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灰藍

黑白灰藍 以殯儀的四種顏色從不同主題講多一點殯儀業

從小衣櫃內就幾乎只有〈黑 • 白 • 灰 • 藍〉這些色彩的衣服,今天竟當上關於這4色衣裳的工作。
由入行到現在,想分享一些聽聞經歷,去改變一般人對殯葬事的睇法,除了神秘詭異,其實行內也有趣事、感人的事情,畢竟生養死葬,是自然不過、是生活的一部份,任何人也要面對。
以4個相簿為主,分享我包括自己在內的不同殯儀事!還會不定期發怖資訊,歡迎細閱及討論!

再次感謝讀者支持!讓我這個傳統長生店行街能夠記錄本土殯葬風俗。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 #生前死後  #殯葬忌諱文化  #生前身後事  #生宜死忌  #身後事  #香港殯葬文化  #講死的書籍  #工作日常fb  #黑白灰...
28/07/2025

再次感謝讀者支持!
讓我這個傳統長生店行街能夠記錄本土殯葬風俗。
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
#生前死後 #殯葬忌諱文化 #生前身後事 #生宜死忌 #身後事 #香港殯葬文化 #講死的書籍 #工作日常
fb #黑白灰藍
ig

【 #書展好書逐本睇】三聯2025年書展累計暢銷書榜Top10出爐啦😍!🎉在云云書海中,到底哪十本書最受讀者歡迎呢?

1.🥇《香港戰後建築檔案:1950至1980年代的現代建築故事》袁偉然、何慧心、陳卓喬 著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 Filing Archives and Architectural Research
集歷史照片、圖則、渲染圖、手繪圖、時序表與立體模型圖,
將已消失的香港戰後建築面貌重現眼前。

2.🥈《深水埗101》劉智仁 著 深水埗101
精選101個代表深水埗的元素,
多角度展現深水埗歷史、文化、旅遊的獨特魅力。

3.🥉《潮菜味趣:一位潮汕名廚的食膳隨筆》鍾成泉著
60篇美食軼事 + 40道獨家珍藏食譜,
一代潮菜掌門鍾成泉帶你尋找最原始的潮菜味道。

4️.《鷹眼之下:戰時航空照片中的香港(1941-1945)》鄺智文 著 香港空間史研究計劃 Hong Kong Spatial History Project
以大量二戰美國航拍照片「俯瞰」日據時期香港地景,
開拓香港空間史研究全新維度!

5.《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細節與美學》彭展華 Brutalism Hong Kong 著、麥憬淮 攝影
以紀實照片文字記錄橫跨3年的本地粗獷建築研究,
共同鑑賞34座粗獷建築的獨特細節。

6.《生前死後:解開身後事的迷思》劉銳業 Lau Joseph、梁梓敦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失去教育、鄺汝溡 黑白灰藍、黃錦妍 黃錦妍 Connie Wong Kam Yin、梁樂燊 著
每個人必讀的身後事指南!
五位作者將身後事的處理流程、本地殯葬的忌諱、綠色殯葬、哀傷輔導個案,以及香港現有的生死教育活動娓娓道來。

7.《生成學習︰以AI輔助學、教、評》香港翻轉教學協會 FlipEdu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胡祥恩、何世敏 編著、程介明 點評
如何把AI融入教學之中?
透過在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AI輔助教學案例,把AI成為學生學習的良伴!

8.《走進字母的軌跡:從26個英文字母的筆跡分析性格特質》林婉雯 Maria Lam 林婉雯 - Consultant Graphologist 著
揭開字母背後的訊息,知己知彼,
更好地理解別人及自己的個性特質。

9.《山中之城:香港山城地景建築觀察》胡漢傑 著
從點、線、面的角度觀察社區和城市之間的關係,
傾聽山城中人的故事和想法。

10.《港香情》鄧皓荃 港香堂 香港傳統香文化保育 Hong Kong Incense Company 著
香港製香行業的首本專題書籍!
記載沉香在香港的種植和販運情況、老香舖歷史、香品類型、成分和製作工藝等行業種種。

恭喜以上所有的作者和出版團隊😍,亦再次感激各位讀者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接下來將陸續舉辦一連串和讀者交流的活動📚,各位記得密切留意我們FB和IG😚!

