榜,之前未有大學取錄或想轉校、轉科的學生也要把握Clearing Round的機會,每年約有50000學生透過Clearing round獲得取錄。這兩天,要孩子計劃好失手或成績超出預期會即時打去逐一叩門的大學學系清單,之前申請落空或已拒絕的學系也可重新申請。準備好Personal statement,還有請孩子預備有可能的面試。在UCAS系統中,學生可授權他人協助打電話,但最好還是由孩子自行處理。當日打電話前要看看心儀的學系是否有剩餘學額,在取得offer後,孩子還要做最後選擇,上報UCAS等。詳細可參閱:
https://www.ucas.com/applying/after-you-apply/clearing-and-results-day/what-is-clearing
https://www.thecompleteuniversityguide.co.uk/clearing

重關係多於成績

若放榜後成績超於預期固然可喜,要欣賞孩子在成績尋求突破的努力。若達到預期成績,不論家長是否滿意,他已是保持了應有狀態。若失了手,還要被責備不夠努力,就更打擊孩子。爸爸媽媽不論成績怎樣,你也要保持冷靜。你唯一的任務是陪伴子女,成績是一時,你和他/她的關係是一世。

公開試是孩子的成人禮,他/她正逐步遠離父母,走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做好應援的工作就是了。



#英國放榜
#公開試

#英國升學出路
#陪孩子放榜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II第七部曲:檢討每次去完公園後,進行檢討,看看活動是否適合小朋友,有什麼下次可以改進。第八部曲:調整目標和計劃小朋友的狀態是會變化的,因著家長的努力,小朋友的感覺統合能力會逐漸成熟;訓練前,有些小朋友是感...
11/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II

第七部曲:檢討

每次去完公園後,進行檢討,看看活動是否適合小朋友,有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第八部曲:調整目標和計劃

小朋友的狀態是會變化的,因著家長的努力,小朋友的感覺統合能力會逐漸成熟;訓練前,有些小朋友是感官過敏的,但你願意抽時間、花心機和他做訓練,他會小步走路,由「膽怯地嘗試」步向「喜歡」玩,甚至變成「尋求」,所以家長要一直觀察小朋友的反應而調整訓練目標。

問答

Q1: 如果孩子已成年,22歲,孩童階段沒有接受過感統訓練,現在還可進行相關活動訓練嗎?
英國的公園多元化及適合不同年齡層,不但 20多歲能參與,家長也可以一起玩,沒有年齡限制;如果子女有感統需要,不妨繼續玩。研究常強調感統訓練的黃金時期是七歲前,但這不代表七歲後訓練就無用,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一種能力---- Neuroplasticity (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響應經驗而變化的能力。只要提供刺激,就可引發學習,所以不要因為年紀大了就不做訓練,持之有恒,絕對會有幫助;但切記,感統訓練不是仙丹,今天做完明天就有效,而是需要花大量時間和努力。但我深信時間絕沒有白費,因為每一次你陪伴他到公園、同行、探索、嘗試,都是給腦部學習的機會。廿多歲絕不是限制,唯要留意身形,注意某些設施或負重不符。

Q2: 英國天氣導致未能常常到公園,有沒有其他提議;若想在上學前令小朋友提神,是否可以在上學途中先玩一轉?
冬天若未能去到公園,在家中可嘗試具相同功能的活動;在英國住的優勢是家中的那條樓梯,鼓勵善用樓梯進行不同的任務,例如重複上落樓梯運送毛公仔或玩具,這能夠提供大量本體感;另,可添置瑜珈蓆和配合小朋友高度的健身球,合適的尺寸是指當小朋友坐在健身球時,腳仍能著地。進行時,要留意安全﹗當小朋友能維持良好坐姿及平衡,便鼓勵他前後或左右搖擺,這能給予前庭覺輸入;另一玩法,趴在健身球上,雙手撐地下,如人力車般,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能提供豐富的本體感;頭部倒轉或傾前,亦可提供前庭覺。

