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 Hong Kong Centenarian Study

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 Hong Kong Centenarian Study 本專頁集合百歲老人及高齡長者的研究及資訊。第一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結果

感謝on.cc東網 / 東方日報報導☺️🙏🏽
14/03/2023

感謝on.cc東網 / 東方日報報導☺️🙏🏽

【本報訊】港人愈來愈長壽,不過長命百歲的長者真的過得好嗎?有跨界別研究團隊接觸逾150名年約百歲長者的照顧者,發現近75%長者患至少3種長期病患,過半人身體衰弱,更有約半長者日常生活需人協助,另有逾60%長者甚至.....

14/03/2023

【獨媒報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今日公布最新一份《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研究發現長者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有76.5%長者需要協助下沖涼、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或進食;有62.3%長者感覺越老越無用.....

感謝HK01報導☺️🙏🏽
14/03/2023

感謝HK01報導☺️🙏🏽

數碼鴻溝常見於年長一代,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早前進行「香港百歲老人研究」,其中有96歲婆婆懂得用智能電話,除了用視像通話致電家人聊天,更

感謝明報報導☺️🙏🏽
14/03/2023

感謝明報報導☺️🙏🏽

【明報專訊】本港一向有「長壽之都」之稱,聯合國估計2021年全球有59.3萬名百歲老人,本港佔11,575人,較2011年1890人升逾5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調查發現,本港有約一半的95歲或以上長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理或需協助;受訪.....

感謝香港電台報導☺️🙏🏽
14/03/2023

感謝香港電台報導☺️🙏🏽

社聯研究發現,約半數受訪95歲或以上長者,不能自理或需要協助,例如洗澡、上廁所、進食等;近七成半長者有3種或以上的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白內障等。 社聯聯同學者、醫護和社福專業組成的研究團隊,在.....

感謝獨立媒體報導☺️🙏🏽
14/03/2023

感謝獨立媒體報導☺️🙏🏽

【獨媒報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同學者及醫護組織等,今日公布最新一份《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研究發現長者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有76.5%長者需要協助下沖涼、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或進食;有6...

感謝點新聞報導☺️🙏🏽
14/03/2023

感謝點新聞報導☺️🙏🏽

香港人口老化帶來龐大挑戰,現時香港約有150萬65歲以上人士,預計未來每年會增加8萬名長者。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與多個團體今日(13日)公布一項研究結果,指逾六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亦有近40%長者、過半數照顧者...

感謝香港文匯網報導☺️🙏🏽
13/03/2023

感謝香港文匯網報導☺️🙏🏽

香港人口老化帶來龐大挑戰,現時香港約有150萬65歲以上人士,預計未來每年會增加8萬名長者。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與多個團體今日(13日)公布一項研究結果,指逾六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亦有近40%長者、過半數照顧者...

感謝on.cc東網 / 東方日報報導☺️🙏🏽
13/03/2023

感謝on.cc東網 / 東方日報報導☺️🙏🏽

港人愈來愈長壽,不過長命百歲的長者真的過得好嗎?有跨界別研究團接觸逾150名年約百歲長者的照顧者,發現近75%長者患至少

感謝有線新聞報導☺️🙏🏽。
13/03/2023

感謝有線新聞報導☺️🙏🏽。

【有線新聞】社聯說本港過百歲長者四十年間急增四十倍,促請政府加強支援。社聯聯同樹仁大學訪問約150名95歲或以上長者的照顧者,發現長者的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未如理想,近七成半長者有三種或以上長期病患,超過兩....

感謝晴報報導☺️🙏🏽。
13/03/2023

感謝晴報報導☺️🙏🏽。

全球正經歷高齡海嘯,香港長壽長者數目在10年間升逾6倍,由2011年的1,890人增至2021年的逾1.15萬人,百歲長者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團隊與香港社會服務聯

感謝無綫新聞報導☺️🙏🏽。
13/03/2023

感謝無綫新聞報導☺️🙏🏽。

有調查發現,近三成95歲以上長者出現抑鬱,較十年前倍增。社聯連同樹仁大學等,前年4月至去年9月訪問了151位95歲或以上長者的照顧者,受照顧的長者年齡由95至106...

