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健康是身體+心理+精神+靈性的整體

25/11/2025
25/11/2025

你最近有沒有這樣過?

走進廚房卻忘了要幹嘛
朋友剛剛才介紹名字,三秒後就消失在腦海
話講到一半突然卡住「欸…剛剛我要說什麼?」

吃巧克力變聰明?哥大研究揭示:高 flavanol 可可補充劑有助改善老年記憶,特別適用飲食不均者

「我剛剛要拿什麼?」
「欸,我剛說到哪?」
「他的名字…就在嘴邊…」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記憶卡住」狀況,可能不只是因為年紀大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與哈佛研究團隊近期在頂尖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對於平時飲食較不均衡、攝取植物營養素不足的中老年人來說,每日補充來自可可的高濃度 flavanol,有助於提升大腦記憶力,改善與海馬體相關的短期記憶表現。

這項研究為期一年,招募了超過三千五百名 60 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服用含 500mg 可可 flavanol 的補充膠囊,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整體結果顯示,在所有人中並非人人都出現記憶改善,但「原本飲食中缺乏 flavanol」的族群,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提升,甚至與「攝取均衡的健康飲食組」相當。

flavanol 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深色可可、莓果、葡萄皮與綠茶中的植物化學成分,早就被研究指出具抗氧化與心血管保護作用。而這項最新研究,是首次明確指出 flavanol 攝取與「海馬體依賴記憶」之間存在可逆性連結。

研究團隊表示:「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要補充 flavanol,但如果你的飲食質量低、攝取偏食,補充這類營養有可能會幫助你的記憶力回到更年輕的狀態。」

其實早在 2014 年,哥倫比亞大學就曾針對小樣本進行實驗,證實 flavanol 對改善齒狀回功能有明顯幫助。此次大規模試驗則進一步確定:不是年紀讓你變健忘,而是腦袋缺料!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可可 flavanol」並不是一般市售巧克力。大部分市售巧克力經過高溫加工,真正的 flavanol 含量極低,而且糖分與脂肪遠高於營養價值。專家提醒,若想從飲食中獲得 flavanol,應選擇未加糖的 85% 以上黑巧克力或純可可粉,並搭配其他深色蔬果食材。

營養師指出,除了可可外,茶葉、藍莓、蘋果皮與黑葡萄等也是良好來源。未來有望將 flavanol 攝取納入預防性腦部保健營養指南中,作為延緩記憶退化的自然策略之一。

大腦要工作,靠的不只是咖啡與意志力。你餵它吃什麼,它就回你什麼。吃得對,想得清楚,從記憶力開始,給自己一個更年輕的大腦。

別急著怪自己老了,也別再說「最近太忙腦袋不靈」
你有可能,是腦袋缺營養了

有種你可能天天沒吃夠的東西,叫做 flavanol
它不是藥,是存在於天然食材裡的植物營養素
像是可可、莓果、葡萄皮、綠茶、蘋果皮這些都有
但你最近一次吃深色蔬果是什麼時候?

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醫學院聯合做了一項長達一年的研究
找了超過 3500 名 60 歲以上的大哥大姐,分組進行每日補充
一邊吃高濃度 flavanol,另一邊吃安慰劑
測結果發現:
那些「平常吃得比較差、蔬果吃不多」的人
補充後的記憶力不只變好
甚至回到了三十幾歲的記憶水準

你沒看錯,科學證實「記憶力可以逆轉」
但不是靠爆吃巧克力或狂喝甜可可
因為市售巧克力的 flavanol 幾乎都被加工掉了
糖和脂肪倒是還留得很完整

這研究其實講很簡單:

✅ 你吃的營養夠,記憶就有料
✅ 你飲食越亂,腦袋越容易沒電
✅ 你不是變笨,只是忘了餵對東西

試著想想這些情況你有幾個中:

