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渴望把家庭系統排列的核心理念,推廣成為每個家庭的共同價值觀,讓愛流動、家庭和諧。連接自己的根,得到祖先輩的庇𧙗,承傳愛、分享愛!

26/08/2025

在關係中受傷,也只有在關係中,才能真正療癒
這不是什麼雞湯,而是靈魂現實的狀態

我們的靈魂,從來不是孤立存在。每一次互動、每一次碰撞、每一次眼神的交會,都是內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對照與共鳴。而關係,就是這種深度互動的實驗室,是讓我們內在被看見、被理解、被修復的地方。

哈佛那項七十幾年的研究告訴我們:「幸福,來自關係。」但如果你問我,我會說得更深:痛苦與覺醒,也都來自關係。

不是因為關係傷人,而是因為關係讓我們看見自己還沒準備好面對的那一面——
那些我們不敢看、不知道怎麼表達、或一直壓抑的自己。

所以,我們不是要學著「避免衝突」或「做好人」,而是學會如何在互動中看到自己、聽懂他人、慢慢修補彼此。

✨【錨定】

每一次失序,其實都是一次靈魂的不穩定反應。

遇到不舒服、不被懂、不被愛的時候,不要急著反擊或逃跑。先停下來,找一個讓你當下感覺安定、美好、清明的東西——
也許是一束光、一句話、一個溫暖的觸碰。這是你內在的穩定點。

錨定,不是逃避,而是先穩住自己,才能再進入對話與互動。

💔【連接】

很多人想「療癒自己」,卻不知道怎麼開始。我的建議是:找一群讓你可以做自己的人,讓自己出現在他們面前。

不是只出現完美的你,而是連煩躁的、無力的、矛盾的你都願意出現。

這才是真連接——
當你敢把自己的真實樣貌呈現出來,那些被壓抑的自己,才有機會被理解、被安放。

我們不需要一直同意彼此,但我們可以理解彼此。

🛠‍♂️【允許】

很多人只想活出「光明」的自己,但真正的力量,是來自能夠同時擁抱自己的光和影。

允許自己有脆弱、有憤怒、有混亂,這些都是真實的你。

真正自由的人,是連自己的不完美都能坦然面對的人。

🌿【接納】

我們討厭別人什麼,通常就是討厭自己那部分還沒處理好的情緒或經驗。

當你能從「為什麼他這樣」轉成「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哪一塊」,你就真正開始走進內在修復的過程。

所有那些看起來「不好的部分」,其實都是我們曾經受傷後保護自己的方式。

你越能接納這些部分,它們就越不會主導你的人生。

⚡️【未知】

真正的覺醒,不是你變得無所不知,而是你有勇氣面對不知道的狀態。

完美主義讓人焦慮,因為它假設我們一定要有答案;

但活著本來就是在不斷遇見新問題、新情緒、新經驗。

承認自己還不知道,是敞開學習與成長的入口。

💌【黑暗的價值】

靈魂真正的強壯,來自它曾經在低谷中站起來,不是來自「從沒跌倒」。

我們不只要為成功鼓掌,也要為自己的低潮喝采。

每一次的痛苦與崩潰,都是讓舊有觀念鬆動的機會,讓出空間,為新的理解與感受進來鋪路。

這是靈魂真正的成熟:能在黑暗中等待,不急著撐出光,但知道自己終究會走出來。

🩵【孩子與我們】

孩子,是我們最原始的鏡子。

他有時黏、有時疏離,不是他情緒不穩定,而是他在摸索「我怎麼被愛」。

如果我們能在他推開我們時,還給他一個溫柔的空間;在他依賴我們時,也不急著要他獨立——
他會自己慢慢找出一種平衡。

這不是教養技巧,而是陪伴真實的靈魂練習。

最後,我想說:

關係,不只是情感的交流,更是我們靈魂互相幫助成長的場域。

你不需要變得完美才配被愛。

你也不需要等別人懂你才值得表達。

你只需要願意在互動裡慢慢學習——
怎麼看懂自己、聽見別人、一起找到更好的靠近方式。

這,就是真正的靈魂覺醒。

by 林文欣|《智慧湧現:不完備的對稱》
博客來書店: https://ppt.cc/fjsGzx

#林文欣

26/08/2025

寫完一本關於成為自己的書,以為終於和解了。誰知道在新書宣傳時,還是被媽媽一句話輕易激怒。

那一刻才明白:和解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的句點,而是無數個需要重新面對的逗號。

