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 TCM 李醫 醫理

KL TCM 李醫 醫理 ... Most importantly, it can dissolve in hot water instantly!

千金坊中醫診療中心顧名思義,發揚醫德,由專業中醫師和中藥師主理,悉心和深入淺出地提供準確中藥配伍、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幫助人體驅除病邪,恢復正氣,令身體內外重拾正常步伐,繼而得到健康體魄,享受人生並達致養生之道。

本診所由註冊中醫師診治統理,並有專業中藥師長期監控中藥品質及配發,雙輔相承的大方向下,患者的病情便能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完全根治疾病。

本中醫診療中心採用的中藥配方顆粒乃根據傳統中藥的煎煮理論,配合現代化提取及濃縮技術精製而成,所有過程均於優良藥品製造規範 (GMP) 下生產 ,產品均經過重金屬 、微生物及藥物毒理測試 ,保證安全可靠。該濃縮中藥配方顆粒不但能免除傳統中藥煎煮的繁複,既方便又省時,並且藥效、口感、味道及溶解度均與煎煮的中藥無異,並能迅速溶解於水中,方便服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fers to a broad range of medicine practices sharing common theoretical concept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hina more than 2000 years, including various forms of herbal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bone setting therapy. Based on our origin, we care your health and definitely give you a accurate, tailored-made and experienced Chinese medicinal classic formula plus adequate treatment (acupuncture/ bone setting/ cupping) by our experienced registered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nd pharmacist to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you will definitely reach a balance of Yin Yang as well as a healthy body! Our clinic will dispense concentrated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es which are m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by replicat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reparing decoction using modern extraction and concentration technologies under strictly controlled GMP standards which avoids the risk of using the wrong herbs for preparing medicines.

22/10/2025
「便秘」也可能是發燒原因!曾經有個每次感冒媽媽都從南區帶過來的小男孩發燒。除了發燒外,其他外感症狀都不明顯。男孩   3歲 發燒汗出1天多(38.5+度),輕微鼻塞,鼻水咳嗽少,痰聲不重飯量稍減,小朋友自訴吃飯後腹痛,大便不多後仍有便意,粒...
22/10/2025

「便秘」也可能是發燒原因!
曾經有個每次感冒媽媽都從南區帶過來的小男孩發燒。除了發燒外,其他外感症狀都不明顯。
男孩 3歲
發燒汗出1天多(38.5+度),輕微鼻塞,鼻水咳嗽少,痰聲不重飯量稍減,小朋友自訴吃飯後腹痛,大便不多後仍有便意,粒狀,口渴飲水多,唇紅
這位小朋友1歲多已經感冒來就診,平日胃口好,在學校可以吃3份茶點,每天大便暢順(香蕉形); 過往感冒的話,咳嗽,流鼻涕的症狀都比這次明顯

考慮:
1. 與小朋友過往的排便習慣比較,大便量減,質地較硬
2. 發燒出汗後仍不減退, 頸後仍熱
3. 觸診: 按小朋友臍腹部拒按(小朋友反映痛感)

因此,這次感冒的處方跟以往不同, 處方「清熱除濕,宣肺解表 」藥方。回家服藥1次後燒未退,出汗多少與未服藥時相約 (多次就診,媽媽已略懂出汗能解表退熱),因為媽媽致電問:「怎麼辦?晚上要食退燒藥,明天再找你嗎? 需要刮痧,或加點清熱藥?」我回覆:「小朋友吃得太多了,等大便後再說吧」
再問服1次藥後仍未排便,故囑咐媽媽幫小男孩搓肚子,當夜排便後體溫降0.5度,唇紅改善,翌日早上再排一次黏糊糊的臭便便,燒也退。

