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把脈 中醫養生

把把脈 中醫養生 健康就是要養生,認識自己嘅體質,健康養生話咁易。
香港註冊中醫師 × 香港插畫家 以漫畫分享養生方法。

二十四節氣 - 是日驚蟄春養肝春季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中醫認為春季對應肝臟,肝氣會如同自然萬物生長抒發,而酸味食物會收斂肝氣、不利養肝,且傷害消化功能,因此飲食上可以少酸味多甘味性質食物來照顧脾胃、避免阻礙肝...
05/03/2024

二十四節氣 - 是日驚蟄

春養肝

春季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中醫認為春季對應肝臟,肝氣會如同自然萬物生長抒發,而酸味食物會收斂肝氣、不利養肝,且傷害消化功能,因此飲食上可以少酸味多甘味性質食物來照顧脾胃、避免阻礙肝氣運行。

驚蟄:驚蟄多吃青江菜、花椰菜等綠色蔬菜,或是胡蘿蔔、開心果,有養肝、排毒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Art By .me852
資料來源:commonhealth.com.tw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驚蟄 #春天 #養肝
#創作 #養生 #調理 #健康 #原創 #本地創作 #春夏養陽 #脾胃
#中醫養生 #中醫調理

是日雨水 二月中旬值冬、春之交,冬季的濕氣未除,大魚大肉的春節才剛結束,以中醫養生來看,正是需要強健脾胃的時節。顧好脾胃是健康的關鍵。就算天生體質弱,只要脾胃運作順暢,營養吸收好,還是可以很健康。飲食上,唐代藥學大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
19/02/2024

是日雨水

二月中旬值冬、春之交,冬季的濕氣未除,大魚大肉的春節才剛結束,以中醫養生來看,正是需要強健脾胃的時節。

顧好脾胃是健康的關鍵。就算天生體質弱,只要脾胃運作順暢,營養吸收好,還是可以很健康。

飲食上,唐代藥學大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在春季宜少吃梅子、桑葚等酸澀之味,而應該多食用天然甘甜的蔬果,如春筍、芋頭、蘿蔔、荸薺或甘蔗等,使脾胃得到調節。

Art By .me852
資料來源:commonhealth.com.tw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雨水 #紅棗 #龍眼
#創作 #養生 #調理 #健康 #原創 #本地創作 #忌食酸野 #脾胃
#中醫養生 #中醫調理

二十四節氣 - 立春是日立春,寒冷冬天就要過去,準備迎接春天來臨。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到,象徵新年開始,寒冷冬天就要過去,準備迎接春天來臨,空氣中也洋溢著歡喜雀躍的過年氣氛。中國古代立春有吃春餅習慣,迎新、迎春且能預防疾病,...
04/02/2024

二十四節氣 - 立春

是日立春,寒冷冬天就要過去,準備迎接春天來臨。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到,象徵新年開始,寒冷冬天就要過去,準備迎接春天來臨,空氣中也洋溢著歡喜雀躍的過年氣氛。中國古代立春有吃春餅習慣,迎新、迎春且能預防疾病,以現代預防醫學來看,也很符合。

立春養生 應以升發陽氣食物為主

經過漫長的冬天,想必許多人都儲備了不少脂肪,因此春天要開始減少脂肪攝取,攝取多一點優質蛋白質,可適量吃些魚肉、豆類及豆製品;而冬天蔬菜種類少,維生素攝取相對不足,立春開始也要多多食用新鮮的綠色蔬菜。

升發陽氣的食物

立春養生要順應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節氣特點,注意陽氣保護工作。飲食上,應以升發陽氣的食物為主,具辛甘發散性質的食材,例如,香菜、韭菜、洋蔥、芹菜、菠菜、竹筍、豆豉等。

少吃酸,少吃辣

酸性食物則是在立春應盡量少吃的,因為酸性收斂,春季吃酸味食物,會抑制肝氣的升發,例如,烏梅、柳橙、橘子、柚子、橄欖等等。此外,過於辛辣的食物,可能導致人體上火,進而造成陽氣耗損,像是麻辣火鍋及油炸類、燒烤類等也要少吃。

Art By .me852
資料來源:commonhealth.com.tw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立春 #農曆新年 #麻辣火鍋 #酸菜魚
#創作 #龍年 #養生 #調理 #健康 #原創 #本地創作
#中醫養生 #中醫調理

