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社 eFuneral

火葬社 eFuneral 全港首間網上自選殯儀商店 自選殯儀餐單 打破黑板式全包套餐 - 一切從簡

忠友信殯儀於四十年代在砵蘭街一帶開店,初期專為油麻地避風塘一帶街坊服務,因居民賴以水為生,俗稱「水佬」,所以得以稱為水佬專家。第二代傳人決定將鋪頭新址留守油麻地服務街坊,承蒙街坊關照,迄立至今;輾轉遷店至現址,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時代變遷,忠友信殯儀現提供一站式道教,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殯儀服務。

第三代傳人海外學成歸來,完成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主修市場學。經反覆研究及比對本地與海外殯儀業務,決定引入高透明度的運作模式,破舊立新,創立全港首間網上自選殯儀服務店-「火葬社」;旨在讓普羅大眾了解他們所花的錢花在什麼地方上,不再令人覺得是海鮮價。刊登的棺木,壽衣,其他收費全部網上列明實價;家屬經網上選購後,殯殮總數即時計算,收費一目了然;由咨詢到出殯同一價錢,絕不取巧。試業初期旨集中籌劃由醫院或殮房直接出殯的火葬禮。

由於家屬詢問關於殯儀館守靈,打齋及靈堂舉行安息禮拜比預期多,「火葬社」於試業半年後增設殯儀館守靈的服務,家屬可選擇本港任何一間殯儀館,再選取棺木,宗教儀式及其他選項,殯殮總數即時計算,收費一目了然。詳情可向本公司查詢,或按此預算開支。 「火葬社」亦向家屬提供火化後骨灰安排的意見,包括申請政府骨灰位,加灰,紀念花園撒灰,海葬或取回家鄉安葬。

09/09/2025

殯儀行業遇人才荒 年薪70萬難請人 美港殯儀師有何異同

香港殯儀館開出月薪4.5萬元招聘仵工,這消息引發熱議,背後凸顯的是該行業在勞動市場中的獨特困境。同樣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殯儀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荒」,即便祭出年薪50至70萬港元,仍難以吸引足夠新血。當逾六成殯儀館主管將在未來五年內退休,這個古老行業的未來走向何方?

美國殯儀業的「薪」情:高薪背後的人力缺口

美國殯儀業正面臨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根據美國國家殯儀協會數據,未來五年內,超過60%的殯儀館主管將退休,導致大量經驗豐富的人力流失。儘管行業內掀起「加薪潮」,但招聘難問題持續存在。南卡羅來納州一間殯儀館主管表示,即使大幅提高薪資,許多職位空缺仍長達九個月無人問津。

美國殯儀師主要做些什麼:

遺體處理與修復:這是殯儀師的核心職責,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確保逝者遺體的妥善處理,使其在告別式上呈現安詳面貌。
與家屬溝通協調:殯儀師需與逝者家屬緊密合作,了解他們意願,協助安排葬禮各環節,如告別儀式、火化或土葬選擇、墓地安排等。這需要極高的同理心和溝通技巧。
行政事務與文書工作:包括辦理死亡證明、保險理賠等法律文件,以及管理殯儀館日常營運。
主持告別儀式:在告別式上,殯儀師通常負責引導儀式流程,確保一切莊重有序。

根據Indeed和ZipRecruiter等招聘平台統計,美國殯儀師平均年薪介於65,000至70,000美元(約51萬至55萬港元)。這收入高於餐飲和零售服務員,略低於資深護士和IT行業。

美港殯儀業的異同:薪酬、前景與共同挑戰

殯儀業人手短缺並非美國獨有現象,中國香港同樣面對此問題。近期香港紅磡殯儀館以月薪45,000元招聘仵工。該職位僅要求小一學歷,但須三年經驗,還需輪值通宵班及進行遺體處理、棺木搬運等高強度體力勞動。

薪酬比較:

美國殯儀師:平均年薪約51萬至55萬港元。薪資水平相對較高,有專業學位和執照制度保障。
香港仵工:月薪可達45,000港元,年薪約54萬港元。儘管月薪看似與美國殯儀師相近,但考慮香港生活成本,購買力可能不同。此外,香港仵工入職門檻相對較低,但對體力要求極高。

工作內容與前景:

美國殯儀師:工作內容側重專業技能、與家屬溝通協調及行政管理。行業專業化程度高,有明確學位和執照要求,晉升路徑相對清晰,例如可晉升為殯儀館經理。近年來,女性從業員增加為行業帶來新氣象。
香港仵工:主要負責體力勞動,如遺體搬運、棺木處理等。入職門檻較低,但工作環境艱苦,體力消耗大,且需輪值通宵班。雖然薪資不菲,但其職業發展路徑可能不如美國殯儀師多元。

美港兩地殯儀業在入職要求、工作內容和薪資結構上雖有差異,但都面臨「人工高、請人難」的尷尬局面。心理壓力和工作時長是共同痛點。處理死亡、面對悲傷家屬,加上長時間工作和輪班,對從業者心理素質是巨大考驗。此外,社會對殯儀行業的傳統觀念,也可能影響年輕人投身此行意願。

AI與殯儀工作:難以取代的溫度與人情味

對於殯儀工作而言,AI是否難以取代?從目前技術發展來看,殯儀工作的核心環節,尤其是涉及情感、溝通和手工藝的部分,AI確實難以完全取代。

情感支持與共情能力:殯儀師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為逝者家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在悲傷時刻,人類的同理心、傾聽和安慰是AI無法模擬的。
個性化服務與人際互動:每個家庭需求獨特,殯儀師需根據家屬意願,提供高度個性化服務。這需要細緻的人際互動和靈活應變能力,是AI難以實現的。
手工藝與遺體處理:遺體防腐、化妝和穿衣等工作,需要精湛的手工藝和對人體結構的深刻理解。這些是需要實際操作和藝術感的技能,AI目前尚無法勝任。
法律與道德判斷:殯儀工作涉及複雜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問題,需要具備法律知識和道德判斷力的人類處理。

AI和科技仍可在某些方面輔助殯儀工作,提升效率:

行政與文書處理:AI可協助自動化處理文書工作,減少人工錯誤和時間。
信息管理與查詢:AI可建立逝者資料庫,方便殯儀館管理和查詢客戶信息。
智能排班與資源調配:AI可優化殯儀館排班系統,合理調配人力和資源。

殯儀工作因其獨特的人文關懷屬性、高度個性化服務需求以及對專業手工藝的依賴,使其在短期內難以被AI完全取代。然而,科技發展為殯儀行業帶來提升效率和服務品質的機會,未來殯儀師可能與AI協同工作,將重心放在提供更具溫度和人情味的核心服務上。

30/07/2025

「紓緩科開立個案後,其實真的跟進得好好,我很感謝護士和醫生。」陳煥妍記得,媽媽離世後三小時,紓緩科護士在收工前致電問候。護士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只是憑直覺打了這通電話。

Address

油麻地砵蘭街20號地下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Saturday 09:00 - 18:00
Sunday 09:00 - 1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火葬社 eFuneral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火葬社 eFuneral: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