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冠肺炎防疫資訊站

2019新冠肺炎防疫資訊站 為各位香港人提供2019新冠肺炎最新的防疫資訊

【💉疫苗資訊分享】 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本週一宣布,該公司與牛津大學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可以達到90%。 1️⃣英國牛津大學Oxford研發的新冠病毒疾病疫苗經過大型試驗後顯示出70%的保護作用。 但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更改疫苗劑量的話保...
27/11/2020

【💉疫苗資訊分享】

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本週一宣布,該公司與牛津大學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可以達到90%。

1️⃣英國牛津大學Oxford研發的新冠病毒疾病疫苗經過大型試驗後顯示出70%的保護作用。 但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更改疫苗劑量的話保護力可以提高到90%。

2️⃣此前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疫苗都有95%的保護力。 但是比起這兩種疫苗,牛津研發的疫苗造價更為便宜,儲存更方便,更容易運送到世界各個角落。

3️⃣在牛津疫苗方面,阿斯利康製藥公司準備生產30億劑疫苗供全世界使用,英國政府已經預定了1億劑疫苗。
如果獲得監管機構許可的話,最快可以在年底以前開始施打疫苗,但絕大多數人要等到明年才能接種疫苗。

👇🏻更多詳細內容可點閱以下BBC新聞: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5048528?at_custom4=E3D06508-2DD7-11EB-8B57-E7770EDC252D&at_custom1=%5Bpost+type%5D&at_custom2=facebook_page&at_custom3=BBC+Chinese+(Traditional)&at_medium=custom7&at_campaign=64&fbclid=IwAR0eajYXLATd7FQb9BmyzwYPe5F-Xh6_4UlhfhF2sYW9Xo-N0iL7T2eyNSc

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雖然保護率沒有另外兩種疫苗那麼高,但價錢便宜,容易保存,能夠輕鬆運送至全世界各個角落。

大家敬請做好防疫措施!抗疫你我做得到💪💪
20/11/2020

大家敬請做好防疫措施!抗疫你我做得到💪💪

【有2019冠狀病毒病報告個案的國家/地區】

截至11月20日上午11時,2019冠狀病毒病報告個案公布資料如下:
- 受影響國家/地區數目: 222
- 累計確診個案數目: 至少56360634宗
- 累計死亡個案數目: 至少1350865宗

其他國家/地區的有關數字,請瀏覽: http://bit.ly/37mU77x

更多防疫資訊,請瀏覽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
www.coronavirus.gov.hk

2019冠狀病毒小檔案 (COVID-19)常見病徵:發燒 / 乏力 / 乾咳 / 呼吸困難其他病徵:鼻塞、頭痛、結膜炎、喉嚨痛、腹瀉、喪失味覺或嗅覺、皮疹或手指或腳趾變色。受感染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高危人士:年齡較大或有慢性疾病的...
12/11/2020

2019冠狀病毒小檔案 (COVID-19)

常見病徵:
發燒 / 乏力 / 乾咳 / 呼吸困難
其他病徵:
鼻塞、頭痛、結膜炎、喉嚨痛、腹瀉、喪失味覺或嗅覺、皮疹或手指或腳趾變色。
受感染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

高危人士:
年齡較大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主要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 接觸傳播

潛伏期: 估計大多是1到14天,最常見的是5天左右

現時沒有預防這傳染病的疫苗

健康建議:

1) 減少外出及避免聚餐或聚會等社交活動,並盡量與他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2) 時刻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對預防個人受感染和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

3) 乘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逼的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 預防傳播呼吸道病毒

5) 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避免觸摸眼睛、口和鼻

6)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7)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弄乾。

8)如廁時亦要注重衞生,先將廁板蓋上才沖廁水,以免散播病菌

9)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保護自己 保護他人🥰

Source: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2466.html
(了解更多☝️)

按此瀏覽「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 病原體 「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漢市出現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根據內地衞生部門的調查,病原體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病徵 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常見病....

老友記🧓👵👴,提提你:正確佩帶外科口罩,護己又護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8dFHOE2-4&feature=youtu.be
12/11/2020

老友記🧓👵👴,提提你:
正確佩帶外科口罩,護己又護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8dFHOE2-4&feature=youtu.be

【預防肺炎及呼吸道傳染病】正確佩戴口罩可以 ... #保護自己 : 當照顧呼吸道受感染患者; 或喺流感高峯期進入醫院或診所嘅人士 #避免散播傳染病畀身邊嘅人 :當有呼吸道症狀時,例如發燒、流鼻水、咳嗽或打乞嚏即刻去片,....

最有效防止疾病傳播的方法就是注意手部衛生,當雙手有明顯體液污垢,應用梘液及清水洗手!齊來洗手🙌,病菌踢走✌️洗手7 部你學會了嗎?快D Click入黎睇下正確既洗手步驟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
12/11/2020

最有效防止疾病傳播的方法就是注意手部衛生,當雙手有明顯體液污垢,應用梘液及清水洗手!齊來洗手🙌,病菌踢走✌️

洗手7 部你學會了嗎?快D Click入黎睇下正確既洗手步驟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HoBihQNks

【正確洗手時機】時機1/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時機2/如廁後:如廁後洗手,有助洗去擦拭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時機3/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
12/11/2020

【正確洗手時機】

時機1/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

時機2/如廁後:如廁後洗手,有助洗去擦拭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

時機3/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

時機4/進出醫院前: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

時機5/接觸嬰幼兒前: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

時機6/外出返家時: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

12/11/2020本港今日新增23宗確診,(6宗本地個案,有4人為的士司機)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昨日錄得18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5408宗確診個案https://chp-dashboard.geodata...
12/11/2020

12/11/2020
本港今日新增23宗確診,(6宗本地個案,有4人為的士司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昨日錄得18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5408宗確診個案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留意新冠肺炎的最新情況

Source: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11/12/P2020111200646.htm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十一月十二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23宗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5 431宗(包括5 430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 ...

快去下載這個應用程式吧!😆😆
12/11/2020

快去下載這個應用程式吧!😆😆

12/11/2020

謬誤:醫療口罩會讓人吸入過少氧氣或過多二氧化碳😨😨
其實只要佩戴方式正確,醫療口罩並不會讓人吸入過少氧氣或過多二氧化碳!
醫用口罩(亦稱外科口罩)是藉由帶子或繩圈戴在頭部的平面或打摺口罩。如果長時間佩戴,醫用口罩可能造成不適,但不會導致你吸入太少氧氣或太多二氧化碳。

12/11/2020

大家好!這個專頁是為了分享及提供有關2019新冠肺炎的防疫小知識!希望各位多多支持我們,給我們一個讚好☺️👍🏻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私訊我們詢問!

Address

Wan Chai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2019新冠肺炎防疫資訊站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