上學前若太匆忙,激烈的前庭覺活動後,未能安排活動平伏情緒,這有機會令小朋友過度興奮,這樣寧可不做。若已在假期中建立習慣,例如玩10分鐘攀架就停,這項富本體感的活動,就可在上學途中加插。切忌在小朋友仍未平伏,但因為趕時間返學而中止活動,這或會令他整天在校內難以專注,更加混亂。惹純粹想提神,可考慮在家中進行5-10分鐘簡單的前庭覺活動,例如彈床、坐彈健身球、跳繩等,再配以負重活動,如爬上樓梯、做Sit up(仰臥起坐)等。

Q3: 女兒喜歡上攀架做倒吊,時間和高度應如何控制?
家長需觀察小朋友的能力去作出判斷,沒有一個特定指標,若發現女兒爬到某個位置然後倒吊,自覺完成了一個挑戰,感覺良好,那就是一個合適的高度。Sensory Craving 的小朋友,會尋求刺激,偏向做出高難度姿勢,所以在出發前要做好預告及約法三章,讓小朋友清楚限線。若不能在傾談中得到共識,就要延後去公園的時間。若因言語理解的限制而不確定小朋友是否清楚,就建議用圖畫輔助解說。家長預先在安全上做好把關,大家就能安心玩。

Q4: 小朋友越大越不敢嘗試某些活動,如何鼓勵?
每個人的水杯,即感官門檻值是會有變化的,有家長提到小朋友原是過敏的,進行感統訓練後,便願意作出嘗試,更出現了尋求的表現。家長要按小朋友的轉變而調節,記著大原則「觀察及分析小朋友的感官需求」,繼而安排相應的感統訓練。若小朋友對某些活動感到害怕,家長宜先肯定他的感受、尊重意願,陪伴及鼓勵。舉例,如小朋友害怕玩過山車,由治療角度出發,絕不會強迫他去玩,相反是,尊重意願及從旁鼓勵。若有信心他不會Overload(超負荷),可以陪他一起嘗試;也可以分階段進行,例如先讓他試試排隊等候,到最後仍不願意玩,不要因為怕浪費了排隊時間而迫他玩,反而要欣賞他在恐懼中仍願意排隊,然後鼓勵他下次再試。下一次可再走前一小步,陪伴他坐上過山車,在開始前仍感害怕,便陪他走下來,確保他願意嘗試才繼續。切忌強迫小朋友完成,否則啟動了Fight or Flight 模式,場面更難控制,亦影響日後再嘗試。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感統失調
#遊戲感統訓練
#識玩緊係去公園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I第六部曲:實踐案例分享:1. 了解孩子的需要A是Sensory Craving (感官渴求),需要大量前庭平衡覺輸入,但在本體關節感方面,他是反應不足的。A小時候肌肉張力很低,到了幾歲大還在流口水。按照他...
09/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I

第六部曲:實踐

案例分享:
1. 了解孩子的需要
A是Sensory Craving (感官渴求),需要大量前庭平衡覺輸入,但在本體關節感方面,他是反應不足的。A小時候肌肉張力很低,到了幾歲大還在流口水。按照他的需要,由於是Sensory Craving,喜歡前庭平衡覺輸入,他去到公園第一時間自己選擇玩鞦韆。

和小朋友去公園玩,我們會期望見到適切性反應 ----- 眼睛發亮,有笑容,但不是狂笑。你從他的笑容,可分辨出那是一個真正的笑還是亂龍的笑。另外有些小朋友,他一邊玩,一邊不停地說話,甚至聲量過大,這也是一個指標,告訴你他可能是Sensory Overload(感統負荷過重)。

2. 熱身
按照剛才的流程表,可先跟他玩大概10-15分鐘的提神活動,讓他處於一個醒神狀態時,便預告下一個活動。進行提神活動時,可留意那是被動式,還是主動式,例如:A小時候玩氹氹轉時,是一個被動式的參與,被家長推轉;現在他可以主動自己扶著,一隻腳像踩滑板車般滑行,又會自己去調整速度和如何轉,他能自行選擇及調整感官輸入的多少,這反映感統能力漸漸成熟。