講完一個名字馬上忘記

進廚房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走進來

忘記今天中午到底有沒有吃飯

工作講一半,突然斷線

如果你符合其中兩項以上,真的可以檢查一下你的飲食
也許 flavanol,才是你腦袋缺的那一味

吃好吃滿不是唯一答案
但給大腦一點照顧,記憶力會回應你

你現在的健忘,不一定是老化
可能只是吃錯東西太久

#腦袋缺料不怪你

#補對可可才是真的補腦
#哥大研究出來的不是藉口
#記憶可以逆轉 #祐祐
#不是變老是吃錯
#大腦保養新日常
#蔬果真的不是擺好看用的
#可可研究不是都市傳說
#我不是健忘只是大腦沒電

25/11/2025

【長知識】你以為呼吸只是為了活著?錯,用對方法呼吸,大腦直接「超頻」給你看!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一個身體自帶的「隱藏版黑科技」。我們每天都在呼吸,這件事稀鬆平常到你根本不會注意,對吧?但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群科學家最近拋出了一個震撼彈:

呼吸不光是為了補氧,它根本是大腦的遙控器!

這篇研究很有意思,讀完你會發現,原來我們一直低估了鼻孔的威力。

科學家發現,呼吸的節奏會直接產生腦電波活動,進而影響你的「情緒判斷」和「記憶力」。但這裡有個關鍵的大前提:這招只有用「鼻子吸氣」才有效,用嘴巴呼吸是沒用的!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可以把呼吸對大腦的影響分成幾個層次來看:

第一層:物理連接,鼻子是開關
這項研究發現,當你用鼻子「吸氣」的那一瞬間,你的大腦會發生劇烈變化。吸氣這個動作,會刺激大腦裡的嗅覺皮層,然後一路連動到「杏仁核」(管情緒的)和「海馬迴」(管記憶的)。這整個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就像是被通電了一樣,活躍度瞬間飆升。

第二層:實戰測試,吸氣時你更聰明
科學家找來一堆受試者做實驗。先給他們看一張「驚恐的臉」,結果發現,如果你剛好在「吸氣」的時候看到這張臉,你能比在「呼氣」的時候更快辨識出恐懼。

接著測試記憶力,給你看一堆圖片要你記住。結果數據會說話:你在「吸氣」當下看到的圖片,之後回想起來的準確率比較高!

重點來了,如果受試者改成「用嘴巴呼吸」,這些神氣的效果全部消失。也就是說,嘴巴是用來吃飯講八卦的,鼻子才是大腦的加速器。

第三層:演化論,這都是為了保命
為什麼人類會演化成這樣?科學家給了一個很合理的解釋。
想像一下,你若是身處險境(比如在森林遇到老虎,或是在客廳遇到生氣的老婆),你會怎樣?你會恐慌,呼吸變急促。這時候你會花更多時間在「吸氣」。

這其實是大腦的防衛機制!透過快速的吸氣,大腦強迫自己「超頻」,讓你能更快辨識危險、更快調動記憶來應對。這是一種求生本能。

看完這篇研究,我突然對那些冥想、瑜伽大師充滿敬意。他們老是叫我們要「專注呼吸」、「調整呼吸節奏」,原來真的不是在呼隆你。當你深吸一口氣時,你其實是在同步你的大腦波動,幫大腦做一次深層重整。

所以啦,下次覺得腦袋卡卡、或是需要背單字、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千萬別張著嘴巴發呆。記得把嘴巴閉上,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氣——這可能是最便宜又合法的「大腦升級」方式了。

怎麼樣?現在是不是忍不住偷偷深吸了一口氣?
#鼻子呼吸 #樂樂

25/11/2025

🌿 有沒有一瞬間,你真的很想放棄
但最後還是撐過來了?

心理韌性的新關鍵:人生目的感能有效降低憂鬱與焦慮風險
最新心理學整合研究揭示:有方向的人,更能穿越情緒黑洞

當人生跌進低潮,許多人會以為自己只是「撐不住了」;但其實,有時我們不是累,是「迷失了方向」。而這個方向,正是心理學家口中的「人生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 in Life)。

根據2023年發表於國際心理期刊的元分析研究,分析超過六萬六千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年人資料,發現「目的感」與憂鬱、焦慮之間存在穩定且明確的負相關。也就是說,越能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越不容易被情緒拉垮。

這項研究指出,擁有明確目標的人,其大腦會更容易啟動「動機神經通路」,進而提升情緒穩定、專注力與壓力調節能力。心理狀態不穩、不快樂或總是覺得「提不起勁」的人,很可能不是意志薄弱,而是失去了內在動力的啟動鑰匙。

心理學家進一步說明:「當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往哪裡走時,心理上會自然產生一種『我必須撐下去』的動力。這種目的感,會啟動更積極的行為模式、提升心理彈性,甚至改善生理反應,例如睡眠品質與壓力荷爾蒙水平。」

但什麼是「人生目的」?難道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嗎?