**治療感冒,尤其小孩,要辨別臟腑寒熱, 出汗與津傷的情況**
**注意如果因高燒後引起的便秘,不是濕熱困脾或食積,那是熱病傷津液**
**就算同一個小朋友,不是每次感冒發燒都服用同樣藥方的啊
小兒無故發燒,有可能要考慮中醫的「食復」,就是飲食不節,小兒無法正常消化吃進肚子裡面的食物,這樣也會因便秘而導致發燒,這時通便也是一個退燒的好選擇。
小兒發燒除了先讓小朋友流點汗之外,還要檢視大便有沒有通暢。發燒是身體自我保護的表現,不應隨便退燒,應帶孩子就醫找出發燒的原因進而對證治療。平時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鞏固正氣方為上策。
#兒科 #發燒 #便秘 #食積 #食滯 #中醫兒科

08/10/2025
在香港,提起止咳化痰的良藥,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念慈菴川貝枇杷膏。這款經典的中成藥,不僅在亞洲家喻戶曉,甚至遠銷海外,成為許多人感冒咳嗽時的必備之選。它的名字源自一段感人的孝親故事,承載著中華傳統的孝道與醫藥智慧。我們就來聊聊這款藥膏的歷...
08/10/2025

在香港,提起止咳化痰的良藥,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念慈菴川貝枇杷膏。這款經典的中成藥,不僅在亞洲家喻戶曉,甚至遠銷海外,成為許多人感冒咳嗽時的必備之選。它的名字源自一段感人的孝親故事,承載著中華傳統的孝道與醫藥智慧。我們就來聊聊這款藥膏的歷史、成分、臨床應用以及禁忌,讓大家更準確使用它。中成藥雖好,但要清楚辨證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名醫贈方與孝子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名叫楊謹的縣令,侍母至孝,人稱楊孝廉。他的母親陳氏長期患有肺弱痰多、咳嗽不止的頑疾,纏綿數載,楊孝廉遍訪名醫,均未見效。後來,他終於求得當時名醫葉天士的幫助,葉天士贈予一劑蜜煉川貝枇杷膏的方子。楊母服用後,病情漸癒。楊孝廉為紀念母親的慈愛,將藥方命名為「念慈菴川貝枇杷膏」,並廣傳濟世。這個故事不僅體現了孝道精神,也奠定了這款藥膏的基礎。到了20世紀,1946年,這一藥方在香港正式成立京都念慈菴總廠有限公司,從最初的手工製作,發展成現代化的生產線,產品遠銷全球,成為中藥界的經典品牌。如今,它不僅是止咳藥,更是一段歷史的傳承。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中藥組成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採用蜜煉工藝,口感甜潤,成分包括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茯苓、化橘紅、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蔞仁、款冬花、遠志、苦杏仁、生薑、甘草、薄荷腦,以及蜂蜜作輔料。除了佔比重最多的蜂蜜外,川貝母和甘草均是核心藥材。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味甘質潤能潤肺止咳,尤宜于內傷久咳,燥痰、熱痰之證,用於肺虛勞嗽,陰虛久咳有痰者。枇杷葉則味苦微寒,能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常用於肺熱咳嗽、胃熱嘔吐。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能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治肺陰虛的肺熱燥咳、乾咳少痰,或胃陰虛或熱傷胃陰,津液不足的口渴咽乾、胃脘隱痛、乾嘔。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治水腫尿少,痰飲眩悸。化橘紅味辛苦性溫,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於寒痰咳嗽,及食積、嘔惡、胸悶等濕證等。