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ates OnBoard

Pilates OnBoard *一個你不能不到的彼拉提斯工作室承諾您:

*十次的彼拉提斯會感覺身? *重整身體線條
*減輕壓力,消除疲勞
*改善體力,姿勢及柔韌度
*伸展身體,使體型更臻完美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無法自拔的彼拉提斯的魅力!

普拉提的練習動機 以及原則 就是要你重新編排內在的能力 達致回復到身體應有能力狀態。 再以一種外在的動態呈現出來。所以所有工具只是輔助,並不是必須要的。好比學習游泳,飄浮的能力本身已經在你的基因裏,並不是浮板或是水泡給予的。需要學習走路行一...
21/07/2025

普拉提的練習動機 以及原則 就是要你重新編排內在的能力 達致回復到身體應有能力狀態。 再以一種外在的動態呈現出來。

所以所有工具只是輔助,並不是必須要的。

好比學習游泳,飄浮的能力本身已經在你的基因裏,並不是浮板或是水泡給予的。

需要學習走路行一條直線,是因為你心中知道一條直線的體感是怎麼樣,而不是因為地上有一條直線或是扶着欄杆走直線。

所以我們教授運動的時候,盡可能以最小的力量輔助。

這點與肌肉訓練與及重量訓練有相當大的分別。

上星期有幸被邀請去HKU Space Postgrad 做客席講師, 真是獲益良多的一個晚上, 尤其係落堂之後, 特意帶支酒去happy下! 如何用普拉提的Principle 看待生活, 是我內心的主題. 運動與健康需要的是一個邏輯. 沒有...
07/07/2025

上星期有幸被邀請去HKU Space Postgrad 做客席講師, 真是獲益良多的一個晚上, 尤其係落堂之後, 特意帶支酒去happy下! 如何用普拉提的Principle 看待生活, 是我內心的主題. 運動與健康需要的是一個邏輯. 沒有既定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不靠認證能夠生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認證.

話說回來, 邀請我的朋友, 是第二次把我帶進運動教學範疇, 也是再一次把我引進 postgrad 課程.

其實我最想經營的不是運動工業, 而是生活工業.

不知道各位練習了普拉提沒有, 昨天說到把那個專注力, 複合訓練上去, 到抽獎的概念, 就變成洞察力感應能力的鍛鍊了, 再延伸下去呢?當你在設計一個好的機器,你發現所有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使用的。比如說你做了一個摩打,連接上電池產生動能就稱作摩打...
26/06/2025

不知道各位練習了普拉提沒有, 昨天說到把那個專注力, 複合訓練上去, 到抽獎的概念, 就變成洞察力感應能力的鍛鍊了, 再延伸下去呢?

當你在設計一個好的機器,你發現所有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使用的。比如說你做了一個摩打,連接上電池產生動能就稱作摩打,如果主動的那方是連接動能,他就變成一個產生電力的發電機;設計出一隻airfoil定翼,製造上升力的叫Wing, 反過來用製造下壓力的,就叫spoiler了; 你製造出一個好的震動薄膜, 用電流推動, 叫做喇叭; 接收聲音產生電流,就變成咪高峰了!

你的身體,有好的感應力,敏銳的接收信息, 那個叫洞察力; 反過來用這個敏銳的器官產生仔細的動力,就叫作控制了.

用這個邏輯去探測, 你會更加容易明白普拉提是一件什麼的事情, 有一些principle, 有可能是後來的發牌機關堆砌出來的, 畢竟普拉提先生不是一個生意人, 想推廣的是這個想法,並沒有註冊專利。

今天的分享比較簡短,可是很詳細喔!

#福岡香港人 #普拉提培訓 #觀塘

普拉提的訓練, 離不開 專注 concentration, 專注力訓練是一個大學問, 專注力訓練同時也是不專注力訓練!人性有個特點, 就是越能牽動你神經, 越給你刺激感的東西, 越是令你把精神集中力吸引過去。資訊越是發達,越短時間得到越多資...
24/06/2025

普拉提的訓練, 離不開 專注 concentration, 專注力訓練是一個大學問, 專注力訓練同時也是不專注力訓練!