在進行活動時,家長宜多觀察及適時介入,例如:當他在氹氹轉狂轉一個方向時,這有機會導致overload,這時候便要介入。家長可以一邊轉一邊和他唱兒歌,以拖慢節奏及評估反應,又或者家長數數字,每數到10下就轉另一方向。這樣調節旋轉的方向和次數,能給予全面的前庭覺輸入,對小朋友的前庭覺處理比較理想。

3. 針對性使用公園設施
接著,可以進行較溫和的前庭活動,例如搖搖馬,它要求小朋友自己用力推,這既能滿足前庭覺需求,負重用力的活動亦能給予本體關節覺,有助舒緩及穩定情緒。雖然A已10歲,但他仍喜歡玩一些幼兒的設施,只要他沒有影響別人,或因身形太大而破壞設施,我仍會鼓勵他去玩,不用因為介意別人的眼光而減少了他活動的樹會。

然後,可以進行講求動作策劃及平衡力的活動。預先觀察公園環境,鎖定今次想他試玩的活動,例如繩網,便鼓勵他跑向繩網方向,即使最後不願意嘗試,但也不強迫,欣賞他願意跑到繩網的努力,再按照他的狀況而調節,陪他一起觀察和探索;循循善誘,積極鼓勵,有時候,儘管你多番鼓勵,他仍然只繼續玩鞦韆,玩他喜歡的活動,理解這是感官尋求的表現,然後動動腦筋,嘗試加入本體關節覺及其他訓練元素。玩鞦韆前,他或許要先爬上去,爬行提供本體關節感輸入,同時亦鍛鍊身體協調、平衡力及動作策劃。持續觀察小朋友的反應﹗當他得到大量前庭覺和本體感後,便可再嘗試繩網或其他攀爬活動。若是遇到難度太高的設施,小朋友或會因欠信心而拒絕嘗試,因此,小朋友的能力及公園設施的難度必須配合,小朋友才能從中享受活動及得益。

除了嬉戲設施外,可以善用公園的石頭、木頭,它們是很好的工具,能鍛鍊小朋友的平衡力、身體協調和動作策劃。例如踏上一塊石頭再跳下來,除了能訓練以上能力,亦講求空間感和安全意識。

4. 舒緩
強烈建議家長,在離開公園前,盡量做一些平伏情緒的活動,例如負重活動、行斜路等,讓他 cool down (舒緩),平靜下來;如果玩完鞦韆立刻離開,前庭反應過敏的小朋友或會仍然興奮,未能平伏,回家後的狀況可能比去公園前更差。

睇完! 就坐言起行,係呢個夏天善用英國的公園為仔女度身訂造感統訓練。

11/7 (五)係最後一篇啦。香港及英國註冊職業治療師、皇家職業治療師學會會員林貝詩Joanne有最後的提醒。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感統失調
#遊戲感統訓練
#識玩緊係去公園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第五部曲:定立目標和計劃要按小朋友感統需要訂立訓練目標及設計活動流程:要訂立想針對的感官輸入,思量孩子喜歡在公園玩什麼,再訂立每項活動所花的時間。謹記要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活動要有趣,恰到好處,又能提升動機...
07/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I

第五部曲:定立目標和計劃

要按小朋友感統需要訂立訓練目標及設計活動流程:
要訂立想針對的感官輸入,思量孩子喜歡在公園玩什麼,再訂立每項活動所花的時間。謹記要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活動要有趣,恰到好處,又能提升動機,最後更要適可而止。

此外,進行訓練前,家長要預測小朋友對於活動的反應,事前要知道怎樣去支援他,怎樣去陪他,當預測會出現困難時,就要作出考慮。一些公園太多人、太嘈雜,不適合自閉症孩子——某些外在環境因素會影響小朋友的參與。

實踐訓練小貼士:

SUR(Sensory Under Responsivity)感覺遲緩
提供多感官的刺激,對於比較被動的小朋友,需要多些鼓勵、陪伴、協助,要有足夠的熱身,多一些前庭平衡覺的刺激,讓他們比較清醒,提升他們的醒覺度;但同時留意活動時間,因為他們未必知痛,要保障他們的安全,留意刺激會否過量。