和解不是一場戲劇性的擁抱後就從此幸福快樂,是一層又一層的練習。

每一次的情緒翻攪都在提醒我們:她還是她,我還是我。

我終於懂了,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平行宇宙裡。

與其執著於對方是否認同這份和解,不如問問自己:要讓這個創傷影響我多久?

當你真正和自己和解,放過自己的那一刻,療癒就悄悄發生了。

📖閱讀全文與自己和解👉🏻https://cwl.pse.is/72q6cs

24/08/2025

當你對財富的感覺,猶如對呼吸一般自然...

金錢、關係、資源、知識,
所有這些外在的事物,
本質上都是一種滋養物。

你越對其放下憂慮與渴望,
如呼吸般平靜地與之打交道,
你就會發現——
它是一種你永遠不會缺乏的東西。

01
問:你可以給我講講財富與投資的事情嗎?比如巴菲特買了那麼多股票,是根據什麼買的呢?

答:我親愛的朋友,正如你自己是一個有很多的層次,很多的角度,很多的目標,不斷發展並且不斷變化的存在一樣。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存在,都在各自不同的層面、以不同的平臺和方向同時進行著內在和外在的工作。

對於一個事物,哪怕是一個最小最普通的事物,兩個人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焦點、態度、處理方式和結果。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所有人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金錢和工作也是一樣,人們以此與這個世界打交道並進行自我的學習,即使看起來似乎相似,每個人的焦點卻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一些人,賺錢、賺多少錢、是不是虧損是最重要的問題,或者說是主要的憂慮、恐懼與追逐;而對於另一些人,金錢和財富卻往往只是投入工作和理解世界時的一種副產品——至少這些事物不是重點,不會帶來多少的疑慮、束縛和追逐的渴望。

而恰恰就是這種相對比較不扭曲和相對比較平衡的態度,會説明一個人更好地與這些外在的資源工作。

金錢如同你每天的呼吸一樣,它是一種滋養物,它在某種程度是必須的。但是,這種必須並不意味著你需要去擔憂它或者去用各種方式爭取它。

仔細體會你對呼吸的感覺,你無時無刻都在呼吸,你對呼吸憂慮嗎,你會特別努力的呼吸嗎,你會需要積累空氣以備不時之需嗎,你會設置某種呼吸策略嗎......

無論是金錢、關係、資源或者知識,所有這些外在的事物,本質上都是一種滋養物,同樣你越對其放下憂慮,放下渴望,放下缺乏的恐懼,並如呼吸一樣每天與它在平靜中打交道,你就會發現它是一種你永遠都不會缺乏的東西,同樣你也會瞭解,它並不是最為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其他的層面和其他創造的領域所創造的事情。

你可以思考一下:
巴菲特帶給這個世界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是股票價值本身,還是其他某種更重要的事物呢?

同樣,你可以接著思考:
你將帶給這個世界和帶給你自己的是什麼呢?
是金錢嗎,是某種獲取金錢的方法嗎?

於是你可以在這個問題上更深地探索——
我是誰? 為什麼我在這裡?

02
問:關於財富,請給我一些具體指示。

答:我親愛的朋友,也許你會覺得你是在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

的確,一個人絕大部分時候是在與這些現實而具體的事情工作。然而,無論是關係、金錢、物質、身體或者某種外在環境,這些事物在其表面變化無窮的形式之外,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本質。

如果你擅長於透過表像去抓住問題的本質,往往會獲得一種清晰感——而在這樣一個混淆與矛盾重重的世界中,這種清晰感是如此的珍貴的。

因此,更重要的是構建一種查看世界的視角,當你在生活中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不要嘗試去用社會文化所習慣的思維方式、評判視角來看它——你記得也許有另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

