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中醫

寸心中醫 寸心中醫
Heal your body. Soothe your soul. Appointment only

《幫緊你幫緊你之米飯最養脾胃》不少人為了減肥,常常不吃米飯,但缺少「米氣」,反而有礙減肥,甚至影響健康。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是消化、吸收的重要臟腑,負責將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氣、血、津液,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
02/07/2025

《幫緊你幫緊你之米飯最養脾胃》

不少人為了減肥,常常不吃米飯,但缺少「米氣」,反而有礙減肥,甚至影響健康。

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是消化、吸收的重要臟腑,負責將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氣、血、津液,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相輔相成。若脾胃功能正常,則能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米飯作為中國飲食的主食,在養脾胃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米飯性質平和,味甘,易於消化,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若長期不吃米飯會損傷脾胃功能,氣血生化之源乏力,氣不足則容易疲倦、眩暈,血不足則面色萎黃、睡眠質素下降,甚至引發月經不調或停經。

攝取熱騰騰的米飯,脾胃得到滋養,脾胃功能強健,水液運行暢通,應排走的廢物順利排走,整體氣血運行流暢,自然達到減肥、減脂、減水腫的目標。

如果你很喜歡吃米飯,恭喜你,你已經掌握到養脾胃的秘訣;不喜歡米飯的你,慢慢發掘吃米飯的好處吧!

文:鄭芸菁醫師

《咳嗽不只與肺有關?》近日流感肆虐,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咳嗽,而且有些人咳嗽還會遷延不癒,十分困擾。中醫認為,咳嗽是指因外感或內傷因素導致肺氣不清,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衝擊氣道,發出咳聲或伴有痰涎為臨床症狀的一種病證。通常隨著流感康復...
29/06/2025

《咳嗽不只與肺有關?》

近日流感肆虐,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咳嗽,而且有些人咳嗽還會遷延不癒,十分困擾。

中醫認為,咳嗽是指因外感或內傷因素導致肺氣不清,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衝擊氣道,發出咳聲或伴有痰涎為臨床症狀的一種病證。通常隨著流感康復,咳嗽亦會隨之停止,若久咳不癒,便要考慮是否與其他臟腑有關。《黃帝內經‧素問‧咳論》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明咳嗽不止於肺,但亦不離於肺,凡臟腑功能失調,病及於肺,導致肺氣上逆,皆可引起咳嗽。

《黃帝內經》有詳細論及五臟咳嗽之特點,以下將分別論述。

肝咳

肝主疏泄,調暢人體氣機。肺氣充足,肅降正常,有利於肝氣升發;肝氣升發調達,又有利於肺氣肅降。若情志不舒,肝氣不暢,鬱而化火,肝火犯肺使肺氣不降,則見咳嗽。肝咳患者發作常與情緒波動有關,咳嗽時可見胸悶痛,呼吸不暢,脅肋疼痛,痰少;嚴重時可見痰中挾有血絲、咽喉燒灼感。

心咳

心火過盛則過度剋肺,致肺失清肅,則咳嗽時咳吐泡沫痰涎或血痰,或伴有心悸、失眠、舌尖紅等症狀。

脾咳

中焦脾胃之氣不足,脾氣不能上輸精氣於肺,同時胃氣上逆,肺失肅降,發為咳嗽。脾虛運化水濕無力,痰涎自生。脾咳患者多見咳嗽痰多,伴有氣短乏力,胃口不佳,大便質溏。

肺咳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肺失宣發或肅降,或宣發肅降太過或不及,皆可引起咳嗽。肺開竅於鼻,易受外邪侵襲,常見風、寒邪傷肺。另外,肺喜潤惡燥,易感燥邪。肺燥咳嗽常見鼻唇乾感,乾咳無痰或痰黏不爽,咽喉乾痛。

腎咳

腎主納氣,腎隨肺降,維持其納氣功能。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將肺吸入之自然界清氣下納於腎,若腎氣不足則難以輔助肺氣升降,引發咳嗽,且往往是久咳不止。臨床多表現為咳嗽伴氣短喘促,呼吸表淺,或伴有腰痛腰酸,頭暈耳鳴,夜尿頻等症狀。

