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堂中醫診所 Yu Yat To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如日堂中醫診所 Yu Yat To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如日堂中醫診所提供各類型的中醫治療服務,並於專頁發佈簡要的中醫知識?

【 膝部穴位簡介】🧎🏻🪡🔸委中:足太陽膀胱經(BL40):・位置:膝膕橫紋中點・適用症: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下肢癱瘓、膝關節痛、風疹、濕疹🔸犢鼻:足陽明胃經(ST35):・位置:屈膝時,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處・適用症:膝關節...
28/11/2024

【 膝部穴位簡介】🧎🏻🪡

🔸委中:足太陽膀胱經(BL40):
・位置:膝膕橫紋中點
・適用症: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下肢癱瘓、膝關節痛、風疹、濕疹

🔸犢鼻:足陽明胃經(ST35):
・位置:屈膝時,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處
・適用症: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病。

🔸陽陵泉:足少陽膽經(GB34):
・位置: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適用症:膽囊炎、膽石症、高血壓、習慣性便秘、帶狀疱疹、膝關節痛、踝關節扭傷、落枕、肋間神經痛、下肢癱瘓、耳鳴、耳聾

🔸膝陽關:足少陽膽經(GB33):
・位置:膝外側部,陽陵泉直上三吋
・適用症:膝部腫痛、小腿麻木

🔸陰陵泉:足太陰脾經(SP9):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適用症:腎炎,尿閉,腹水,腸炎,黃疸

〖如曰中醫〗巨刺法的原理: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巨刺是一種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有研究通過對經絡敏感者針刺時,觀察到左右兩側的穴位相互聯繫,並推斷這聯繫或與脊髓、延腦錐體交叉有關。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針灸 #委中 #犢鼻 #陽陵泉 #膝陽關 #陰陵泉 #巨刺法 #脊髓 #延腦錐體交叉 #急性腰扭傷 #坐骨神經痛 #腓腸肌痙攣 #下肢癱瘓 #膝關節痛 #濕疹 #膽囊炎 #高血壓 #帶狀疱疹 #肋間神經痛 #耳鳴 #耳聾 #腎炎 #腸炎 #腹水

【 大腿部穴位簡介】🦵🏻🪡🔸風市:足少陽膽經(GB31)・位置: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膝中)上七寸處・適用症: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痛、下肢癱瘓、蕁麻疹🔸血海:足太陰脾經 (SP10)・位置: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適用症:功能性...
28/10/2024

【 大腿部穴位簡介】🦵🏻🪡

🔸風市:足少陽膽經(GB31)
・位置: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膝中)上七寸處
・適用症: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痛、下肢癱瘓、蕁麻疹

🔸血海:足太陰脾經 (SP10)
・位置: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
・適用症:功能性子宮出血、蕁麻疹、濕疹、皮膚搔癢、貧血

🔸梁丘:足陽明胃經 (ST34)
・位置:大腿外側,髕底外側端上2寸
・適用症:胃炎、乳腺炎、膝關節炎、股外側皮神經炎

🔸殷門:足太陽膀胱經(BL37)
・位置:大腿後面,臀下橫紋中點下6寸
・適用症:腰腿痛、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

🔸陰包:足厥陰肝經(LR9)
・位置:大腿內側,股骨內上髁上四寸
・適用症:子宮內膜炎

☀️🧑🏻‍⚕️〖如曰中醫〗:電針

⚡️電針指在針灸針上通過脈衝電流,以增強療效。電針治療器有4種波形,分別有不同的適應症。

🔉連續波- 密波(50-100Hz):能快速抑制感覺、運動神經,常用於止痛、鎮靜、緩解肌肉、血管痙攣及針刺麻醉。

🔉連續波- 疏波(2-5Hz):刺激作用較強,能引起肌肉收縮,提供高肌肉韌帶的張力,常用於痿症、肌肉、關節、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損傷。