針對你提到的金錢的問題,下面我將給你的建議僅僅只是線索而不是答案,只有你自己擁有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我們會用這個比喻來指出你在你的具體問題上工作的幾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
你對“你的問題”的態度

態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就把一個問題當做是某種對手,某種要去爭取或者要去獲得的事物,這個人肯定會進入一種自我戰鬥和自我折磨的狀態。

當你開始與它戰鬥的時候,你就在肯定它對你的控制力了,你無論用多少種方法去嘗試打敗它,你最後都會發現它會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現,而且更難對付。

因此,在你每一次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請知曉它不是敵人,不是對手,不是你需要去鬥爭和戰勝的事物,你僅僅是進入了一種“學習模式”。幾乎所有有效的學習都帶著某種痛苦、限制和渴望,就好像你上學的時候要考試一樣,它肯定不是一件舒適的事情,然而你卻在一次次的測試中知道你哪裡可以改進,哪裡已經掌握了。

這是在生活中面對一切問題的基本態度,無需去戰鬥,僅僅是去學習,去經歷挑戰。

你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好學生,你會去渴望考試的機會來檢驗自己,更專注地應對每一次考試,這就是一種成熟的態度了——擁抱你的問題,擁抱你的困境,擁抱你的對手。

另外,一個更微妙和更深入的角度是:不要評判自己,不要責備自己,更不要與自己戰鬥。

考試並不是上帝的懲罰,也不是自我折磨,更不是你某個地方做錯,你如果不糾正問題,就會萬劫不復——這些都是文化典型的對錯評判的觀念。也許你的確每一次課堂測試都不及格,這不是什麼多大的問題,這僅僅是學習的一個過程。

沒有一個人的課程和另一個人的課程會是一樣的,任何一門課也不會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 你要做的僅僅是,在每次不及格的時候,笑一笑,接著學習,準備下一次考試。

第二個要點:
不要著急行動,保持冷靜而沉著的狀態

當你每一次陷入到某種渴望、焦慮或者壓力的情緒的時候,的確它是難受的。於是,你想要迅速地解決掉這個問題。

如同孩子立刻讓父母花錢買來一件玩具,這隻會讓每一種玩具很快變得失去樂趣——再多的金錢也不可能填滿一個渴望的深淵,最終你會一次次陷入同樣的問題。

當你處於某種不舒適的時候,行動總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渴望,但是,請記住,這隻是一個選擇,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不要著急去擺脫某種局面,如果你冷靜而沉著地走,你也許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另有一扇門為你打開。

學會與自己的某種不舒適慢慢地交流,你會更加熟悉它,更加知曉如何與它工作。

如果用回到考試的比喻——每一次考試都是頭疼的,緊張的,恨不得讓人撕了捲子回去睡覺。但是,這不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態度,你可以每一次都把捲子扔進垃圾堆,但你只會得到更多的捲子。其實當你收到一份測試的時候,你要做的事情只是靜下心來完成它。

對待金錢這類被社會文化大量扭曲的問題,我們還是會引導你查看你的呼吸,你是如何與之工作的呢?也許,就是在你恐懼失去的時候你真的失去了;在你放鬆並不再盯著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無窮無盡地在你身邊,而這種工作的核心是一種冷靜,穩定和自然。

然而,請記住,無論你多少次地摔倒,都不要責備自己,也不要歸咎環境,請記得:儘管一切問題都是你自己的問題,但歸根究底,是你態度和思維方式的問題,當你糾正了這些事物,“問題”出現在你生命中時,會如你的呼吸一樣變得自然而和諧。

第三個要點:
耐心的準備“與”平行的挑戰”

一個人準備一門考試會花時間做一些準備一樣,這是完全有必要的。一開始,不要試著去挑戰某種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目標,跑300m都會氣喘吁吁的人,不該為了一次馬拉松去做準備,要循序漸進。

重複、耐心而進展緩慢的工作,是極其成熟的自我鍛煉者的技巧,你沒有必要著急取得任何進展。

如果一個人想要發展更嫻熟的技巧,它也許會嘗試給自己一個平行的挑戰,也是某種重複、緩慢而需要耐心的工作,這樣,一個人會很好地進入一種類比學習模式,並在自己的工作上建立極其穩定的信心,而不被原來挑戰本身的難度所嚇倒。