總結

五臟之間關係密切,各自功能失調皆會影響肺的宣發肅降,繼而引起咳嗽。若久咳不癒,可觀察除了咳嗽以外的臨床症狀,有助判斷與哪個臟腑有關。

文:鄭芸菁醫師

《青春痘一定好青春?》踏入青春期,青少年的皮膚油脂分泌較旺盛,若皮脂阻塞毛囊、造成炎症,易於面部、上胸、上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出現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一般俗稱為「青春痘」,中醫命名為痤瘡。除了青少年常發痤瘡,不少成年人都深受痤瘡困擾,...
25/06/2025

《青春痘一定好青春?》

踏入青春期,青少年的皮膚油脂分泌較旺盛,若皮脂阻塞毛囊、造成炎症,易於面部、上胸、上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出現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一般俗稱為「青春痘」,中醫命名為痤瘡。

除了青少年常發痤瘡,不少成年人都深受痤瘡困擾,且因成年人患上痤瘡後易留遷延不癒的結節或瘢痕,容易進一步影響心理狀態。若患者於25歲或以上發病,且青春期未發病或僅輕微發病,可稱為遲發性痤瘡,此病尤以女性多見。

病因病機

青少年患痤瘡多涉及肺、胃,常見證型為肺經風熱或肺胃鬱熱,但成年患者病位多在脾、肝、腎。

遲發性痤瘡患者可因飲食不當、環境因素、休息不足、情緒不穩等發病。如進食辛辣、油膩食物過多,容易引起內熱,發於肌表則成痤瘡。另外,空氣污染、陽光曝曬等外部刺激亦會加重皮膚問題。

以下為遲發性痤瘡幾個常見證型:

肝鬱氣滯:情緒壓力大,肝氣不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痤瘡。女性發作更常與月經週期及情緒波動相關。

脾虛濕盛:脾臟功能弱,影響水濕運行,造成濕邪內生,導致痤瘡。

腎虛火旺:腎精不足,火氣上升,發於皮膚則成痤瘡。

治法

按照以上證型,有以下相應的治法:

疏肝解鬱:調節情緒,促進氣血運行,常用柴胡、白芍等,女性患者更可按其月經週期不同階段調整用藥。

健脾祛濕:增強脾臟功能,祛除體內水濕之氣,同時促進身體水液運行,常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等。

滋腎養陰:滋補腎精,調節體內火氣,改善皮膚狀況,常用熟地、山藥、澤瀉等。

預防

要預防患上遲發性痤瘡,應避免過多進食辛辣、油膩、糖份過高的食物,以免對脾胃造成過重負擔,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引起鬱熱。另外,又因本病與情緒壓力關係密切,應調節身心,以防情緒波動過大,引起氣滯。亦應盡量爭取時間休息,以防過多消耗腎陰。

文:鄭芸菁醫師

《孕期養胎食療》在懷孕期間,孕婦的身體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合理的飲食對於胎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以下分享三個適合孕期的食療,不僅有助於養胎,還能增強孕婦的體質。 一、桂圓小米粥桂圓性溫味甘,具有寧心安神、益脾養血的作用;小米性涼味甘鹹,能養腎...
22/06/2025

《孕期養胎食療》

在懷孕期間,孕婦的身體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合理的飲食對於胎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以下分享三個適合孕期的食療,不僅有助於養胎,還能增強孕婦的體質。

一、桂圓小米粥
桂圓性溫味甘,具有寧心安神、益脾養血的作用;小米性涼味甘鹹,能養腎益精、健脾和胃。兩者相配則能中和寒熱,同時滋養心、脾、腎,改善孕婦的疲倦和失眠,促進胎兒的健康發育。

做法:
1. 將25克桂圓肉和100克小米洗淨。
2. 小米放入鍋中,加入3-4杯水,煮至半熟。
3. 加入桂圓後繼續煮至熟透即可。

二、淮山雞肉湯
淮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肺、補腎固精的功效;雞肉性溫味甘,富有蛋白質,能強化身體。中醫認為孕婦十分需要脾胃運行暢順,使營養得以運化吸收。這道湯能有效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亦能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

