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cine4u

Vaccine4u 由專業醫療研究人員為你送上最新健康資訊。

明報 - 入境檢疫下周一起「0+3」毋須酒店檢疫 取消登機前核酸檢測要求 容許未接種疫苗香港居民返港 來港易回港易不設限額
23/09/2022

明報 - 入境檢疫下周一起「0+3」毋須酒店檢疫 取消登機前核酸檢測要求 容許未接種疫苗香港居民返港 來港易回港易不設限額

因應新冠疫情實行近兩年的入境人士酒店檢疫安排即將取消。政府公布,海外抵港人士下周一起將實行「0+3」安排,從海外及台灣抵港者毋須入住檢疫酒店,惟須經3天醫學監察,抵港後若於機場檢測陰性後即可外出,但會獲發.....

港大及中大共同研究, 面對新冠BA.5變異株, 各種疫苗對病毒株的抗體水平
14/09/2022

港大及中大共同研究, 面對新冠BA.5變異株, 各種疫苗對病毒株的抗體水平

【明報專訊】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 BA.4和BA.5佔本地個案持續上升,兩款病毒株的單日比例已達77.7%。中大及港大共同合作的研究發現,3劑復必泰或科興針對BA.5產生的抗體水平,較針對原始病毒株產生的抗體水平大減,其中復必....

14/06/2022

【Now新聞台】6月13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

最新:(2300)

本港新增737宗新冠病毒確診,輸入個案佔104宗。

13類指定醫療處所今起推行疫苗通行證。

女子羽毛球手謝影雪感染新冠病毒,與混雙拍擋鄧俊文退出周二展開的印尼公開賽。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Omicron亞型重症率相若,毋須收緊入境限制。

屯門龍門居第四座及第十一座圍封強檢,目標明早十一時完成行動。

北京增45宗新冠本土個案,天堂超市酒吧群組續擴大,朝陽區展開三日核酸檢測。

北韓當地新增36710宗發燒個案,跌至四萬宗以下。

https://news.now.com/home/hot/player?newsId=479251&hot=1

12/05/2022

快速抗原測試(3) —— 如何衡量測試的準確度: 靈敏度和特異度

靈敏度和特異度是衡量快速測試質量的兩個重要指標,認識它們對全面理解測試結果及在以後選擇測試產品時都有幫助。它們的定義分別是:
[備註:下文將以病毒CT值

快速抗原測試(2) —— 測試劑有多敏感?上篇我們提到,如果很足夠的病毒抗原接觸到檢測用的化學物,就會出現顯示感染(T)的紅線,那若有若無的又應該如何理解呢?如果帶有一定數量的病毒、而病毒量又不夠高,化學物就有機會遇不到足夠的抗原,只能產生...
10/05/2022

快速抗原測試(2) —— 測試劑有多敏感?

上篇我們提到,如果很足夠的病毒抗原接觸到檢測用的化學物,就會出現顯示感染(T)的紅線,那若有若無的又應該如何理解呢?

如果帶有一定數量的病毒、而病毒量又不夠高,化學物就有機會遇不到足夠的抗原,只能產生較爲淺色的紅線(即「弱陽性」結果),或者無法產生可見的紅線而(錯誤地)得出陰性結果。因此,同一個快速測試用於檢測不同病毒量的樣本,準確度也會有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化學劑的反應力太高,它就容易對非新冠病毒的抗原也產生反應,導致明明樣本中沒有(足夠數量的)新冠病毒,測試也會得出陽性結果,這個就叫做「假陽性」。相反,如果爲了避免假陽性而降低化學劑的反應力,則有機會樣本中明明帶有(足夠數量的)新冠病毒,也無法產生足夠反應得出紅色線的陽性結果,導致出現「假陰性」。除此之外,例如遇上樣本雜質較多等等的實際干擾,也有可能導致假陽性和假陰性。

結果就是,避免假陽性和避免假陰性之間多多少少會需要作出取捨。想將兩種錯誤都降低、進而提升準確度,就需要使用更高技術製作的科學劑,這就是不同快速測試產品最主要的質量差別所在。