SC(Sensory Craving)感覺尋求
孩子會狂衝狂跑,尋求刺激,他們會忽略安全,所以家長要特別留意安全,設立規則和規範,在活動前作出預告,講解怎樣玩。要給足夠的刺激,但不要過量。

SOR(Sensory Over Responsivity)過度敏感
反應過敏的小朋友,活動前要提供很多心理準備,如果你帶他們去玩,他們或會覺得是威脅,故此,更要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去嘗試;例如
可親自示範如何進行活動;如果小朋友有些喜歡的布偶或小玩具,可用作buddy(陪伴),帶上一起去公園,有時可以放buddy在鞦韆上玩,之後就請小朋友參與,盡量多示範,協助他們嘗試,循序漸進地接受一些新的感官輸入。

對於感覺逃避的小朋友,家長要留意活動時間,因為他們會過敏, 開始時盡量讓他們嘗試短時間活動,可能今次是試到10秒,下次15秒等;按照小朋友的表現調整活動時間;刺激度方面,不要一開始就玩重量級的項目,應先由可應付、有信心的活動開始,由難度較低、輕量級的活動開始,然後才慢慢遞進。謹記他們的杯子很細,要避免Sensory Overload(感統超負荷)。

都係好抽象喎! 唔緊要, 9/7 (三)俾個實例俾你參考。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感統失調
#遊戲感統訓練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近月英國天晴的日子不少,大家可在暑假多帶孩子到公園玩,在遊戲中學習: 第四部曲:分析英國公園設施的感統元素1. 分類提神類首先以功能分類,感統活動屬於平復情緒還是提神的。提神的活動,比較不規律,多變化,難以預...
05/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V

近月英國天晴的日子不少,大家可在暑假多帶孩子到公園玩,在遊戲中學習:

第四部曲:分析英國公園設施的感統元素

1. 分類
提神類
首先以功能分類,感統活動屬於平復情緒還是提神的。提神的活動,比較不規律,多變化,難以預測的,當小朋友去參與這些活動時,個人狀況會比較醒神,如讓反應不足的小朋友進行,可以提高他的醒覺度,提升專注力,改善學習。

平復情緒類
另外一類活動就是平復情緒,性質多數是有規律和重複性,以幫助他們平靜下來,讓神經系統降溫。

2. 活動分析:
- 溜滑梯是屬於前庭平衡覺的感官輸入,有提神作用
- 爬上滑梯是屬於本體關節感的感官輸入,由於是負重活動要用力,可以平伏情緒
- 跳彈床可訓練前庭平衡覺、本體關節感,有規律上下跳可有助平伏情緒,加上不規則動作會有提神作用
- 搖搖椅可訓練前庭平衡覺、本體關節感,被人有規律推可平伏情緒,自己不規則地搖則可提神
- 鞦韆可針對前庭平衡覺,不同姿勢和玩法有不同作用
- 公園的斜坡若是從高點衝下,可訓練前庭平衡覺,有提神作用
- 爬上斜坡是有關本體關節感,是負重活動,有助平伏情緒

英國公園內的鞦韆有多元設計,不同玩法提供不同感官刺激,亦需要不同身體部份作出協調,家長可以加以觀察,就設施功能進行分類,以選擇最適切的活動給孩子;同時,不要局限小朋友對設施的玩法,即使一個攀架,也可以提供很豐富的本體關節感,以及讓小朋友策劃動作、平衡及提升核心肌力等訓練元素。

家長要按照小朋友情況,設計在公園玩耍的次序和安排,最重要是觀察小朋友的表現,判斷他的「水杯」容量,調節狀況,若果過量滿瀉,可能會有反效果,尤其要留意「提神」和「平伏情緒」活動的比重。

知道做咩啦,但做幾多呢? 會唔會越做越HIGH? 越做越多問題? 7/7 (一)為你解答。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感統失調
#遊戲感統訓練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V想為小朋友做家居訓練,點做? 做咩? 或者一做就發脾氣?想提升小朋友的基礎能力,反而成為親子戰場?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2. 尋求感統治療的注意事項建議家長可按著小朋友對不同感官的反應去畫水杯,推測一下杯子的...
03/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V

想為小朋友做家居訓練,點做? 做咩? 或者一做就發脾氣?
想提升小朋友的基礎能力,反而成為親子戰場?