做法:
1. 準備500克雞肉洗淨切塊,200克淮山去皮切塊。
2. 在鍋中加入5-6杯水,放入雞肉和淮山,大火煮沸後轉小火。
3. 煮約半小時,加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三、菠菜瘦肉豬肝湯
菠菜性涼味甘,具有補血的作用,同時含有豐富葉酸;瘦肉性平味甘鹹,能補氣養血;豬肝性溫味甘,富含鐵質和維生素A,能補肝明目。中醫認為孕婦在孕期需要特別注意補血,這道湯最適合不過。

做法:
1. 準備300克新鮮菠菜清洗乾淨,80克瘦肉及80克豬肝洗淨切片,薑數片。
2. 鍋中加6杯水煮沸,放入瘦肉和薑片,滾約5-8分鐘。
3. 加入菠菜煮至軟身,最後加入豬肝滾至熟透,加鹽調味即成。

四、紅糖薑茶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紅糖性溫味甘,能補血活血。中醫認為孕婦在寒冷的季節容易受寒,這道茶能驅寒暖胃,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提高孕婦的抗寒能力,特別適合孕婦在感到寒冷或乏力時飲用。

做法:
1. 將20克生薑洗淨切片。
2. 在鍋中加3-4杯水煮沸,放入生薑片和30克紅糖,煮5-10分鐘即成。

以上這些食療方不僅簡單易做,還能有效幫助孕婦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飲食的調整應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如有特殊情況,請及時就醫。

文:張瑩醫師

《2025三伏天灸來了~》三伏天灸’s coming to town~~~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一年兩度的天灸盛事,大街小巷的中醫診所都會張貼海報共襄盛舉。但做過的朋友是否了解在做甚麼?未做過的朋友又會不會覺得太神秘而有點卻步?讓寸心帶大家一一了...
18/06/2025

《2025三伏天灸來了~》

三伏天灸’s coming to town~~~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一年兩度的天灸盛事,大街小巷的中醫診所都會張貼海報共襄盛舉。但做過的朋友是否了解在做甚麼?未做過的朋友又會不會覺得太神秘而有點卻步?讓寸心帶大家一一了解天灸這回事~

「天灸係咩嚟?有咩用?」
天灸是在一年陽氣最旺盛aka夏季三伏天及陽氣最潛藏aka冬季三九天的日子,用具有辛溫助陽特性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由皮膚吸收藥效直達至經絡,達到調補陽氣、驅寒散濕、固本扶正、疏通氣血的效果。

「天灸點做?」
天灸須經過中醫師診斷,所以一樣要望聞問切(詳情去番空肚讀中醫系列溫習吓)。醫師會為你選擇最貼合你症狀的穴位,然後將用薑汁調和的藥粉以敷料貼在你的身體上,一般20-60分鐘後(時間因人而異,醫師會告訴你~)便可自行撕去。過程中只會敷貼不會用針!

「我啱做天灸嗎?」
如果你經常受鼻敏感、哮喘、反覆感冒、經常胃痛、容易腹瀉、手腳冰冷、怕凍怕風、月經不調、常有經痛等問題困擾,那麼天灸很可能幫到你~不過!!!天灸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以預防疾病,雖然會令你的症狀有好轉或較少發作,但想完全根治就要配合服藥或針灸了。

「嘩,我中哂!可唔可以帶埋姨媽姑姐同事朋友大家一齊嚟做?」
如果姨媽姑姐同事朋友滿三歲、沒有對敷料過敏、並非懷孕中、皮膚不易過敏/留疤、當下沒有感冒發燒,而又有上述困擾,那麼很歡迎你們約個天灸gathering齊齊貼~

「要做幾多次?」
顧名思義三伏天就有三次的~不過初伏末伏都只有十天,而中伏就有二十天,同時醫師每次都會訂了太多藥(?),所以就在中伏加多了一次加強貼!事實上加強貼在古籍是沒有記載的,不過天灸能增強正氣,在伏天內做多一次都OK的~個人經驗分享,三伏天和三九天都做,連續做三年,一年比一年覺自己氣血充盈咗~

「做完有咩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較鬧鐘撕藥!太遲撕可能會留疤的!!!亦不是貼越久越好的!!!
其次,貼藥當天及其後兩天會有一些飲食禁忌,例如避免進食生冷、燥熱、辛辣及發物等,到時醫師會一一提醒你!