下次介紹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就是市民可以用作評估快速測試質量的指標。

政府今日起再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其中食肆每枱人數上限增至8人,戶外運動及於郊野公園可豁免戴口罩。非本地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申領臨時疫苗通行證反映派籌不足。安心出行推新版本解決出現紅色二維碼問題。最後一批內地援港醫療隊今啟程返回內地。科技大學9...
05/05/2022

政府今日起再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其中食肆每枱人數上限增至8人,戶外運動及於郊野公園可豁免戴口罩。

非本地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申領臨時疫苗通行證反映派籌不足。

安心出行推新版本解決出現紅色二維碼問題。

最後一批內地援港醫療隊今啟程返回內地。

科技大學9月起恢復面授課堂。

梨木樹邨楓樹樓及白田邨昌田樓各有5宗陽性個案。

台灣單日新增新冠病毒本土病例突破三萬宗。

Omicron兩新亞型變種病毒株令南非疫情升溫,未知會否致更嚴重疾病。

連結:

【Now新聞台】5月5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

04/05/2022

快速抗原測試(1)——質量差別在哪?

隨著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成爲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少人開始關注測試準確度的問題。假設我一直做檢測,突然有一天發現陽性怎麽辦?難道就要被隔離了嗎?如果全無病徵,會不會是假陽性呢? 接下來一連幾篇短文中,我們會向大家簡單解説快速測試的原理,以及如何比較快速測試的質量。

首先,在社區普遍存在新冠病毒患者的時候,其實許多人或多或少會吸到微量病毒,並停留於上呼吸道。又或者有時病毒的確造成了入侵,但因爲打了疫苗等原因,在病毒能大規模複製前便已被免疫系統控制住在極低水平(即免疫)。所以一般形容的「感染」與「沒被感染」,不是以「帶有病毒」或「沒有帶病毒」來做一個非黑即白的判斷,而是取決於那人的病毒量和病徵。以香港為例,新冠患者出院標準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規定為兩次核酸檢測CT值均要高於30(即病毒量低)。同樣道理,快速抗原測試的陽性及陰性結果應理解為「你是否帶有超過某個標準的病毒量」,而非你是否帶有病毒。

抗原測試的運作原理顧名思義,是檢測一個人的粘液樣本中是否存在著目標病毒的特定抗原。這個特定抗原就像一個病毒指紋。測試套裝中的化學物如果遇到這個指紋,就會產生反應變成紅色,也就是陽性結果T的那一條紅線。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病毒量很高,較多的化學物就很大機會撞到抗原並發生反應,產生紅色線的陽性結果;病毒量為零或者幾乎沒有的話,自然也不會產生反應和紅線,得出陰性結果。

但如果是很不清晰,似有又似沒有,這算是什麼狀況? 為什麼會出現這狀況? 下篇我們仔細探討。

【Now新聞台】下周四起,政府啟動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安排,食肆將恢復晚市堂食至十時,每枱最多四人,包括健身中心及戲院等大部分處所重開。政府預期放寬後,疫情會有反彈風險,會持續觀察,再決定是否如期推進第二及第三階段的放寬安排。市民在最嚴謹...
14/04/2022

【Now新聞台】下周四起,政府啟動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安排,食肆將恢復晚市堂食至十時,每枱最多四人,包括健身中心及戲院等大部分處所重開。政府預期放寬後,疫情會有反彈風險,會持續觀察,再決定是否如期推進第二及第三階段的放寬安排。

市民在最嚴謹的防疫措施下生活超過三個月,下周四起可望逐步回復正常。食肆將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十時,每枱最多四人,可舉行不超過20人宴會,限聚令亦建議放寬至四人,私人地方兩個或以上家庭聚會的限制取消。