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

2. 尋求感統治療的注意事項

建議家長可按著小朋友對不同感官的反應去畫水杯,推測一下杯子的大小。小朋友對不同感官可以有不同的反應,例如:視覺方面尋求,杯子大,但觸覺方面逃避,杯子小;思考一下小朋友的反應屬於哪一類?用紙筆寫下你的觀察,因為認識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感覺統合理論是由職業治療師愛爾絲博士(Dr. Jean Ayres)所提出,她亦是教育心理學家及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 (ASI) 的始創人。若在英國為小朋友找職業治療師提供感統治療,可留意治療師是否ASI certified。ASI強調要提供兒童所需要的感覺刺激,以改善腦幹部份的統合功能,從而進一步改善其較高層次的大腦功能。

度身訂造
第一是「度身訂造」,參考水杯的比喻,每個小朋友需要的感覺刺激各有不同,因此治療程序必須是「度身訂造」,在不同的活動及重複練習中,學習有效率地處理感覺訊息,引發適切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

改變環境
第二是要改變環境,因為感統是讓他能夠在一個環境裏自如活動,適切地反應;即使環境改變了,但仍然能隨機應變,適切地控制身體以應對環境的要求,這便顯明他的反應是適切。

提供動機
第三就要提供兒童參與活動的動機,以孩子為本的治療,不是強加他們學習我們想他學的東西。例如見他很怕玩鞦韆,就抱緊他、迫他坐在鞦韆上,這絕對不是一個Child-centered(孩子為本)的方法。我們是希望觀察小朋友的興趣,繼而引起參與動機,透過玩的形式,讓他們願意參與感統治療。

3. 感統訓練前提
家長先要營造合適的訓練氣氛:

安全感
第一要給小朋友安全感,無論他們怎樣玩,也不要有對錯之分。例如他很怕玩鞦韆,但今天願意走到鞦韆旁,就表現很欣賞他,肯定他所踏出的每一小步,而不是給他壓力,讓小朋友安心去探索。

有趣
第二是要有趣味,如果想提升前庭覺的處理,我們可以和他玩「家裡搖小船」,有些小朋友可能很喜歡,但有些或覺得無趣,我們要發掘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覺得有趣味而主動去嘗試。若是去公園,可以試試不同的公園,小朋友或對某一個公園無興趣,但到另一個則主動走過去,這便知道分別,鼓勵以趣味引發他們主動去參與。

恰到好處
第三就是給予just right challenge(恰到好處的挑戰),給他們一點點挑戰,確保他們有克服挑戰的成功經驗,增強自信,就好像跨過障礙一樣。其中一個技巧叫做Scaffolding (鷹架/支架式教學) 、upgrading(升級)、downgrading(降級)。當小朋友進行一個活動時,要仔細觀察,發現他感到困難,預計他不能自行完成,這時候便要downgrading(降級) ; 按小朋友的表現而調節活動的難度及目標,這就是scaffolding。

提升動機
第四要在過程當中引發和提升他們的參與動機。動機分為外在(extrinsic)和內在(intrinsic),外在動機有效還是內在動機有效?例如:如果不玩鞦韆,就沒有雪糕吃,小朋友因為想要Tangible (可觸摸的)的獎勵才參與,又或者小朋友想你稱讚他才參與,這均是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指他覺得這件事好玩,所以他主動去參與, just right challenge能夠引發內在動機是因為,本來那件事是難的,但他能夠成功克服,令他有成功感,所以樂意主動參與。另一個能提升參與動機的方法是給予選擇權,當中的選擇絕不可以是天馬行空,相反是必需可實行及具體的,例如是選擇去哪一個公園玩,又或者從兩件我們想鼓勵他參與的活動中去選擇,這稱為controlled choice(有控制的選擇),這樣能鼓勵小朋友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

