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2/2023
⚠️安眠药的副作用❗️
1.只要吃了安眠藥就要吃一輩子。
治療失眠的前提是找出造成失眠的病因,通常解決成因後,睡眠品質會改善,這時候就是減低藥量的時機。搭配飲食、運動以及作息調整等等,停藥不是夢想。
2.安眠藥吃多了會導致失智症。
先說結論,這個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做的研究報告有爭議性,目前在其他國家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實在安全劑量內的安眠藥會引起失智症。但是長期使用高劑量安眠藥通常會引起記憶障礙,在減輕劑量或者「逐漸停用」藥物後,記憶力會在數週後開始恢復。
另外,失智症患者在發病前十多年常常出現嚴重焦慮或者憂鬱,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失眠。很多患者並非求助精神科或者神經科醫師,而是由其他專科醫師開立安眠藥,所以才可能會有前述本末倒置的研究報告出現。
3.安眠藥對身體有害,喝酒助眠就好。
雖然說同樣是中樞神經抑制劑,酒精的成癮性以及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遠遠大於安眠藥。而且酒精造成的慢性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嚴重時還會出現妄想、幻覺甚至癲癇等等症狀,有可能造成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危險。
酒精雖然不是管制藥物,但是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之深遠以及對於醫療支出的負擔恐怕勝過管制藥物多矣。
4.不想吃太多藥,所以精神科醫師的處方只要挑出安眠藥來吃就好。
再次強調,解決失眠的成因,失眠才能改善。最常造成失眠的精神科診斷是焦慮或者憂鬱,只吃安眠藥絕對治不好這兩種疾病,而且失眠還可能更為惡化。
臨床上單純失眠的患者並不多,通常宣稱自己只是失眠而已,除了安眠藥其他都不願意服用的患者,長期下來往往睡眠品質江河日下,而且易怒、社交退縮並且對生活中諸多事物興趣缺缺。花一段時間的療程正本清源換情緒的長治久安,絕對划算。
5.我不想再吃安眠藥了,為展現決心所以立刻停藥。
安眠藥要往上加量很容易,但是突然停藥,特別是對連續服用超過三個月以上,而且達到最大劑量一半以上的患者很容易出現包括反彈性失眠、噁心反胃、坐立難安,嚴重甚至會有心悸、手抖和冒汗戒斷症狀。不少患者會因此感到挫折,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成癮」而有罪惡感。
在此建議,安眠藥無論開立或者減量,請務必和醫師討論,其實任何處方藥物都應該如此,自己當醫師通常不會有理想的結果。
6.安眠藥對身體有害,吃健康食品就好。
為了不擋人財路也不斷了自己日後可能的代言機會,就先不評論健康食品對失眠的效果,包括安慰劑效應等等。不過還是再三強調,治療失眠的前提是解決造成失眠的原因,消費之前請務必再三確認所費不貲的健康食品是否有針對上述因子處理。
失眠是精神科最常見的主訴之一,或許冗長的精神科候診過程會讓某些時間很寶貴的個案想要速戰速決,只求能回家一夜好眠即可。但相信還是有許多同業願意和自己的患者好好討論,一起追根究底地突破困境,而不是只在診間當開藥機器,也期待彼此良好的醫病合作。
圖源:維基百科
#精神科醫師談專業
#安眠藥
#失眠
#治療失眠必須先找出成因
#戒酒比戒安眠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