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你康复 Rehab Physio

Pei你康复 Rehab Physio Keep you moving~
动起来~

23/09/2025

复健的路上,最强的“良药”,是家人。

最近接触到一位脑部严重受损的患者Mr. P,五十多岁。原本身体强壮,肌肉线条依然清晰可见,但因为脑部受损,影响了他的行动能力、情绪稳定,甚至语言表达。

我只见过 Mr. P 两三次。每次复健时,他的情绪都很不稳定,总是急切地比手划脚,想要叫他正在上班的太太过来。我能感觉到他非常依赖太太,只要她一离开,就会显得特别慌张和没有安全感。

他的太太,是我在这段旅程中最佩服的人。她一边要上班、一边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身体和情绪都出了状况的丈夫。尽管如此,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总是温柔地安抚着丈夫、鼓励着他。在她的陪伴下,Mr. P 也会逐渐稳定下来,愿意配合做运动。

有一次治疗结束后,太太还特地传来影片让我看,说有些动作明显有了进步。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一点点成就和安慰。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进步,是来之不易的。

但每当下一次治疗临近,Mr. P 的情绪又会开始波动,抗拒、不安、急躁……

于是我向太太提出建议:
或许由她亲自带着 Mr. P 做运动,反而是最适合的方式。因为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她;而她,也最了解他的节奏与情绪。

我一点也不介意把我知道的运动方法、技巧、引导方式,尽量教会她。因为我相信在复健的这条路上,最有效的治疗,往往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我是一名物理治疗师,我可以指导正确的方式,但真正影响深远的,是爱与陪伴。

愿每一位照顾者,都被看见、被肯定;也愿每一位病人,在亲情中找到力量,慢慢恢复属于自己的希望。

22/06/2025

某个晚上,我接到一通女儿的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关心。她问我能不能上门帮她的爸爸做一些运动。
她说:“爸爸年纪越大,越不想动,我真的很担心他脚会越来越没力。”

她的爸爸今年 75 岁,身形偏胖,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家里的懒人椅上休息。面对运动,他显得有点敷衍,无论我怎么鼓励,他也只是“意思意思”做一点,态度不太积极。
相反的,妈妈却非常亲切,也很愿意配合。她的行动能力也比爸爸好得多,因为她一直坚持活动身体。

让我最感动的是妈妈接下来分享的故事。她已经七十多岁,但仍坚持一周有几天到 pasar pagi(早市)摆摊。
我原本以为他们是为了补贴家用,直到她轻轻笑着说:“不是为了赚钱啦,我出门摆摊,是要让他载我去。这样他就可以出门、走动一下,顺便和其他人聊聊天,有一点社交活动。”

原来,这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爱。她用一种最温柔的方式,守护着老伴的健康和尊严。

这或许是我今年听过最暖心的故事。
一份不张扬的体贴,一种悄悄守护的方式,让我深深感受到:有时候,陪伴和理解,是最强大的治疗。

在这里我也想温柔地提醒大家:年长者一旦长期不动,肌力流失得会非常快,一旦退化,会直接影响走路、平衡和自理能力。
“不动,就会退。”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学上的事实。
所以,及早开始一点简单的运动、拉伸或专业指导的物理治疗,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有担心的家人,不妨从陪伴他们走一小段路、一起做几组简单运动开始。

骨质疏松+跌倒=危险信号
22/06/2025

骨质疏松+跌倒=危险信号

最近听了好多长辈的倾诉:“脚没力了,去按摩一下就好。”  “我跌倒了,找人来urut一urut。”  “平衡差,是不是要吃点花胶补补?”听着这些话,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  我好想告诉他们: 真正有效、最实际的帮助,是‘运动’,是科学、有系统...
12/06/2025

最近听了好多长辈的倾诉:
“脚没力了,去按摩一下就好。”
“我跌倒了,找人来urut一urut。”
“平衡差,是不是要吃点花胶补补?”