🔉疏密波(疏波與密波交替出現) :能促進氣血循環、消除炎性水腫。

🔉斷續波(脈衝斷、續交替出現):刺激作用很強,能提刺激肌肉收縮,常用於痿症、癱瘓

💡原理:人體組織由水份、無機鹽等組成,且導電性。當脈衝電流作用於人體時,組織中的離子濃度、分佈產生變化,從而影響人體的組織功能。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針灸 #風市 #血海 #梁丘 #殷門 #陰包 #坐骨神經痛 #股外側皮神經痛 #下肢癱瘓 #蕁麻疹 #功能性子宮出血 #濕疹 #皮膚搔癢 #貧血 #胃炎 #乳腺炎 #膝關節炎 #股外側皮神經炎 #急性腰扭傷

【 腰臀部穴位簡介】🪡🧍🏻 🔸命門:督脈(DU4)・位置:腰部正中線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處・適用症:截癱、脊椎炎、消渴、不育症、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貧血🔸秩邊:足太陽膀胱經(BL54)・位置:臀部,骶正中嵴旁開3寸,當坐骨大孔中・適用症:腰腿...
29/08/2024

【 腰臀部穴位簡介】🪡🧍🏻

🔸命門:督脈(DU4)
・位置:腰部正中線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處
・適用症:截癱、脊椎炎、消渴、不育症、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貧血

🔸秩邊:足太陽膀胱經(BL54)
・位置:臀部,骶正中嵴旁開3寸,當坐骨大孔中
・適用症:腰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盆腔疾患

🔸承扶:足太陽膀胱經(BL36)
・位置: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適用症: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環跳:足少陽膽經(GB30)
・位置:臀部,約於股骨大轉子後上方凹陷處
・適用症: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股外側皮神經痛,臀部軟組織疾病、下肢痙攣

🔸次髎:足太陽膀胱經(BL32):
・位置:骶部,第二骶後孔凹陷處
・適用症:閉經、尿路感染、下肢癱瘓、痔、尿瀦留、尿失禁。

☀️🧑🏻‍⚕️〖如曰中醫〗暈針

😵‍💫暈針一般可見暈眩、噁心、冒冷汗、口唇發白、四肢冷、血壓降低,脈搏散弱等。主要認為是由於迷走神經(第10對腦神經)受刺激後,引發肌肉血管擴張,血壓突然下降,使腦血供不足而出現暈厥。

👀暈針可以發生在針前、針刺中、針後或起針時,常見誘發原因:
患者處於過飢、過飽、體弱、過度緊張狀態,或針刺手法過重、針數過多,另外針刺頸部、頭部穴位亦較易發生暈針。

🕵🏻‍♂️有認為暈針或為「瞑眩反應」。
「瞑眩反應」指在針藥施治後,人體的陽氣得針藥之助,與邪氣劇烈相爭而引起的的短暫反應,引發患者系統自身調節,使病向癒。暈後病情有改善者,以「自律神經失調」、「痛症」病例多見。

📖清代李守先的《針灸易學》 :「然暈針者,必獲大效,以血氣交泰之故。俗云,針不傷人,此之謂也。」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命門 #秩邊 #承扶 #環跳 #次髎 #截癱 #脊椎炎 #消渴 #不育症 #盆腔炎 #子宮內膜炎 #貧血 #腰腿痛 #坐骨神經痛 #股外側皮神經痛 #臀部軟組織疾病 #下肢痙攣 #閉經 #下肢癱瘓 #痔 #尿瀦留 #尿失禁 #暈針 #瞑眩反應

【 胸腹部穴位簡介】👕🪡🔸關元:任脈(CV4)・位置:臍中下3寸處・適用症:呃逆,反胃,腸道蛔蟲症,腎炎,尿路感染,尿瀦留,脫肛,子宮脫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促排卵🔸中極:任脈(CV3)・位置:臍中下4寸處・適用症:腎炎,尿路感染,尿瀦留...
28/07/2024

