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Mind Wellness Centre 香港心靈健康中心

Hong Kong Mind Wellness Centre 香港心靈健康中心 香港心靈健康中心乃是由精神科專科醫生,及曾任精神科專科護士的資深護?

中心設施
候診大堂:柔和燈光配合牆上充滿正能量的沙龍照,讓受困者放鬆繃緊的心情。
診症室:可同時容納數人,讓受困者在最親密的人陪同下,把心底的困擾坦然道出。
多用途活動室:除用作候診室外,其寬敞空間也可讓受困者在此練習放鬆運動等,並可成為各類小組聚會的場地。

心靈手信:香港醫生親子遊斯里蘭卡新書發佈及分享會
23/08/2025

心靈手信:香港醫生親子遊斯里蘭卡
新書發佈及分享會

感謝病人送給我們的小禮物,給予香港心靈健身中心醫護團隊肯定。我們亦感恩有機會與精神情緒病患者同行🙏🙏
15/08/2025

感謝病人送給我們的小禮物,給予香港心靈健身中心醫護團隊肯定。我們亦感恩有機會與精神情緒病患者同行🙏🙏

20250813 明報精神科醫生麥永接也稱,生活明顯變化會令精神病患者感壓力,或令其情况轉差,如一個人出現感到「無希望、無用、無人幫」的三無狀况,亦易產生負面想法。他建議,當聽到身邊有人談及負面想法,可嘗試了解更多,問及背後原因,並鼓勵對方...
13/08/2025

20250813 明報
精神科醫生麥永接也稱,生活明顯變化會令精神病患者感壓力,或令其情况轉差,如一個人出現感到「無希望、無用、無人幫」的三無狀况,亦易產生負面想法。他建議,當聽到身邊有人談及負面想法,可嘗試了解更多,問及背後原因,並鼓勵對方尋求適當協助。麥也鼓勵公眾多留意自身及身邊人的精神健康狀况,放下對求助的包袱,在有需要時尋求協助。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50813/s00002/1755021883698/%e5%bf%83%e7%90%86%e5%ad%b8%e5%ae%b6-%e7%b2%be%e7%a5%9e%e7%97%85%e6%82%a3%e5%b0%8d%e5%a3%93%e5%8a%9b%e8%bc%83%e6%95%8f%e6%84%9f

【明報專訊】深水埗雙屍謀殺案中,患唐氏綜合症的男死者於最近兩三周沒按時返院舍,被捕胞姊有精神病紀錄,近期曾向友人透露壓力大、有輕生念頭。香港心理學會候任會長張傳義稱,精神病患者對壓力比較敏感,環境或作...

【香港01】精神科醫生麥永接表示,自閉症即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或會出現社交困難、同理心薄弱、表達及接收訊息困難等情況,容易受言語或暴力欺凌。症狀輕微者不會有任何攻擊性,僅有絕少部份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暴力傾向。部份自閉症患者情緒調節較...
29/07/2025

【香港01】
精神科醫生麥永接表示,自閉症即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或會出現社交困難、同理心薄弱、表達及接收訊息困難等情況,容易受言語或暴力欺凌。症狀輕微者不會有任何攻擊性,僅有絕少部份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暴力傾向。部份自閉症患者情緒調節較差,尤其是青少年時期在面對壓力較難適當控制嬲怒情緒。

此外,自閉症患者面對其他精神健康的挑戰較高,同時患有思覺失調及情緒病的風險增加。但麥醫生強調,自閉症患者出現今次持刀傷人等極端暴力情況極為罕見,勸諭社會切勿過份標籤他們,並嘗試理解他們,社會對患者的接納非常重要。

對於今次事件患者在犯案前自言自語,麥指出,部份自閉症患者會出現自言自語的現象,因此應尋求家人或精神科醫生協助,分辨究竟屬於思覺失調抑或純屬自言自語。

深水埗今日(28日)發生傷人案。兩名女子分別遭一名19歲越南籍持行街紙的男子斬傷及扯頭髮,警方到場擎槍及胡椒水發射器作出戒備和口頭警告,終拘

【am730】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向《am730》表示,將要移民展開新生活的情況下,面對種種未知狀況,包括工作、住房,以至家人照顧,都會徒添壓力。麥續指,情緒病「並非一般的不開心」,當發現身邊人持續情緒低落、脾氣暴躁;行為習慣亦有改變,如胃...
28/07/2025

