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PSU

HKU PS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6/F, the Jockey Club Tower, Centennial Campu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elephone: 3917-2387 Fax: 2858-3518 Email: psu1988@hku.hk

大家好! 歡迎來臨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心理服務組的專頁。 無論大家是想尋找心理學服務,還是純粹地對臨床心理學感興趣,也歡迎大家追蹤我們的專頁。以後, 我們會和各位分享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在社區層面推廣心理健康!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的心理服務組成立於1988年,為香港首個結合服務與訓練的機構。本會的心理學服務主要由受訓中的實習臨床或教育心理學家提供,並且由系內的教職員督導。服務範圍包括各類心理測驗及評估、諮商服務、臨床及教育心理輔導、公眾教育、研究及發展工作、小組輔導。涵蓋服務對象包括在情緒、精神、學習及行為方面有需要之兒童、青少年、成人及長者。

所有個案都是由我們的臨床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研究生負責,過程會被錄影,並由我們的大學教授督導。

另外,所有個案都會按服務種類收費。

收費及其他詳情可瀏覽我們的網站(https://www.psu.hku.hk/)

若有興趣查詢及申請服務,可致電3917-2387 Fax: 2858-3518 Email: psu1988@hku.hk。接獲申請後,本組會致函申請人,通知其登記號碼,並稍後約見。初步評估後,本組會建議詳細評估所需之時間及其後跟進的輔導模式和時間。

完美主義的陷阱:讓你永遠覺得自己 「不夠好」 的內心鐵三角 係咪成日覺得,點努力都好似未夠?
交完份Assignment,做完個PRESENT, 唔係覺得鬆一口氣,而係不斷諗返邊度可以做得更好?
睇Social Media見到朋友又去旅行、...
12/11/2025

完美主義的陷阱:讓你永遠覺得自己 「不夠好」 的內心鐵三角

係咪成日覺得,點努力都好似未夠?
交完份Assignment,做完個PRESENT, 唔係覺得鬆一口氣,而係不斷諗返邊度可以做得更好?
睇Social Media見到朋友又去旅行、又升職,即刻覺得自己比唔上人好失敗?

心裡面成日有把聲逼你做到更好,跟著轉個頭有另一把聲鬧你做得唔夠,仲話其他人都好過你。你以為鞭策自己做得好係必然,但係你有無想過,呢D其實係「完美主義」既特徵?

完美主義有個「鐵三角」:完美主義者 (the perfectionist)、批評者 (the critic) 、同審判官 (the judge):

完美主義者 (the perfectionist) : 訂立啲高到離地嘅標準 ; 而個標準制會無限升高,等你一直都達唔到

批評家 (the critic): 毫不留情地指出每一個瑕疵同錯誤,永遠都唔會見到你做得好既地方

審判官 (the judge): 將你同人比較,然後話你「永遠唔夠人好」

好多時候,佢哋三個合作無間,聯手形成一個強大嘅保護系統。

點解會咁? 細個嘅時候,可能試過因為做得唔夠好而被責怪、嘲笑,忽視 ; 呢D經驗可能會令我地成日擔心假如唔自己完美,就唔值得被愛,其他人就會唔鍾意自己。

呢啲受傷嘅感受同內在嘅恐懼——例如被拒絕嘅痛苦、覺得自己好差嘅羞恥 、怕自己不值得愛 ——對於細個時嘅你,實在太過難受了。於是內心只好將呢D被傷痛「放逐」到內心深處,再用強大嘅「鐵三角」保護系統鎖住 ,儘量等你以後都唔再感受到呢D傷痛。

「鐵三角」嘅任務?
就係用「不斷追求、嚴厲批評、同人比較」呢個方法,嚟製造一層厚厚嘅保護罩。 佢哋單純地相信,只要做到「完美」,你就可以永遠避開失敗、拒絕同失望。

