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的使命是推廣生活型態醫學,促進全民的健康和增進生活品質。

【壞習慣總是改不掉?  從行為改變5階段,看懂自己卡在哪!】你是不是也常下定決心要早睡、運動、健康飲食,但總是撐不了幾天就打回原形?很多人以為改變只靠「意志力」,但其實,行為改變更像爬樓梯,是有階段性的!———今天與你分享「跨理論模式 (T...
04/08/2025

【壞習慣總是改不掉? 從行為改變5階段,看懂自己卡在哪!】

你是不是也常下定決心要早睡、運動、健康飲食,但總是撐不了幾天就打回原形?
很多人以為改變只靠「意志力」,但其實,行為改變更像爬樓梯,是有階段性的!
———

今天與你分享「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幫助你了解自己正處於哪個階段:

(一) 懵懂期 Precontemplation
💬 「我還好吧,應該不用改變。」
你可能還沒意識到這個習慣對健康的影響,或是不認為有改變的必要。

(二) 沉思期 Contemplation
💬 「知道應該改,但還是好難。」
你開始意識到問題,在改變與不改變之間猶豫不決,思考改變的利弊。

(三) 準備期 Preparation
💬 「我想試試看,但要從哪裡開始?」
你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並開始尋找方法、規劃行動,例如:上網查早睡的方法。

(四) 行動期 Action
💬 「有在做了!雖然偶爾仍想放棄。」
你開始實踐改變,例如:嘗試12點前關燈睡覺。這個階段最需要支持與鼓勵!

(五) 維持期 Maintenance
💬 「這已經成為我的生活了。」
新習慣已持續半年以上,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
👇留言告訴我們:你想改變的習慣,現在在哪個階段呢?
下一集,我們將教你如何設定一個「真的做得到」的目標!敬請期待!

———
參考資料
Prochaska, J. O., DiClemente, C. C., & Norcross, J. 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9), 1102–1114

———
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
圖文|孫欣梅 實習心理師、指導|何詩君 臨床心理師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 #行為改變 #健康習慣 #戒除壞習慣 #自我成長 #健康生活