人性有個特點, 就是越能牽動你神經, 越給你刺激感的東西, 越是令你把精神集中力吸引過去。

資訊越是發達,越短時間得到越多資訊的能力,不斷加速了獲得知識的快感,提高了對神經的刺激,當你不知不覺間在訓練神經抓緊刺激的時候,慢慢地神經就無法集中在刺激力較低的地方了⋯⋯

不斷在短時間獲得刺激,令神經在這一種刺激感上變得更敏感,長久下來反而變得神經有點衰弱。

所謂專注力不足,其實不是專注力不足,只是專注在其他刺激感更大,發生時間更短的東西了。

之前分享簡單的感官專注力訓練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呢?

專注在感官,或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比較簡單,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是在學習新的邏輯,甚至乎是更抽象的感官世界。專注力的訓練基礎不可或缺。

抽象的感官 源自於我們感知器官的能力 複合上去,例如 運動感,平衡感,支撐感,甚至乎放鬆感覺等等。

把專注力訓練複合上去,就會變成一種感應力,以及洞察力。 這也是在普拉提訓練原則上,從微觀 和宏觀看待 concentration的學習法則.

普拉提講求的,從來不是肌肉訓練, 市場上很多教練課程包含了解剖學的原理,目的是讓新入行的教練對人體結構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但是過分用肌肉訓練的原則,或是以肌肉訓練為目的拆解普拉提的動作,就會變得本末倒置了. 無法到達真相.

就像藝術世界當中, 普拉提用了普拉提先生的名字命名,本身就是一個作者論,不是一個讀者論. 除非你能走到普拉提先生人生的前面去, 令作別論.

練習普拉提, 就像是學習電影, 走進電影院欣賞一部電影, 若果單是用娛樂性觀賞性評分, 你可能會錯過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

當你作為一個普拉提教練時,你是希望你的職業是普拉提教練;還是希望普拉提是你人生一部份,並以職業的形式存在呢?

用普拉提去解決身體痛症問題,責任在教練上邊,學員是享用了普拉提為媒介改變你身體的狀況,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你的身體符合了普拉提的原則,所以達致不同程度的疲勞感,或是最弱小,發生了問題的肌肉關節刺激感。但是若果你想把這一門學問練得好,切記不要把肌肉感覺放在追求的第一位。

我認為思考普拉提的本質對於教練來說是非常緊要的,關係的不單是教練能否持續進步;更影響着行業能否持續進步。

又回到那個專注力訓練上邊, 普拉提練習很多時專注的地方,有點抽象,但不是憑空想像, 所以你需要用到的, 都離不開想像力.

感謝點讚的學員,或是心中點了讚的朋友. 這裏不是一個教學平台, 也不是一個廣告場地, 但若果你喜歡的話, 我們努力地經營着的生活應該有一點共通點.

運動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動機 那個動機越是明確 渴望得到的效果越是理想, 而需要抽絲剝繭了解那個動機, 過程往往有需要對運動和身體多一點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想要得到什麼, 再在這個起點和終點當中畫一條線, 那條線就是你...
17/06/2025

運動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動機 那個動機越是明確 渴望得到的效果越是理想, 而需要抽絲剝繭了解那個動機, 過程往往有需要對運動和身體多一點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想要得到什麼, 再在這個起點和終點當中畫一條線, 那條線就是你尋求真相的旅程了.

當你嘗試重新建立一個運動習慣的時候 你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呢, 而你身體確實需要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運動也包含不同的特性, 例如競技, 刺激, 健美, 改善體型, 改善體質, 甚至乎是建立生活形象的意識形態...

譬如說球類運動,每星期打羽毛球打網球. 你可能認為有了運動習慣身體就一定會變好, 理論上是的, 畢竟多了一個運動習慣, 心肺也一定得到一點提升. 但是球類運動在競技性和娛樂性的 傾向比較多, 如果你身體是有傷患就不一定能夠做到改善體質的效果了.