二十四節氣 - 大寒「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跟小寒一樣,大寒是表現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要注意抑陰扶陽,避免陽氣過度虛衰。飲食上則讓身體禦寒,略溫性的食材如薑、蔥、蒜、栗子、紅棗、牛肉、羊肉和雞肉等,不妨食多一點,至於辣味的菜式,也可...
20/01/2024

二十四節氣 - 大寒

「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跟小寒一樣,大寒是表現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要注意抑陰扶陽,避免陽氣過度虛衰。飲食上則讓身體禦寒,略溫性的食材如薑、蔥、蒜、栗子、紅棗、牛肉、羊肉和雞肉等,不妨食多一點,至於辣味的菜式,也可適量進食,但謹記不宜過量。

#戥小平高興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小寒 #大寒 #保暖
#創作 #龍年 #養生 #調理 #健康 #原創 #本地創作
#中醫 #中醫養生 #中醫調理

二十四節氣 - 小寒「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三個節氣,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要注意身體各部保暖,首先「頭腳要保暖」,頭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風從頸後入,寒從腳底生」,更要特別注意頭和腳保暖,...
05/01/2024

二十四節氣 -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三個節氣,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要注意身體各部保暖,首先「頭腳要保暖」,頭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風從頸後入,寒從腳底生」,更要特別注意頭和腳保暖,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穿個襪子。

中醫養生:

冬日養生尤重「養腎防寒」,要補血、補氣、補陰、補陽,小寒時節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蛋類和奶類都是不錯選擇。

黑豆

中醫認為,黑色食物能補腎,而腎主骨生髓,髓化血,腎氣充足,骨髓造血機能也會正常。黑豆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滋腎陰,潤肺燥,還有烏髮黑髮及延年益壽的功能。

黑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功能類似雌激素,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也能幫助脂肪在乳房堆積,因此有助於孕婦哺乳和青春期女性發育。此外,黑豆富含膳食纖維,每100克含有18.2克,可以增加飽足感,且有助排便,幫助清腸。

但若有腎功能不佳、易脹氣體質、痛風、有子宮肌瘤、乳癌的人,則要減少黑豆攝取量。

羊肉

《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甘溫大熱,能禦風寒、補虛損,最適合冬季食用。

羊肉搭配枸杞一起食用,可以補肝明目、益腎溫陽;羊肉和茄子搭配食用則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Art by
資料來源:commonhealth.com.tw

#戥小平高興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小寒 #大寒 #平安
#創作 #龍年 #養生 #調理 #健康 #開運 #原創
#本地創作

二十四節氣 - 冬至冬至快樂!!!「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個節氣、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盛極而衰,陽氣漸長,白天時間愈來愈多長,正所謂:「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冬至陽氣初生,好比剛萌發的新芽...
22/12/2023

二十四節氣 - 冬至

冬至快樂!!!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個節氣、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
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盛極而衰,陽氣漸長,白天時間愈來愈多長,正所謂:「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冬至陽氣初生,好比剛萌發的新芽,愈要小心呵護。

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記得要吃紅白兩色、雙數,有象徵圓團及圓滿的意思,並表示一年即將結束,又增添了一歲。
紅豆含有高蛋白質及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和消除水腫。中醫讀紅豆,能改善腳氣、理氣、通經,溫補料理可搭配紫米同煮。推薦吃紅豆飯、紅豆水、紅豆桂圓湯。

養生方法:陽氣漸長,宜調整生活起居和飲食正常。

資料來源:commonhealth.com.tw

#戥小平高興 #把把脈 #合作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家 #二十四節氣 #冬至 #湯圓 #團圓
#做節 #養生 #調理 #健康 #冬至かぼちゃ #冬 #冬至快樂
#寒冷 #開運 #家 #12月 #冬大過年 #原創 #本地創作

12時辰養生時間表人體的每條經絡都對應一個運行最活躍的時辰,只要能依循作息,就有養生的功效!戌時(晚上7—9點):走心包經,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此時血壓升高,應該在家中休息。亥時(晚上9—11點):走三焦經,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與濾毒的時間...
21/12/2023

12時辰養生時間表
人體的每條經絡都對應一個運行最活躍的時辰,只要能依循作息,就有養生的功效!