事實上,研究者強調:目的感不是偉大藍圖,也不是要立志改變世界。它可以是簡單又真實的理由——為了家人、為了自由、為了變成更喜歡的自己。

就算是一個小小的信念,只要對你來說有意義,它就能在黑暗中變成一盞光。

目的感甚至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有研究發現,有目標感的人在面對重大疾病、失業、家庭變故等人生衝擊時,復原速度更快,主觀壓力感更低,出現情緒崩潰或長期憂鬱的機率也顯著降低。

台灣許多心理師也觀察到:在個案的輔導過程中,那些一開始雖處於低谷,但慢慢找回「為什麼值得活下去」這個念頭的人,往往比僅靠情緒調節技巧的人,更快走出情緒困境。

這不是奇蹟,是方向感給了他們一條路。

無論是你正處在人生轉彎處、感到迷惘,或是在撐與不撐的邊緣來回拉扯,「找到目的感」都可能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

心理學家呼籲:我們都值得擁有自己的「為什麼」。而那個理由,不需要是多麼偉大的夢,只需要是你真心相信的選擇。

你知道是什麼撐住你嗎?
不是正能量,不是堅強,也不是假裝沒事
而是那個在你心裡很深很深的「理由」

也許是你不想讓孩子失望
也許是你答應過自己絕不重蹈覆轍
也許是你還沒完成夢想,不能輸

這個理由,就是心理學家口中的
「目的感」

研究分析了超過六萬六千人
發現只要你清楚知道「你活著是為了什麼」
你就比較不會陷入憂鬱
不容易被焦慮吞噬
連壓力荷爾蒙也會比較低
晚上也會比較好睡
遇到挫折比較能回神

因為你不是漫無目的地活著
你知道你在努力什麼

這個「努力」不需要很大
可以是每天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
是想離那個討厭的自己遠一點
是為了不再讓別人傷你一次

你的目的不需要感動世界
只要能感動你自己,就夠了

試著問問自己:
我現在撐著,是為了什麼?

如果你有答案
你會發現你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

#心理免疫力 #人生方向 #憂鬱不再靠撐
#焦慮解方 #目的感 #情緒韌性
#撐不下去的時候看這篇 #心理學日常
#活著的理由 #身心連結
#走出低谷 #你不是一個人 #祐祐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挑戰雖然會帶來壓力性焦慮,當挑戰成功後會有成功感,但當焦慮影響睡眠和身體不適時,焦慮提示我們要好好休息,善待自己,當準備好時再接受挑戰。TIPP是有效緩解焦慮情緒其中一種方式,了解更多,幫自己更多。 #識別...
20/11/2025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挑戰雖然會帶來壓力性焦慮,當挑戰成功後會有成功感,但當焦慮影響睡眠和身體不適時,焦慮提示我們要好好休息,善待自己,當準備好時再接受挑戰。TIPP是有效緩解焦慮情緒其中一種方式,了解更多,幫自己更多。

#識別壓力
#情緒
#教育
#焦慮
#壓力
#運動
#營養飲食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慧芽心流

多久沒關注自己身體與心理🫀🧠發現壓力不只影響自己心理❤️‍🩹更影響了身體😷識別壓力帶來的影響,減緩身心症的風險⁉️健康的生活從自己開始💪誠邀會員及親友參加👥身心健康講座-當壓力住進身體主題:當壓力住進身體日期:2025年11月14日(五)時...
03/11/2025

多久沒關注自己身體與心理🫀🧠
發現壓力不只影響自己心理❤️‍🩹更影響了身體😷
識別壓力帶來的影響,減緩身心症的風險⁉️
健康的生活從自己開始💪
誠邀會員及親友參加👥
身心健康講座-當壓力住進身體