#香港戰後建築檔案 #深水埗101 #潮菜味趣 #鷹眼之下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生前死後 #生成學習 #走進字母的軌跡 #山中之城 #港香情 #建築設計 #飲食文化 #香港歷史 #教育指南 #筆跡分析 #城市景觀 #行業秘辛 #三聯出版 #好書推薦

26/07/2025

「黑白灰藍」今年將會聯乘「九龍殯儀館」 RIPHK.com 辦理乙巳年盂蘭法會(中元法會)。將會移師至擁近四百年歷史「元朗大樹下天后古廟」舉行。期間,善信及家屬可以登記法會附薦牌位供祖先、先人、靈嬰及冤親債主外,還有素食盆菜、求籤解簽、大樹祈福等活動⋯⋯,歡迎各位光臨及參加。

日期:新曆2025年9月4-6日(農曆七月十三、十四及十五日,暫定會於十四日黃昏時段舉行破地獄儀式)

地點:元朗大樹下天后古廟(免費泊車位/元朗西鐵站來回免費接駁巴士)

附薦蓮位費用 :三天法事及衣包$1500 (可以PM獲得「黑白灰藍」讀者優惠碼減$200 !)。蓮位預訂及活動,請瀏覽 RIPHK.com 登記及報名。

———————

官方訊息:http:RIPHK.com 主辦,即不再在殯儀館內舉行,由元朗天后古廟借出場地進行,九龍殯儀館為支持單位。詳情也可到九龍殯儀館專頁留言查詢。

#乙巳年盂蘭法會 #盂蘭法會 #中元法會 #元朗大樹下天后古廟

相信大家最關心還是未來「華永會」骨灰龕位影響,簡而言之:8月1日之後該會除增加了與政府食環署一樣20年後需要續期的骨灰龕位(家族位)外,還保持原有的「不需續期」骨灰龕位作選擇!不過價錢調整由原來$21,000增加至$31,420,而新舊龕位...
22/07/2025

相信大家最關心還是未來「華永會」骨灰龕位影響,簡而言之:8月1日之後該會除增加了與政府食環署一樣20年後需要續期的骨灰龕位(家族位)外,還保持原有的「不需續期」骨灰龕位作選擇!不過價錢調整由原來$21,000增加至$31,420,而新舊龕位數目比例上該會會自行作調整,沒有特定數量限額。

#多項選擇
#對於保持原有不需要續期骨灰龕位很重要
#工作日常
#華永會將軍澳墳場
#靈灰閣
#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fb #黑白灰藍
ig

立法會已通過審議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制定的《2025 年華人永遠墳場(修訂)規則》(《修訂規則》)。《修訂規則》主要讓華永會在其龕位設施推行可續期龕位安排(即首次骨灰安放期為20年,期滿後可每10年續期一次),以及設立新設施——家族骨灰園。《修訂規則》亦調整了華永會服務和設施的費用,以及就華永會轄下墳場的運作作出一些技術性修訂。相關修訂旨在優化華人永遠墳場的管理及相關安排,以及拓展華永會提供的安葬服務和選擇。《修訂規則》於2025年8月1日生效,經修訂後的費用請參閱華永會網站 www.bmcpc.org.hk

#華永會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 #永懷人生 #善亮人生
-----------------------------------------
記得follow Instagram/Facebook 📌bmcpchk

因為颱風關係,新書「生前死後」書商決定將星期日快閃簽名會改為明天19日星期六「下午5:15至到5:35」,敬請留意!
18/07/2025

因為颱風關係,新書「生前死後」書商決定將星期日快閃簽名會改為明天19日星期六「下午5:15至到5:35」,敬請留意!

