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0/2024
🔃
最近扮年輕、無聊地玩 Threads,
又意外地接觸到一些新客人,
想趁機將一些自己的一些對身體理解整理一下,
小弟才疏學淺帶定頭盔,
只求自娛,
不求流量。
第一篇先想說力與勁,
如果有機會,
下一篇可能再講練氣的五個條件,
再有機會,
可能再講講悟的方法吧。
入正題,
無論是按摩還是傳統武術,
都經常強調 #力 與 #勁 這兩個字。
什麼是力?什麼是勁?
古人不是用強度來劃分,
而是用能量流通的方式來劃分。
力、是一種單純由身體手體發出的力,
通常再直白一點,
是拙力、是死力。
這種由手而發的力是笨拙的,
到最後是誰死?
無論發者和接收者都是,
就好像武俠小說中的七傷拳,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種力用在按摩上,
客人可能當下會鬆,
但肌肉筋膜久而久之其實是會經常受傷,
到最後通常都越按越緊。
所以有很多客人按了很多年,
越按越受力、越按越追力,
這個就是原因之一。
而什麼是勁?
是有路徑傳遞的力量為之勁,
用比較簡易的方法來說就是身體的力線。
這個路徑是怎來的,
或直線或曲線或旋轉,
只要力能夠從一個地方流通至另一地方,
這就是勁的入門。
那力量的流通為什麼重要,
在按摩上是能收能放,
因為你在過程中能夠控制勁的多少、快慢、集中和分散,
是細膩度與安全的考慮。
但拙力是不一樣的,
當你一發力、就很難收回,
就如高速衝下斜坡的手推車一樣,
重量越大、越難控制。
既然如此為什麼很多人都練力而不練勁?
練力很簡單,
只要去 gym room 舉下鐵、自己做下負重動作就能練到,
甚至你分心去想其他事情,
只要肌肉有負重收縮,
久而久之就可以增力;
練勁不同,
練勁要練放鬆,
練放鬆要有意念去覺察,
要把肌肉筋腱鬆開才有空間讓力流通,
肌肉繃緊只會互相干擾把力抵消,
甚至建立了錯的力線,
讓身體的失衡更嚴重,
這亦是近代健身體系最大的問題之一。
所以肌肉纖維無論是縮短和拉長都會用收心收縮和離心收縮?
為什麼不是用離心放鬆?
因為拉長了都是會令肌肉緊張,
是一種延展性的緊,
而這一種緊會令身體的通道狹窄,
不但增加力量流通的困難,
久而久之其實更令肌肉更難吸收營養而變得繃緊,
如果血液有飲食造成的廢物而更容易堵塞。
有人會問拉長了、
那將肌肉收縮了就不是沒有問題嗎?
其實這是一個不明身體運作的膚淺想法,
試想一個被壓扁的汽水罐,
如何透過再壓縮而回復原狀?
你只能從內而外去擴張、去打開、去回復,
再壓只會令扭曲更嚴重,
這亦是未把肌肉鬆開而鍛鍊的問題之一。
而且肌肉需要彈性,
彈性從何而來?
從氣血營養去養回來的。
通道本已不足,
再收縮只會令擠壓更嚴重,
到最後更緊,
營養更加不足,
結果就會有各種的撕裂與創傷。
所以用勁把肌肉鬆開,
讓氣血得以流通,
這是古人發現的養筋方式之一,
無論是自主練習把筋拉開還是讓按摩師推開,
本質都是一樣、要讓氣血流動,
沒有讓氣血流動的拉筋其實也是為身體製造問題;
而用拙力把筋擠壓甚至按傷,
輕微撕裂的確可以讓症狀短暫得以緩解,
又或者透過操練肌肉而破壞肉肌纖維,
但久而久之肌肉筋膜黏連增生,
只會令身體更緊。
#中式按摩 #筋膜放鬆
#唔敢話自己最好但一定唔係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