中醫二十四節氣【夏至】國曆6月21日-7月6日-「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陽氣最盛的節氣。雖然氣溫尚未達到最高,但暑氣漸升、濕氣仍重,進入防暑降火、養心清熱的重要時期。民間諺語說:「夏至,風颱就出世」,也...
21/06/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夏至】
國曆6月21日-7月6日
-
「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陽氣最盛的節氣。雖然氣溫尚未達到最高,但暑氣漸升、濕氣仍重,進入防暑降火、養心清熱的重要時期。
民間諺語說:「夏至,風颱就出世」,也提醒人們此時梅雨將止,颱風季節將來臨。
🥗營養
【黃帝內經】言:「心主夏」
夏至陽氣旺盛,易煩躁口渴,應養心、清熱、生津。飲食上可著重清熱養心、生津止渴,瓜果類可助於清熱利濕。
節氣食材推薦👍🏻:西瓜、綠豆、蓮子、苦瓜、竹筍、茄子、空心菜、葡萄、鳳梨、哈密瓜。
🧘🏻身體活動
「動則生陽,靜則養陰」
夏至陽氣極盛,活動不宜過劇,以和緩排汗為主。
建議早晚運動為宜,避免長時間曝曬,汗後務必補水,避免中暑。
🌙睡眠
夏至陽氣最旺,人體代謝加快,易出現睡眠淺、入睡難、易醒等情況,尤其長時間高溫會讓人感到煩躁、心浮氣躁,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建議可以調整環境溫度,室內溫度以26–28度最宜。避免風口直吹,防止著涼。
睡前可用溫水泡腳或淋浴,幫助毛細孔擴張,讓體溫緩降,有助於入眠。
🚫避免危害物質
夏至熱濕交替,容易出現中暑、熱感冒、皮膚病等問題。
夏季常有突如其來「西北雨」,外出記得攜帶雨具以防著涼。
👫正向社會連結
農曆五月十八是呂洞賓得道紀念日,許多民眾會前往廟宇祭拜,祈求平安順利。
台南民間傳統遊戲「鬥蟋蟀」,為夏至時的娛樂習俗,反映人與自然生物間的趣味互動。
🧠壓力管理
「夏氣通於心」,心火旺盛易致煩躁焦慮、失眠心悸。
舒壓建議📌:保持情緒平穩,可配合靜坐冥想、深呼吸、泡腳或茶飲降火氣。使用薰衣草、薄荷、檸檬精油幫助情緒安穩與提神醒腦。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夏至 #夏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中醫二十四節氣【芒種】國曆6月5日-6月20日-「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意思是有芒的穀物開始播種,標誌著農事繁忙期正式來臨。天氣進一步升高,濕度也顯著增加,進入高溫潮濕的典型初夏氣候。中醫認為此時濕熱夾雜,最易傷脾傷心,養生應注重健脾除...
05/06/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芒種】
國曆6月5日-6月20日
-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意思是有芒的穀物開始播種,標誌著農事繁忙期正式來臨。
天氣進一步升高,濕度也顯著增加,進入高溫潮濕的典型初夏氣候。
中醫認為此時濕熱夾雜,最易傷脾傷心,養生應注重健脾除濕、養心安神、預防中暑與濕困。
🥗營養
【素問】言:「脾喜燥惡濕」
芒種時節濕氣重,易使脾失健運,引起食慾不振、腹脹、倦怠等。飲食原則以健脾利濕為主,可加入清心安神之品,並適量補充水分與鉀。
節氣食材推薦👍🏻:薏仁、赤小豆、蓮子、冬瓜、綠豆、苦瓜、絲瓜、茭白、玉米、荷葉。
🧘🏻身體活動
「夏月心氣旺,宜靜不宜躁」
芒種之後陽氣最盛,人體代謝加快,出汗增多,應避免劇烈活動。
以早晨或傍晚運動為宜,汗出過多宜補水鹽。
體質濕重者建議進行下肢強化,如抬腿、深蹲、走路踩地等,有助水分代謝。
🌙睡眠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芒種後日照長,應順應天時作息,養護心神。
高溫難眠者可用:溫水泡腳 + 百合蓮子茶助眠。
🚫避免危害物質
芒種天氣悶熱潮濕,最忌濕氣與暑氣雙重夾攻。
要注意通風與除濕,避免大量飲冷飲或久待冷氣房使濕氣滯留體內、誘發腹瀉或關節痠痛。