適時停止
最後一定要留意的是,進行感統訓練時,若小朋友出現Aversive Reaction(反感表現),要立刻終止訓練。反感表現包括:
• 臉色蒼白,冒冷汗
• 呼吸急速,臉充血
• 表示暈眩(眼球不停顫動)或作嘔吐
• 身體左右搖擺、失平衡,或言語混亂
• 目瞪口呆,不停抽搐或咳嗽
• 多次叫停

以上這些表現告訴你負荷過重了,要立刻停止。如小朋友是過敏的,即使不是玩得很厲害,但因為他受不了,可能是一丁點刺激便出現過大反應,但也必須立刻停止。遇到這些情況,可以的話,給予小朋友大量本體關節感,這有助回復原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家長十指緊扣,放在小朋友頭頂,給點壓力按下去,那可以給他很強烈的本體關節感。對認知上比較弱的小朋友,他們未必能配合這動作,可以讓他含着冰塊,或 讓他拿著冰塊,以強烈的溫度幫助他調節,漸漸回復原狀。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5/7(六) 帖文會介紹如何善用英國的公圜進行感統訓練。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II要善用公園的設施,家長要觀察孩子的表現以分辨孩子是屬於那類的感統失調: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從觀察中認識小朋友,看他們日常生活表現如何,會知道他們的需要。例如他看見一些東西會覺得很不舒服,可能要借觸摸一些東...
01/07/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II

要善用公園的設施,家長要觀察孩子的表現以分辨孩子是屬於那類的感統失調:

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

從觀察中認識小朋友,看他們日常生活表現如何,會知道他們的需要。例如
他看見一些東西會覺得很不舒服,可能要借觸摸一些東西去反應感受;例如有小朋友玩滑梯後,永遠不會立刻排隊上第二次,而需要不停跑一輪,才會再玩滑梯;其實生活日常告訴你很多訊息,但我們是否懂得去觀察,之後又怎樣理解這些資訊?這些資訊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更加認識孩子的需要。

1. 感統失調類別

「感覺尋求」

Dunn’s Model 解釋,小朋友會因應自己狀況作出不同應對的反應。圖中縱線
顯示神經閾值(Neurological Threshold),反映過敏程度。看似深奧,其實是什麼呢?感覺需求就如一個水杯,如果神經閾值是高的(High Neurological Threshold),那表示杯很大的,就算給予很多感官刺激,水杯仍然未能被裝滿, 因為它需要很大量的感官刺激才能裝滿。屬於這組別的小朋友,
,他們對感官刺激的需求極大,甚至一般日常活動都不能滿足其需要,於是便用其他方法自行尋求更多感官刺激,這組別稱為「感覺尋求」Sensation Seeking。

「反應不足」

有些小朋友的水杯很大,但他的應對反應是被動,不會主動尋求感官刺激來滿足需求,懶洋洋的,好像一隻樹懶,這個狀況稱為「反應不足」‧Low Registration。

「感覺逃避」

另一個極端是低神經閾值Low Neurological Threshold,這形容對感覺需求的杯子很小,一丁點的刺激已經裝滿杯子,甚至滿瀉。主動應對的小朋友會找方法幫自己,避免水杯滿瀉,他們會經常說不要,把你推開或走開等,這個狀況稱為「感覺逃避」Sensation Avoiding。

「反應過敏」

被動地接收感官刺激卻招架不住的小朋友,視這些微不足道的感官刺激為危險或威脅,而作出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這個狀況稱為「反應過敏」Sensory Sensitive。

當感覺統合狀況影響日常生活,就屬於感統失調,情況分為以下三類:

SOR(Sensory Over Responsivity)過度敏感
表現:常覺得很吵耳而按著耳朵,受不了一些味道就掩鼻;對衣服十分揀擇,如有標籤就必須剪掉或不肯穿某些衣服;常感到緊張、退縮。面對轉變或適應新環境會感到相當困難。
小朋友的狀況就如一隻刺蝟,受到輕微刺激時,卻感覺受威脅,就會像刺蝟般豎起箭,和你對抗(Fight);又或者會像超音鼠(Sonic),狂跑走路(Flight);又或者捲縮自己和定格(Freeze)。這些反應告訴我們,他們有機會是SOR。