主題:當壓力住進身體
日期:2025年11月14日(五)
時間:20:00-21:00
地點:時代工業大廈3樓15室(幸運閣對面)
講者:陳偉麟會長
主辦: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場地贊助:慧芽心流心理輔導中心

#身心健康 #識別壓力
#緩解方法 #身心症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慧芽心流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舉辦「入秋戶外遊」郊遊活動讓會員參與促身心康泰為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鼓勵市民擁抱自然,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下稱「本會」)於早前舉辦「入秋戶外遊」,組織會員於路環郊遊。活動旨在讓參與者鍛鍊體魄,於繁忙都市生活中稍作喘息。是...
28/09/2025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舉辦「入秋戶外遊」郊遊活動讓會員參與促身心康泰

為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鼓勵市民擁抱自然,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下稱「本會」)於早前舉辦「入秋戶外遊」,組織會員於路環郊遊。活動旨在讓參與者鍛鍊體魄,於繁忙都市生活中稍作喘息。是次步行路線始於金像步行徑,會員們在綠意盎然的林蔭步道熱身,隨後經過寧靜質樸的金像農場,最後返回路環市區。

郊遊活動益處多 倡導運動習慣

本會薛逸俊理事長表示,行山是一項全身性運動,對身心健康有莫大裨益。在生理方面,行山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慢性疾病風險;在心理方面,因近距離接觸大自然,可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並欣賞自然風景,能減輕壓力、舒緩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素。

有會員表示:「平日工作忙碌,很少有機會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這次活動讓我身心感到舒暢,希望會方能定期舉辦類似活動。」

本會未來將繼續響應特區政府推動大眾體育的方針,籌辦更多多元化的戶外康體活動,鼓勵會員培養運動習慣,提升整體生活質素。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一行,於9月13日下午在陳偉麟會長帶領下,前往參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支持舉辦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陳偉麟會長冀能令更多市...
28/09/2025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一行,於9月13日下午在陳偉麟會長帶領下,前往參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支持舉辦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

陳偉麟會長冀能令更多市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黃日聰秘書長表示題述展覽無疑是一場活形活現的歷史教育實踐課。透過展出珍貴的歷史資料,除能讓會員們學習歷史外,還能凝聚家國情懷,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出席題述展覽的成員還包括薛逸俊理事長、葉芷彤監事長、陳頴宜副理事長、霍嘉誠副理事長等。

【全身暑假,健康初夏】 由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下稱"本會")主辦的"舒壓拉筋班"已於本月上旬圓滿結束。通過導師 梁俊賢 先生(下稱"梁導師")悉心挑選拉筋、伸展運動、核心肌力訓練等內容,不僅讓學員增強肌肉的延展性及提升關節的靈活性,還令學...
17/08/2025

【全身暑假,健康初夏】

由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下稱"本會")主辦的"舒壓拉筋班"已於本月上旬圓滿結束。通過導師 梁俊賢 先生(下稱"梁導師")悉心挑選拉筋、伸展運動、核心肌力訓練等內容,不僅讓學員增強肌肉的延展性及提升關節的靈活性,還令學員對身體肌群有更深入的認識,找到適合自身鍛鍊的節奏,體驗拉筋帶來的舒壓效果和樂趣。

課堂期間,梁導師耐心聆聽學員提出的問題,解惑答疑,還會針對每一學員的身體特質提出有效改善的方法。學員均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除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健康外,保持正確和適量的運動習慣,擁有健康體魄也是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部分。透過是次活動,學員暫時放下都市生活的壓力,投入舒壓拉筋,本會認為已達至舉辦活動目的。為此,本會再次感謝梁導師為學員帶來與別不同的健康初夏。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拉筋 #伸展運動 #核心肌力訓練
#鍛鍊 #舒壓 #運動習慣

Endereço

Macao

Telefone

+85362490233

Website

Notificações

Seja o primeiro a receber as novidades e deixe-nos enviar-lhe um email quando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publica notícias e promoções. O seu endereço de email não será utilizado para qualquer outro propósito, e pode cancelar a subscrição a qualquer momento.

Entre Em Contato Com A Prática

Envie uma mensagem para 澳門身心健康推廣協會:

Compartilhar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