桔梗味苦辛,性平,能宣肺化痰,利咽,排膿,用於肺氣不宣的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失音。半夏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用於治療痰濕阻肺之咳嗽氣逆、胃氣上逆嘔吐。五味子味酸甘,性溫,能斂肺滋腎、生津斂汗,用於久咳虛喘。瓜蔞仁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用於痰熱咳喘、胸痺。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溫,能潤肺止咳化痰,治咳常用藥。遠志味苦、辛,性微溫,用於寧心安神,祛痰開竅,除了主要治療驚悸、失眠健忘外,亦治療痰多黏稠、咳吐不爽者。杏仁味苦,性微溫,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治療用於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薄荷味辛,性涼,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用於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痛。甘草味甘,性平,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用於痰多咳嗽(需與其他藥配伍),咽喉腫痛。生薑味辛,性溫,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治療風寒感冒咳嗽。蜂蜜作為基質,味甘性平,不僅增加甜味,還能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這些成分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劑溫和的止咳良方。
按每100克中的含量由多至少分別為蜂蜜 、川貝母 、甘草、枇杷葉、化橘紅、桔梗、薄荷腦 、茯苓及苦杏仁,其餘成分未有提供具體含量。整體來說,這款藥膏偏向清熱潤肺,適合熱性咳嗽、咽喉腫痛。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主要應用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主要用於治療傷風咳嗽、痰稠多、氣喘、咽喉乾癢、聲音嘶啞等症狀。它特別適合肺熱燥咳證型,例如乾咳少痰、痰黃黏稠、口乾舌燥、咽痛等,常見於感冒後期或肺脹的熱證階段。對於陰虛勞嗽,如長期咳嗽、咯痰帶血、肺陰不足者,也能起到養陰止咳的作用。此外,在秋冬季節乾燥天氣導致的咳嗽,或吸菸、霧霾引起的喉嚨不適,它都能緩解症狀。
肺熱咳嗽:
症狀:咳嗽頻繁、痰黃黏稠、口乾咽痛、舌紅苔黃。 原因:常由外感風熱或內生肺熱引起,如感冒後咳嗽。 川貝枇杷膏的清熱化痰作用可有效緩解。
肺燥咳嗽(陰虛肺燥):
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喉嚨乾燥、聲沙鼻乾、便秘、舌紅少苔。 原因:多見於秋季乾燥或長期肺陰不足,如慢喉痺、熬夜吸煙導致的咽乾咳嗽。 藥物的潤肺滋陰成分(如川貝母、南沙參)對此證型有較好效果。
痰濕咳嗽(輕度):
症狀:咳嗽痰白黏稠、胸悶、舌苔白膩。 原因:常由外感風寒或脾虛痰濕引起。 藥中的化橘紅和茯苓可輔助化痰,但若痰濕過重,效果可能有限。
以下證型的咳嗽不宜單獨使用川貝枇杷膏,需結合其他藥物或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風寒咳嗽:
症狀:咳嗽痰白清稀、畏寒鼻塞、舌苔白。 原因:外感風寒,藥物性偏涼,可能加重寒象,需用溫散藥物如細辛、蘇葉等。
脾胃虛寒咳嗽:
症狀:咳嗽痰白、腹脹便溏、面色蒼白、舌淡苔白。 原因:脾胃虛弱,藥物寒涼可能損傷脾陽,需健脾溫中。
肝火犯肺咳嗽:
症狀:咳嗽陣發、咽喉腫痛、情緒激動加重、舌紅苔黃。 原因:情志不暢,需清肝瀉火,單用川貝枇杷膏效果不佳。