比如,一個人花了一年時間把GRE考完了,等他考完的時候,它發現過去的愛吃零食的問題也消失了。因為,當他專注於背GRE的天書般的單詞的時候,他就沒有多少時間考慮吃什麼零食的問題了。

同樣,一個人將注意力從金錢上轉移出來,投入到自己要去做的任何事情,也許當他把事情做好的時候,它會發現金錢的問題也許根本不是問題。

無論如何,就算你掌握了以上三點,也不會給你在你自己的問題和挑戰方面的工作任何實際的説明。

但請記得,你是有選擇的——你可以選擇你如何面對這種風雨,當你轉換了你的態度,當你轉變了你的視角,當你知曉你是一個創造者,而不是一個受害者,更不是一個要打敗某種對手的戰士,你就會更清晰的知曉你在做什麼和你要如何更嫻熟而有技巧的完成這些測試了。

⚛️ 推薦好書:
📕 智慧湧現:不完備的對稱
📕 https://ppt.cc/fjsGzx
📗 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的人生十二堂課
📗 https://ppt.cc/fP7Ewx

本文源自網路。

個人排列諮詢師整合技巧課程 🫶🏻助人助己:-個學習諮詢技巧、自我修練及療癒的旅程除了教學和實操部份,導師會積極調教學員的心智模式、助人者心態以及進行相應的療癒;確保每一位也在合適的狀態下成為個人排列諮詢師🩷🩵💛課程設定:🙌🏼互相做練習(課內...
24/08/2025

個人排列諮詢師整合技巧課程
🫶🏻助人助己:-個學習諮詢技巧、自我修練及療癒的旅程
除了教學和實操部份,導師會積極調教學員的心智模式、助人者心態以及進行相應的療癒;確保每一位也在合適的狀態下成為個人排列諮詢師🩷🩵💛

課程設定:
🙌🏼互相做練習(課內及課外)
🧘‍♀️連結內在的覺察功課
📚閱讀與心理及排列相關的書籍及短片

課程內容:
Coaching 基礎
🔅建立親和力
🔅發問及聆聽
🔅確立諮詢目標
🔅找到議題核心
🔅拆解冰山理論
🔅NLP SCORE Model
🔅轉化技巧

系統排列技巧
🔱單對單排列技巧的運用
🔱小物件的選擇和應用
🔱 案例分享
🔱主題性諮詢架構
親子關係👨‍👩‍👧‍👦
親密關係💞
內在小孩🧒🏻
情緒管理😖
事業💼
金錢💰

療癒工具
🫶🏻排列特定和解語句
🫶🏻時間線治療
🫶🏻建立心錨
🫶🏻感知位置平衡法
🫶🏻八卦排列(關係層面)
🫶🏻親人離逝告別儀式

適合人士:
適合投身助人行業、對家庭系統排列有認識、願意身體力行去作出改變的參加者。

實操課程需要定期內修、勤做功課及諮詢練習。 #家庭系統排列理論是先修班

家排理論第27班 (3天- 理論+排列呈現)
日期📅:Sep 7, 20 & 21
時間⏰:10:30-17:30
地點📍:上環
學費💸:$5555
詳情🎯 : 免費重上一次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AkEY99ixH/?mibextid=wwXIfr

個人排列諮詢師整合技巧課程(10天)

日期📅: 10 days
Oct 1, 4,5,19
Nov 1,2,9,29,30
Dec 7
時間⏰:10:00-18:00
地點📍:上環
學費💸:$12800 (可分4期)
重讀學費:$9800 🫰🏼

導師簡介:
💜Sue Chow🦋
由2015年開始鑽研家庭系統排列
- 啓導超過1000個家庭系統排列個案
- 香港首位通過國家培訓系統排列導師專業考試評核 :理論及案例實操
-鄭立峰博士香港課程的主辦坊
-修畢鄭立峰博士執教的高級系統排列導師班及全息生命教練課程
- 2017年曾參與德國🇩🇪及北京🇨🇳系統排列年會,緊貼業內發展趨勢
- 2018年接受全中國🇨🇳首3位系統排列導師同場督導,深化排列學問和技巧
- 2019年跟奧地利心理學權威、資深排列師Guni深造
-2021 參加網上舉行的國際排列年會 (家庭及組織排列)
-2022/2023 資深靈性導師深造靈性、企業及家庭系統排列