👫正向社會連結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插艾草、菖浦或柳枝、榕枝,張貼黃紙紅字的「午時聯」,佩帶香包,小兒戴長命縷,吃粽子,飲雄黃酒,中午以苦草水淨身。
農村更有一種「送蚊」習俗,端午午後,燃燒一把稻草,迅速在屋內各個角落薰一薰,然後跑到野外,連同紙錢一起丟在道旁,俗信如此就可以將蚊蟲驅趕出家門。
🧠壓力管理
芒種節氣高溫悶濕,易使人心神不寧、情緒煩躁。
心火旺時易有失眠、心悸、焦慮等症狀。
可使用花草茶輔助:如菊花、荷葉、蓮子芯茶,清心火、安情緒。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芒種 #夏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中醫二十四節氣【小滿】國曆5月21日-6月5日-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意味著「物至於此,小得盈滿」。此時節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萬物生長旺盛,稻作等作物逐漸結穗,尚未完全成熟,故名「小滿」。中醫認為,小滿時節體內濕氣與火氣容易並存,需重...
04/06/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小滿】
國曆5月21日-6月5日
-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意味著「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此時節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萬物生長旺盛,稻作等作物逐漸結穗,尚未完全成熟,故名「小滿」。
中醫認為,小滿時節體內濕氣與火氣容易並存,需重視健脾祛濕、清熱養心。
🥗營養
【黃帝內經】云:「脾者,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而小滿氣候濕熱,最易傷脾,應以健脾利濕、清淡易消化為飲食原則。
節氣食材推薦👍🏻:薏仁、赤小豆、冬瓜、苦瓜、絲瓜、芹菜、百合、蓮子、西瓜、香瓜、李子。
🧘🏻身體活動
「夏日養陽在於調心,活動不宜過勞。」
小滿時節天氣漸熱,運動應適度,重在舒緩筋骨、促進排汗與氣血循環。
濕氣重者建議加強下半身運動:如抬腿、深蹲、快走,有助水分代謝。
🌙睡眠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因為日照漸長,應順應自然節律調整作息。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幫助養心補氣。
睡前泡腳或按摩耳朵、神門穴,可幫助入睡、改善淺眠多夢。
🚫避免危害物質
濕熱交蒸影響身體:小滿時節濕氣加重,容易導致濕疹、皮膚病、腸胃不適、下肢浮腫等問題,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悶熱潮濕的環境。
👫正向社會連結
民間有「小滿不滿,芒種不管」之說,反映農事逐漸繁忙,是農人社交與互助的重要時節。
農曆四月二十六是神農大帝誕辰。神農大帝即古炎帝神農氏,因為教民務農,且曾親嚐百草以治民疾,故普遍受到農民及藥界的信仰。
🧠壓力管理
小滿節氣情志波動明顯,易煩躁易怒,此時應重視情緒管理,保持心境平和,有助於預防心火上炎。
可藉由靜坐冥想或吐納調息,幫助安神定志。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小滿 #夏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 5/9 台灣無酒日,59 一起無酒無憂! 🥂🚫今天是特別的日子~跟著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一起暫時放下手中的酒杯,享受清醒無負擔的快樂時光吧!「59」的諧音就是「無酒」,用健康生活向酒精說不,也向美好未來說 YES!💪🌟圖片來源:台灣酒害...
09/05/2025