運動是一個很直接種瓜得瓜的過程, 譬如芭蕾舞, 舞蹈從藝術性進入運動性的過程當中, 本來用極限的活動角度演繹藝術性的美學,但當中當然包括體能的提升, 極限的伸展, 從原本美學的標準, 不知不覺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變成體格好和健康的標準, 當大家都希望練到一個一字馬的時候, 不小心把不該變大的細小肌肉 都練習到變大了, 是在沒有持續運動的要求下, 只作伸展, 把肌肉纖維的特性都改變或是破壞了. 本來健康的標準瞬間變成了 痛症的源頭.

在尋求運動的過程當中 了解自己需要什麼 希望在運動當中得到什麼 那個需要精準和清晰的了解.

普拉提的練習, 從微觀的角度看, 精準對應那些原則性, 這個動機與目標非常緊要, 練習的過程當中, 若然渴望的是把動作完成, 做得標準, 聽落沒有問題, 實質非常不精準. 自我練習的時候, 你追求的應該是做對了普拉提. 所以器械動了動作完成了, 而不是彈弓拉長了, 動作完成了, 所以做了普拉提.

普拉提可以從微觀世界看, 也能從宏觀世界觀看, 純粹一點, 其實沒有競技性也沒有可比性, 當然刺激性美觀性那些特點也可以排除其外. 若然你一路把自己渴望得到的動機撇除, 將會更接近普拉提老師當年的動機.

#今天的雪茄有點短

唔知大家認為設計和藝術, 分別在哪裏呢?從行業的名稱可以略知一二, 做設計的叫設計師,搞藝術的叫藝術家; 很少情況會調返轉說設計家 和藝術師.舉個例子, 攝影師 和攝影家有什麼分別, 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有特定功能性目的性的,譬如說影一...
09/06/2025

唔知大家認為設計和藝術, 分別在哪裏呢?

從行業的名稱可以略知一二, 做設計的叫設計師,搞藝術的叫藝術家; 很少情況會調返轉說設計家 和藝術師.

舉個例子, 攝影師 和攝影家有什麼分別, 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有特定功能性目的性的,譬如說影一個全家福,學生相,或是室內照片作廣告, 那個叫攝影師. 隨心所欲以拍照展現內心想法的叫攝影家.

設計師,和工程師, 都是叫C, 都是本着一個目的性為終點, 設計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以達成那個目的. 而藝術家,的參考點 不是在最後目的,而是在最初的概念.

藝術家,一般來說都會有個自己想表達信奉的概念與想法, 再尋找一個適合的媒介,演繹那個想法概念出來, 一邊做一邊讓概念持續發酵成形.

雖然大家的作品都可以吸人賞心悅目的印象,或是讚嘆那個別出生面的概念. 但是對認真收藏而言, 受眾就大不相同了.
你所購買一個設計, 是希望他以他的專業完成那個目的的一個成品. 而收藏藝術家的作品, 不是看一件作品有沒有爆炸性, 而是看一直以來所產生的藝術品有沒有關連性與及成長,成熟,再發酵成型。

一個是目的為起點,一個是以他的想法為起點。

普拉提的練習屬於哪一樣呢?

普拉提,能夠有效達致運動矯治的成效,若然你想處理的是一個痛症或是一個姿勢性的問題,以普拉提為工具,做的就是一個設計。你借助那些工具完成理想達致那個盆骨的位置,或是結構上的改變。

但是若然你係真心追求普拉提,而不是從一個業餘者的身份,你將會開始學習 從普拉提的原則開始思考。

大部份從教練課程中學習普拉提的人,用原則性的字面解釋合理化動作,最後練習目的就變成把那個動作做得完美。
普拉提的訓練從來不講求動作,只是透過不同工具動作作為一個介面,讓你從一個比較容易接受有輔助情況底下的角度探求他的原則。
如果你忽略了這一個重點,就好比喝一支$100的紅酒,有果香就覺得好喝;至於釀酒師想你體驗的那個發酵過程,從種植的氣候 開始.... 以致倒落酒杯 把那蘊藏數十年的能量轉化釋放出來的結果,等等等等 .. 就不是隨便找一家可以學習體驗得到了。

科學化的理解過程,令你對於本質上有更深厚的理解,但是只從你理解的角度去拆解事件,慢慢就會變成以目標為本;流失了那份,不忘初心,靜靜地享受那個發酵過程再逐步成長成熟的浪漫了。

