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24
【白露至霜降】四篇之四@民間活動~採露
自2024-10-23,0604分,「寒露」結束,節氣進入「霜降」。
今早10-24凌晨4時半再觀察草叢、摸摸葉面,葉的溫度明顯較外圍環境高,但葉面水氣一點也沒有。自編寫「白露」,我便一直留意露水的出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
節氣「白露」的取名正是形象的反映氣溫或天氣由熱變涼的轉折點。而「白露」、「寒露」、「霜降」三個變化節氣,全是表示水汽凝結現象。指「白露」開始出現露水,是“露凝而白”;「寒露」是從「白露」的涼爽到「霜降」的寒冷的過渡;而到達「霜降」,潔白晶瑩的露珠將要凝結成霜了(冰了),此時段的氣溫一步一步降低,氣候由涼轉冷。
基於二十四節氣是出自黃河流域,江南氣溫相對偏高,北方偏低。現實的例子:約在一個星期前的新聞己有報道,指中國的邊陲~西藏邊緣,在節令寒露中已開始下雪; 香港至今連一滴露水也沒有。
為什麼要找露水?正確是:我要的不是一般露水,而是天然花露-僅秋天才能有。
從物理上解釋,露水衹是水氣附於溫度更冷的表面;實質上,春時露水是北方冰雪解凍的水氣沿萬里地表海表匍匐再攀附葉上;而夏時露水則是原區域在日間蒸發的水氣重新黏附回原地的涼葉上,所以春夏露水不過是四周環境之水。
反之,秋冬植物體內溫度較環境高,清晨的差異更大,植物的體液被寒溫引出表面,並能集結成露,這些露水便是真正的植物精華,比蒸餾的純露更純,是真正的花露。
而在北方的冬日,有些植物的體液己為開花結果少得連自己過冬都恐怕不夠用,是為囊內羞澀;有些品種索性 連樹葉都落下來減少面蒸騰,來個「棄車保帥」。南方有點優勢,但這方面甚少記載,而「香港的白露,可能延後到節氣「霜降」之後。
古有說:‘’「白露」的露水最好,「寒露」的露水最多‘’。所以古時民間在白露時節有「收清露」的習俗,收清露就是收集露水,其實收的是植物精華,最完美、最無人工化學添加的植物菁華。 古人認為晶瑩剔透的白露有益壽養顏之效,於是在暑消轉涼之時收集清露,煎藥助壽。
《本草綱目》亦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意思是秋露多時可以用盤收取,煎煮使之稠如飴,可使人延年益壽。又有“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更言“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是種帶有單純美好願望。所以「收清露」也成為二露時節最特別的一種儀式。期望在香港「收清露」的朋友,就需要等侯三個節令之後。
需注意,「清露」衹有越是好药材上的露水越值得收取,而有毒植株的露則不可取。 而收集露水最好的時候,就是前一天剛下過雨,植物既吸收足夠水份,也把葉面的塵埃都洗乾淨。在無雨的清晨四、五點,用潔淨的吸管把露水吸起,直接轉入潔淨的玻璃瓶,即日回去煎煮保存。我就會用來打皂及做乳霜。
若大家也想「採露」,在活動前的日間,應先到訪目標地方,以辨地形及植物物種安全。僅記一切活動皆需要在安全、不違反法律、不騷擾他人及任何生物下, 例如不應該攀爬樹木及懸崖、未經屋主同意不得進入住宅庭園、沿途不得喧譁吵鬧發出噪音、不要闖入野生動物家園、 不該餵飼野生動物。
我己去過幾個香港易去的地點尋找良株,如大嶼山及大澳,境色美麗,但沒有幾株合時的好花藥,所以我不會夜訪。仍需探尋。
《山海經》記述:「諸沃之野,搖山之民,甘露是飲。不壽者,卒八百歲。」「收清露」也表現出取之有道、精誠樸實。
【白露至霜降】四篇之四@民間活動~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