🎉 5/9 台灣無酒日,59 一起無酒無憂! 🥂🚫
今天是特別的日子~
跟著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一起暫時放下手中的酒杯,享受清醒無負擔的快樂時光吧!
「59」的諧音就是「無酒」,用健康生活向酒精說不,也向美好未來說 YES!💪🌟

圖片來源:台灣酒害防治協會、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
#無酒無憂 #台灣無酒日 #健康新生活 #無酒就是快樂

中醫二十四節氣【立夏】國曆5月5日-5月20日-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代表夏季的正式開始。氣溫逐漸升高,萬物生長旺盛,人體的陽氣也逐步達到高峰。此時需特別注意養心護脾、補充水分、調節作息,以適應夏季的氣候變化。🥗營養【黃帝內經】云...
05/05/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立夏】
國曆5月5日-5月20日
-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代表夏季的正式開始。
氣溫逐漸升高,萬物生長旺盛,人體的陽氣也逐步達到高峰。
此時需特別注意養心護脾、補充水分、調節作息,以適應夏季的氣候變化。
🥗營養
【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立夏屬火,與心相應,應注重養心安神、健脾養胃,避免過度燥熱傷津。
節氣食材推薦👍🏻:適量食用蓮子、百合、桂圓、酸棗仁等,幫助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冬瓜、綠豆、薏仁、絲瓜,有助於清熱利濕。
🧘🏻身體活動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立夏之後陽氣漸盛,適量運動有助於身體適應炎熱氣候,但不宜過度,以免耗傷氣陰。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陽光最強,避免劇烈運動,以免中暑或體力流失過快。
🌙睡眠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隨著日照時間增長,應適時調整作息,以順應夏季陽氣的變化。比春季稍晚睡,但仍應晚上11點前入睡,早晨6-7點起床,以適應夏季節律。可輕柔按摩內關穴、神門穴,幫助放鬆神經、提升睡眠品質。
🚫避免危害物質
立夏後氣溫升高,人體易出汗,若濕氣滯留體內,可能導致食欲不振、疲倦、頭暈、皮膚病等問題。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每天飲水量應達1500-2000ml,但避免過量喝冰水,以防損傷脾胃。
👫正向社會連結
立夏時節,古人有「秤人」的習俗,寓意健康長壽。此外,農村地區也有「立夏吃蛋」的傳統,象徵夏天能夠平安無病。
🧠壓力管理
夏季屬火,對應心臟,心火過旺易導致焦躁不安、心悸失眠,因此需特別注意調養心神、穩定情緒。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立夏 #夏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中醫二十四節氣【穀雨】國曆4月20日-5月4日-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代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寓意「雨生百穀」,此時降雨量增多,濕氣加重,萬物生長迅速,正是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此時人體的陽氣漸旺,但也容易受濕氣影響,因...
21/04/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穀雨】
國曆4月20日-5月4日
-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代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寓意「雨生百穀」,此時降雨量增多,濕氣加重,萬物生長迅速,正是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
此時人體的陽氣漸旺,但也容易受濕氣影響,因此調養脾胃、祛濕健脾是養生重點。
🥗營養
【黃帝內經】言:「脾為生化之源。」
穀雨時節濕氣較重,脾胃易受影響,因此飲食宜健脾利濕,避免過於生冷、油膩的食物,以防加重體內濕氣。
節氣食材推薦👍🏻:適量食用赤小豆、薏仁、山藥、茯苓、蓮子,幫助排除體內濕氣。
🧘🏻身體活動
【千金要方】記載:「春氣通肝,宜養陽避風。」
穀雨時節氣溫升高,但雨水增多,濕氣較重,應適量增加運動,提高身體代謝能力,促進排濕。
可做八段錦、瑜伽、太極拳等,幫助舒展筋骨,促進氣血循環。透過快走、慢跑、登山等運動,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濕氣。
🌙睡眠
【養生論】記載:「夜臥早起,以順日升之氣。」
穀雨時節晝長夜短,應調整作息,確保充足睡眠,避免因氣候變化而影響身體健康。可用熱水泡腳、按摩足三里穴,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睡眠品質。室內保持通風,使用除濕機或艾草熏蒸,減少環境濕氣對睡眠的影響。
🚫避免危害物質
穀雨時節雨水增多,濕氣加重,容易影響脾胃功能與關節健康,需注意防護。建議保持居家乾燥、適當日曬、避免久坐久臥。
👫正向社會連結
穀雨時節,農耕活動頻繁,古時有「走谷雨」的習俗,民間會外出踏青、訪親問友,以增進人際關係。此時亦正值牡丹盛開期,適合與家人朋友同聚賞花。
🧠壓力管理
春季屬木,與肝相應,肝氣過旺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因此適當調整心態,保持平和心境,有助於身心健康。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穀雨 #春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中醫二十四節氣【清明】國曆4月4日-4月19日-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標誌著春天進入後半段,氣溫逐漸回暖,降水增加,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民間有掃墓祭祖、踏青遊玩的傳統習俗。🥗營養【黃帝內經】言:「春三月,此謂發陳...
03/04/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清明】
國曆4月4日-4月19日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標誌著春天進入後半段,氣溫逐漸回暖,降水增加,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此時,民間有掃墓祭祖、踏青遊玩的傳統習俗。

🥗營養
【黃帝內經】言:「春三月,此謂發陳。」
此時人體陽氣上升,適合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助於肝氣舒展並養護脾胃。
節氣食材推薦👍🏻:菠菜、筍類、桑葚、枸杞、茼蒿、綠豆、菊花茶等,有助於清肝明目、疏風解熱。

🧘🏻身體活動
【千金要方】記載:「三月可廣步於庭。」
清明時節適宜進行戶外活動,如踏青、賞花、郊遊,促進血液循環、舒展筋骨,並調節心情。
晨起可緩步走,配合拉伸動作,以舒緩肝氣,提升代謝能力。

🌙睡眠
【養生論】言:「夜臥早起,以順日升之氣。」
清明時節日照時間增長,應順應自然作息,早睡早起,確保睡眠充足,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
睡前可泡腳、按摩腳底,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睡眠品質。

🚫避免危害物質
清明時節氣候潮濕,需注意防潮防霉,避免過敏問題。室內可保持通風,適量曬太陽,減少黴菌滋生。
此外,春季流感、過敏性鼻炎高發,建議少接觸過敏原,適時戴口罩,做好防護。