日本有一個很出名的藝術家,大家都認識的就不說名字了,成就算是很高的,可是在日本人眼中就不太喜歡。他的起步點是以商業角度挑戰藝術性,在當代藝術市場名鎮江湖,可是亦都逐步更接近設計多於藝術。至少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雖然還是很賺錢,甚至乎更賺錢,但對於想欣賞學習藝術的人而言,價值反而就下跌了。

普拉提的市場過去10年發展得很快,伴隨着運動科學肌肉訓練的理論,漸漸變成大家的常識。要重新從起點出發,反而變成學習的一個阻力。

不知道大家想進入一個行業,在選擇教練課程的時候,是用那個態度開始的呢?

同樣是一幅山水畫,如果以寫實記錄為主,倒不如直接拍個照,若以水墨形式呈現,把那份情感抽絲剝繭,再展現數十年落筆的功力,就變得價值不菲了!

若然你追求的紅酒,不是鬥快即開即飲,而是找一個合適的時間,讓他在酒樽中繼續轉化她的能量,在以一個風韻猶存,完熟的狀態呈現,不妨帶一瓶過來跟我喝!

#普拉提 #觀塘 #福岡

知不知道身體有哪個器官是負責泵血的呢? 大家都知道心臟是用來泵血的 所以那個心肺功能很重要。但是大家可能比較少留意的是 其實肌肉也是一個負責管理血液流動的器官。當你去抽血的時候時 姑娘會叫你一下一下的握權頭 也是這個原理。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
07/06/2025

知不知道身體有哪個器官是負責泵血的呢? 大家都知道心臟是用來泵血的 所以那個心肺功能很重要。但是大家可能比較少留意的是 其實肌肉也是一個負責管理血液流動的器官。

當你去抽血的時候時 姑娘會叫你一下一下的握權頭 也是這個原理。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你需要認真思考的時候 總是情不自禁會踱步呢? 這也是一個反射動作,由於重力的關係很多血液都會停留在下肢,但當你腦袋需要活動,需要提高更多氧氣 幫助思考的時候,原地踱步 等同於讓你下肢的肌肉一下一下收縮把血泵上來。

所以當你做完肌肉訓練之後 總會精神抖擻 因為全身都在循環於一下一下用力泵血的過程當中。

值得留意的是以往血壓高的人 都是傾向肥胖型,但是我們留意到,現代人當中。那些身體繃緊的人,更容易偏向血壓高,或是突如其來的血壓上升。

因為當肌肉帶着一個泵血的功能的時候,肌肉的質地,就變成了調節血壓的利器。肌肉越是有彈性 越能夠輔助調節血壓。當肌肉彈性流失,而你突如其來需要用力的時候,血壓一下子就容易升上來了。

當你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身體的狀況,不太需要什麼科學知識,只需要多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也能歸納出來。

所以當每一次你選擇運動方案去訓練肌肉的時候,除了在改變肌肉的特性,也在改變肌肉的質地。若然你想提高運動效能 當然需要肌肉處於頂峰輸出時候可提供的能量,但讓你也想保持持久的身體運動效能 如何令肌肉在休息過程中回復應有的彈性 就變成一個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了。

肌肉訓練運動帶來的精神抖擻 當然給人莫大的滿足感!若然在運動當中 多加入一個目的 就是調節肌肉質地 發力與放鬆 之間的適應時間,處於休息時能迅速進入運動狀態,運動時 隨時能夠回復休息時的條件,就能帶來日常生活中多一點平靜安康。

祝沒有follow POB IG的同好,早日遇上我們。

又來到盡信書不如無書系列 盆骨前傾 一個講咗10幾年都仲廣泛用嚟推廣做運動的身體狀態 不知道各位教練朋友 如何理解盆骨前傾呢?長時間的不良姿勢 腹部肌肉缺乏力量 或是腰椎受壓力變緊 引致前邊缺乏力量上提 後邊過分繃緊向上拉 就導致了骨盆前傾...
05/06/2025

又來到盡信書不如無書系列

盆骨前傾 一個講咗10幾年都仲廣泛用嚟推廣做運動的身體狀態 不知道各位教練朋友 如何理解盆骨前傾呢?