2025寸心中醫三伏天調理及天灸

初伏:19/7 (六)、20/7 (日)
中伏:29/7 (二)、30/7 (三)、31/7 (四)
末伏:9/8 (六)、10/8 (日)
加強:19/8 (二)、20/8 (三)、21/8 (四)

Plan A:
🧡2025三伏天養生調理Combo🧡 $2400

於以上三伏天指定日期天灸貼藥4次+睇症攞藥4次 (一共24包濃縮中藥粉,如醫師處方多於24包藥粉,其後每包藥以 $45 計算)

Plan B:
💛淨貼天灸💛 $1200/4次
✨早鳥優惠 $900/4次✨

於以上三伏天指定日期天灸貼藥4次
(欲享早鳥優惠必須於 27/6 (五) 或之前 報名及付款)

👩🏻‍🤝‍👨🏽Plan A及Plan B 同行優惠全單95折 (Plan B 早鳥優惠亦可同時使用),需於表格內填寫同行者資料

Plan C:
🩷天灸DIY包4次 (只限寸心舊症病人) 🩷$520

4次天灸DIY包送一節視像診症作診斷天灸貼藥穴位及順豐速遞,病人無需到診所睇症及自取DIY包。

查詢:Signal/Whatsapp +852 94448869

《八種中醫師推薦的孕期食材》在中醫的角度,孕婦的飲食應以平衡和安全為主,以支持胎兒的健康發育同時維持母體的良好狀態。以下推薦八種對孕婦安全且有助於胎兒發育的常用食材,供孕婦日常使用:1. 黑豆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腎經。功效:補腎益精,養...
15/06/2025

《八種中醫師推薦的孕期食材》

在中醫的角度,孕婦的飲食應以平衡和安全為主,以支持胎兒的健康發育同時維持母體的良好狀態。以下推薦八種對孕婦安全且有助於胎兒發育的常用食材,供孕婦日常使用:

1. 黑豆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腎經。
功效:補腎益精,養血強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提到豆有五色,各治五臟。黑豆有助孕婦養腎精,增強母體的滋養能力。
建議菜式:黑豆茶、黑豆漿。

2. 桂圓
性味歸經:甘,溫。歸心、脾經。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本經》記載桂圓「主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是孕婦舒緩孕期焦慮、失眠的佳品。
建議菜式:桂圓雪耳羹、桂圓小米粥。

3. 合桃
性味歸經:甘,溫。歸肺、腎、大腸經。
功效:補腎強腰,潤腸通便,補腦益智,潤肺通腑。《本草綱目》:「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部重痛。」合桃對孕婦氣血不足所致的頭暈、腰痛、疲倦、便秘甚至咳嗽都有幫助。
建議菜式:海鹽焗合桃、琥珀合桃、合桃露。

4. 蘋果
性味歸經:甘,涼。歸脾、肺經。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除煩,潤肺開胃,益脾止瀉。對食慾差、久吐不止的孕婦有開胃生津的作用。
建議菜式:蘋果水、蘋果雪耳湯。

5. 菠菜
性味歸經:甘,涼。歸大腸、胃經。
功效:清熱除煩,解渴通便。《本草綱目》記載:「甘冷、滑、無毒。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對孕婦胸悶、便秘有良效。
建議菜式:清炒菠菜、菠菜蛋餅。

6. 紅蘿蔔
性味歸經:甘、辛,平。歸脾、肺經。
功效:益氣健脾,明目養血。對孕婦和胎兒的視力發育皆有助益。
建議菜式:紅蘿蔔炒蛋、紅蘿蔔燉牛肋條。

7. 蓮子
性味歸經:甘、澀,平。歸脾、腎、心經。
功效: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蓮子對於孕婦改善睡眠和情緒有幫助,適合製作甜品及湯品。
建議菜式:蓮子羹、蓮子紅豆粥。

8. 三文魚
性味歸經:甘,平。
功效:三文魚富含多種營養,且性味平和,適合孕婦食用。
建議菜式:香煎三文魚、三文魚燕麥粥。

結語
這八種食材能為孕婦提供重要的營養支持,有助於胎兒的健康發展,選擇這些食材可以改善孕期的飲食多樣性。孕婦如有疑問,建議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確保飲食的安全與健康。