👫正向社會連結
清明節不僅是祭祖懷念先人的日子,也是親友團聚、戶外踏青的好時機。
參與掃墓、植樹或春季旅遊,有助於家庭情感維繫及社交連結。

🧠壓力管理
春季是陽氣升發的時節,情緒也較容易浮動,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的狀況。
建議多親近大自然,參與園藝活動或太極、瑜伽等舒緩運動,幫助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清明 #春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 2025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春季研討會暨會員大會 🌿打造健康新日常,從生活習慣開始!📅 時間: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地點:奇美醫院永康總院第五醫療大樓五樓 553會議室🔹 本次研討會主題:「實踐生活型態醫學:從諮商對話到行動改...
02/04/2025

🌿 2025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春季研討會暨會員大會 🌿
打造健康新日常,從生活習慣開始!

📅 時間: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 地點:奇美醫院永康總院第五醫療大樓五樓 553會議室
🔹 本次研討會主題:
「實踐生活型態醫學:從諮商對話到行動改變」
透過專業講師與臨床實務分享,深入探索生活型態如何成為治療的核心策略,並在實務中產生具體成效。

🎤 精彩講題預告:

📌 演講一:
主講人|蔡孟修 主任
現任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
臺灣第一位獲得「美國生活型態醫學專科認證」醫師,長期致力於預防醫學與生活型態醫學整合應用。
主題|生活習慣諮商在預防醫學中的實務運用與挑戰
從臨床實務與國際視野切入,分享如何透過有效的生活習慣改變,強化慢病管理與健康促進。

📌 演講二:
主講人|王靖宇 醫師
現任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專科醫師
同樣獲得美國生活型態醫學專科認證,並以健力選手身分榮獲「全國健力競賽59kg級冠軍」!
主題|Beyond Prolotherapy:從診間到槓鈴,打造肌肉骨骼功能重建的生活型態醫學實踐
融合復健醫學與力量訓練,從「診間注射治療」延伸至「運動功能訓練」,打造肌骨整合照護的新典範。

💡 廠商分享亮點:

🔬 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在健康生活中的應用】
介紹如何透過穿戴式設備進行血糖趨勢觀察,協助健康意識提升與飲食調整參考。

🥗 永悅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ProLon|模擬斷食餐在飲食結構調整上的角色】
分享五日模擬斷食餐設計理念與植物性來源特色,並討論其在代謝健康研究中的應用概況。

🏋️‍♀️ 虹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oiiSports|日常運動落實與健康數據整合應用】
介紹平台如何支援民眾建立運動習慣,並結合健康紀錄進行生活型態追蹤與自我管理。

誠摯邀請所有關心健康的您一同參與,深化專業、交流新知,共同推動臺灣生活型態醫學的實踐與發展!

⏳報名截止日:114/4/8 17:00止

中醫二十四節氣🌧【雨水】國曆2月18日-3月4日-雨水是一年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初雨即將開始降下的時節,李花綻放,賞花時節開始,也是大家逐漸出門踏青的時節。🥗營養【金匱要略】言,「春不食肝、夏不食心...」春季肝火旺盛,建議避免過食動物肝臟,...
18/02/2025

中醫二十四節氣
🌧【雨水】
國曆2月18日-3月4日
-
雨水是一年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初雨即將開始降下的時節,
李花綻放,賞花時節開始,也是大家逐漸出門踏青的時節。

🥗營養
【金匱要略】言,「春不食肝、夏不食心...」
春季肝火旺盛,建議避免過食動物肝臟,
飲食可稍加增加甘味的食物入味以調和肝脾,如蜂蜜,大棗、銀耳等入菜。
節氣食材推薦👍🏻:萵苣、枸杞、紫蘇、蘆筍、蓮藕、絲瓜

🧘🏻身體活動
養生論記載:「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自夜臥時,用熱湯鹽一搓,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洩風毒腳氣,勿令壅滯。」
每天配合梳頭一兩百下以通頭面之氣💆🏻‍♀️
睡前以熱鹽湯搓足驅除春季寒氣,能夠使睡眠品質更佳。

