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睇精神科 = 黐線?」 香港仲有好多人對睇精神科有誤解或偏見。 但好似感冒去睇普通科,腳痛去睇骨科,情緒有問題就睇精神科。尤其當持續心情低落、失去動力、失眠、胃口或體重改變等超過兩星期,就唔好自己呃自己,要去搵專科醫生診斷同治療。精神疾病其實非常普遍,遺傳、壓力過大、抗逆力下降、童年創傷等因素都有機會誘發唔同程度嘅精神問題。[1] 多數精神問題通過藥物及心理治療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最緊要係盡早尋求專業協助!
一般來講,有需要嘅求助人士可以先到醫管局嘅普通科門診、急症室或家庭醫生診所要求醫生轉介,然後帶同三個月內簽發嘅醫生轉介信,到醫院管理局嘅精神科專科門診接受治療。當然亦可以選擇輪候時間較短、價錢相對較高的私家醫生。[2] 睇精神科醫生其實唔複雜,過程就像聊天,醫生會了解你嘅背景、症狀(睡眠、飲食、情緒等)和應對方式,透過對話幫你梳理問題,找出合適嘅解決方案!
#塚愛友家 #情緒病 #情緒健康 #精神健康 #關注身心健康 #精神科 #破除偏見 #正視情緒問題 #精神科醫生 #情緒病治療 #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 #專業協助 #盡早診治
References:
1. Mental illness. Healthdirect. Available at: https://www.healthdirect.gov.au/mental-illness. Accessed on Sep 10, 2025.
2. 【精神健康】情緒有事要睇「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分別(附求助方法). 社職. Last updated on Jun 7, 2023. Available at: https://www.socialcareer.org/blogs/the-difference-between-counsellor-clinical-psychologist-psychiatrist. Accessed on Sep 10, 2025.
HKOP-ABI-2025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