專業資格:
🔆資深系統排列導師
🔆NLP高級發証導師, 遠赴美國 Santa Cruz,NLP University 🇺🇸
🔆國際身心語言專業進修學院 (IPNLP)授權 NLP 培訓師
🔆臨床催眠治療師(ABH / NGH)
🔆蕯滿療癒師
🔆阿卡西靈魂解讀師
🔆人類圖天賦才能解讀師
🔆聲音能量治療師
🔆Access Bars 治療師

24/08/2025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別人的啟發或引導都只是媒介或刺激,真正決定自己要不要改變的,都需要有自己的動機,才能有動力辦到。

你其實不用一直忙於為旁人操心,也不用給自己找藉口尋求內心需要的認同。

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如此才不會輕易的越界,還惹出一身的是非糾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你只能負責好自己的課題,不能干涉或介入別人的課題。那是別人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不是你想要他怎樣就能怎樣的。

若是以「我是為你好」來進行勸誡,那麼只會使你們的關係淪陷於人際關係界限的混淆,以各種控制、威脅、恐嚇和壓迫來進行了。

並且,結果仍然不會是照你所期待的,甚至兩敗俱傷、徹底崩解。

《立下界限》實作指導增訂版+練習卡
https://reurl.cc/nY1qO1

23/08/2025

進入婚姻,兩個人的差距如果很大,就要調整。
調整的過程,每一個人都要容忍不舒服的感覺。

婚姻很重要的就是成長,成長就是擴充你的生命,接受不舒服的感覺。

婚姻如果是一種享樂的態度,享受的態度,你就會堅持你原有的東西。如果抱持這樣的堅持,這樣的態度,請各位不要走入婚姻裡面。

你不結婚,沒有人管你,但是一旦結婚了之後,你要願意調整,「只要為了我們這個家能夠生活得更好,我們能夠生活得更愉快,我願意做任何的改變。」抱持這樣的態度,婚姻關係會比較容易一點。

婚姻很重要的就是要願意學習跟成長,
願意突破,願意走出自己的習慣領域跟舒適的領域,
不讓自己停留在自己的習慣與舒適裡面。

-劉仁州老師

🩵現正接受9月份現場 | 網上諮詢預約🩷 #排列諮詢  #身心整合💛✨處理核心議題的根源,先了解現況及需要處理的議題,釐清期望的結果,之後進行諮詢服務。議題包括:事業、愛情、金錢、疾病、祖先連結、情緒管理、溝通模式...✨專題探索:創傷經歷...
23/08/2025

🩵現正接受9月份現場 | 網上諮詢預約🩷 #排列諮詢 #身心整合💛
✨處理核心議題的根源,先了解現況及需要處理的議題,釐清期望的結果,之後進行諮詢服務。議題包括:事業、愛情、金錢、疾病、祖先連結、情緒管理、溝通模式...

✨專題探索:創傷經歷、內在小孩、親人離逝、與流產/墮胎/夭折嬰孩進行紀念儀式、失眠的源頭、舒緩壓力 、產後抑鬱、手術後遺症、離婚、移民的考量、金錢阻礙、事業發展、性創傷、家暴、被欺凌事件、…..

✨關係層面 - 親子關係、親密關係、自我關係
個人成長 - 目標規劃、夢想、人生使命
自我了解 - Human Design 人類圖解讀 、阿卡西靈魂解讀

💓訪談大慨30分鐘,餘下75分鐘是找出議題的核心,透過小物件排列、催眠、NLP技巧及Coaching進行轉化和解, 15分鐘能量重整。
💗見面前需要準備個人及原生家庭的資料,見面完畢後,按情況給予相對應技巧和心法,亦會提供跟進練習。

預約日期🗓: Sep 2025
預約時間段⏰: 12:00-20:00
(時間可彈性預約 / 可選擇網上Zoom進行)
地點📮:上環
費用💰: $3500 (2 小時)

