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姑娘 - 言語治療小故事

小羽姑娘 - 言語治療小故事 言語治療師,具豐富臨床經驗,主要服務學前階段幼兒及學齡兒童。歡迎查?

上回提到當孩子有情緒嘅時候家長要戒掉「唔使驚、唔使喊、唔使嬲」的口頭禪,那家長應該怎樣做?很多時家長都掙扎,不知道應該採取「強硬型」還是「關顧型」的方法。1️⃣情況一:強硬型|由得佢發脾氣孩子學到的是 — 有情緒和感受時都不會獲得回應,他可...
28/10/2025

上回提到當孩子有情緒嘅時候家長要戒掉「唔使驚、唔使喊、唔使嬲」的口頭禪,那家長應該怎樣做?很多時家長都掙扎,不知道應該採取「強硬型」還是「關顧型」的方法。

1️⃣情況一:強硬型|由得佢發脾氣
孩子學到的是 — 有情緒和感受時都不會獲得回應,他可能會用更大的力度表達
例如:吵鬧和哭得更激烈,或開始出現打人、用力擲東西等行為引起注意

或是下次當其他人有情緒的時候,他也學到不需要回應。
例如:旁邊的同學輸了遊戲在哭,他也不會主動安慰或問候

2️⃣情況二:關顧型|馬上「氹」
有些家長為了減少孩子出現「發脾氣」的情況,當聽到吵鬧聲的時候就會馬上滿足其需求或是轉移視線,這情況在公眾場合尤其常見,因為家長不想出現尷尬的場面。

但孩子學會的是 — 只要我哭鬧,我的要求就會被回應,如果下次要求未被滿足,他不能理解當中原因,便會覺得應該是他哭鬧的程度不夠大,會出現更大的情緒起伏。

✅學會這「𝗥𝗘𝗗情緒三部曲」能幫你解決困局!
1. 𝗥ecognize with 𝗥eason說出其感受及原因
2. 𝗘mpathize without 𝗘nforcing 表示理解,並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3. 𝗗isclose 𝗗iscrepancies說出慾望與現實的落差,引導孩子想出解決方法

下回再詳細分享每一部曲的例子!家長或同工們亦可以留言,説出孩子讓你不知所措的「鬧情緒」事例,一起探討應對方法🌟

作為在亞洲傳統家庭成長的人,我們很不自覺地會抗拒一些「負面」的東西,這包括了孩子在日常生活有機會出現的情緒。出於好意的成人們,見到孩子出現「狀況」時,便會說「唔使喊、唔使驚、唔使嬲」,我們認為說了「唔使」後,孩子的情緒便會隨之消失。但實際上...
12/10/2025

作為在亞洲傳統家庭成長的人,我們很不自覺地會抗拒一些「負面」的東西,這包括了孩子在日常生活有機會出現的情緒。

出於好意的成人們,見到孩子出現「狀況」時,便會說「唔使喊、唔使驚、唔使嬲」,我們認為說了「唔使」後,孩子的情緒便會隨之消失。

但實際上,輸了遊戲會不開心、去到很黑的環境會驚、被人搶了玩具會嬲……這些全都是面對生活各種情況時很自然會出現的感受,為何我們要抗拒孩子出現這些情緒呢?

當我們說「唔使」時,孩子便會覺得我們在否定他們的情緒,他們甚至會質疑自己是否不應該有這些感受。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不敢去感受自己的情緒,更不會放心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想一想,我們是想培養出表面上沒有感受、什麼都「沒所謂」的孩子,還是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和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感受的孩子呢?

下回再談談當孩子出現這些情緒時,成人可以說什麼回應!

Address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小羽姑娘 - 言語治療小故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小羽姑娘 - 言語治療小故事: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關於羽毛

羽毛,是鳥類能翱翔天際的原因 只要給予適當的引領,每個孩子都能展翅高飛 羽毛,擁有豐富多彩的顏色 只要讓每個孩子發放出其獨一無二的色彩,就能構成一道七彩繽紛的彩虹 羽毛,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只要孩子知道成人是他們的避風港,他們就能更勇敢地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