健身中心、美容院、按摩院、主題樂園和宗教處所等可以重開,市民運動仍然要戴口罩,酒吧酒館就繼續關閉。

戲院重開後,若放映院內員工和同一場次的顧客都已打三劑疫苗,准許在場內飲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完全不做是無問題的,那就整個戲院所有放映院都不准進食,但若有這個能力,而且願意去執行,因為這個需要主動執行的,就可以在其中一個(放映)院,進場的觀眾要出示已接種疫苗、打了三針,就可以有這個額外對待。」

不超過30人的本地遊恢復,員工必須已打三針,參加者亦要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若員工及團友出團當日快測都是陰性,人數可進一步放寬到100人。

至於未來兩個月,即第二及第三階段放寬,是否按原有路線圖推進,政府説要持續觀察。

林鄭月娥:「我們也想給業界更多確定性,但因這幾天假期,我們有一定擔心,會否像農曆新年有太多聚會,而產生不良後果,但不可能有硬指標,當然若回到每日五萬宗,我想全城都會焦慮,這種情況是否仍要放寬,但這個不是一個指標。」

林鄭月娥重申,沒有放棄全民強檢,要看時機及能力,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跟進。

【Now新聞台】下周四起,政府啟動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安排,食肆將恢復晚市堂食至十時,每枱最多四人,包括健身中心及戲院等大部分處所重開。政府預期放寬後,疫情會有反彈風險,會持續觀察,再決定是否如期推進第...

新冠病毒與動物(6)——白尾鹿的啓示在香港發現全球第二種新冠病毒(SARS-CoV-2)動物傳人個案之後沒多久,2022年2月25日,一篇提交到BioRχiv的研究預印本提出了新冠病毒第三種動物傳人的有力證據。研究地點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研...
07/04/2022

新冠病毒與動物(6)——白尾鹿的啓示

在香港發現全球第二種新冠病毒(SARS-CoV-2)動物傳人個案之後沒多久,2022年2月25日,一篇提交到BioRχiv的研究預印本提出了新冠病毒第三種動物傳人的有力證據。研究地點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研究團隊因應北美的白尾鹿有確診新冠病毒的研究記錄,在2021年尾底對該區的鹿進行了大量的樣本採集,其中有6%的樣本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研究人員隨後對這些病毒進行了基因測序。

經過與新冠病毒基因庫比對後,人員發現了當地一個人類患者的病毒序列與白尾鹿病毒群高度吻合。最重要的是,這個病毒群與其它任何一種已知的新冠病毒都存在著大量差異(見圖一),意味著病毒可能一早已分開獨立演變。在基因序列上最接近的毒株,則屬於2020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確診水貂及懷疑水貂傳人個案的病毒。這些包括時間、地理和基因變異的跡象都顯示,這兩組新冠病毒很可能有關聯,並且有可能在野生水貂和鹿群持續傳播及變異了一段時間。由於缺乏任何變異和演化程度位於兩者中間的過渡病毒記錄,目前沒有辦法了解這次檢測到的病毒源頭到底爲何——是人傳鹿、水貂傳鹿、還是另有中間宿主傳人又傳鹿(見圖二)。

這種情況,其實是不是很像我們一開始探討新冠病毒起源時遇到的難題?透過多種分析手段和已有資料,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祖先非常可能起源於蝙蝠、也知道與它高度相似的病毒,但就是欠缺了中間宿主(如存在)或過渡病毒的樣本,來解釋病毒是如何演化並最終感染人類。隨著越來越多可以成爲潛在宿主的野生動物被新冠病毒感染,在生存壓力下,新演化的病毒在競爭中會淘汰舊病毒,人類新冠病毒原始株的前身和其宿主的證據可能已經永遠消散在生物演化的長河中。

有人可能會問,那爲什麽我們不投放多些資源下去監察自然界的病毒呢?事實上,這件事情已經一直在做,它也是許多病毒實驗室的其中一個成立原因和工作目標。但畢竟科學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已經為新冠病毒的採樣和測序投放了史無前例的資源和建立龐大的基因數據庫,如果還要再去持續檢測全生物界潛在宿主的病毒,除了實際情況不太可行之外,也要問是否符合效益。

