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慈濟醫療志業」代表臺灣八家慈濟醫院,自1986年8月17日於花蓮成立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至今已逾38年。

太魯閣族歌手簡仁智(尤道馬紹),在花蓮慈濟醫院癌症病房舉辦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以病友的身分感恩慈濟醫院的治療照顧,同時將復原後嘹亮多情的歌聲,獻給所有正在治療路上的父親們,鼓勵他們把握當下、專心治療。「因為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給所有的癌友一...
08/08/2025

太魯閣族歌手簡仁智(尤道馬紹),在花蓮慈濟醫院癌症病房舉辦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以病友的身分感恩慈濟醫院的治療照顧,同時將復原後嘹亮多情的歌聲,獻給所有正在治療路上的父親們,鼓勵他們把握當下、專心治療。

「因為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給所有的癌友一些激勵,尤其很多的爸爸們,都是一家的支柱,放、化療很辛苦,心情很重要,相信專業,療程就會很順利。」簡仁智穿著族服、打著赤腳,以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熱鬧開場,將原住民的熱情氣氛瞬間帶入病房,讓聆聽的病人、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們都感染了他振奮的心情。

簡仁智對所有病友們分享,自己經歷了35次的放化療,因而「被迫」減重了23公斤。「我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第四期,放、化療的所有的副作用,從噁心、嘔吐,到所有你們想得到的症狀,我全部都經歷過,我真的知道這個過程。」他以自身經歷鼓勵大家,自己也撐過來了,只要相信專業、維持好心情,以感恩的心來過每一天,療程就可以更加順利。

即日起,只要有在台工作證,在台居留證明,領有健保卡,長年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即可參加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
07/08/2025

即日起,只要有在台工作證,在台居留證明,領有健保卡,長年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即可參加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靜思精舍舉辦驗血建檔,結合健檢活動,鼓勵18以上、未滿45歲的職工參加。隨著台灣族群越來越多元,骨髓資料庫也開放長期居留的外籍人士建檔,期待擴大基因樣本,提升配對成功率。海外職工與精舍.....

【封面故事】超越疲憊:我的運動哲學與身心平衡之道文、圖/葉秀真 花蓮慈濟醫院 護理部副主任回顧我的馬拉松世界APP,開始有參賽紀錄始自2006年參加的一場臺北10K路跑。如今,跑齡18年的我已完成了38場路跑,其中66%是超過21K的賽事。...
07/08/2025

【封面故事】超越疲憊:我的運動哲學與身心平衡之道
文、圖/葉秀真 花蓮慈濟醫院 護理部副主任

回顧我的馬拉松世界APP,開始有參賽紀錄始自2006年參加的一場臺北10K路跑。如今,跑齡18年的我已完成了38場路跑,其中66%是超過21K的賽事。有人問我:「妳很喜歡跑步嗎?經常運動嗎?」其實並沒有。最初是因為老公的邀請,他希望我陪他一起跑步,藉此督促我運動強身。

那麼,如何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參與跑步運動呢?歸納有兩個「祕訣」:一、以賽養賽,設定目標自我挑戰;二、呼朋引伴,揪團運動互相激勵。

連續跑2至4小時,又累又無聊的過程中,我曾問資深跑者跑步時都在想什麼?許多人回答:「什麼都不想。」起初覺得這答案不可信,但親身體驗後才明白,當專注於呼吸、跑步節奏時,雜念便會消散,這也是運動能紓壓的原因之一。

運動讓我在生活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下班後藉由流汗釋放壓力,不僅增強體力,面對長時間的高壓工作也更能游刃有餘。同時,我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壓力,培養堅韌的心理素質,讓我在護理工作中依然能保持微笑與熱情。身為護理師,我始終相信,健康是送給自己和病人最好的禮物。

#志為護理

回顧我的馬拉松世界APP,開始有參賽紀錄始自2006 年參加的一場臺北10K 路跑。如今,跑齡18 年的我已完成了38 場路跑,其中66% 是超過21K 的賽事。有人問我:「妳很喜歡跑步嗎?經常運動嗎?」其實並沒有。最初是因為老公的邀....

大林慈濟醫院 舉辦新進住院醫師職前訓練,課程以「醫療人文」為核心,內容涵蓋醫療專業、安全管理、醫病溝通、人文精神,以及環保實作體驗,邀請院內多位資深醫師及專業團隊分享臨床經驗與病人故事,期許帶領年輕醫師踏出兼顧專業與地球永續的第一步。
06/08/2025

大林慈濟醫院 舉辦新進住院醫師職前訓練,課程以「醫療人文」為核心,內容涵蓋醫療專業、安全管理、醫病溝通、人文精神,以及環保實作體驗,邀請院內多位資深醫師及專業團隊分享臨床經驗與病人故事,期許帶領年輕醫師踏出兼顧專業與地球永續的第一步。

中西醫PGY跟專科住院醫師共25人參加。課程涵蓋醫療專業、安全管理、醫病溝通、人文精神,以及環保實作體驗,期許帶領年輕醫師踏出兼顧專業與地球永續的第一步...

