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25
【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
👨⚕️ 陳仁龍醫師 脾胃科醫學博士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科的臨床常見病,是指胃黏膜在多種因素刺激下發生的慢性炎症疾病。多發生於成人,以中老年人群多見,其患病率一般隨年齡增長而上升。
💡 分型
根據病理表現,一般將其分為非萎縮性胃炎及萎縮性胃炎兩種類型。
📍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既往亦稱慢性淺表性胃炎,指胃粘膜在長期的刺激下引起上皮細胞發生慢性炎症。
📍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在長期的損傷刺激下出現胃粘膜固有腺體萎縮,或伴有腸上皮化生、假幽門腺化生為病理改變的胃部疾病。由「慢性淺表性胃炎 → 慢性萎縮性胃炎 → 腸上皮化生 → 上皮內瘤變(異型增生)→ 胃癌」的病程進展模式稱為Correa級聯反應,已被現代醫學界普遍認可,認為與腸型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也是預防胃癌發生的重要階段。
🔎 病因
慢性胃炎的發病因素多樣,主要歸納如下:
1.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行胃炎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感染的情況下胃粘膜長期受到持續損傷,導致炎症遷延難愈,黏膜損傷難以修復,最終可導致胃癌的發生。
2. 自身免疫因素
在免疫系統異常時,人體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胃粘膜壁細胞,導致胃粘膜腺體萎縮、減少,形成自身免疫性胃炎,亦成為A型萎縮性胃炎。
3. 藥物因素
長期服用如阿司匹林(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可引起胃粘膜損傷,導致胃炎發生。
4. 飲食習慣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嗜好進食辛辣刺激、油膩、過熱或過凍的食物、酒精攝取均可以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炎發生。
5. 精神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力、焦慮、抑鬱等狀態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引發胃粘膜損傷和炎症的發生。
6. 其他因素
年齡(胃粘膜細胞更替減緩,修復能力下降)、吸煙(尼古丁導致胃粘膜損傷)、遺傳因素等。
🩺 症狀
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不一,部分患者可無明顯不適。常見的症狀包括上腹部脹滿、疼痛、飽滿感、噯氣、反酸、食慾下降等症狀。
🩺 檢查
1.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尿素碳13吹氣檢測、糞便抗原檢測、血清抗原檢測等);
2. 血清胃泌素 G-17、胃蛋白酶原 I(PG I)和胃蛋白酶原 II(PG II)檢測;
3. 自身抗體檢測;
4. 胃鏡及病理檢測。
💊 西醫治療
目前對於慢性胃炎的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對於存在幽門螺旋桿菌病感染的患者,必須進行根治Hp治療。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西醫會處方抑制胃酸藥、中和胃酸藥、胃粘膜保護劑、促胃腸動力藥及消化酵素等;存在焦慮或抑鬱狀態的患者亦會處方抗焦慮或抗抑鬱藥物。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西醫治療基本同前,並需要定期覆查胃鏡,通過病理檢測監測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異型增生)是否存在進展,但缺乏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 中醫治療
中醫學對於胃腸道的治療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現代大量研究亦證實中醫中藥治療對於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淺表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等均具有良好的療效。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核心病機屬「脾虛血瘀」,通過健脾理氣、活血化瘀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胃粘膜炎症程度,通過調節免疫力、改善胃黏膜血液微循環的方式,促進胃粘膜修復,阻斷胃癌發生。
🧐 Q&A
💥 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有機會癌變嗎?
目前認為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屬於癌前狀態,上皮內瘤變(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歸類為胃癌前病變。但並不是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患者均會進展成為胃癌。目前認為在發現腸化生後,3年內進展成胃癌機率約為4/1000,而5年後進展成胃癌的機率約為1 - 5%,所以當發現存在病變時無需過分緊張,積極的治療和監測,可以預防胃癌的發生。
💥 發現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後如何進行後續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作為導致胃炎發生的重要元兇,如果監測為陽性,應進行整個療程的抗菌治療,1個月後再檢測Hp是否被殺滅。隨後便可使用中西結合的形式進行調治,通過口服藥物或針灸調整胃腸道功能,促進炎症消退,修復胃粘膜損傷,根據病情安排1 - 3年覆查胃鏡,追蹤病變變化情況。如病情較嚴重,存在高級別的上皮內瘤變,覆查胃鏡的時間會縮短,或會進行內鏡下的治療。
💥 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療效如何?
通過臨床實證,中醫藥的治療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如胃痛、胃脹、食慾減退、胃部燒灼感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粘膜炎症程度、改善胃粘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盡早干預甚至可以起到逆轉的功效。
💥 中醫治療的時間需長?
一般情況下,中醫師處方中藥均需要進行辨證論治,結合胃鏡及病理報告制定療程。3個月為一個療程,通常需要2 - 3個療程服藥,然後進行胃鏡及病理的覆查,評估改善情況。
👨⚕️ 陳仁龍醫師簡介:
脾胃科醫學博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同時擁有香港註冊中醫師及內地職業醫師資格,2018年加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先後任職於博愛醫院 – 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油尖旺)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曾於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進修,致力於研究中醫藥治療胃腸道疾病。
🏥 醫道中醫 — 消化系統科
荃灣門診及腸胃科中心
📞 2286 0766
📍 新界荃灣圓墩圍59-61號大苑樓地下B2舖(荃灣西站A出口)
美孚門診
📞 2991 4787
📍 九龍美孚新邨四期商場地下162號舖(美孚站A出口)
#慢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 #腸化生 #幽門螺旋桿菌 #脾虛血瘀 #消化系統科 #腸胃科 #陳仁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