文:張瑩醫師

《良藥必定是苦口?》常言「苦口良藥」,香港處於嶺南地區,嶺南名物——涼茶中多用清熱解毒藥,故常為苦味,因此很多香港人對中藥的第一印象都是苦澀、難以入口,甚至有人非常抗拒中藥。事實上,日常服用的中藥是否必定是苦味呢?而苦味的中藥又是否必定是良...
11/06/2025

《良藥必定是苦口?》

常言「苦口良藥」,香港處於嶺南地區,嶺南名物——涼茶中多用清熱解毒藥,故常為苦味,因此很多香港人對中藥的第一印象都是苦澀、難以入口,甚至有人非常抗拒中藥。事實上,日常服用的中藥是否必定是苦味呢?而苦味的中藥又是否必定是良藥呢?

中藥的性味分為四氣五味,四氣是指溫、熱、寒、涼,五味則指酸、苦、甘、辛、鹹。不同味道的中藥有其相應功效,五味亦對應身體不同臟腑,而同一類中藥多有相似性味,如清熱藥多為苦寒,補益藥多為甘溫。

醫師根據病人不同病情選用相應中藥治療,中藥的味道亦會隨選取之中藥而有所變化,故此良藥未必是苦口,甚至有些病人服用補脾益氣的中藥時,感覺甘甘甜甜,像服用湯水,非常可口,只因補脾之常用藥物如黨參、甘草、山藥等皆屬甘味。無論是甚麼味道的中藥,只要是按照病人的身體狀況隨證治療便是良藥了。

為避免病人走向另一極端,認為苦口必定是良藥,我們也要了解一下苦味的中藥有何特性,探討一下是否人人都適合服用苦味之中藥。苦味入心,在五行中屬火,季節中屬夏。苦味入心的意思即適量食用苦味的食物或中藥,能有助養心。苦味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多用於熱證,如腸熱腑實之便秘,或實熱過盛之暗瘡。

不過,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五味過多的話會傷及所剋之臟腑,苦味過多則傷肺。過多苦味可造成心火旺,從而過度剋制肺氣,出現咳嗽、氣喘等症,所以不是愈能吃苦就愈健康,還是要按照體質或當刻身體的需要而選用相應味道的中藥或食物。

當然,現今「苦口良藥」一說並不如字面所言單純服苦,本文只是由此引伸探究中醫理論中如何應用中藥之苦味。日常醫師用藥也不是單單只用一種味道的中藥,臨床上多配伍使用,以達至人體陰陽平衡,發揮其治療效果。

文:鄭芸菁醫師

《火邪致病》六邪中的火邪有時候又稱熱邪,火、熱常一併講論,熱多屬外淫,如風熱、暑熱、濕熱等;火多見內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等。火熱之邪有四大特點:1.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火熱之邪傷及人體時多見高熱、怕熱、經常口渴等,火熱上炎可上擾心神,引...
08/06/2025

《火邪致病》

六邪中的火邪有時候又稱熱邪,火、熱常一併講論,熱多屬外淫,如風熱、暑熱、濕熱等;火多見內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等。火熱之邪有四大特點:

1.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
火熱之邪傷及人體時多見高熱、怕熱、經常口渴等,火熱上炎可上擾心神,引起心煩失眠、狂躁等症。

2.火熱傷氣傷津
火熱易消灼陰津,常致咽乾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液耗傷症狀。津液過度消耗,人體之氣亦會隨之流失,所以出汗過多容易疲倦。

3.火熱生風動血
火熱之邪損傷陰液後,筋脈失去滋潤,容易出現「熱極生風」的現象,表現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等。另外,火熱之邪會加快血行,嚴重者可出現各種出血病證。

4.火熱易致腫瘍
若火熱之邪進入血分,聚於局部日久,腐蝕血肉致瘡瘍癰腫出現。

過多進食煎炸、辛辣食物人士易有火熱之邪侵襲人體,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文:鄭芸菁醫師

《真有「虛不受補」?》不少香港人都愛閒時進補一下,可是,有些人進食補品後反而出現「上火」的現象,如咽痛、生口瘡、便秘等等,多數人稱這種現象為「虛不受補」。從中醫角度,是否真有「虛不受補」之說?何謂虛?中醫其中一種辨證方法稱為「八綱辨證」,指...
04/06/2025

《真有「虛不受補」?》

不少香港人都愛閒時進補一下,可是,有些人進食補品後反而出現「上火」的現象,如咽痛、生口瘡、便秘等等,多數人稱這種現象為「虛不受補」。從中醫角度,是否真有「虛不受補」之說?