【 胸腹部穴位簡介】👕🪡

🔸關元:任脈(CV4)
・位置:臍中下3寸處
・適用症:呃逆,反胃,腸道蛔蟲症,腎炎,尿路感染,尿瀦留,脫肛,子宮脫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促排卵

🔸中極:任脈(CV3)
・位置:臍中下4寸處
・適用症:腎炎,尿路感染,尿瀦留,產後宮縮痛,痛經,促排卵

🔸天樞:足陽明胃經(ST25)
・位置:臍中旁2寸,腹直肌中
・適用症: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腸麻痹,急性腸梗阻,闌尾炎,腹膜炎,腸道蛔蟲症,子宮內膜炎。

🔸期門:足厥陰肝經(LR14)
・位置:第6肋間隙凹陷處,距前正中線4寸
・適用症:肋間神經痛、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膈肌痙攣,胃神經官能症,乳腺炎,消化不良,乳腺增生

🔸帶脈:足少陽膽經(GB26)
・位置:側腹部第十一肋游離端(章門)直下1.8寸
・適用症:子宮脫垂,盆腔炎。

-
☀️🧑🏻‍⚕️〖如曰中醫〗針灸禁忌⚠️

📒《黃帝內經-素問第五十二・刺禁論》:「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大致講述了針刺的禁忌:醉、憤怒、飽、飢、渴、驚恐時,即在氣血過盛、過虛、紊亂以及津液不足時不宜進行針刺。

📙《素問診要經終論》:「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由此可知,古人在意人體解剖結構,針灸胸腹時,已提示要特別小心避免刺傷其中的重要器官。

📘《傷寒論》第115條: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其指出實熱證(常見症狀舌苔黃、面紅、畏熱、口苦)不宜用灸法,灸之則使邪熱加重,使病情加重。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關元 #中極 #天樞 #期門 #帶脈 #尿瀦留 #脫肛 #子宮脫垂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促排卵 #產後宮縮痛 #痛經 #腸麻痹 #急性腸梗阻 #腹膜炎 #肋間神經痛 #膽囊炎 #膽石症 #胰腺炎 #膈肌痙攣 #乳腺炎 #消化不良 #針灸禁忌

【背部穴位簡介】🎒🪡🔸肺俞:足太陽膀胱經(BL13)・位置: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1.5寸處・適用症:咳嗽、肺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肋間神經痛、皮膚搔癢、麥粒腫。🔸大椎:督脈(DU14)・位置: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28/06/2024

【背部穴位簡介】🎒🪡

🔸肺俞:足太陽膀胱經(BL13)
・位置: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1.5寸處
・適用症:咳嗽、肺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肋間神經痛、皮膚搔癢、麥粒腫。

🔸大椎:督脈(DU14)
・位置: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項後正中隆起最高且隨俯仰轉側而活動者為第七頸椎棘突)
・適用症:中暑、感冒、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結核、百日咳、蕁麻疹、濕疹、頸椎病

🔸風門:足太陽膀胱經(BL12)
・位置: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適用症:感冒、肺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蕁麻疹

🔸腎俞:足太陽膀胱經(BL23)
・位置: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適用症:慢性疲倦、足寒如冰、耳鳴、腎炎、蛋白尿

🔸膏肓俞:足太陽膀胱經(BL43)
・位置: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
・適用症:哮喘、消化不良、久病體弱、久咳、胸膜炎、神經衰弱

☀️🧑🏻‍⚕️〖如曰中醫〗: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指將一定比例的溫性中藥粉未與薑汁混合的藥貼敷於特定的穴位上,有增強體質,以預防或改善虛寒類疾病 ,如哮喘、鼻敏感、經痛等。

其中有2個特定的治療時期,包括「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三伏天」是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四庚,以及立秋初庚日,如夏至日得庚,便為初庚。立秋日得庚,亦即為末伏*。
❄️「三九天」是每年冬至起計的第9、18、27日,各相差九天。