念慈菴川貝枇杷膏以川貝母、枇杷葉等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適合肺熱咳嗽和肺燥咳嗽,對輕度痰濕咳嗽也有一定效果。但風寒咳嗽者,例如咳白稀痰、怕冷鼻塞的寒證,使用後可能加重寒濕,不宜服用。痰濕咳嗽、脾胃虛弱者也應慎用,否則易引起腹痛、腹瀉等腸胃不適。使用前建議辨明證型,必要時諮詢中醫師,以確保對症下藥並避免延誤病情。
#京都念慈菴 #川貝枇杷膏 #喉嚨痛 #咳嗽 #香港 #聲沙 #秋燥 #中醫
@京都念慈菴 - Nin Jiom Hong Kong

終於等到一次過做男版+女版,一套叫好又叫座,重演又重演都full house嘅劇,我睇過不同cast不同導演,不同lighting嘅 版本,連韓國公演都睇埋,都係咁好睇
03/10/2025

終於等到一次過做男版+女版,一套叫好又叫座,重演又重演都full house嘅劇,我睇過不同cast不同導演,不同lighting嘅 版本,連韓國公演都睇埋,都係咁好睇

怕醜小病人share 佢做功課時食嘅小零食 😋 so cute 😘 #小病人  #窩心
13/09/2025

怕醜小病人share 佢做功課時食嘅小零食 😋 so cute 😘
#小病人 #窩心

剛剛新學期開始已經有小朋友感冒發燒來診所求診,今日分享有關中醫退燒的方法“中醫效果慢,小孩感冒發燒先看西醫吧”“發燒會燒壞腦,先吃退燒藥”感冒發燒本身是身體正氣對抗外感病邪的反應,學齡前的幼兒最常見。小兒體質上乃「純陽」之體,意思指陽氣當發...
06/09/2025

剛剛新學期開始已經有小朋友感冒發燒來診所求診,今日分享有關中醫退燒的方法

“中醫效果慢,小孩感冒發燒先看西醫吧”
“發燒會燒壞腦,先吃退燒藥”
感冒發燒本身是身體正氣對抗外感病邪的反應,學齡前的幼兒最常見。
小兒體質上乃「純陽」之體,意思指陽氣當發,如旭日之初生,生機蓬勃,生長發育迅速,但臟腑功能、筋脈骨肉均處於稚嫩幼小的狀態,以肺、脾、腎三臟不足表現最為突出。因此,小兒發病往往容易化熱化火,疾病變化迅速,易寒易熱,易虛易實,但康復亦迅速。

小兒發燒的原因
 外感風邪 (風寒,風熱,暑熱)
一般小孩發燒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感冒,多數一開始感冒就會扁桃體紅腫,臨床上感冒發燒大多由兩個原因引起:
1. 寒氣太盛、熱鬱於裡:飲食寒涼,或者空調太大當風引起,即中醫所講的「形寒飲冷則傷肺」,又云:「寒主收引」,寒氣會造成本身的陽氣無法到達皮膚,或者空調或者寒冷的天氣下,因毛孔不張開,寒熱交爭,就容易發燒。
2. 內熱熾盛:奶粉燥熱,或是進食煎炸太多造成內熱,感冒時就很容易發高燒
* 便秘: 小孩喝水不足,過飽,進食溫熱或者煎炸太多,排便習慣未培養等,導致腸胃積熱
* 熱淋 (尿道感染) 小女孩前陰的清潔,或者經常憋尿 

一般小孩感冒發燒, 體溫大約39度或以下,剛剛起病,可以先觀察小孩精神狀態,胃口和大便等情況。觀察發燒有沒有出汗,若能出汗,熱就容易退。假如沒有出汗,可以給點熱粥幫助出汗,也建議做簡單的小兒推拿。若小孩發燒有汗, 建議穿寬鬆的衣服, 喝大量的水以便熱從小便帶走。

退燒小兒推拿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於前臂內側正中,手握患兒的手掌,以食、中指指腹從前臂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
揉內勞宮:小兒屈曲中指時,中指端對應的位置,可清熱除煩、發汗。先沾點冷水,家長用中指指端揉
大椎穴刮痧:讓小孩低頭,在頸背交界處出現的最高的骨頭就是第七頸椎,下面的凹陷處即為大椎穴。以大椎穴為中心,在其上下左右大於2cm的位置,塗抹凡士林、精油等刮痧油,從上往下刮,刮痧板與皮膚呈45°,用力輕巧即可。熱證多見鮮紅痧,刮痧後頸部或會微微出汗,要注意避風

使用以上方法後未見熱逐漸減退,或者出現鼻水,咳嗽等,建議到診所就診。
#發燒 #中醫 #退燒 #小兒推拿 #感冒 #刮痧

早前天氣潮濕之際,不論家常湯水,或是坊間健康飲料都會煲點祛濕湯水,其中不乏赤小豆的解暑祛濕湯。前幾年甚至流行飲用現賣的紅豆水,聲稱可以輕身減肥祛水腫,甚至可調理月經令女士氣色紅潤,令一眾女士們趨之若鶩,紛紛購買。事實上,稱為紅豆的紅色的豆類...
25/08/2025

早前天氣潮濕之際,不論家常湯水,或是坊間健康飲料都會煲點祛濕湯水,其中不乏赤小豆的解暑祛濕湯。前幾年甚至流行飲用現賣的紅豆水,聲稱可以輕身減肥祛水腫,甚至可調理月經令女士氣色紅潤,令一眾女士們趨之若鶩,紛紛購買。