13/03/2023
13/03/2023
談疫情為長者帶來的隱形傷害伴隨科技和醫療進步,人類的壽命也愈來愈長。作為長壽城市之一的香港,由1981年只有接近290名百歲老人,到2021年增長致接近有16000名百歲老人,在40年間有55倍的差距非常驚人。可是,這些百歲老人又是否擁有良...
29/12/2022

談疫情為長者帶來的隱形傷害

伴隨科技和醫療進步,人類的壽命也愈來愈長。作為長壽城市之一的香港,由1981年只有接近290名百歲老人,到2021年增長致接近有16000名百歲老人,在40年間有55倍的差距非常驚人。可是,這些百歲老人又是否擁有良好的身體和智力健康?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團隊比較了第一期(2011年)和第二期(2021年)受訪百歲老人的功能、身體、和智力健康,研究結果顯示,第二期的受訪長者在功能健康比第一期有所下降,整體的日常生活活動表現由2011年組別的6成跌至谷2021年的2成。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更由2011年的1成上升至2021年的4成。在第二期的組別當中,有7成老人的智力健康與一年前相比較差。

由此可見,疫情的影響令老年人社交活動減少,外出活動的機會減低,繼而影響老人們整體的身體機能和智力健康。為防止疫情所帶來的隱形傷害 ,應與長輩多點互動,從而減緩身體和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百歲老人 #老人家

談長者的社交孤獨與孤立跟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孤獨感是一種主觀感覺,不愉快的個人體驗,與社交接觸多寡無關;社交孤立則是指個人缺乏與社會的聯繫,是一種客觀狀態,或會令一些人產生孤獨感。有研究發現,長期感到的社交孤立和孤獨對健康的損害不亞於每天...
28/12/2022

談長者的社交孤獨與孤立

跟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孤獨感是一種主觀感覺,不愉快的個人體驗,與社交接觸多寡無關;社交孤立則是指個人缺乏與社會的聯繫,是一種客觀狀態,或會令一些人產生孤獨感。有研究發現,長期感到的社交孤立和孤獨對健康的損害不亞於每天吸食15枝煙,亦會提高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第二期)調查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香港長者的社交孤立與孤獨感指數。研究結果顯示,約有4成百歲老人並無感到社交孤立與孤獨感,1成百歲老人則經驗較嚴重的社交孤立與孤獨感,並以女性佔多數。其中較少子女,家庭平均收入較低和心理健康較差的老人家會感到較嚴重的社交孤立或孤獨感。

香港嚴峻的疫情底下,難以外出的百歲老人有照顧者於家中陪伴已是最好的情況,但更不能忽視老人與照顧者因疫情而雙雙被困於家中的危機。缺乏社交活動和資源所引致的連鎖反應會令老人與照顧者更難向外界求援。若家中有長輩或身邊的朋友正照顧長者,請好好關懷他們的身心健康。
#百歲老人 #老人家

談如何邁向成功老化文: Eric面對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香港亦步向高齡化社會,如何促進高齡者邁向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成為一個受各界關注的議題。然而何謂是成功老化?Rowe & Kahn (1997) 定義成功老化包括...
23/12/2022

談如何邁向成功老化

文: Eric
面對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香港亦步向高齡化社會,如何促進高齡者邁向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成為一個受各界關注的議題。
然而何謂是成功老化?Rowe & Kahn (1997) 定義成功老化包括三個要素: (1) 減少疾病和殘疾的發生率; (2) 保持高度認知和身體機能; (3)積極參與日常活動。而後,Cho 等學者(2002) 發現成功老化的百分比在高齡長者當中急劇下降,並重新驗證和提出新的成功老化理論模型。他們定義成功老化的三個要素為: (1) 良好的主觀健康;(2) 良好的感知經濟地位;(3) 高水平的開心。

在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第二期),我們採用Cho 等學者(2002)的成功老化理論模型。 151位近百歲或逾百歲長者當中,只有13.7%達到成功老化。而各要件的成功率如下:
[1] 「好」 或 「非常好」的主觀健康:32.9%
[2] 「長者比平均更富裕」 或 「照顧者無經濟壓力」 :55.4%
[3] 「長者像年輕時一樣快樂」:57.5%

綜合前述,要促進高齡者邁向成功老化,經濟能力固然重要,但長者的心理健康、對自身健康的正向感受也不能輕視。因此,記得時刻給予長者多一點關懷。☺️

#百歲老人 #老人家

Address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Hong Ko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 Hong Kong Centenarian Stud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 Hong Kong Centenarian Study: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