原生家庭及內在小孩是問題的根源,處理了這些核心,生命的各種範疇也會大大轉變。
預約及查詢📱: 請whatsapp 90318800

🫶🏻客戶回饋🫶🏻
現場諮詢🕊️:
💜喺新嘅生日周期開始前,搵咗Sue做一對一家排,之前已經參加過佢嘅小組,內心亦有共鳴,時間適合之時需要往內加深了解,過濾,療癒同轉化某一個意識層嘅體驗。
由開始Sue帶動嘅節奏同能量上嘅指引,已經好快搵到需要排列同釋放嘅能量同模式。去到將近尾聲,全個人已經感覺到本人100%嘅能量歸回自己身心系統。釋懷在喺家族上遺留下來無意識情況嘅不了解的糾結。
回到日常生活後,短短兩三星期上,無論事業,商機,人緣,生活生命嘅大方向,完全走上另一層次同軌道。只可以簡單形容量子級嘅顯化。
尤其係事業過程,提及到有可能會發生到的,會是我以往沒有接觸的事情,此情況已慢慢萌芽,完全是一個人頭腦上沒法可以設計與安排的。非常熱烈期待未來路上會體驗到的良好事情!再次感謝Sue!

🩷好感恩在8🈷️份,內心特別辛苦的日子,找到你和我一起做1 對1 的公仔排列輔導!也是人生中第一次見到的個人排列,非常振奮我心!
當中讓我看穿自己的內心真實世界,慢慢一步一步看到如何受父母親影響着自己的成長、人格、婚姻和家庭!
看透了後,原來我可以活出自己活出真我!
我的人生是充滿意義的!我可以為自己未來奮鬥了!
更感動嘅係肺炎隔離期間更有集體Zoom課共震我們內在小孩心中所有不安,看清兒時每一個畫面如何糾纏著自己的心,大家一齊釋放釋懷,實在是太好 的治療啊!
再次多謝Sue您的每一個細心提醒🔔,好溫馨嘅回味!極力推薦各位朋友上集體zoom & 1 對1諮詢。

🩵因為經歷生命一個重要的 transformation 而認識 Sue Chow,她是我的老師,治療師也是好友。我常常說,沒有 Sue 就沒有今天的我。回到英國後 Sue 和我繼續聯絡,間中也會幫我做遙距治療 (distance healing)。
最近 Sue 用 NLP 幫我處理失眠的問題。原來我的睡眠問題始於 4-5 歲, 那種無形的焦慮來自我和父母的關係。治療之後的數天睡眠質素改善了,但沒想到這治療也給我一次 self realisation。
我開始接受自己有需要父親給予安全感,也接受父親會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去支持我。“接受” 不只是說說,而是好像整個心打開了,有一種和諧而且很深的感動。相信 making peace with myself 就是這樣吧。

💙很感謝 Sue 一直以來對我的關顧。我持續參加她的工作坊和 private sessions,把傷口一層一層的療癒,那是一個很艱辛的階段。Sue 先後用家庭系統排列和其他 modalities 處理了我多個層面的焦慮,接著是我和自己的關係,之後就是我的匱乏感和莫名的恐懼。在這 7 個月裡面,我一步一步的找回自己,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今天,我忽然跟自己說:"可以放下了"。我的心暖了一下,好像雪糕融化一樣,感覺有點怪。打電話給 Sue 的時候,眼淚不自控地流。我知道那不是傷感的眼淚,而是那一刻決定放下和臣服的感動。
Sue,再一次謝謝你!Love you loads ❤

❤️ 之前被家人引發很多情緒 ,例如:失望, 被拒絕, 憤怒, 冇安全感,恐懼。 排列完的晚上,親人對金錢的態度戲劇性地改變,整個心踏實了☺。 覺得家排真是好powerful。👍😄