呢三位保護者雖然盡心盡力,但佢哋嘅方法往往太過rigid 欠靈活性,令你長期處於作戰狀態,難以放鬆。

好消息係,你唔需要一直活喺佢哋嘅保護模式入面。

你係可以攞返個主導權的。

當你開始學習覺察佢哋嘅存在,能夠認出邊把聲係「完美主義者」、邊把係「批評者」同「審判官」時,你已經行出咗最重要嘅一步去攞返個主導權。

你可以學習與佢哋共存,甚至溫柔咁同佢哋講:「我知道你哋想保護我,不過我哋可唔可以試吓放鬆少少?」

呢份覺察,就係放過自己嘅開始——學習接納「足夠好」嘅結果,明白有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畀自己一個空間去呼吸、去成長。

* 想更了解自己的完美主義特質嗎?或想透過「完美主義量表」來更認識探索自己?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

#內心家庭系統 #完美主義 #自我關懷 #心理健康 #內在批評者

我們常常以為「痛」只存在於身體裡,但其實,心理上的困擾、壓力與情緒,也會讓身體的疼痛變得更強烈。心理與生理並不是分開的,它們彼此交織、互相影響。這並不代表疼痛「不真實」,而是提醒我們需要同時照顧身心。疼痛或許無法完全消失,但我們可以學習與它...
04/10/2025

我們常常以為「痛」只存在於身體裡,但其實,心理上的困擾、壓力與情緒,也會讓身體的疼痛變得更強烈。心理與生理並不是分開的,它們彼此交織、互相影響。這並不代表疼痛「不真實」,而是提醒我們需要同時照顧身心。疼痛或許無法完全消失,但我們可以學習與它共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與力量。

We often think that “pain” only exists in the body, but in fact,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tress, and emotions can also make physical pain feel more intense. The mind and body are not separate—they are intertwined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doesn’t mean that pain is “not real”; rather, it reminds us that we need to care for both our mind and body. Pain may not completely disappear, but we can learn to live with it and find our own rhythm and strength in life.

#疼痛管理 #心理學 #港大心理 #臨床心理

【自我照顧系列一】🌟 打破迷思:真正的自我照顧是什麼? 🌟很多人誤以為自我照顧是懶惰、軟弱或奢侈的行為,但事實上,它是我們維持身心健康的積極行動!我們要照顧好自己,才能有力量去照顧身邊重要的人事物。讓我們一起打破迷思,認識自我照顧的關鍵,學...
15/09/2025

【自我照顧系列一】
🌟 打破迷思:真正的自我照顧是什麼? 🌟

很多人誤以為自我照顧是懶惰、軟弱或奢侈的行為,但事實上,它是我們維持身心健康的積極行動!我們要照顧好自己,才能有力量去照顧身邊重要的人事物。讓我們一起打破迷思,認識自我照顧的關鍵,學習定時為自己充電,找到生活的平衡!💫

Many mistakenly think self-care is laziness, weakness, or luxury, but in fact, it is an essential act to maintain ou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 By taking care of ourselves first, we gain the capacity to support others and everything around us. Let’s break the myths about self-care, learn to recharge regularly, and find your balance in life! 💫

#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
#自我照顧 #心靈充電 #自我關愛 #生活平衡

【「男士」一詞背負著多重意義,在關係中亦扮演著不同角色…】男士心理健康工作坊 招募中!在親密關係中,您是否經歷著男人之苦﹕伴侶的不滿、婚姻的失落、姻親不和、父親的壓力、生活的重擔?您如何在這些糾結中自處、如何調解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如何面對令...
13/09/2025

【「男士」一詞背負著多重意義,在關係中亦扮演著不同角色…】男士心理健康工作坊 招募中!

在親密關係中,您是否經歷著男人之苦﹕伴侶的不滿、婚姻的失落、姻親不和、父親的壓力、生活的重擔?您如何在這些糾結中自處、如何調解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如何面對令人窒息的衝突、如何在矛盾中定位及尋找自我價値?