【am730】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向《am730》表示,將要移民展開新生活的情況下,面對種種未知狀況,包括工作、住房,以至家人照顧,都會徒添壓力。

麥續指,情緒病「並非一般的不開心」,當發現身邊人持續情緒低落、脾氣暴躁;行為習慣亦有改變,如胃口變差,就應要留意。

麥永接又指,面對情緒病,男士或更加傾向選擇「收埋」,倘發現身邊人疑有情緒病,應鼓勵他們尋求專業人士意見。

荃灣悅來酒店發生倫常慘案。一名37歲男子殺害36歲妻子,以及兩名分別6歲和3歲的兒子後,從酒店墮下身亡。死者原本計劃明日(28日)舉家移民英國,並已於本月中辭職;惟幼子因腳患問題需要動手術,故延遲移民計劃。海關指.....

【經濟日報】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雖然移民並不罕見,但移民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因需要處理自己及伴侶的工作、財務狀況、出售財產和購買或租賃財產、子女教育問題等,這些因素包含了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壓力,與情緒問題相互作用,...
28/07/2025

【經濟日報】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雖然移民並不罕見,但移民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因需要處理自己及伴侶的工作、財務狀況、出售財產和購買或租賃財產、子女教育問題等,這些因素包含了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壓力,與情緒問題相互作用,病情加劇。

麥續指,男士患上情緒病時,未必會輕易表現出來,或會化作容易緊張、易「炆憎」等,上述情況或令家人感到與患者較難溝通,導致未能察覺對方的情緒問題;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及失眠等問題,若患者家人若察覺類似情況,亦可多加關注。此外,他亦說希望受情緒病困擾的男士可以明白尋求協助不代表是「弱者」,而是負責任的表現。

荃灣悅來酒店今晨(27日)發生四屍倫常命案,37歲墮樓男子生前疑受情緒病困擾,最終選擇帶同妻兒離開人世。有學者指情緒病病人傷害他人的情況較少,猜測會否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出現妄想以致涉案男子有極端行為

21/07/2025
心靈手信:香港醫生親子遊斯里蘭卡Hall 1, 1D-C02 中華書局攤位有售【Yahoo健康】由本業,到創立非牟利組織,精神科醫生麥永接一向關注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早於 2012 年,他已在獨遊古巴後,著書分享,作為「心靈手信」,事隔十多年...
17/07/2025

心靈手信:香港醫生親子遊斯里蘭卡
Hall 1, 1D-C02 中華書局攤位有售

【Yahoo健康】由本業,到創立非牟利組織,精神科醫生麥永接一向關注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早於 2012 年,他已在獨遊古巴後,著書分享,作為「心靈手信」,事隔十多年,他再次出發,卻不再是獨遊,而是一家四口,攜妻帶女到斯里蘭卡展開第二次「心靈之旅」,並再著書《心靈手信:香港醫生親子遊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於 2022 年宣告破產,國家貧困是不爭事實,麥永接也說從當地的旅遊業行為,可以看出「當地人真係等錢使」,但在貧窮以外,他也感受到當地人的純良、友善和好客,以及他們樂觀的精神。

香港雖屬於富裕城市,但麥永接也說,面對經濟下行,以及後社會事件、後疫情的衝擊,香港人的精神健康,甚至不及斯里蘭卡。他認為,港人既然熱愛旅遊,在「食買玩」以外,也不妨在旅遊期間感受一下不同國度的人,如何面對困難。例如即使是一個破產的國家,國民在努力求存的同時,也可以不失臉上笑容。

疫情過後,香港人紛紛重拾旅遊計劃,麥永接笑言,無論是「食買玩」、賞楓滑雪還是血拼購物,都能做到「放鬆」的效果,食買玩並不是錯。只是他自己選擇了一趟不一樣的旅程,一家四口遠赴斯里蘭卡。