*《陰陽書‧曆法》:「候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星曆考原‧日時總類》:「夏至日得庚,便為初庚。立秋日得庚,亦即為末伏。」

「三伏天」時,環境中的陽氣由盛極後開始消減;「三九天」時,環境中的陽氣由盛衰後開始生長,傳統認為這兩個時期進行天灸治療最佳,更有效的提升人體的陽氣(整體的生理功能,如免疫功能),增強體質。

天灸治療原理:
借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發紅,藥物經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現代研究認為,藥物成份透過影響神經 - 內分泌 - 免疫系統,以整體調節身體功能,如促進皮膚局部樹突細胞的募集和分化啟動免疫反應1。

1.陳曉桐. (2021). 天灸”溯源及潛在應用價值探析. 中醫藥針灸理論研究, 23(9), 3169–3174.""""""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天灸 #三伏天灸 #三九天灸 #天灸療法 #咳嗽 #支氣管炎 #哮喘 #過敏性鼻炎 #鼻炎 #鼻敏感 #經痛 #四肢冰冷 #腹瀉 #消化不良 #胃脹 #頸椎病 #慢性疲倦

【手部穴位簡介】✋🏻🪡🔸合谷:手陽明大腸經 (LI4):・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適用症:感冒,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齒神經痛,咽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痛經,消化不良,結膜炎,電光性眼炎,關節痛。🔸魚際...
28/05/2024

【手部穴位簡介】✋🏻🪡

🔸合谷:手陽明大腸經 (LI4):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適用症:感冒,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齒神經痛,咽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痛經,消化不良,結膜炎,電光性眼炎,關節痛。

🔸魚際:手太陰肺經 (LU10):
・位置:手拇指第1掌骨中點橈側之赤白肉際處;
・適用症:發熱、咳嗽、自汗、胎位不正、拇指屈肌肌腱炎。

🔸勞宮:手厥陰心包經(PC8):
・位置:握拳屈指時當中指端所指處;
・適用症:抑鬱、煩躁善怒、黃疸、目黃、疲勞乏力。

🔸後溪:手太陽小腸經(SI3):
・位置:小指掌指關節後方赤白肉際處;
・適用症: 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項強、落枕、急性腰扭傷。

🔸中渚:手少陽三焦經(SJ3):
・位置:手背第4、5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
・適用症:耳鳴、眶上神經痛、肋間神經痛、中耳炎、急性結膜炎、手腕無力。

☀️🧑🏻‍⚕️〖如曰中醫〗:行針手法
針感可以透過不同的手法加快出現。以下是2種常用的操作手法:
- 捻轉法:將針體旋轉移動。
- 提插法:將針體上下移動。

傳統中醫認為不同的手法操作可以達到不同的療效,如「補」、「瀉」作用。一般來說,淺刺、弱刺激能產生「補」作用;深刺、強刺激能產生「瀉」作用。

有研究認為行針是透過波動來產生微量的能量(次聲波),透過腧穴向經絡系統循經傳播到達病灶而治病的1。

◆ 捻轉法:傳播的是橫向振動次聲機械波,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垂直
◆ 提插法:傳播的是縱向振動次聲機械波,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相同

*次聲波(Infrasound)是指頻率小於20Hz的聲波。其特徵是波長較長、衰減程度弱、傳播過程不易被介質吸收、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人體和體內器官固有振動頻率均在次聲振動範圍內,次聲波對人體有較強的作用效果2。

1. 王西明. 針刺頻率與輸入能量的關係.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復健 14.39(2010):4.
2. 王西明. 針刺次聲能量治病機制的分析[J]. 中國針灸,2009,29(3):223-226.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合谷 #魚際 #勞宮 #後溪 #中渚 #感冒 #面神經麻痹 #面肌痙攣 #三叉神經痛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 #結膜炎 #痛經 #咳嗽 #自汗 #胎位不正 #拇指屈肌肌腱炎 #抑鬱 #疲勞乏力 #肋間神經痛 #耳鳴 #眶上神經痛 #中耳炎 #手腕無力 #急性腰扭傷 #落枕