長時間的不良姿勢 腹部肌肉缺乏力量 或是腰椎受壓力變緊 引致前邊缺乏力量上提 後邊過分繃緊向上拉 就導致了骨盆前傾了 解決方案 可以是強化腹部肌肉 臀大肌和大腿後邊的肌肉;同一時間在腰部 下背 和大腿前 hip flexors進行一點伸展訓練. 若然長久不處理不單影響運動效能 更有可能引致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等等等....

如果你心目中的答案 大概離不開上述分析原則....

恭喜你, 你來對地方了. 這個鮮為人知的IG.

我問身邊的在職教練或是喜歡研究運動的未來教練, 大部份回答都是按照解剖學的根基回答,因為解剖學分析了這個問題正處於的狀態 (但是沒有分析過任何成因) 對着強化相應地方 的而且確能初步改善問題, 但是真相真是這樣嗎?

要解決問題的邏輯大家都明白要解決成因 也就是要理解成因. 但是由於教練課程需要包含的商業元素 就是找個醫生權威認證, 所以網上可以找到的資訊基本上離不開解剖學的基礎 分析問題. 因此大家都學習分析問題了

小編又分享一下 另一角度分析成因 而不是分析問題

骨盆的運動 可以有無限個理解方案 當你對骨盆對應一個空間的活動狀態有多一點想像力 你自然就會明白無數個偏差可能當中 都會走向一些大家熟悉的結果

小編就試着 分享一個理解觀點 近排因為看得比較多北海道的航拍照片 就用航拍機作為一個例子 這個說法網上好像還沒有出現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航拍機 一般有四把風扇 和一個陀螺儀 組成 陀螺儀洞察着 航拍機的變化 四把風扇在轉速和角度中微調 比較高級的航拍機我相信一般三四級風也能夠維持穩定水平狀態.

若然在航拍機 的一端 放上一條垂直的棍子 航拍機能夠維持水平 那條棍子就能夠維持垂直 (當然沒有人會把一支棍放在航拍機上邊) 但是這支棍就是支撐我們頭部的脊柱

航拍機透過調整 螺旋槳的角度 維持穩定 這個靠能量維持穩定的概念就是核心 (畫公仔都已經畫到出腸了 IG字數有限 大家繼續發揮吧)

我們的運動狀況靠雙腳支持盆骨 (不像高達裏面的自護號沒有腳) 所以當運動當中 如果過分的肌肉力量支配了 核心維持穩定的能力 自然骨盆就不會維持在最佳水平航行狀態了 !這也解釋了為何單靠肌肉訓練只能解決初步的問題 解決不了後續的問題 所以若然利用肌肉角度理解普拉提 就好比那62星期的黑毛豬 煲豬肉粥 好吃但不明白他的好.

盡信豬不如無豬 守身如玉 如何放眼世界呢 有時候理論學習太多 一看到問題就跳到分析問題 少了一份自我學習思考的空間 從問題思考原因 固然是學習的一部份 但是從原因分析問題更容易接近真相

可是原因的那一刻你不會見到 但你有能力想像得到

近排看了一個古裝片 你會發現黎民百姓所受的教育 和官場皇帝所受的教育 邏輯截然不同 大家都是正確的 可是就是不同 有一個很悲哀的分享我也很認同的 有錢人最大的資產不是錢而是窮人

教育是好 但是被教育就不一定最好了

希望各位喜愛普拉提的人士 都能夠全方位享受普拉提的好

哈哈

中學的時候選擇文科和理科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選的呢?感覺上理科人相對一點,文科人對答直觀一點,這個是我中學時候的印象。你問理科的同學午飯的雞髀好食嗎,一般收到的答案都是比昨天的好食,或是比上個星期的好吃;文科人一般回答比較簡單,好吃 非常好吃...
04/06/2025

中學的時候選擇文科和理科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選的呢?感覺上理科人相對一點,文科人對答直觀一點,這個是我中學時候的印象。你問理科的同學午飯的雞髀好食嗎,一般收到的答案都是比昨天的好食,或是比上個星期的好吃;文科人一般回答比較簡單,好吃 非常好吃 .... 不太習慣找一個相對的位置做比較。

有陣時我會諗那一個回答比較準確呢?