麥永接 2013 年遊歷古巴後,曾以「心靈手信」為題著書,其後一度因工作與生活繁忙,擱筆沒再寫,直至疫情過後,眼見港人精神健康不振,便重提筆桿,「旅行更重要是體驗當地文化、歷史、宗教,然後反思情緒健康同人生價值。」

窮困不代表處處計算

陷於破產困局的斯里蘭卡,國民當然也在掙扎。麥永接憶起,剛到埗的第一個景點是,機場的洗手間,「有人遞紙巾給你,原來是要小費」,以至之後在沙灘玩,也有人不停向女兒推銷產品,「他們不是說 ApplePay,AliPay……是說 PapaPay,即是叫你爸爸付錢。」

但這種成為「肥羊」的感覺,在離開主要旅遊區後便一掃而空,「有一次車子拋錨,有路人主動幫忙,之後更成為朋友,招呼我們。」對方沒有索取分毫,只是純樸的好客。雖然是窮困,但也不代表要處處計算。

他也說起,當地不少人因經濟不景失業、轉行,「住過一間樹屋,經理原來以前是銀行高層,因經濟困境轉行……我們的導遊,以前是做出入口生意的,做不住了,就轉行當導遊」、「很多當地人都笑容滿面,很 helpful,很 friendly。」

「原來困難可以同快樂脫勾。他們是窮,很貧困,但一樣很開心。」反而富裕的香港人,終日眉頭深鎖。

回望香港:富裕底下的情緒困境

從斯里蘭卡回望香港,麥永接不無感慨,十幾年來,香港人經歷大風大浪,「社會事件、疫情、經濟轉變、AI 衝擊……情緒問題一浪接一浪。」

他認同,現時香港面對經濟不景,加上眾多原因,香港人當然有理由不快樂。但他也認為,既然更貧困,更困難的斯國人民,也可以「窮但快樂地活著」,香港人也可以從中學習他們的樂觀,「雖然不是一個正式研究,但我在斯里蘭卡接觸過的人,無論甚麼背景,普遍都比香港人快樂得多。」

【Yahoo健康】由本業,到創立非牟利組織,精神科醫生麥永接一向關注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早於 2012 年,他已在獨遊古巴後,著書分享,作為「心靈手信」,事隔十多年,他再次出發,卻不再是獨遊,而是一家四口,攜妻帶女到....

【Yahoo健康】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推出新書,分享一家四口到訪斯里蘭卡的所見所聞。近年港人的精神健康備受關注,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更是重點議題。麥永接建議,一家人可以通過旅遊的方式,共同進入一個空間,自現實抽離,處理情緒,「會是一個很好的 b...
16/07/2025

【Yahoo健康】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推出新書,分享一家四口到訪斯里蘭卡的所見所聞。近年港人的精神健康備受關注,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更是重點議題。麥永接建議,一家人可以通過旅遊的方式,共同進入一個空間,自現實抽離,處理情緒,「會是一個很好的 break,去供大家 reset。」

麥永接指,近年的社會事件、新冠疫情、經濟變差等挑戰都令港人的精神健康變差,特別是青少年,因疫情網課,缺乏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機會,有機會影響他們日後的社交表現以及人際關係。他又引用中文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有 24.4% 6 至 17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受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

「會是一個很好的 break」

他認為,家人間可以一起抽離一下,共同處理情緒,鼓勵一家人一起去旅行,「雖然並非能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但會是一個很好的 break,去供大家 reset。」

被問到「心靈之旅」與「玩樂之旅」有何區別,如何準備一個「心靈之旅」,麥永接認為,就如同有些人透過聽音樂、玩遊戲來放鬆,減壓注重的是自日常生活抽離,所以「食、買、玩」其實亦能達到療癒、放鬆的效果。但心靈之旅的獨特之處,在於可以帶來不同程度的反思和啟發,這是單靠「食、買、玩」無法得到的感悟。因此,他推介大家可以嘗試新的旅遊方式,或到一些非熱門的地方,或多接觸大自然,或許能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麥永接亦建議青少年放下手機,多與人面對面交流,建立真正而非虛擬的人際關係;遇到困難時,可以朋輩作為傾訴、紓解的對象,亦可透過靜態的運動,如深呼吸和靜觀來放鬆身心。

【Yahoo健康】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推出新書,分享一家四口到訪斯里蘭卡的所見所聞。近年港人的精神健康備受關注,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更是重點議題。麥永接建議,一家人可以通過旅遊的方式,共同進入一個空間,自現實抽....