事實上,稱為紅豆的紅色的豆類很多,紅豆的別稱叫小豆,赤豆;赤小豆的別名叫赤豆,紅小豆,再加上古代詩詞中紅色的相思豆,究竟日常用紅色的豆怎麼分?祛濕應該用甚麼豆?
赤小豆與紅豆都是豇豆屬,植物與種子外型十分相似,但並非同種植物。歷代醫籍所載之名容易使人混淆,如《日華子本草》稱之為赤豆,《本草綱目》稱作紅豆,《本草原始》又稱其為紅小豆。

外形質地大不同
赤小豆和紅豆均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赤小豆的外形細長,呈米粒樣圓柱狀,表面紫紅或暗棕紅,種臍突起,中央凹陷,而紅豆則比較圓潤飽滿、矮胖,呈矩圓形,色澤深紅或棗紅,帶光澤,種臍平而不突起,中央也不凹陷。赤小豆質地堅硬,即使長時間在水浸泡,仍久煮不爛,但紅豆在煎煮後軟糯綿密,散發濃郁豆香。

藥食兩用的赤小豆 VS 食品的紅豆
《本草綱目》有關赤小豆的記載:「此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紅色者,並不治病」,其中即使同樣是赤小豆仍以「緊小而赤黯色者」為佳,而紅豆並不入藥治病,可見就“利水消腫”的功效而言,赤小豆的藥力明顯較紅豆勝一籌。而紅豆雖有健脾補血養心之功效,但只能作食療之用。

赤小豆 – 不只是排水小能手
赤小豆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已有記載,列為中品,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散血排膿消癰,臨床上可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嘔吐、瀉痢、腹脹、黃疸、關節熱痛、癰腫、腳氣,甚至可以下胞衣(胎盤)、通乳汁。
①《聖濟總錄》赤小豆湯,便以其配桑白皮、紫蘇等同用,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全身腫者。
②《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將其與薏苡仁、防己、甘草同用,治大小腸癰。
③《本草綱目》有赤小豆治腮頰熱腫的記載,「赤小豆末,和蜜塗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葉末尤妙」。
④《本草綱目》、《本草備要》、《本草從新》等有載「通乳汁」。《王嶽產書》也有言「煮赤小豆,取汁飲即下」,能治乳汁不下。

祛濕也不一定人人適用
《雷公炮製藥性解》:「久服令人黑瘦結燥,亦以利小便之故耳。」
《新修本草》:「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矣。」
《本草備要》:「然滲津液,久服令人枯瘦。」
《馮氏錦囊秘錄》:「久服令人枯燥,肌瘦身重,以其專健脾胃,行津液,消水濕,降令太過也。」
《本草從新》:「最滲津液。久服令人枯瘦身重」
幾乎是每一本古籍都提及,赤小豆久服會令人黑瘦乾枯,而身有重墜之感,因為其“行津液,消水濕”的緣故。因此陰虛人士盡量避免服用,孕婦也要慎用這利水中藥,以免滑胎。隨著濕氣祛除,濕熱內蘊人士也應該減少服用。

紅豆的功效
以食療的常見材料而言,紅豆可以補血養心、健脾利濕,但利尿祛濕的效果比赤小豆弱。紅豆更偏向調養氣血,尤其在女士月經期胃口差、氣血不足而臉色蒼白,可以適量進食紅豆粥、紅豆沙補補血,但脾胃虛弱者進食紅豆太多會容易脹氣。

《相思》中的不是相思子
在詩詞中被賦予浪漫色彩的另一種紅豆就是相思樹的種子-- 相思子。相思子種子橢圓形,上部2/3鮮紅色,下部1/3為黑色。相思子性寒味苦,有劇毒,入肝經,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用,適用於瘡癰腫毒、跌打損傷、蛇蟲咬傷,臨床多外用,研未調敷,或煎水洗。
晚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相思子》條:「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
《本草綱目》言其:「半截紅色,半截黑色,彼人以嵌首飾」