小時候 科學館和美術館比較,比較喜歡科學館,容易理解之餘,把知識認證一次也會獲得成功感,相反美術館看不明白用不着太多思考也就會有點沉悶;成年後我相信大部份人都會比較喜歡美術館,就算看不明白也總有一點令人舒暢的感覺,反而科學館雖然也有新意但是就比較核板了。所以走進科學館裏便一般都是家長陪同小孩去的地方。

回到工作上,我遇過比較多的人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比較理科人的理性角度,選擇那個相對的點,很多時候都是選擇以達成階段性目的作比對,找出一個能夠量化,程序化的方案去完成一件事;譬如說,你想鍛鍊腹部,就找一個動作能令腹部疲勞,以練習為起點,目標肌肉疲勞為終點。

那麼文科人的思考模式理性嗎? 有時候我會主觀覺得,藝術性的思考模式更加理性,不過也更加困難,只不過他的參考點 和理科人理解的目的有點不同。

如果出一道題目,如何觸碰得到星星;理科的人大概就開始計算距離設計火箭了;相反藝術家會把,可以想像到的觀念展現在你面前,帶你太空漫遊一轉。
最後能把你帶到那顆星星的,可能是藝術家而不是科學家。

那麼普拉提,或是運動,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

普拉提絕對符合科學根基,絕不可能違背這個理性建立的科學系統。但是我認為,我們工作室所追求的Pilates教與學,更接近藝術家的理性. 當然理性與感性是並存的,只是你的切入點 是用理性的解釋 還是感性的解釋. Joseph Pilates 早就把 Imagination 放在Pilates的核心概念當中.

在教育生意的洪流底下,那個Imagination 早就變成肌肉訓練的裝飾品了.

分享一個練習小貼士:
如果想練得好, 千萬不要追求上一次訓練的感覺, 或是與做得比較好的一次感覺做比對. 因為這只是在複製一個肌肉感覺. 用這種想法練習,最後只會把任何事都練成一個肌肉訓練。
你永遠只能看到你所看到過的, 那麼如何有系統地做到你不曾做到的呢? 現代化生活太有既定邏輯了,很多人不自覺把工作上的模式帶到尋找生活的過程上。多麼可惜。

每堂課55分鐘時間有限,不宜太多說話,若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不妨下課後IG上私下與我們聯絡。

#普拉提 #福岡 #美野島 #福岡香港人

每個人生活都總會遇到不同的人,有些朋友生活節奏很快 可能會給你一點壓力,生活節奏太慢,未必令你得到快感。最親密的朋友圈當中,生活的節奏總是和你比較吻合的。 這個頻率,節奏感,在我們生活中關係密切。運動訓練之所以提升生活質素,撇除了運動科學的...
03/06/2025

每個人生活都總會遇到不同的人,有些朋友生活節奏很快 可能會給你一點壓力,生活節奏太慢,未必令你得到快感。最親密的朋友圈當中,生活的節奏總是和你比較吻合的。

這個頻率,節奏感,在我們生活中關係密切。

運動訓練之所以提升生活質素,撇除了運動科學的好處,和生物結構上的需要;就是在運動當中把身體調校到符合日常生活習慣的那個節奏上。 那個節奏感,也就是肌肉連動的時候,需要發力負重,不會變得過分緊張,靜止狀態也不會過分鬆弛,隨時準備跟從大腦的指揮活動。

肌肉訓練,涵蓋了令到肌肉收縮的過程當中可以發揮的最大能量,以及發揮能量的持續性。所以持續肌肉訓練可以改變肌肉很多特性。

伸展訓練, 粗略地說,就是令到肌肉在伸展的過程中解除沒有必要的對抗性收縮,從而增加關節活動的角度與空間。

作為一個好的教練,不是在教導如何使用工具,而是在豐富工具的過程當中,如何用工具調校出,符合生活節奏的特性。

舉兩個例子:

汽車如何在完全不改裝的情況下,改變駕駛感呢?
其中一個元素大概就是車呔的壓力。印在車門上的那個壓力只是參考,當車呔壓力太大 汽車很流,但也很跳。在安全可用的情況下,放一點太壓,汽車就變得林一點咬地一點。 其實那個適合自己駕駛習慣的壓力,就是找出這兩個點,之間最敏感的範圍,作出調教。

烹調一個肉片,如果還沒有煮熟是不好吃的,過分烹調也不好吃,在烹調實驗當中,就是找出肉質變化最敏感的範圍,再作微調。

所以肌肉訓練和伸展訓練,其實也不是在尋求,極端性的肌肉刺激感,而是尋求那個最敏感的可控範圍,以那個作為起點,首先得到好的控制感,再擴展可控制的頻率範圍。

這個也是普拉提訓練的一個特色。

教練課程只是提供一個工具箱,水電工的執業課程,也就是一個基本安全標準的訓練。如何變成一個稱職的教練,就看你如何看待生活了。

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其實每日出一個post 都係作為運動教練嘅訓練 就係好似經營兩個運動工作室咁樣, 其實我哋都有最低嘅要求:就係每日拖地, 因為我哋要求學生盡可能都着襪上堂, 保持清潔衛生, 但係如果你走嘅時候發現自己隻襪變咗灰色, 就相當尷尬了.第二樣就係...
26/05/2025

其實每日出一個post 都係作為運動教練嘅訓練 就係好似經營兩個運動工作室咁樣, 其實我哋都有最低嘅要求:

就係每日拖地, 因為我哋要求學生盡可能都着襪上堂, 保持清潔衛生, 但係如果你走嘅時候發現自己隻襪變咗灰色, 就相當尷尬了.

第二樣就係 我哋基本上係唔放學生與及教練 運動嘅相上網的 哪怕是前後對比進步的照片 除非學生主動要求啦 因為就算用最頂級嘅攝影器材 拍一個傷患 我相信被拍者亦不想被放上網

把前後對照放上網目的只有一個... 而這個目的跟學生建立的關係實在沒有半點相關.

考驗就來了 若果不把效果放上網 不把運動短片放上網 可以放什麼呢, 確實我也摸不着頭腦. 只可以分享一點我對運動的睇法, 技術性一點的討論 就留待DM來探討吧.

每天來一點交流 就像每天在google map放生一條鯊魚一樣. 真的會有人分享的🦈👍🏼

我們大部份的學員其實也很有心想建立一個有健康運動的生活習慣, 除了課堂以外, 總想找一些可以在家練習的方案. 可是在繁忙的生活當中, 你越想安排每天也有穩定的練習時間, 總是會感覺到有壓力, 或是難以持續, 明明想法是很想勤力啲 可是一不小...
23/05/2025

我們大部份的學員其實也很有心想建立一個有健康運動的生活習慣, 除了課堂以外, 總想找一些可以在家練習的方案. 可是在繁忙的生活當中, 你越想安排每天也有穩定的練習時間, 總是會感覺到有壓力, 或是難以持續, 明明想法是很想勤力啲 可是一不小心又懶惰了.

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案:

給予運動習慣一點彈性💛

當你安排生活習慣時 很多人把運動習慣安排在每天同一個時間進行, 譬如說就是放工後吃飽飯 散步一下 回家再做一些蓆上的訓練. 看似很有規律, 可是如果那天工作晚了收工 或是因為下雨沒有落街散步, 那個普拉提蓆上訓練的時間 好像就沒有動力發生了.
其實運動的時間可以賦予彈性 譬如說早上起床 若果那天第一個鬧鐘就醒了 可以把那個返瞓的10分鐘 在床上提下腿 捲動下腹部 落床後多作幾下前灣伸展,就已經有10分鐘時間了,午飯時間 找一張沒有背靠的穩陣的椅子 把身體懸空往後靠 提腿踩單車般5分鐘 訓練 也就給予自己背部一點伸展空間。
若果你在時間 場地和方案上 給予運動較大的彈性 那就更加容易把運動習慣融入生活。持續的運動習慣也就更容易持之以恆了。💛

Address

Kung T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ilates OnBoard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Pilates OnBoard: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