另一方面,找不到傳染人類宿主的相關證據,也代表新冠病毒由動物傳人很可能是個小機率事件(如果大量動物帶有可以感染人類的病毒,動物傳人的事情就會發生多很多,相關證據就會容易被找到)。目前情況也的確如此。新冠肺炎絕大部分都是由人傳人引起的,證實動物傳人的個案至今寥寥可數。縱觀人類和生物學歷史,有病毒從動物突變傳染人類的事情無可避免會發生。公共衛生及科學資源投放在研究病毒出現後如何控制疫情、提高人類免疫力,仍遠比監察所有動物病毒更有效益。


圖一: 在白尾鹿發現的病毒(紅色方框)在基因譜系圖上與其他新冠病毒的距離(基因差異), Credit: Pickering et al., 2022


圖二: 研究團隊提出病毒演化及感染關係圖, Credit: Pickering et al., 2022

References:
Pickering, B., Lung, O., Maguire, F., Kruczkiewicz, P., Kotwa, J., & Buchanan, T. et al. (2022). Highly divergent white-tailed deer SARS-CoV-2 with potential deer-to-human transmission. doi: 10.1101/2022.02.22.481551
The Guardian. (2022). Possible case of deer-to human Covid infection identified in Canada. Retrieved 3 March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feb/28/deer-human-covid-transmission-possible-canada

本港新增6646宗確診,包括2859宗核酸檢測陽性及3787宗快測呈報。醫管局暫託中心會處方新冠口服藥但不作儲備。陳積志:防疫服務包周六起優先向基層市民派發。林鄭月娥:會利用快速抗原測試劑了解全港感染情況。調查發現三成人疫情下停工,其餘八成...
31/03/2022

本港新增6646宗確診,包括2859宗核酸檢測陽性及3787宗快測呈報。

醫管局暫託中心會處方新冠口服藥但不作儲備。

陳積志:防疫服務包周六起優先向基層市民派發。

林鄭月娥:會利用快速抗原測試劑了解全港感染情況。

調查發現三成人疫情下停工,其餘八成人收入減逾兩成。

政府首次安排醫護團隊上門為長者或行動不便市民接種疫苗。

多幢大廈完成強檢,發現逾百宗陽性個案。

是日圍封強檢大廈:

荔枝角美孚新邨第七期萬事達廣場1-3號
深水埗白田邨澤田樓
沙田博康邨博逸樓
薄扶林華富邨華景樓

【Now新聞台】3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

新冠病毒與動物(5)——香港的倉鼠傳人個案關於動物,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強調,新冠病毒(SARS-CoV-2)動物傳人的風險低,暫時也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因爲直至2021年底除了先前提過各國的水貂養殖場以外,還沒有其他被證實是由動物傳...
30/03/2022

新冠病毒與動物(5)——香港的倉鼠傳人個案

關於動物,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強調,新冠病毒(SARS-CoV-2)動物傳人的風險低,暫時也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因爲直至2021年底除了先前提過各國的水貂養殖場以外,還沒有其他被證實是由動物傳人的新冠病毒個案。不過風險低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恰恰相反,風險低就代表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病毒跨物種感染就如其基因突變一樣充滿隨機性,給予它足夠條件和機會,即使風險低的事情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2022年初,香港銅鑼灣Little Boss寵物店的一名職員、一名顧客與其丈夫首先證實確診Delta AY.127新冠病毒。根據香港大學與香港政府研究人員投稿至權威醫學雜誌《Lancet》的研究結果預印本顯示,確診人士和寵物店和倉庫内倉鼠上驗出的新冠病毒經過基因譜系分析確定為同一個獨立的病毒分支(見圖),並且與所有已知基因序列最接近的人類新冠病毒毒株都存在著明顯差異。其中,職員與顧客感染的毒株有少量不同,但各自都有極爲接近的倉鼠毒株(分別僅相差1個核苷酸和3個核苷酸),因此研究人員相信存在兩條獨立感染路綫,即倉鼠傳人一共發生了兩次。至於該名顧客的丈夫,由於他的病毒基因與太太完全相同,但他並沒有前往寵物店;加上其後香港出現的Delta傳播鏈,可以確定這次倉鼠傳人後,病毒繼續擁有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