海紅豆-- 相思之豆
海紅豆,又名相思豆、紅豆、孔雀豆,為豆科海紅豆屬植物,產地為中國大陸南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東南亞熱帶地方。海紅豆的藥性微苦、辛,微寒,有小毒,具有疏風清熱、燥濕止癢的功效,主治面部黑斑、痤瘡、皶鼻、頭面遊風,花斑癬等。海紅豆可內服或外用,以外用為主。外用可將海紅豆研磨成粉末,加入適量的水或油脂中調勻後,直接塗抹於患處。
海紅豆因紅而發亮,其紅色是由邊緣向中心逐步加深,邊緣至中心有一圈心形黑色分界線,至中心部分特別豔紅的又呈心形,多用於製作飾物。
#紅豆 #赤小豆 #祛濕 #消腫 #相思豆

至於文學上《相思》究竟是那種紅色的豆眾說紛紜,郭沫若曾經考證過王維筆下的紅豆,在鼎湖山找到了一種叫海紅豆的植物,認為詩中指的正是海紅豆。《“南國紅豆”考辨》一文中指《相思》中「南國」一詞在唐代並非專指「嶺南」,而是「江漢、三楚」。因此,林鴻榮認為:這「紅豆」的原植物,最有可能就是當時生長在四川、湖南、湖北的紅豆樹,詩中究竟是甚麼豆至今還沒有定論。
P.S: 紅豆有關的作品 王維《相思》、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韓偓《玉合》、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晏幾道《浣溪沙》(已拆秋千不奈閑)、黃庭堅《點絳唇》、劉過《江城子》、趙崇嶓《歸朝歡》、王沂孫《三姝媚·櫻桃》、元高明《商調·黃鶯兒》、清華廣生《白雪遺音》卷二、《牧齋有學集》卷十、《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陳寅恪《紅豆詩》

平常臨床上經常有病人問:「我適合吃桃膠嗎?」「最近皮膚比較乾,可以吃桃膠養顏嗎?」但每次我告訴他們桃膠是治療甚麼病時,都無不訝異。桃膠是桃或山桃樹皮中自然分泌,或者樹皮受損後產生傷口,分泌出來的樹脂,使傷口自愈。這些樹脂久而凝成膠之後採收,...
28/07/2025

平常臨床上經常有病人問:「我適合吃桃膠嗎?」「最近皮膚比較乾,可以吃桃膠養顏嗎?」但每次我告訴他們桃膠是治療甚麼病時,都無不訝異。
桃膠是桃或山桃樹皮中自然分泌,或者樹皮受損後產生傷口,分泌出來的樹脂,使傷口自愈。這些樹脂久而凝成膠之後採收,之後再用桑灰湯或清水浸泡去除雜質,再曬乾使用就成為大家做甜品用的桃膠。
桃膠氣味微,屬性平和,味甘苦,歸大腸經、膀胱經。桃膠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早已記載,例如:
① 《證類本草》:「主保中不飢,忍風寒。」 保護脾胃、充飢
② 《本草綱目》:「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痢疾、泄瀉
③ 《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 尿道炎+腎結石
④ 《本經逢原》:「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 尿道炎出血
⑤ 《千金方》:「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治療消渴病而小便仍通暢的虛熱口渴
(*「下痢」是指病情較「下利」嚴重的泄瀉,屬於濕熱下注的病機,大便味道穢臭,嚴重時大便食出現膿血的情況,甚至會出現發燒,類似細菌感染的腸胃炎)