首天香港書展新書「生前死後」排第三位,感恩!提提大家,書展期間7月20日星期日17:15-17:35有快閃簽名會,密切留意颱風信號,安全情況下歡迎讀者有時間來支持及「索取幾位作者簽名」!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 #生前死後...
17/07/2025

首天香港書展新書「生前死後」排第三位,感恩!提提大家,書展期間7月20日星期日17:15-17:35有快閃簽名會,密切留意颱風信號,安全情況下歡迎讀者有時間來支持及「索取幾位作者簽名」!

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
#生前死後 #殯葬忌諱文化 #生前身後事 #生宜死忌 #身後事 #香港殯葬文化 #講死的書籍 #工作日常
fb #黑白灰藍
ig

15/07/2025

伍連德,推動華人火葬的先驅者

伍連德籌組中國火葬恊會 昨在都城飯店演講 《申報》1936年06月20日

  大通社云、全國海港檢疫總管理處處長伍連德博士、對於提倡火葬、素極熱心、現已由市府聘為上海市火葬塲籌建委員、昨午應扶輪社之請、在都城飯店、演講
  推行火葬 之需要、其大意如下、我國古時即有火葬、墨子節葬篇、即是提倡火葬、漢時佛敎大興炎葬之風亦盛、但儒家主張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因之受一打擊、結果全國上一分之一、可耕之地、均為墳墓佔去、直至今日、國內食糧 及不能白給、須仰給於人、經濟上之損失、何可勝計、欲實現總理之民生主義、推行火葬、實亦為必要之一端、即以本市而論、四郊浮厝棺柩及墳墓、亦不在少、非但有礙觀瞻、抑且不合衛生、吳市長有鑒於此、持設立上海市火葬塲 籌建委員會、以提倡火葬、該會於本月十一日、曾舉行首次會議、議决、擇定江灣上海市公墓前公地為塲基、計有念畝、建築費暫定為四萬元、除請市府擴任二萬元外、其餘兩萬元、擬請本埠慈善機關及熱心人士、設法捐助、此外本人正竭力籌備組織中國
  火葬恊會 以資推行提倡、該會宗旨、計有五項、
㊀推行衛生化•經濟化•及美術化•之葬法
㊁恊助政府及人民利用現為墳墓所佔之土地、改種農產、傳政府可得稅收、人民可得進曾、
㊂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 美術化火葬場、以供欲火葬者之需要、並求適合吾國固有習慣及鳳俗、
㊃努力宣傳火葬之利益、㊄設法聯絡世界各國之同類團體、將來成立後、甚望各界熱心提倡人士、踴躍加入云云、

7月20日新書「生前死後」香港書展快閃簽名會
12/07/2025

7月20日新書「生前死後」香港書展快閃簽名會

感謝 盧拉拉兄 盧拉拉特殊清潔記事簿 的推薦,作為兩地殯葬業的一員,各有特色,期待更多交流,共同進步。
11/07/2025

感謝 盧拉拉兄 盧拉拉特殊清潔記事簿 的推薦,作為兩地殯葬業的一員,各有特色,期待更多交流,共同進步。

#生前死後

當收到香港朋友阿溡寄來這本《生前死後-解開身後事的迷思》,這是由生死教育者、社工、殯葬策畫師、禮儀師合著,這本由多位香港殯葬、社福與教育專業人士共同撰寫的作品,並非哀傷的勸世書,也不是高遠的生死哲學,它是一部結合實務、制度與文化觀察的指南,更是一場關於「該如何好好說再見」的社會對話。作為一線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這本書的必要性,甚至可以說,它是一本我們這個世代不能再迴避的生命教材。 看完這本書後,會覺得這本書不只是在香港地區適用,更是同樣殯葬文化地區指南,實用性極強,且極具創新。