Zoom 💻Session :
🧡一路有留意Sue 的家庭排列、因緣巧合下終於的起心肝搵左Sue 去處理我内心莫名奇妙的徨恐感覺 。估唔到神奇之旅就咁發生、 一抽自己竟然出左素未謀面、都係大個先知道未出世的細佬 。
無諗過我對佢的感覺係咁大 ,原來大家一路都有著好深的連結 。在送別的時候,眼淚都一直流 ,好神奇!
原以為家人給我徨恐的感覺、估唔到原來係來自小時候一場小小的手術 ,麻醉劑到今日仲影響住我的生活。當清理腦袋麻醉劑的時候 ,成個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原來我咁多年都被一層曚曚的麻醉藥遮蔽都唔知。
做完整整2個鐘的家排 都唔知流過幾多眼淚同經歷左心底深處幾多的徨恐、不捨和哀傷。雖然成個過程好攰、但完成左之後,完全覺得自己整個人先好似開始真正生活緊、覺得好似人生新的一頁先啱啱開始。心裡面滿滿的正能量☺️☺️
真係好多謝Sue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家庭系統排列咨詢,心中想探討祖先業力和金錢問題。由於疫情關係,咨詢以Zoom 形式進行,但感覺和效果也非常好。雖然隔著螢幕,當討論到一些核心事情時,我的身體和情緒便有強烈的反應和感覺 - 有時會感動落淚、有時會身體發抖、有時腦中浮現一些訊息等等。
感謝Sue的幫忙,她細心地提問和解釋每一個細節,引導我更了解自己,明白了事情的源委和應如何面對。哭過後,情緒抒發後,我再次重新出發。謝謝🙏

💚期待好耐既個人家排諮詢透過zoom進行。Sue好專業同好親切,我好自然可以完全信任同跟住Sue既帶領。過程當中,有好多既情緒,多謝妳既體貼同專業,令我可以去感受,去認知係咩情緒,所有既練習都好受用。完成後即時感受到療癒,因為成個人好平靜,有返power,覺得世界變得好光(真係望落光左既感覺)。 最後,多謝妳帶領同陪伴我經歷呢一個轉化,感恩相遇💜

導師簡介:Sue Chow🦋
心之療癒·愛之錬金術師

專業資格:
-資深家庭系統排列導師
-身心整合教練
- NLP高級導師 , 美國 NLP 大學🇺🇸
- 臨床催眠治療師師師
- 阿卡西靈魂解讀師
- 人類圖生命探索解讀師
- 聲音能量治療師
- 蕯滿療癒治療師
- Access Bar 療癒師

工作範疇:1對1個人咨詢、主持排列及主題性工作坊。專長處理原生家庭、個人成長和內在小孩 等議題。
- 啓導1000+個案
- 擁有9年系統排列的經驗
- 香港首位通過國家培訓系統排列導師專業考試評核 :理論及案例實操
- 修讀鄭立峰博士所執教的高級系統排列導師班及全息生命教練學
- 2017年曾參與德國🇩🇪及北京🇨🇳系統排列年會,緊貼業內發展趨勢
- 2018年接受全中國🇨🇳首3位系統排列導師同場督導,深化排列學問和技巧
- 2019年到北京🇨🇳跟資深奧地利心理治療權威,Guni,深化系統排列的技巧
-2021 & 2022參加網上舉行的國際排列年會 (家庭及組織排列)
- 2023持續跟隨不同的國際級導師研習創傷治療

[Sue Chow訪問🫶🏻重温]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kQNiIZ8xg&list=PLTesNMAaAC_me7ljKM5F93O2VxBQCDxge

 得到案主同意,可以分享他的個案,讓更多人可以關注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個案有相當多的學習點, 我是以家庭系統排列處理。化名A跟父母的關係進入冰河時期已經有一段時間,尤其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僵。緣於媽媽比較操控,小時候沒有給予任何空間和隱私。長大...
21/08/2025


得到案主同意,可以分享他的個案,讓更多人可以關注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個案有相當多的學習點, 我是以家庭系統排列處理。

化名A跟父母的關係進入冰河時期已經有一段時間,尤其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僵。緣於媽媽比較操控,小時候沒有給予任何空間和隱私。長大後,A對媽媽很多不滿,完全不想溝通説話,但是心𥚃卻矛盾地很擔心父母,與他們相處很容易起火。