本工作坊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結合心理學知識與臨床經驗探討男士於親密關係中的角色、情緒、矛盾、及困境的你參與這個工作坊。

工作坊詳情:
• 講者:陳忠明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家庭治療師)
• 工作坊統籌主任:謝曉澄小姐、張豐節先生 (臨床心理學研究生)
• 日期:2025年11月8日、22日、12月6日及20日(星期六)
• 時間:早上10時至12時
• 地點:香港大學
• 語言:廣東話
• 費用:$400

報名方法:
請掃描二維碼進行報名。
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10月7日
報名後,您將獲邀參與約一小時的篩選面談,了解您的需要並評估您是否適合參加此工作坊。成功報名會接到通知,若兩星期內未獲通知,即作落選。

如有查詢,歡迎WhatsApp 5398 8458 與張先生或謝小姐聯絡。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心理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男士 #男人 #關係 #婚姻關係 #伴侶關係 #臨床心理學家

你聽過「太空油」嗎?這種新興物質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物質濫用的種類和影響也許比你想像中更廣泛!不只會傷害身體,還可能讓心理和生活失去平衡。何謂物質濫用?為什麼這麼難戒掉?又該如何重建生活方向與目標?一起認識物質濫用,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H...
30/08/2025

你聽過「太空油」嗎?這種新興物質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物質濫用的種類和影響也許比你想像中更廣泛!不只會傷害身體,還可能讓心理和生活失去平衡。何謂物質濫用?為什麼這麼難戒掉?又該如何重建生活方向與目標?一起認識物質濫用,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

Have you heard of “space oil”? This emerging substance i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there are actually many types of substance abuse, and their effects might be more widespread than you think! It doesn’t just harm your body; it can also throw your mind and life out of balance. What is substance abuse? Why is it so hard to quit? How can you re-establish directions and goals in life? Let’s learn more about substance abuse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ourselves and our loved ones!

#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 #太空油 #物質濫用 #健康生活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你是否曾因偶像的一句話而熱淚盈眶?是否曾為了參加一場演唱會而熬夜搶票、甚至跨越半個地球去參加?你又有否想過以上追星行為對自己有甚麼影響?甚或會否擔心自己有沉迷傾向?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追星的心理學模型,以及不同程度的追星對我們的好處及負面影響!...
30/08/2025

你是否曾因偶像的一句話而熱淚盈眶?是否曾為了參加一場演唱會而熬夜搶票、甚至跨越半個地球去參加?你又有否想過以上追星行為對自己有甚麼影響?甚或會否擔心自己有沉迷傾向?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追星的心理學模型,以及不同程度的追星對我們的好處及負面影響!

Have you ever been moved to tears by something your idol said? Have you ever stayed up all night to get tickets for a concert, or even traveled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to attend on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how such fan behaviors might affect you? Or perhaps worried that you might have an addiction to fandom? Let’s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models behind fandom, as well as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being a fa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involvement!

#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 # mentalhealth #偶像 #追星 #投入成癮 #模仿 #榜樣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不論在感情關係、家庭關係,還是職場上,你會否常常感到「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面對溝通時的困惑,甚至對自己感到失望,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經歷。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有效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學習應對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從而維持和改善我們的關係!Do ...
22/08/2025

不論在感情關係、家庭關係,還是職場上,你會否常常感到「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面對溝通時的困惑,甚至對自己感到失望,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經歷。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有效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學習應對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從而維持和改善我們的關係!

Do you often feel like "I can't express myself clearly," whether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mily dynamics, or the workplace? It's common to experience confusion in communication and feelings of disappointment in ourselves due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Let's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express our needs and feelings, learn to address conflicts in these relationships, and work towards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our connections!

#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 #香港大學心理服務組 #精神健康 #人際關係溝通技巧

奧運運動員如何應對極端嘅壓力?張家朗決三劍嘅時候係諗緊咩㗎呢🤺🤯🤺🤯🤺😃今次我哋一齊探討點樣從奧運運動員哋嘅心理韌性學習,更有效咁應對壓力,逆流而上🐟How do olympians handle high stress situation...
22/08/2025

奧運運動員如何應對極端嘅壓力?張家朗決三劍嘅時候係諗緊咩㗎呢🤺🤯🤺🤯🤺😃
今次我哋一齊探討點樣從奧運運動員哋嘅心理韌性學習,更有效咁應對壓力,逆流而上🐟

How do olympians handle high stress situations?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ir mindset? Let's learn how to develop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order to better face stressful situations.

Address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賽馬會教學樓六樓
Pok Fu Lam
00000

Opening Hours

Tuesday 08:35 - 17:30
Friday 08:35 - 17:30
Saturday 08:45 - 00:45

Telephone

+8523917238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KU PSU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HKU PSU: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