听着这些话,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
我好想告诉他们: 真正有效、最实际的帮助,是‘运动’,是科学、有系统的物理治疗。
但每当我一开口,很多人就会以为我是在推销、在卖服务。

所以,我想用这一篇文章,把心里话好好说出来,希望你愿意多看一眼,也多想一想:

物理治疗对长者复健的重要性:

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开始悄悄发出信号: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反应变慢,有人跌倒、有人中风、有人连穿衣上厕所都变得吃力……
但这些,其实不是自然老化的宿命,很多都可以透过复健改善、甚至逆转。
这时候,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就显得特别关键。

1. 恢复功能,延缓退化
透过量身定制的运动训练,帮助长者提升关节活动度、肌力和平衡能力,延缓老化带来的限制,保住“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2. 预防跌倒,减少伤害
跌倒是长辈住院、骨折、甚至长期卧床的主因。物理治疗能评估风险、训练步态与平衡,让他们更有信心、安全出门。

3. 术后/中风后的恢复关键
越早复健,恢复越好。不只是走路、站立能力,还能预防并发症、减轻家属负担,更重要的是重建患者的尊严与希望。

4. 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膝盖痛、背痛、肩颈僵硬……这些不是只能吃药、贴膏药。透过热疗、电疗、适当的运动,疼痛可以减轻,生活会更舒服。

5. 建立信心,重新连接生活
复健不只是身体的重建,也是心理的鼓励。有些长者从不敢下楼,到主动参与活动、去旅行、约朋友喝茶,笑容也跟着多了。

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认识的一位年长的邻居,旅行回来后膝盖疼痛,看了医生、吃了药也无效。我教她做几个简单的运动,她很认真地做,没想到改善非常明显。后来她开心地告诉我,去了新疆、越南、广州,走了一整天脚也不痛了。

当然,也有人跟我说:“运动了好像没效。”
我通常会问一句:“你是做了几次?”
复健就像种树,不是今天种明天就结果。它需要时间、坚持和正确的方式。

“年纪大了就是这样”——这句话,其实不对。
年纪大,不等于没希望。
只要方法对、愿意开始,每位长者都可以活得更有力气、更有尊严、更有生活感。

如果你也在照顾一位正在挣扎的父母,或你自己正面对身体退化的困扰,不要一个人扛着。

欢迎随时联系我,我们可以一起聊聊怎么开始这条路。
不是为了卖什么服务,
而是因为我相信——只要愿意动起来,运动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希望。

04/06/2025

我第一次踏进 Mr. L 的家,说实话,心里一震。客厅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氧气筒、导管和药盒,他本人也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鼻子挂着 nasal prong(鼻导管),身旁连着便携式氧气机。他的生活,被一种叫做 COPD 的疾病牢牢束缚。

COPD,全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由于肺部长期发炎导致气道狭窄、呼吸困难的慢性疾病。它不像急病来势汹汹,却更容易被忽视。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慢慢削弱我们的肺功能。许多人起初只当作是“老毛病”的咳嗽、喘气,直到症状严重,才惊觉问题早已根深蒂固。

Mr. L 曾是个每天抽一包烟的人,直到有一天突然严重呼吸困难,被紧急送院。医生诊断为重度 COPD,当时血氧(SpO2)只剩下30%,命悬一线。虽然他早已戒烟多年,但肺部的伤害已成事实。治疗费用高达马币40多万,最终靠氧气机维持生命。

出院后,他得24小时佩戴氧气管,足不出户半年。出门太不方便,心理也备受打击。但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坚强与豁达。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条命是捡回来的,每一天都算赚到。”

医生告诉他,药物只是缓解症状,唯有肺部复健才能真正改善生活。我们一起一步步努力:从几步路就喘,到能绕着屋子慢走一圈,渐渐减少氧气的依赖。

他也慢慢回到工作岗位,开始帮忙打理自己的店。更令人鼓舞的是,他踏出了家门,去怡保、槟城旅行,还计划飞往国外旅行。

现在的 Mr. L 每天坚持锻炼,只要看到身边有人吸烟,他都会劝说:“你不戒烟,我的经历可能就是你的未来。”

COPD 不会瞬间夺走生命,但它会逐步剥夺你的自由和生活质量。

Mr. L 的故事让我相信,哪怕疾病无情,人心仍可有力。希望他的经历能提醒更多人:重视肺健康,及早戒烟,别等身体喊痛才开始后悔。

如果你身边有人面对类似的挑战,欢迎随时联络我。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呼吸都更轻松,每一天都更有希望。

05/05/2025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一句流传已久的中国俗语,意思是:一个人生病太久,即使子女起初很孝顺,也可能在长时间的照护中因为身心疲惫、生活压力等,而逐渐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怨言。

这句话并不是在否定孝道,而是在揭示一个现实:照顾久病亲人,并不只是情感的付出,更是体力、时间、心理耐力的长期投入,足以考验任何一个人,也考验整个家庭的连结。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年长妻子,她在我面前倾诉。孩子们在外地工作多年,家里只剩下她和丈夫相依为命。当丈夫身体渐行动不便,因为不想给孩子负担,她独自扛起了照护责任。