何謂虛?

中醫其中一種辨證方法稱為「八綱辨證」,指的是分辨病證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屬性,《黃帝內經‧素問》提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實證是指病邪有餘而人體正氣相對充足,虛證則指人體正氣過度消耗而呈現不足狀態。虛證可分為陽虛、陰虛、氣虛、血虛,另根據五臟六腑不同損耗而出現不同虛證,如心陽虛、腎陰虛、肺氣虛、肝血虛等。

何謂補?

「補」是中醫一種治療方法,清代程鍾齡於《醫學心悟》中提出醫門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補」有補益之意。《黃帝內經‧素問》又云「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若病屬實證,即有多餘,應用瀉法;病屬虛證,即有不足,應用補法。

如何補虛?

虛即不足,要補充身體不足之處,補益時也要了解身體的需要,哪裏虛、甚麼虛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進補後出現不適症狀,並不是虛不受補,乃是辨證失誤、補錯了。舉例來說,陰虛病人津液不足,容易因身體不夠滋潤而內生虛熱,有如燒乾水的狀態,此時須用滋陰之法,補養陰津,若進食鹿茸、人參等溫燥補陽之品,反令陰虛情況加重,繼而出現口乾舌燥、咽痛等症狀。

補也要補得起!

要確保補益藥發揮功效,除了辨證準確,脾胃功能也是關鍵。補益藥的特性多屬「守而不走」,相對較難消化。中藥進入人體後,透過脾胃消化、吸收,若脾胃之氣不足或濕氣較重,則難以運化補益藥,停滯的補藥或會引起胃脹、胃痛、腹瀉等胃腸症狀。故此,要令身體「補得起」,應先調補脾胃,如服用山藥、白朮等提升脾胃之氣,或加入一些理氣消滯藥,如陳皮、砂仁等,幫助推動運化補益藥。

文:鄭芸菁醫師

《孕期按摩要小心》 不少孕婦都對孕婦按摩躍躍欲試,希望能藉按摩舒緩孕期不適,卻擔心誤按禁忌穴位會使胎象不穩甚至滑胎。的確,如在孕早中期誤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催生等功用的穴位,會為孕婦和胎兒帶來不良影響。不過,只要手法正確、力度合適,按摩能為...
01/06/2025

《孕期按摩要小心》

不少孕婦都對孕婦按摩躍躍欲試,希望能藉按摩舒緩孕期不適,卻擔心誤按禁忌穴位會使胎象不穩甚至滑胎。的確,如在孕早中期誤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催生等功用的穴位,會為孕婦和胎兒帶來不良影響。不過,只要手法正確、力度合適,按摩能為孕婦紓解懷孕帶來的身心壓力。以下介紹必須避開的禁忌穴位。

1. 肩井穴
位置:乳頭向上連直線至肩膀中間肌肉隆起處
肩井穴有催產作用,為孕婦按摩時需小心避開肩頸,以免誤觸。

2.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一至二掌骨間,虎口凹陷處。
合谷穴雖有和胃止吐作用,但孕婦不宜使用此穴,因其同時有調經引產之效,必須小心。

3. 三陰交穴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後方凹陷處。
此穴能理氣通滯,疏通下焦,調動胞宮氣血。常用於調經理氣止痛,孕婦不宜。

4. 昆侖穴
位置:足部外踝後,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此穴能理胞宮、治難產,孕婦需避免應用。

5. 太衝穴
位置:足背第一至二跖骨間的凹陷處。
此穴能理氣導滯,活血化瘀,刺激之下可能會引動胎氣,孕婦不宜。

6. 湧泉穴
位置:足底部前三份一的正中凹陷處。
此穴屬刺激感強的穴位,痛覺明顯,亦會刺激腎經氣血,不利孕婦安胎。

7. 至陰穴
位置: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一分處。
此穴能治胎位不正、難產、胎衣不下,多用於臨產時危急情況。孕婦忌用。