2025年香港書展講座日期:20/7/2025 (星期日)時間:1800-1930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 S423- S424 #麥永接醫生  #香港醫生  #心靈手信  #滋養家庭  #心靈健康  #青少年及兒童的心靈健康  #親子...
08/07/2025

2025年香港書展講座
日期:20/7/2025 (星期日)
時間:1800-193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 S423- S424

#麥永接醫生 #香港醫生 #心靈手信 #滋養家庭 #心靈健康 #青少年及兒童的心靈健康 #親子遊 #親子旅行 #2025年書展 #旅遊書 #斯里蘭卡

【明報專訊】有名人屢次在店舖盜竊被捕,涉及貨品並不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名表,而是十元八塊的零食、日用品等,引起公眾關注。在不少高買案件中,所涉及貨品金額往往是犯案者有能力支付的,他們為何仍以身犯險?精神科專家指出,部分偷竊行為未必出於貪念,可能...
03/07/2025

【明報專訊】有名人屢次在店舖盜竊被捕,涉及貨品並不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名表,而是十元八塊的零食、日用品等,引起公眾關注。

在不少高買案件中,所涉及貨品金額往往是犯案者有能力支付的,他們為何仍以身犯險?精神科專家指出,部分偷竊行為未必出於貪念,可能與精神科疾病偷竊癖(kleptomania)有關;患者無法控制偷竊衝動,事後深陷自責與羞恥壓力,形成惡性循環。此病成因是什麼?患者如何擺脫這種「病態衝動」?

偷竊癖,或稱偷竊成癮,是一種精神病。與一般出於物慾貪念而偷竊的人不同,患者犯案出於另類「貪念」——緩解精神壓力。

所偷貨品非自己買不起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偷竊癖患者通常有控制障礙,反覆出現偷竊衝動。很多時他們所偷的並非自己所需,亦非經濟上不能負擔;「患者在偷竊過程中會很緊張,偷竊後會感到壓力釋放,甚至有時有滿足感;但事後會覺得自責、後悔,甚至羞恥。」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偷竊衝動又再出現。

臨牀心理學家馮逸健指出,部分偷竊癖患者甚至會將偷來的物件放回原處,愛上那種刺激及沒人知道的感覺。「患者可能小時候缺乏愛和安全感,或者曾被欺凌,故用偷竊以補償這些缺失,企圖獲得控制權(sense of control)。這可能反映患者內心自卑、憤怒、矛盾,因而需要另一個渠道去發泄。」

過程刺激滿足 事後自責羞恥
麥永接解釋,偷竊癖患者偷竊往往不是為了金錢利益,而是為緩解壓力。他們可能面對不同心理壓力,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考試或家庭;而且很多時有其他「共病」,最常見是情緒病,例如抑鬱症或焦慮症。

另外,偷竊癖屬衝動障礙,患者可能同時有其他衝動問題,例如病態賭博、購物狂、濫藥或厭食症。麥永接續稱,思覺失調、躁鬱症或躁狂症患者,以及一些早期認知障礙長者,亦可能因為「買嘢唔記得畀錢」,出現病態偷竊的情况。除了心理因素,偷竊癖亦可能源於生理因素,包括神經物質及大腦衝動控制區域出現問題。

膽小主婦屢偷竊 報復丈夫冷漠
麥永接引述一個個案。一名40多歲家庭主婦,性格怕事膽小,卻很「大膽」地多次在超市偷竊。與她仔細傾談,發現近年她與丈夫的關係不理想,雙方沒有性生活,丈夫又似乎不想處理。這名家庭主婦沒有特別興趣,不太注重生活享受,長時間困在家中,抑壓着很多負面情緒。當她在超市閒逛時,突然出現偷竊衝動,偷走一些她經濟上能負擔的東西。偷竊成為她宣泄壓力的方法,甚至覺得是對丈夫冷漠的報復。