這批倉鼠進口自之前提到、2020年全球首次爆發大規模水貂感染的荷蘭。寵物店(8/16)和倉庫(7/12)超過一半的倉鼠有樣本驗出新冠病毒,但倉鼠以外的所有動物,包括天竺鼠、栗鼠、兔子和老鼠皆沒有驗出新冠病毒。這同時也是全世界首次發現倉鼠在實驗室以外地方被感染。(上次提到倉鼠已在實驗中被驗證具有感染和再傳播人類新冠病毒的能力,而且巧合的是這項研究正正是由香港大學於2020年做的。)由於職員確診時倉鼠的病毒群已再細分產生多種不同變異,透過基因變異分析,研究人員確認為病毒已感染倉鼠一段時間,並評估第一隻倉鼠早於2021年11月21日左右染上病毒。最終香港政府選擇仿效當年荷蘭和丹麥,撲殺有風險批次的倉鼠。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初6月份香港發生第一宗本地Alpha變種感染個案。患者也曾經到過Little Boss旺角分店,購買同樣是由荷蘭進口的龍貓回家,並曾脫口罩與龍貓玩耍。相關部門當時無論在寵物店、龍貓身上反復取樣多次都未能驗出新冠病毒,也沒有找到任何其它感染源頭的證據,至今仍被列爲源頭不明個案。

圖: 香港2022倉鼠傳人病毒的基因譜系分析圖,綠色為由倉鼠驗出的病毒、紅色為頭三名感染者的病毒、藍色香港輸入個案中基因最接近的病毒, Credit: Yen et al., 2022

References:
CDC. (2022). Animals and COVID-19. Retrieved 2 March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aily-life-coping/animals.html
Sia, S.F., Yan, LM., Chin, A.W.H. et al. 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golden hamsters. Nature 583, 834–838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42-5
Yen, Hui-Ling and Sit, Thomas HC and Brackman, Christopher J. and Chuk, Shirley SY and Cheng, Samuel M.S. and Gu, Haogao and Chang, Lydia DJ and Krishnan, Pavithra and Ng, Daisy YM and Liu, Gigi YZ and Hui, Mani MY and Ho, Sin Ying and Tam, Karina WS and Law, Pierra YT and Su, Wen and Sia, Sin Fun and Choy, Ka-Tim and Cheuk, Sammi SY and Lau, Sylvia PN and Tang, Amy WY and Koo, Joe CT and Yung, Louise and Leung, Gabriel and Peiris, J.S. Malik and P**n, Leo LM,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Variant Delta) from Pet Hamsters to Humans and Onward Human Propagation of the Adapted Strain: A Case Study.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4017393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4017393
香港01. 2022-01-17. 寵物店Little Boss兩度爆源頭不明個案 獸醫︰動物傳人機會低

周四起違反強檢要求、檢疫令或隔離令最高可囚半年【Now新聞台】政府修訂違反強制檢測罰則。由周四起,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監禁半年。政府修訂多項防疫規例,凡不遵從強制檢測指示、公告及圍封強檢的檢測規定,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監禁...
30/03/2022

周四起違反強檢要求、檢疫令或隔離令最高可囚半年

【Now新聞台】政府修訂違反強制檢測罰則。由周四起,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監禁半年。

政府修訂多項防疫規例,凡不遵從強制檢測指示、公告及圍封強檢的檢測規定,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至於不遵從檢疫令或隔離令亦被訂明為罪行並引入罰則,最高可罰款1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Now新聞台】政府修訂違反強制檢測罰則。由周四起,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及監禁半年。

Address

618, 17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 Avenue, Science Park, Shatin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Vaccine4u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