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8/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處暑】
國曆8月22日-8月24日
-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是住的意思,表示夏日暑氣就此打住,但有時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可視為夏日的迴光返照。
此時天氣型態轉為乾燥天氣,晝夜有溫差,白天酷熱、夜晚涼爽。
處暑是立秋後的節氣,暑氣漸漸散去,天氣也更為乾燥,因此要多留意皮表及呼吸道的狀況,飲食養生可以多食用具有膠質或幫助體內保濕的食材。
🥗營養
處暑時節,飲食養生應著重於「健脾祛濕」和「潤肺生津」。此時天氣漸漸轉涼,但暑氣仍未完全消退,飲食上應選擇清淡、易消化、且有助於袪濕、滋陰潤燥的食物。
注意少食辛辣、燒烤等易上火的食物,避免加重「秋燥」
節氣食材推薦👍🏻:糙米、山藥、蓮藕、地瓜、南瓜、白木耳、梨子、蜂蜜。
🧘🏻身體活動
處暑時節,天氣漸涼,適合進行一些柔和的身體活動來適應季節變化,並提升陽氣,有助於改善「秋乏」現象。
建議選擇如步行、伸展運動、太極拳或八段錦等運動,以舒緩身心,促進體內陽氣運行。
🌙睡眠
處暑是從夏季到秋季的過渡時期,《黃帝內經》建議秋季應「早臥早起」。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比夏季更早入睡,並在早晨較早的時間起床,以順應自然界的陽氣收藏。建議在中午小睡片刻,以恢復體力,但時間不宜過長。
🚫避免危害物質
避免:長時間處於乾燥空調環境、過量辛辣燥熱食物、過度飲酒。
建議:多補充水分與潤燥食材,室內可適度加濕,減少皮膚與呼吸道乾燥不適。
👫正向社會連結
處暑時節,天氣由熱轉涼,正適合安排能促進人際互動又貼近自然的活動,例如參與社區豐收市集或農園採果,感受季節變化並支持在地農業;與親友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健走、郊遊,享受涼爽秋風;也可與鄰里一同進行植栽整理,美化環境。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情緒安定與身心健康,也能促進良好的社會連結。
🧠壓力管理
處暑時節,由於天氣由熱轉涼,加上日照時間縮短,容易讓人感到疲倦、懶散,情緒也可能因此低落。 中醫認為處暑是陽氣漸退,陰氣漸生的轉折點,此時節應順應自然變化,調整作息,保持心情平和。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處暑 #秋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