8. 獨陰穴
位置:在足第二趾底部中點。
此穴同治難產、胎衣不下,刺激感強,孕婦忌用。

以上八個需小心避免刺激的穴位,有六個在足部附近。故此,孕婦需避免進行點壓式的腳底按摩。而日常在家中由家人幫忙按摩時,則須小心刺激肩井穴。就孕婦按摩而言,須挑選合適體位,避免壓到腹部,亦要避免強力指壓、肘壓,保持手法輕柔、大面積接觸為佳。

文:張瑩醫師

寸心中醫養生茶飲系列簡便茶包現正接受預訂!如欲購買請DM或WhatsApp 94448869 查詢🧡
25/05/2025

寸心中醫養生茶飲系列簡便茶包現正接受預訂!
如欲購買請DM或WhatsApp 94448869 查詢🧡

《壓力會影響懷孕嗎?》蛇年伊始,收到喜訊—從準備懷孕到懷孕期間一直在診所調理的病人順利誕下麟兒,母子均安!嬰兒的臉蛋圓滾滾的,胎髮也烏黑濃密,看著十分喜人。這位病人的求子之路不算平坦,在準備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前,終於接受我的建議,辭去壓力極大...
21/05/2025

《壓力會影響懷孕嗎?》

蛇年伊始,收到喜訊—從準備懷孕到懷孕期間一直在診所調理的病人順利誕下麟兒,母子均安!嬰兒的臉蛋圓滾滾的,胎髮也烏黑濃密,看著十分喜人。這位病人的求子之路不算平坦,在準備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前,終於接受我的建議,辭去壓力極大的工作,調整身心狀態。最後更驚喜地自然受孕,得償所願。壓力真的對懷孕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在中醫角度,壓力影響受孕的方面包括:

1. 肝氣鬱結,影響脾胃
壓力大時,情緒不暢,則容易導致肝氣鬱結。肝鬱犯脾,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氣血生化不足。氣血不足,則胞宮失養,難以受孕。

2. 情志不遂,傷及衝任
衝任二脈與女性的生殖功能密切相關。衝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情志不遂,氣機阻滯,會影響衝任二脈的功能,導致經、帶、胎、產等問題。

3. 腎氣虧虛,精血不足
壓力過大、勞累過度易耗傷腎氣,導致腎精虧損。腎主生殖,腎精不足則生殖功能下降,影響受孕。對男性而言,過份勞累、工作壓力大,或睡眠不足等原因亦可造成腎氣虧虛,導致精蟲過少、精蟲活動力不足、精液稀薄等問題出現。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壓力對受孕有顯著影響:

1. 影響生殖荷爾蒙干擾
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過高時會干擾大腦和卵巢之間的訊號傳遞,影響排卵。

2. 受孕率下降
研究顯示,女性在排卵期承受壓力時,受孕機率會降低。

3. 影響男性生育能力
長期壓力會影響男性荷爾蒙,降低睪固酮水平、精子的活動力和正常精子數量。

4. 其他不良習慣
壓力可能導致吸煙、過度飲酒等不良減壓習慣,進一步降低受孕機會。

​中醫注重整體調理,針對不同的證型的不孕,採用不同的治法。對於肝氣鬱結者,治以疏肝解鬱,理氣活血,常用方劑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對於脾胃虛弱者,治以健脾益氣,養血生精,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八珍湯等。對於腎氣虧虛者,治以補腎填精,調補衝任,常用方劑如六味地黃丸、右歸丸等。針灸也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對於治療不孕有良好的效果。

​除了中醫治療外,準爸媽們在生活中也要與伴侶互相支持。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情緒波動,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 如果感到壓力過大,無法自行調節,可以尋求專業幫助,避免情況惡化。

文:張瑩醫師

Address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Tues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Wednes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Thurs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Fri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Satur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Sunday 11:00 - 14:30
17:30 - 22:00

Telephone

+85294448869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寸心中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寸心中醫:

Share

上醫治未病

生活壓力下,香港人工時長,少運動,食無定時。不少企業上下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卻又苦無空閒求醫 有見及此,太昊堂首創中醫企業到診方案 為工作忙碌的員工提供中醫調理養生服務歡迎有意為員工健康出一分力的企業接洽 ( 大部份員工醫療保險亦有包含中醫治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