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6/2025
長文慎入,紀念恩師徐光耀教授。
那天下午診室很忙,病人一個接一個,我正在給一位病人看病,Apple watch 突然震動,有短信入,但卻讓我震驚了!
指尖下的肌肉明顯緊張了起來,心裡寒了一寒,是師姐發來的訊息:「徐光耀教授今早走了。」附上一篇新聞稿。
這個消息來得突然,我一時不知道該作何反應,心都寒了一下,深呼吸冷靜了一下,幸好已經是最後一位病人了,趕快把病看好,然後再詳細問問學姐。
徐教授來自上海,帶著濃濃的老上海味道,70幾歲還會梳頭,噴香水,重視儀容。聽說這是上海人尊重別人對得起自己的表現。
徐老師是骨傷推拿科的教授,醫術扎實,經驗豐富。他的手法很正宗,是正宗上海一指禪推拿的傳人。也會做針灸,屬於骨傷科針灸那一門。
他看病愛分享,大概是長輩都很愛我們這些後輩吧,深怕我們學不會。
老師待我極好,近乎父子,可能和我在南京學中醫,學習認真,華語普通話講得很好,而且曾經特地去推拿科跟周華龍老師學習過,所以和老師關係特別好,老師也像父親一樣關心著我。
徐教授水平很高,教學生也很耐心。我剛跟他學習時,因為我是內科開藥為主,針灸為輔,骨傷推拿手法難免就生疏,手法不純熟,他就讓我在他身上試,會示範手法用力的動作、還有頻率等的竅門,常說:「用力要柔,但不能虛,沉肩墜肘,懸腕。」 有時候我做對了,他就點點頭,說「就是這樣」;如果不對,他也不急,只是讓我再試一次。
除了醫術,他待人也很好。診室裡常備著糖果,是給那些怕疼的小孩的。
也會買花放診室裡,常說花不貴,但能讓人舒服。
因為這一年來診所很忙,病人很多,自己煩心的事情特別多,和教授也減少聯絡,但過年過節還是會送上祝福。
端午節時發了和祝福給老師,可是老師沒有回覆,祝福還孤零零地躺在對話框裡。往常這個時候,徐教授總會回個憨厚的笑臉貼圖,或是發條語音叮嚀:「小吳啊,端午節快樂,成家了沒。」
有時還會補上一句:「診所忙歸忙,記得照顧身體,惠康的薺菜餃子大減價,可以買回家煮。」
可是這次老師沒有回覆,我還以為只是老師忙碌忘了回覆我,畢竟我也常常忘記回覆別人的短信!
原來老師已經病重了,一週後就收到了老師與世長辭的消息。
現在想起他,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站在床邊的樣子——微低著頭,手上操作者扌袞(滾)法。
這些年忙著看病,
總想著等空一點再去看他。現在才發現,有些事是不能等的。
很平常的場景,但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他走了,但他的手法、他教的東西,還在我們這些學生手上留著。我想,這大概就是醫者的傳承吧。
徐老師,謝謝您。
徐老師,對不起,沒能多去看看您。
謝謝您教會我的一切。
最後,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我今年要再回南京探望我的老師們。特別是徐恆澤,胡烈都已經83歲和86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