總括而言,桃膠治療上可調中和血,利尿通淋,止痢。臨床上用於治療血瘕(因瘀血聚積所生的有形腫塊),石淋,痢疾,尿濁(湖南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
桃膠可以「和血益氣」,主要體現在古代能充飢,而在濕熱泄瀉(下痢)時,能理氣止痛,跟黨參、大棗等補氣中藥不同。而傳聞所說桃膠有「滋陰潤燥,養顏美容」,桃膠可以活血和胃,使氣血運行暢通,但功效與補陰的花膠、燕窩,或者中藥處方使用的女貞子、地黃補肝腎陰的機理不同。古籍記載的養陰作用都是在治療消渴病時,患者腎氣不足,膀胱有熱的情況下表現津傷口渴。因此,秋天乾燥或者熬夜後覺得口渴咽乾,可以用桃膠配搭其他雪耳等材料烹調糖水作滋潤,改善陰虛火旺的情況,但切勿神化桃膠的功效。
桃膠性質平和,但因為它的破血化瘀、清熱利尿通淋等作用,以下情況不宜服用:
① 脾胃虛寒者:容易泄瀉、胃痛屬於脾胃虛寒者食用,其清熱功效更傷脾胃之氣
② 孕婦和月經期間的女性:其活血破血功效會導致經血量過多、胎動不安
為避免大家養生不成,反吃出問題。建議大家不管是服用桃膠,或任何中藥、藥膳養生前,先咨詢中醫師意見,根據個人體質及現階段情況進行調理。
#桃膠 #養陰 #平民燕窩 #尿道炎 #中醫調理

安全為上,出門噴噴蚊怕水好點🤔中國佛山屈公病大爆發!屈公病是什麼?有哪些症狀、會致命嗎?專家:這:「3種人」絕對要小心! | 風生活 - 風傳媒   #基孔肯雅熱  #屈公病
24/07/2025

安全為上,出門噴噴蚊怕水好點🤔

中國佛山屈公病大爆發!屈公病是什麼?有哪些症狀、會致命嗎?專家:這:「3種人」絕對要小心! | 風生活 - 風傳媒 #基孔肯雅熱 #屈公病

近期,一波由蚊子傳播的屈公病(Chikungunya)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內升溫,尤以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的疫情最為嚴峻。世界衛生組織(WHO) 22 日發出緊急呼籲,敦促各國立即採取行動,以防 20 年前席捲全球的大流行再度上演。屈公.....

剛剛做完天灸第一伏,你有以下疑問嗎?天灸治療後。。。1. 敷貼的穴位愈多愈好?貼藥位置人人相同?天灸要取得療效重點不在敷貼穴位數量,而是選取的穴位。體質兼有陰虛的病人,如果敷貼一次天灸的量過多,可能傷陰,或會導致煩躁、失眠等。一般敷貼6-1...
21/07/2025

剛剛做完天灸第一伏,你有以下疑問嗎?
天灸治療後。。。
1. 敷貼的穴位愈多愈好?貼藥位置人人相同?
天灸要取得療效重點不在敷貼穴位數量,而是選取的穴位。體質兼有陰虛的病人,如果敷貼一次天灸的量過多,可能傷陰,或會導致煩躁、失眠等。一般敷貼6-10個穴位即可。
2. 敷貼時間是否愈久效果愈好?
敷貼的時間並不是愈久愈好!天灸藥貼的成分屬於辛溫,而且含有藥引。敷貼時間過長容易引起皮膚紅腫、發癢甚至起水泡(不是治療效果引起的水泡),並非貼越久越好,更不適合貼過夜。
建議敷貼過程成人不要超過4小時,小孩不超過2小時。
3. 為什麼天灸藥貼敷貼的穴位不太熱?
敷貼的效果因人而異。跟內服中藥一樣,每個人體內的寒氣多少、陽氣虛弱的程度不一,因此一伏的敷貼藥量對於某些病人來說,已經足以驅掉大部分的寒氣,就會明顯覺得敷貼後局部或全身溫暖。但對於寒氣或陽氣虛弱比較重的病人則需要累積多次的藥貼藥效,才見到臨床效果。
4. 為什麼敷貼位置瘙癢?
敷貼處一般會出現皮膚微紅灼熱,少數人會感到輕微刺痛。敷藥後會留印,視乎個人情況,印痕腿色時間不定。如果患者體內風寒比較重,天灸藥泥的溫熱藥會把體內風寒透向體表,從皮膚而散,因此感到瘙癢。
如果是膠布的邊緣處瘙癢,可能對膠布過敏引起。建議兩者可以撕掉藥貼後,外塗潤膚膏或紫雲膏。
5. 是否一定發泡才有療效?
是否發泡視乎患者體內寒濕的程度。藥量足夠把體內的大量濕氣迫出體表,就可能發泡。一般臨床上天灸後發泡者多屬於虛寒和濕氣很重的患者,其他患者就算治療後沒有發泡都有療效。
6. 甚麼時候鼻敏感才有改善?
病情較輕的鼻敏感一般敷貼初期~第5天明顯改善噴嚏、流涕的症狀,但要維持療效需要累積藥效。病情較嚴重,甚至嗅覺不靈的鼻敏感患者所需的藥量較大,甚至需要末伏加強、冬灸等加強療效。
#天灸 #鼻敏感 #哮喘 #中醫 #起水泡