在主流媒體仍熱衷於探討靈異故事以搏眼球的時代,這本書格外珍貴。不論是香港或台灣,總有一群「生死擺渡人」默默以專業和經驗,提供更成熟、更人性的死亡準備與陪伴服務。他們不是在述說亡者的離奇,而是讓死亡不再只是恐懼或禁忌,而是一件可以被理解、被設計的事。這是一本有別於傳統死亡相關書籍僅談悲傷或哲學,而是極具實務操作性與社會關懷的作品。

以香港社會為背景,細緻拆解了從「生前規劃」到「身後處理」的完整流程,不僅提供讀者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也強調在制度與文化層面,我們如何更成熟地看待人生的終點。

從「生前規劃」出發,講述遺囑的書寫、器官與遺體捐贈、遺物處理與財務交代等面向,不僅有制度的解釋,更提供實務指南,幫助讀者理解什麼是「生前預立」的準備。這部分讓我特別有感,因為在許多孤獨死或無人認領個案中,逝者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交代,家屬(如果有)往往束手無策,甚至拒絕出面,責任最終落在房東或我這樣的清理人員手上。

這個社會處理不了的沉重與尷尬。如果早一點讓「生前交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死亡才會想起的一份清單,也許能留下更多有意義的東西,而不是等待政府或清理公司決定去向。

人終將離世,但身後的安排、遺物整理、遺族哀傷處理,卻是活著的人要共同完成的功課。「死亡不是一個人的事,它牽動的是整個社會對離去的理解與應對方式。」這句話讀來雖然簡單,卻道出關鍵。逝者可能沒機會規劃,但制度與文化卻可以成為他最後一哩路的守護者。死亡不只是個體的離開,也牽動了整個社會對生死的集體態度。而正視死亡,恰恰是讓生命更完整的方法。

對故者的告別,不只是完成一場喪禮,或是將遺物歸整乾淨,也不只是梳理哀傷情緒,而是需要多方關注、兼顧情感與制度的整體行動。這本書正是從各職人視角出發,勾勒出生與死之間應有的理解與照顧框架。;在溫度與制度中,由各位職人視角去理解過猶不及,併構畫出生死間的理解框架。而在死亡的沉重中,仍然為我們留下選擇的可能、活著的尊嚴,與善終的希望。

從以前演講於「孤獨死」相關的內容,這一兩年來,慢慢的轉變為「生前整理」、「死後規劃」,工作中,我總是站在「善後者」的位置,看著無人處理的死亡現場,想著要如何還原空間、撫平家屬情緒、處理殘留的物品與味道,但在無數次清理與陪伴的過程裡,我也漸漸意識到,如果我們願意把死亡這件事提前搬到檯面上談,很多痛苦與混亂,是可以被減少的。

這樣的轉變,是我自己內在的一種學習與嘗試。我開始接觸更多生死教育的資源、閱讀關於死亡規劃與遺囑的書籍、觀察不同文化對於死亡的處理方式,也主動走入學校、社區與長者對話。既然終將面對死亡,那麼為何不讓「死」成為一個可以準備的議題?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學著安然接受,甚至好好設計它。

與其說我是在教別人「如何面對死亡」,不如說,我是在學著「如何好好活著」,並邀請他人一同思考: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我們準備好了嗎?

或許這本《生前死後》會給我們一個方向,一個不再害怕談死的勇氣,一個學會在有限生命中留下善終與關愛的開始。

黑白灰藍 ​
#香港 #殯儀 #禮儀 #生死教育 #善終準備 #好好說再見
#死亡規劃 #遺囑與遺物 #哀傷陪伴
#特殊清理師 #孤獨死現場 #遺物整理

昨日是「生前死後」新書發佈記者招待會,榮幸地被書商揀中推廣。書展期間7月20日星期日下午5:00點至5:30有快閃簽名會,歡迎讀者有時間來支持及「索取幾位作者簽名」! #生前死後  #殯葬忌諱文化  #生前身後事  #生宜死忌  #身後事 ...
10/07/2025

昨日是「生前死後」新書發佈記者招待會,榮幸地被書商揀中推廣。書展期間7月20日星期日下午5:00點至5:30有快閃簽名會,歡迎讀者有時間來支持及「索取幾位作者簽名」!