SUR(Sensory Under Responsivity)感覺遲緩
表現:眼神空洞;反應緩慢,不怕痛,要超級勁痛才會告訴你痛,經常有一些自我沉醉的表現。情緒變化比較少,很乖,表現呆滯。常處於發呆,這樣的狀態令他們不能有效地接收資訊,影響學習。

SC(Sensory Craving) 感覺尋求
表現:漫無目的地不斷跑,不能專注活動
,周圍摸東西。但他在尋求同時,卻未能有效地接收感覺資訊,處於欠缺組織及混亂的狀態。

3/7(四) 帖文會介紹感統治療的注意事項。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感統失調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I27/6的貼文提到三個重要的感官輸入的(一) 觸覺,今日就介紹第二部曲:「感知眼鏡」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二) 前庭平衡覺前庭平衡覺,又稱”movement sense”,當你的身體郁動,或頭部移動時,掌管...
29/06/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I

27/6的貼文提到三個重要的感官輸入的(一) 觸覺,今日就介紹第二部曲:「感知眼鏡」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

(二) 前庭平衡覺

前庭平衡覺,又稱”movement sense”,當你的身體郁動,或頭部移動時,掌管平衡的感覺就是「前庭平衡覺」(vestibular sense);跟著圖1做這些活動時,就會感受到前庭平衡覺。

前庭平衡覺的接收器位於我們的內耳,內耳中有三本規管和半規管相通的橢圓囊和球狀囊,這些規管裏面有些液體(endolymph),當我們頭部移動時,這些液體會跟著一起動,因地心吸力關係,頭向前時,耳朵裏面的液體會同時間向前,相反亦然;如果我們轉動,內耳中的液體也會轉,但停止轉動後,液體仍會動,未能即時停,就像搖晃一樽水,就算樽身靜止了,但樽內的水仍未即時靜止。

同樣道理,在活動後,前庭敏感的小朋友會好動一點,因為他們停低那一刻,內耳液體仍在動,他們仍感受到那些前庭平衡覺的刺激;當我們能具體明白這個原理,就可以解釋為何小朋友玩完鞦韆後,即使停下來,也會感到興奮。大家或許也有類似經驗,以前在香港坐船,上岸之後,明明不在船上,也會感到浮浮下,甚至暈船浪,這也跟前庭平衡覺有關。

前庭平衡覺主管身體平衡及空間感,肌肉張力和影響姿勢控制;由於與視覺系統有緊密關連,故會影響眼球追視能力;前庭平衡覺敏感的小朋友,即使自己不動,看到別人搖韆鞦,或轉動很快的事物,也會感到頭暈。

(三) 本體覺

本體覺是指覺識自己身體的位置——你可以試試先閉上眼,用左手指尖觸碰鼻尖,右手伸直;然後用右手指尖觸碰鼻尖,左手伸直,你會發現即使不用視覺,也會感到鼻子位子,指尖不會指著眼或其他部位,這正是本體關節感,接收到身體的位置及空間感。

本體覺接收位於我們的肌肉、肌腱、關節、韌帶這些深層組織,這個感覺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不用每次看著我們的手在哪裏,仍然可以寫字或做不同的事情。本體覺弱的小朋友,很多時不知道自己的手腳在哪裏,所以才會經常拍桌子,經常扭動、奀腳或搖椅,有些小朋友外出,一直在商場裏摸店鋪的櫥窗;有時會誤以為他們在觸感上有感覺尋求,所以要不斷摸東西,但其實並非如此。就好像一個盲人在黑房中,他如何知道自己位置?他會貼著牆,摸著房間沿着走,才知道空間如何。