🌙睡眠
春季為一年的開始,是元氣旺盛的時節,因此保存活力、以待後用就變得特別重要,建議十一點以前一定要入睡以養肝,睡前也可以搓熱耳朵、腰部、以及腳心,能夠加強睡眠中的補元氣作用。

🚫避免危害物質
雨水時節乍暖還寒,要注意呼吸道養護。
古時雨水時節最重要的就是「先捂」,不要太早脫掉禦寒的衣物以避免風寒受涼。

👫正向社會連結
民俗上有一說,「二月二,龍抬頭,要剃頭,才出頭」
據說在此時節剃頭能夠招來好運。

🧠壓力管理
季節變換之時常是情緒容易浮動的時節,需特別注意情緒變化,可以配合簡單的放鬆運動,呼吸吐納、筋骨舒展、太極瑜珈等,紓解身體的壓力與寒氣。

快分享給朋友們,一起迎接更健康、更充滿活力的春天吧!🌱
-
FB🔍: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IG🔍:taiwantalm
#健康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醫學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中醫 #二十四節氣 #雨水 #春季養生 #正向社會連結 #營養 #壓力管理 #避免危害物質 #睡眠 #身體活動

✨ 幸福三角法則:在愛與連結中迎接嶄新的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你是不是已經在許下「今年一定要瘦」、「多存點錢」的願望了?不過,除了這些,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問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美國首席醫務總監Dr. Vivek Mur...
27/01/2025

✨ 幸福三角法則:在愛與連結中迎接嶄新的你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你是不是已經在許下「今年一定要瘦」、「多存點錢」的願望了?不過,除了這些,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問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美國首席醫務總監Dr. Vivek Murthy 在卸任前,分享了他的幸福公式,在他多年研究與工作中,歸納出讓我們活得更有滿足感的三個核心要素(Triad of Fulfillment):

🌟 Relationships (關係):與人建立深刻的連結,找到能讓你感覺到被看見、被支持的人群。新的一年,何不主動關心家人或久未聯繫的朋友呢?

🌟 Service (服務):透過幫助他人,發現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新年時,一句暖心的祝福、一個主動的問候,或是幫忙分擔他人的小事,都是讓愛流動的小善舉。不僅能溫暖別人的心,也讓自己在付出中感受到充實與快樂。

🌟 Purpose (目的):為你的生活找到意義,讓每一天都充滿方向感和力量。今年,不妨思考一件能讓你感到真正有價值的事?是什麼能點燃你的熱情,讓你每天充滿動力地迎接新挑戰?

💡為什麼幸福需要這三角法則?
Dr. Murthy 提到,幸福的秘訣不是追求更多的財富、名聲,而是建立深層連結、付出與分享,並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而這些,正是新年傳統中的概念:團聚、守護和展望未來。新年是個重新開始的好時機,讓我們一起用幸福三角法則迎接更美好的一年!
在這個農曆新年,不妨問問自己:

🌸「誰是我最想聯繫的人?」
🌸「我能做什麼讓家人和朋友更快樂?」
🌸「今年我想為自己設定什麼新的目標?」

📌 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新年願望吧!讓幸福三角成為你2025年的新開始!🎉
#幸福三角法則 #新年新希望 #愛與連結 #服務與目的 #幸福之道 #正向心理學

18/11/2024

邁向更美好的明天,從今天開始🌱
「蘭境生活型態醫學國際研討會暨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113年學術研討會」於11/16、17圓滿落幕!
這兩天的盛會,不僅充滿了啟發與知識,也激發了我們對健康生活的無限想像。
感謝每一位與會者的支持與熱情參與,從專家演講到精彩的互動討論,每一刻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理念。
「 #明日重啟」的核心思想提醒我們,健康不僅是目標,更是日積月累的習慣和選擇。讓我們一起用行動為自己的未來奠定更堅實的基礎,開創屬於自己的健康人生!
未來,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將繼續攜手各界夥伴,帶領更多人走向身心的平衡與和諧。期待我們在下次相見,再度一起成長!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EAfieqJgr/

Address

台南市
台南市
71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