一開始呈現的是公公對媽媽也是十分之操控,比媽媽對A更甚,因此媽媽並沒有意識到對A做成的壓力和傷害。她的出發點完全是從愛出發,可是關係卻那麼疏離,內心很難受。及後公公向媽媽道歉後,媽媽也軟化了並且跟A示好,可是A完全感受不到,還是相當之堅持己見。由於應做的部分已經全做了,仍未可以,我決定停下來等A慢慢消化;並且給予一些方法請A回去和自己的心做連結。

正準備完結時,突然有一個靈感要做身體、心和腦袋的呈現,身體和腦袋跟著A 走,同時很明顯見到❤️停留在一角動也不動,更背向著A。後來把時間線調整,發現是有關A 8歲的經歷。原來2003年他們是住在淘大花園,A的媽媽當年是確疹SARS的病患者,A的家𥚃有很多白衣人不斷出入;亦見到媽媽被完全隔離。可想而知對8歲的小孩會造成何等的惶恐。由於太恐懼,A把這段記憶忘記了,同時亦把自己的心分隔了,這是身體的自動保護機制。

幾經努力把時間缐調到現在,A慢慢地和自己的心連接,完結時A可以感受到心是暖的在跳動。原來媽媽對A的嚴厲操控除了是來自自己的父親以外,更多是親歷瀕死的恐怖經驗,以至很害怕失去,很擔心A會遇上不測而過份保護。

這是一個十分罕有但是相當有價值的案例,SARS的創傷是非一般,因為夾雜了集體意識的恐慌,加上發病時既想親人關心但是又極擔心會感染他們,內心有很大的掙扎。感謝案主願意讓我分享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一同學習創傷後遺症對一個人的影響、身體的自我保護系統以及如何多角度去思考判斷事情。沒有經歷過生死,我們所建構的世界是很不一樣,所以同理心是相當相當重要的!

適逢現在是COVID 19, 也是集體恐慌的意識在運行,盡量不要給力給恐懼,好好關懷社會及身邊人❤️🙏🏼。



#創傷後遺症
#同理心
#身體自我保護機制

21/08/2025
19/08/2025

每一個結婚的人,都希望被當做一個成人來對待,不希望被當成一個小孩。夫妻關係一般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危機,通常都是在彼此的姿態上面出現問題。

什麼是姿態?就是有一個人想要把對方當成小孩,或者把對方當成父母。如果你把對方當成小孩,你就會很想保護他、照顧他,甚至有時候教訓他、懲罰他。你把他當做一個小孩,常常講話的口氣就是命令、指責要求,把他看作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他今天表現很好,你就摸摸他的頭:Good, good boy。

把男人當做一個孩子在對待,很多先生會受不了,很多老婆也會受不了。如果老公把老婆當做小孩,像一個小女孩一樣,每天這樣對待,女人也會受不了。但是反過來,如果女人把男人當做爸爸,男人把女人當做媽媽,你覺得你的配偶就是你的父母,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會扮演小孩。

小孩的特性是怎麼樣?有時候就耍賴,有時候就不負責任,有時候是擺爛。任性、孩子氣、情緒化,就是在扮演小孩。扮演小孩的意思,就是希望對方來做你的父母。

這樣的一個心理背景,最主要的因為我們的成長過程裡面,沒有從父母那邊得到足夠的愛跟重視,我們小時候的受傷,變成我們的渴望,無形之中,把這個渴望會在婚姻中,投射到你的另外一半身上,希望他在你的生命裡面,來照顧你。

夫妻之間互相關心、照顧,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請以成人跟成人的關係來對待。

如果你跟自己的父母還有未了結的事件,還有很多心結存在,在父母的面前,你還是一個小孩子;也就是說,在父母面前,很多時候你不敢講話,你不敢表示意見,或者,你還是很害怕父母失望,很害怕父母痛苦,很害怕父母生氣;那你在父母的面前,你還是一個小孩。

每一個人都要長大,而且是在父母的面前,長大成為一個成人。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你可以承受得了,父母對你表示失望,父母對你表示生氣,你承受得了。你可以讓父母對你說:「你不符合我的期望。」

-劉仁州老師

Address

Hong Kong

Telephone

+852903188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香港家庭系統排列協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