所以本體關節感對於我們怎樣可以自處在一個空間裏,可以安樂地坐下來尤其重要;有些小朋友本體覺弱,要求他「坐定」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感覺統合對於每個小朋友、每個人的學習是很重要的,是我們在學習金字塔裏面的最底層。能夠合適地處理所有不同的資訊,才可以讓小朋友往更高層的學習金字塔發展,包括一些感知動作發展、知覺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

3. 先打好學習金字塔底層基礎

很多家長關注小朋友的小手肌發展慢,即使懂得閱讀,但寫不到字或者串不到生字;有些是動作不協調等問題。其實這些情況,有機會是因為小朋友的學習金字塔底的根基未打好,對他們的advanced skills(更高層技巧)學習有所影響。(圖2)

或許有些家長未太清楚小朋友是否有感統訓練的需要,讓我們先去認識多一些
,然後再觀察自己小朋友是否需要我們支援。

下一篇在1/7(二) ,帖文會介紹感覺失調的類別。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有感統需要的孩子在英國是不容易有服務,就算見到職業治療師做評估,也很少會有訓練機會。香港及英國註冊職業治療師、皇家職業治療師學會會員林貝詩Joanne為英國心泉的家長預備了《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指引,...
27/06/2025

《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I

有感統需要的孩子在英國是不容易有服務,就算見到職業治療師做評估,也很少會有訓練機會。

香港及英國註冊職業治療師、皇家職業治療師學會會員林貝詩Joanne為英國心泉的家長預備了《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指引,以八部曲的形式,深入淺出介紹感覺統合的基礎知識、設計家居訓練的要訣及如何運用公園設施,邊玩邊提升感覺統合的能力。

要以英國公園設施進行感統訓練,共有八部曲:(見圖1)
第一部曲:信念
第二部曲:「感知眼鏡」
第三部曲:觀察及認識
第四部曲:分析英國公園設施的感統元素
第五部曲:定立目標和計劃
第六部曲:實踐
第七部曲:檢討
第八部曲:調整目標和計劃

求人不如求己,移英家長要多了解孩子感統上的需要,才能對症下藥。先介紹第一及二部曲:


第一部曲:信念

我們要有「如果有能力,孩子就會做好」這個信念,如果可以的話,小朋友一定會盡量做好自己和盡量去嘗試。但為什麼有時候他們做不到?一定有一些障礙妨礙了他們。 (見圖2)


第二部曲:「感知眼鏡」
我們要學習用一副「感知眼鏡」,以這角度去理解、去認識有什麼阻礙他們做不到,並且先要認識什麼是感統。大家可思考一下自己對於感統認識的狀況,不防打打分數,10分是很熟識,0分是完全不認識,然後記住今天的分數,將來再評分時,那怕是0.1分的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家長要裝備自己,更多認識什麼是「感覺統合」,以能更好支援自己的孩子。

1. 「感覺統合」的定義(見圖3)

感統是當大腦接收不同的外來資訊時,進行選擇、分析和統合的過程,讓身體作出不同的動作反應,包括姿勢控制、身體平衡、手眼協調、四肢協調,讓我們對環境作出適切反應,與環境互動,整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2. 感統的重要性

*透過不斷學習和體驗,腦部分析和統合的功能會更好,對小朋友發展非常有幫助。
*感覺輸入其實有八個感官,除了日常的五感,即眼、耳、口、鼻和皮膚相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還包括前庭平衡覺、本體關節覺及內感覺。(內感覺告訴我們是否覺得餓;有沒有胃口;以及大小便急的感覺, 這些很內在的感受就是內感覺。

以下會重點講三個重要的感官輸入。

(一) 觸覺

觸覺除了指我們日常觸摸東西,知道質地如何外,更可以細分為輕觸(即輕碰)、深層壓力、震動、溫度和痛楚。觸覺和我們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其敏感度會影響我們大腦辨識能力、身體靈活性和情緒好壞。所以觸覺過敏的小朋友,即使碰到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會很大反應,這類小朋友情緒多數較波動,亦較難平伏。

下一篇會在星期日(29/6) 出街,介紹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

#英國感統訓練

#求人不如求己


#家居訓練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ong Kong Well UK 英國心泉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Hong Kong Well UK 英國心泉: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