重新整理舊文 MegaLife Club June 2012別再錯誤處理你的青春痘夏日炎炎,皮膚油脂分泌增多,無論男女都容易長青春痘。一般人以為喝涼茶、吃龜苓膏,清熱排毒就可以解決這棘手的痘痘。然而暗瘡的成因,在中醫角度來說,不全是由於熱。...
18/07/2025

重新整理舊文
MegaLife Club June 2012

別再錯誤處理你的青春痘
夏日炎炎,皮膚油脂分泌增多,無論男女都容易長青春痘。一般人以為喝涼茶、吃龜苓膏,清熱排毒就可以解決這棘手的痘痘。然而暗瘡的成因,在中醫角度來說,不全是由於熱。曾經有一位少女,滿面長了暗瘡,經常喝涼茶,飲用坊間治痘的秘方,結果暗瘡未消退,大便卻變得稀爛,手足冰冷。

暗瘡把你的健康寫在臉上
《內經》指出「鬱乃痤」,受情緒影響肝氣鬱結,濕濁內阻不能宣洩,蘊結化熱薰蒸皮膚,而在顏面出現小的硬結。
中醫認為痤瘡主要由於先天腎陰不足,相火天癸過旺,加之後天飲食生活失調,肺胃火熱上蒸頭面,血熱郁滯而成。不同部位的痤瘡顯示不同的相應臟腑之問題。

治痘仍須辨虛實、別寒熱

中醫認為體內濕、熱、痰、火、食,積聚成「毒」,則發為瘡瘍。但這些「毒」可因為肺、大腸、脾、心、肝、腎的虛實寒熱不同原因引起。
肺與風熱:「肺與大腸相表裏」,若肺有熱,大腸功能必受影響,出現便秘等,如一些風熱感冒患者,邪氣鬱於顏面,鬱久化火致經絡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紅腫疼痛,或伴有皮膚瘙癢。
脾胃與濕:若因過食辛辣煎炸、海鮮熏肉之人素體陽熱偏盛,濕熱結於脾胃,胃腸濕熱不能下達,反而上逆,蒸蒸於肺,蘊阻於面,粉刺呈現紅腫熱痛。
飲食不節或久服寒涼之品的人士,脾氣不足導致水濕內蘊於皮下,暗紅粉刺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可擠出黃白色碎米粒樣脂栓,或有膿液,面油較多,伴有便溏體倦等。脾虛的痤瘡患者治以清熱涼血,反助長發作。
心肝腎與虛熱:晚睡勞神,陰血不足,內生虛熱,煩躁緊張致心肝鬱熱,血熱上蒸於面部,或腎陰不足,沖任不調,伴有月經不調,表現為痤瘡日久不散,堅硬難消,觸壓有疼痛感,皮疹以結節、囊腫為主。

「淡」為上策
1. 飲食清淡:忌煙酒、煎炸辛辣、咖啡甜食、生冷飲食,免傷脾胃;
2. 情緒淡然:保持心情舒暢,充足睡眠;
3. 忌用激素軟膏、化妝品及普通肥皂洗面;
4. 適度運動:淡淡出汗,把體內濕氣從毛孔排除;
5. 配合中藥內服外敷,內外兼治。
#痤瘡 #暗瘡 #中醫 #針灸 #涼茶 #龜苓膏

Address

Kowloon

Telephone

35688207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KL TCM 李醫 醫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KL TCM 李醫 醫理: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