戌時(晚上7—9點):走心包經,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此時血壓升高,應該在家中休息。

亥時(晚上9—11點):走三焦經,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與濾毒的時間,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時候,這時一定要休息,不要操心,可以聽音樂、洗澡、為明天作計畫,準備入睡。

子時(晚上11–1點):走膽經,要進入「熟睡」膽才能進行排毒。

丑時(晚上1—3點):走肝經,也是要熟睡肝才能進行排毒。若是從事夜間工作,每週至少要有一天、每月要有一週、每年最少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寅時(早上3—5點):走肺經,肺有問題的人此時咳嗽會較厲害。

卯時(早上5—7點):走大腸經,因此早上7點之前要排便。

辰時(早上7—9點):走胃經,早餐在7-9點之間吃完,可以稍微按摩腹部。

巳時(早上9—11點):走脾經,此時按腿部內側,對消水腫、改善過敏最有效。

午時(中午11—1點):走心經,此時陽氣最旺,午睡30分鐘養心經。

未時(下午1—3點):走小腸經,小腸吸收養分的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因此有「過午不食」的養生說法。

申時(下午3—5點):走膀胱經,可以多敲打臀部、大腿後側,幫助疏通膀胱經。

酉時(下午5—7點):走腎經,適合運動,有助於腎臟排泄毒物。

資料參考:heho.com.tw

#米生米太 #養生 #夫婦 #插畫師 #插畫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創意插畫 #生理時鐘 #黃帝內經
#東洋医学 #体質改善 #漢方 #手描き
#經絡養生 #跟著時辰去養生 #把把脈 #易經 #太極 #陰陽五行 #時辰 #調理 #食療 #子午流注

二十四節氣 - 大雪12月7日氣溫降應注意「驅寒保暖」中醫認為,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也是人體溫暖的來源,而充足的睡眠則能補充陽氣。「大雪」過後建議盡量晚上10點就寢,早上等身體暖了再出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也減少因為溫差大,血管急遽...
08/12/2023

二十四節氣 - 大雪

12月7日氣溫降應注意「驅寒保暖」

中醫認為,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也是人體溫暖的來源,而充足的睡眠則能補充陽氣。「大雪」過後建議盡量晚上10點就寢,早上等身體暖了再出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也減少因為溫差大,血管急遽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風險。

「大雪」養生 推薦食材

白蘿蔔

健脾開胃、潤肺化痰,特別適合在立冬、大雪和冬至時節食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採藥方。」雖然一年四季都生產白蘿蔔,但11月至翌年初春才是盛產期,此時的白蘿蔔最甜嫩多汁。

白蘿蔔有「平民人參」的美名,根莖葉都能吃,種子還能入藥,《本草綱目》更稱白蘿蔔是「蔬中最有利者」。冬天血液循環變差,熱量鎖在體內,造成內臟火氣大、排便不順,正適合吃具降氣作用的白蘿蔔清熱、助消化、代謝身體廢物。

橄欖

大雪時節,通常天氣較乾燥,多吃橄欖有利潤燥生津。

橄欖富含水分和營養物質,能開胃、潤喉、除煩熱,甚至有消炎抗腫的作用,對咽喉腫痛、沙啞、咳嗽有輔助效果,很適合兒童、孕婦和中老年人食用。

#把把脈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二十四節氣 #大雪 #二世古 #札幌 #滑雪 #白馬
#輕井澤 #中醫養生 #調理 #保養 #滑雪行程 #旅遊景點 #溫泉 #日本民宿 #富士山 #赤倉温泉スキー場
#插畫家 #自駕遊 #食療 #米生米太

二十四節氣 - 立冬立冬是冬季節氣的開始,進入冬季後,氣候漸冷。立冬該如何進補呢?冬令進補以健脾胃、養腎氣為主,紫米、栗子、海參、松子立冬時節吃最適合。立冬之後,日夜溫差會越來越大,大家應加強保暖,由於冬天「白天短,黑夜長」,所以應該「早睡...
07/11/2023

二十四節氣 - 立冬
立冬是冬季節氣的開始,進入冬季後,氣候漸冷。
立冬該如何進補呢?冬令進補以健脾胃、養腎氣為主,紫米、栗子、海參、松子立冬時節吃最適合。
立冬之後,日夜溫差會越來越大,大家應加強保暖,由於冬天「白天短,黑夜長」,所以應該「早睡晚起」,順應太陽的作息來養生。
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不少人在立冬進行食補,打好根基,抵禦冬天的嚴寒。
#把把脈 #養生 #補身 #香港插畫 #台灣插畫 #插畫 #插畫日常 #原創插畫 #香港 #台灣
#日本 #髪質改善 #東洋医学 #体質改善 #漢方 #二十四節氣 #立冬 #保暖 #食療 #保養
#手腳冰冷 #調理 #米生米太 #掛曆

Address

Hong Ko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把把脈 中醫養生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