後來她因偷竊惹上官非,驚動丈夫,又要花錢請律師。丈夫無法理解太太之餘,甚至鄙視她的偷竊行為,認為她欠缺意志力,令二人關係更惡劣,陷入惡性循環,結果患者再三犯案。麥永接解釋,有患者可能因為偷竊被捕,引致法律訴訟及金錢花費,令他們「懸崖勒馬」;但有患者可能一直未被發現偷竊,或即使多次被捕和經歷法律訴訟,仍然繼續偷竊。

揪出衝動來源 有可能治癒
偷竊癖如何戒除?麥永接強調,必須了解患者背後那股衝動的來源,對症下藥,再配合身邊人或家人的陪同及理解,偷竊癖是有可能治癒。上述的家庭主婦隱藏着婚姻問題,同時受情緒困擾,後來她接受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詳見「治療方案」),又與丈夫一同接受婚姻輔導。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50630/s00005/1751216918008

【明報專訊】有名人屢次在店舖盜竊被捕,涉及貨品並不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名表,而是十元八塊的零食、日用品等,引起公眾關注。

【Yahoo 新聞報道】昨日(23日)佐敦發生一宗墮樓案,男子從高處墮下身亡。不幸事件發生後,引起大眾討論,而網上亦流傳案發現場相片,遍及網上討論區及社交媒體群組,有些圖片甚至沒有打格或模糊化,讀者可直視衝擊畫面。有網民坦言感到不安,呼籲要...
24/06/2025

【Yahoo 新聞報道】昨日(23日)佐敦發生一宗墮樓案,男子從高處墮下身亡。不幸事件發生後,引起大眾討論,而網上亦流傳案發現場相片,遍及網上討論區及社交媒體群組,有些圖片甚至沒有打格或模糊化,讀者可直視衝擊畫面。有網民坦言感到不安,呼籲要尊重死者,惟亦有人「pm(私訊)」發帖人要求看原圖。有精神科專科醫生呼籲大眾要易地而處,不要在網上傳播死者照片,並希望社會聚焦討論如何幫助情緒受困者。

如果參與網上討論甚或在現場目擊案件,很有可能感到震驚和不安。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向《Yahoo 新聞》表示,如果不慎看到血肉模糊畫面,或會產生急性壓力反應,之後腦海會閃過有關畫面,或發夢夢見有關情況、影響睡眠。麥醫生指出,這些徵狀屬於正常反應,一般會在一至兩星期後緩解。

香港記者協會對處理自殺新聞有相關指引。記協認為,新聞界應在報道自殺新聞和避免產生「模仿」效應之間求取平衡。記協認為,新聞工作者應低調處理有關新聞 , 報章應在內頁刊登有關新聞;電台及電視若要播報有關新聞,須顧及電子傳媒對公眾的巨大影響力﹐把有關新聞安排在非主要新聞時段內播出。

記協認為,新聞界報道時應避免繪影繪聲地描述自殺的過程和所採用的手法,並且須尊重自殺案件中事主家人的私隱,不要雪上加霜,加添他們的傷痛。

https://ynews.page.link/cZ8Jw?soc_src=social-share&soc_trk=wa

昨日(23日)佐敦發生一宗墮樓案,男子從高處墮下身亡。不幸事件發生後,引起大眾討論,而網上亦流傳案發現場相片,遍及網上討論區及社交媒體群組,有些圖片甚至沒有打格或模糊化,讀者可直視衝擊畫面。有網民坦言感....

Address

Room 1007, Crawford House, 70 Queen’s Road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8:30
Tuesday 10:00 - 18:30
Wednesday 10:00 - 18:30
Thursday 10:00 - 18:30
Friday 10:00 - 18:30
Saturday 10:00 - 18:30

Telephone

+8523101298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ong Kong Mind Wellness Centre 香港心靈健康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Hong Kong Mind Wellness Centre 香港心靈健康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