【上肢部穴位簡介】 💪🏻🪡🔸孔最:手太陰肺經(LU6):・位置:前臂掌面拇指側,腕橫紋上7寸處・適用症: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痔血。🔸曲池:手陽明大腸經(LI11):・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肱骨外上髁之內緣;・適用症:發熱、流行性感...
28/04/2024

【上肢部穴位簡介】 💪🏻🪡

🔸孔最:手太陰肺經(LU6):
・位置:前臂掌面拇指側,腕橫紋上7寸處
・適用症: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痔血。

🔸曲池:手陽明大腸經(LI11):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肱骨外上髁之內緣;
・適用症:發熱、流行性感冒、肺炎、中風偏癱、扁桃體炎、肱骨外上髁炎、肘臂神經痛、肩胛神經痛、高血壓、蕁麻疹。

🔸曲澤:手厥陰心包經(PC3):
・位置:肘橫紋中,肱二頭肌尺側緣凹陷處;
・適用症: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急性胃腸炎、中暑、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肘窩囊腫。

🔸內關:手厥陰心包經(PC6):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
・適用症:冠心病、心肌炎、心絞痛、心律失常、高血壓、頭痛、失眠、眩暈(暈車、暈船)

🔸外關:手少陽三焦經(SJ5):
・位置: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2寸;
・適用症:感冒、肺炎、腮腺炎、中耳炎、遺尿、腕下垂。

☀️🧑🏻‍⚕️〖如曰中醫〗:針感(得氣)
針感,亦即是中醫所說的「得氣」。其指在針灸期間,醫者指下與病人的感覺。

👨🏻‍⚕️醫者指下一般有「魚吞鉤餌」之感。
這種感覺有推測是由肌肉輕微的緊張性收縮和結締組織纏繞造成。
《標幽賦》曰:「輕滑慢而未來,沉沿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閒處幽堂之深邃。」

🧑🏻‍🦱病人一般有「痛」、「脹」、「麻」、「重」、「痠」感。
現代現究中顯示,可根據針尖觸及不同的組織,而產生出相應的感覺。
◆ 觸及血管:「痛」感:
◆ 觸及淺筋膜層(皮下疏鬆結締組織):「脹」感:
◆ 觸及神經:「麻」感
◆ 觸及深筋膜層(肌外膜、肌束膜 和神經鞘膜):「重」感:
◆ 觸及肌肉層:「痠」感:

✨一般出現針感,治療效果會較顯著。如《針灸大成》曰:「針若得氣速,則病易痊癒而效亦速也;若氣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
━━━━━━━━━━━━━━━━━
☎️ 歡迎致電 5722 2268 預約或查詢
(Whatsapp:www.bit.ly/YYT_WAPP)
🔸 預約網站: www.yuyattong.com
🔸 診所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352號地下
🔸 應診時間:
星期一、二,四、五、六:
下午1:30 - 8:30
星期三、日及公眾假期:休診
━━━━━━━━━━━━━━━━━
#如日堂 #中醫診所 #中醫 #中藥 #針灸 #如曰中醫 #孔最 #曲池 #曲澤 #內關 #外關 #針感 #得氣 #支氣管炎 #扁桃體炎 #痔血 #流行性感冒 #肺炎 #中風偏癱 #肱骨外上髁炎 #高血壓 #蕁麻疹 #心肌炎 #急性胃腸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肘窩囊腫 #失眠 #眩暈 #心律失常 #腮腺炎

Address

To Kwa Wan

Opening Hours

Monday 13:30 - 20:30
Tuesday 13:30 - 20:30
Thursday 13:30 - 20:30
Friday 13:30 - 20:30
Saturday 13:30 - 20: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如日堂中醫診所 Yu Yat To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如日堂中醫診所 Yu Yat To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