#生前死後 #殯葬忌諱文化 #生前身後事 #生宜死忌 #身後事 #香港殯葬文化 #講死的書籍 #工作日常
fb #黑白灰藍
ig Joint Publishinghing

各位愛書人注意!書展將在下周舉行,展會續有不少新作品,有作家以香港水務為題,講解開埠至日佔時期的水務開拓和食水供應由來;亦有人出書介紹士多、辦館和糧油雜貨店等歷史。另外,政府力推深度遊,有作家認為深水...

  #蝴蝶命
04/07/2025


#蝴蝶命

夫妻相隔十日離世
唐佳上月墮樓亡
雪妮昨胰臟癌病逝
享年78歲

將一同舉行喪禮
14/7設靈

武術指導 #唐佳 於6月23日在尖沙嘴柯士甸道與松山道交界墮樓亡,享年88歲。家人今(4日)公佈, #雪妮 昨(3日)於醫院 #胰臟癌 病逝,享年78歲。唐佳生前曾向兒子透露,因妻子長期住院治療而感到難過,更表示希望與太太同死。這對結縭56年的影壇夫妻,短短時間內相繼離世,令人唏噓。圈中人感嘆,這叫「鴛鴦蝴蝶命」。願他們去到彼岸,再沒眼淚與痛楚,繼續相愛!

二人將一同舉行喪禮,7月14日於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翌日舉殯。喪禮採用非宗教儀式(維新教)進行。儀式後靈柩隨即移奉火葬場火化。

【拍《女黑俠木蘭花》戀上】
兩人於1966年拍攝電影《女黑俠木蘭花》結緣。雪妮曾稱唐佳在片場與女演員交談時會臉紅的靦腆性格,正是吸引她主動追求的原因。1969年他們奉子成婚,育有二子。婚後雪妮淡出幕前,唐佳繼續從事武術指導,80年代末移民加拿大,90年代回流返港後,唐佳逐漸退休。

雪妮以武打女星成名,1966年《女黑俠木蘭花》奠定其「御用女俠」地位,代表作包括《雪花神劍》、《天劍絕刀》等。回流後加入TVB,轉型飾演母親角色,憑《難兄難弟之神探李奇》黑玫瑰、《棟篤神探》劉並蒂等角色深入人心。

【丈夫成「人肉助聽器」】
雪妮受遺傳性「中耳筋骨硬化」影響,廿多年前聽力開始衰退,單耳完全失聰,另一耳經手術後仍須助聽器。唐佳時刻陪伴,在公開場合為她翻譯溝通,自認是其「人肉助聽器」,無微不至地照顧。

雪妮曾坦言:「我好幸運,我老公成日陪住我,我聽唔到嘢,佢可以同人哋解釋,試過有一次人哋同我打招呼,但係我唔知道,老公咪同人哋講:『唔好意思,我老婆聾㗎』。」唐佳常隨雪妮出入片場,攜帶湯水與日用品,默默守候,成為圈中人津津樂道的畫面。

儘管戴了耳機多年,但聽力變差讓生活不便,年前雪妮亦曾跌倒受傷,因此決定不再續約TVB,安享晚年,最後作品為2020年《食腦喪B》。

【唐佳憂心妻子想同死】
唐佳和雪妮結婚逾半世紀,一直恩愛。雪妮形容自己性格「野蠻」,唐佳則自嘲是太太的「阿四」。雪妮曾深情地說:「他是保鑣、經理人、阿四,但我還是叫他做老公。」雪妮患癌住院期間,唐佳因憂心妻子病情曾表達共死意願。他離世時警方未尋獲遺書,但家中發現遺囑草稿。

去年8月兩人最後公開露面,與友人的合照中唐佳豎起拇指,雪妮展露笑容。夫妻從影壇合作到晚年相守的歷程,活出愛,留下愛。

#娛壹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92217007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黑白灰藍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黑白灰藍: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