有一天,她想扶丈夫上车,不小心用手表带刮伤了他的手臂。丈夫却责怪她:“你怎么这么狠心?”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哽咽地说:“我照顾了他那么久,换来的却是这样一句话。”

另一个故事中,女儿独自照顾患病的母亲,还要兼顾事业与孩子。孩子要照顾、饭要煮、家务要打理,而母亲则无时无刻吵闹。她已经身心俱疲,弟弟虽偶尔回家,却从未分担任何照护任务。她的累,只能独自咽下。

这不是无孝,这是没人帮。

照顾久病亲人,从来不应只是一个人的责任。
它需要的是家庭的齐心协力、情绪的彼此托底、生活上的相互接力。
家人不是旁观者,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而care giver 本身,也要学会求助。你不需要什么都扛下、什么都忍耐。你有权疲惫,有权开口让其他家人一起分担。

换个角度看“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不是对“孝”的质疑,而是对“孤军奋战”的提醒:

- 真正的孝顺,是一家人同心协力的守护,而不是让一个人孤独承受。
- care giver的情绪需要被看见,他们的疲惫不应被误解为冷漠。
- 家庭的力量,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勉强撑起,而是靠每个人一点点付出撑起。

孝顺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全家人上场的守护。”

愿每一位care giver ,都不再独自承担,而能在累的时候,有人接手;在痛的时候,有人心疼。

01/05/2024
04/03/2024

It is our honour to invite Miss Zi Ying to share
"COPING STRATEGIES OF WALKING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Date: 16/3/24
Time: 2.00-3.00pm
Fees: Free for member
RM 10 donation for non member
For enquiries: 0164263672

Speaker profile:
Zi Ying completed her Bachelor of Physiotherapy with Honours at UKM in 2010 and obtained her Master Degree in Physiotherapy [Neurorehabilitation] a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in 2017.

Zi Ying began her career as a physiotherapist in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and continued her practice as a senior physiotherapist in Sengkang General Hospital, Singapore. She has returned back to Malaysia in September 2021 during MCO time, and she is committed to serve the community with her invaluable experience gained abroad.

Clinically, Zi Ying is a strong advocate of holistic care in her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she enjoys working together with her patients to achieve the best possible outcomes, be it through education, exercise therapy or hands-on treatment. She is also passionate about promo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y actively involving them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Moderator:
Miss Eng, physiotherapist from Global Circle Physio Rehab.

Registration link: https://forms.gle/nGMnexjKSPPCNhjW6

12/10/2023

W先生通过朋友联系到我,因为他年迈的妈妈(我称她为阿嫲)在一个月前不慎跌倒后就一直不能站立走动,而且只要移动左脚就痛入骨髓。为此W先生每天需要放下工作好几次回家照顾妈妈,看了两次家庭医生情况完全没好转。

当我看到躺在床上的阿嫲,让我惊讶的是阿嫲腿不仅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也明显变短,症状和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几乎吻合。当下我判断其实阿嫲情况不适合物理治疗,可能需要骨科医生治疗甚至手术,所以建议W先生马上带阿嫲去看骨科医生照X光做进一步检查,以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虽然这次上门服务开车就花了我一小时,但上门服务后我发现病人的情况不适合复健,加上综合考量我决定免单,当成做一次义诊慈善CSR吧。不管什么时候赚钱都是其次,真正帮到患者都是医疗行业的首要任务。虽然我也为五斗米折腰,但我也把帮助与教育本地人当成我该负的责任。当然真的我服务了,该收取的车马生活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

家人刚通知我,阿嫲照了x光后确认髋部骨折,今天会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希望术后一切顺利,阿嫲赶快好起来。

以下资料来自于Mayo clinic
Below info are extracted from Mayo clinic

髋部骨折的体征和症状包括:
无法从跌倒中站起或行走
髋关节或腹股沟剧烈疼痛
无法将重心放在受伤髋关节一侧的腿部
髋关节区域及其周围出现瘀伤和肿胀
受伤髋关节一侧的下肢较短
受伤髋关节一侧腿部外翻

Signs and symptoms of a hip fracture include:
Inability to get up from a fall or to walk
Severe pain in the hip or groin
Inability to put weight on the leg on the side of the injured hip
Bruising and swelling in and around the hip area
Shorter leg on the side of the injured hip
Outward turning of the leg on the side of the injured hip

Address

Segamat
850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ei你康复 Rehab Physi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