花蓮慈濟醫院推出自主研發的「慈濟智能健康管家APP」,是全臺首家導入實名制驗證的醫療APP。
06/08/2025

花蓮慈濟醫院推出自主研發的「慈濟智能健康管家APP」,是全臺首家導入實名制驗證的醫療APP。

長時間使用的台北慈濟醫院 車道與人行道,因雨水導致下方土石鬆動,造成地面凹凸不平,需要重新鋪設連鎖磚。由趙有誠院長率領醫護以及慈濟志工,親自動手維護醫院的出入動線。為期四週的工程,只能利用星期五六日施工,遇上連日不停的大雨,志工必須披上雨衣...
05/08/2025

長時間使用的台北慈濟醫院 車道與人行道,因雨水導致下方土石鬆動,造成地面凹凸不平,需要重新鋪設連鎖磚。由趙有誠院長率領醫護以及慈濟志工,親自動手維護醫院的出入動線。

為期四週的工程,只能利用星期五六日施工,遇上連日不停的大雨,志工必須披上雨衣在雨中趕工,讓醫院可以有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台北慈濟醫院因為車道、人行道老舊,需要重新鋪設連鎖磚,而為期四周的工程,已經持續至第二周,會需要那麼多的時間,是因為不希望耽誤病人的出入,所以只利用每個星期的五六日施工;不過困難的 不只這一點,隨著這.....

您的手指經常感到刺痛、酸麻或無力嗎?那極有可能是「 #腕隧道症候群」。43歲的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騎摩托車經常感到雙手麻痛,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他到台北慈濟醫院 復健科就診,確認是腕隧道...
05/08/2025

您的手指經常感到刺痛、酸麻或無力嗎?那極有可能是「 #腕隧道症候群」。

43歲的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騎摩托車經常感到雙手麻痛,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

他到台北慈濟醫院 復健科就診,確認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因為工作無法時常到院接受物理治療,因此除了訂製穿戴特製的手腕副木支架讓手腕休息外,洪怡珣主任也為他安排「正中神經解離術」,減緩正中神經的壓迫。兩週後,吳先生的症狀減輕許多,不再因手部疼痛困擾。

43歲的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日前下班,騎摩托車經常感到雙手麻痛,且右手較嚴重,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腦系列健康講座」,邀請神經內科部陳俞名主任分享「頭痛要不要緊?」,以及神經內科部一般神經科趙俊明主任介紹「頸動脈粥狀硬化及中風」,讓民眾在生活中就能掌握腦部與全身健康。
04/08/2025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腦系列健康講座」,邀請神經內科部陳俞名主任分享「頭痛要不要緊?」,以及神經內科部一般神經科趙俊明主任介紹「頸動脈粥狀硬化及中風」,讓民眾在生活中就能掌握腦部與全身健康。

【精進講義】「科學看護論」健康共創模式講者/錢淑君 千葉大學護理研究院副教授「科學的看護論」的整個架構、核心思想是每一個科學的行動,都一定有它的客觀性,要根據對象進行評估之後,再來決定要執行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病人、支持病人。要理解個別的對象...
04/08/2025

【精進講義】「科學看護論」健康共創模式
講者/錢淑君 千葉大學護理研究院副教授

「科學的看護論」的整個架構、核心思想是每一個科學的行動,都一定有它的客觀性,要根據對象進行評估之後,再來決定要執行什麼樣的方法來幫助病人、支持病人。

要理解個別的對象(病人),需要具備以下的基本素養。亦即研究人體的自然科學、研究人類社會的社會科學、研究人類從宇宙誕生到現在的進化過程的歷史科學以及研究人類心靈(mind)的精神科學。而更重要也最難的就是心靈(mind)層面的理解與互動。具備了這些基本素養後,護理人員在觀察對象時,可以瞬間在腦海中運用護理的目的論、對象論和方法論,並與對象(病人)進行互動。

護理工作所服務對象是人,需要了解人的心理狀態,而我們所具備的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要站在病人角度為他們去設想,去領會他們是怎麼樣生活過來的。為什麼會生這個病?哪些不足需要我們協助改善?不是我們去幫他解決,是要去和他一起想有什麼辦法,協助他發揮自己的力量去做到。但是別誤會,不是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還是有我們專業必需發揮的。

我相信未來的醫療模式,整體療程除了醫師、護理人員,還有病人本身同樣要參與。正如南丁格爾所言,不只是要活得好,而是要能運用所擁有的每一項生活的能力。

#志為護理

南丁格爾對健康與照護的定義:不僅要活得好,而且要活用每個人生命的力量(Health is not only well-being but also making the best use of a human being’s nature power.)。維護人類個體在和諧的狀態(Well-being meaning the unity of human beings in a harmonious s...

【男丁手記】記住那些溫暖的瞬間文/牟福悌 台中慈濟醫院 9C病房護理師國中畢業後,我希望學習一技之長,也想嘗試與眾不同的職業,於是選擇就讀五專護理系。進入護理學校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涵蓋醫學、心理、護理技巧、溝通協...
01/08/2025

【男丁手記】記住那些溫暖的瞬間
文/牟福悌 台中慈濟醫院 9C病房護理師

國中畢業後,我希望學習一技之長,也想嘗試與眾不同的職業,於是選擇就讀五專護理系。進入護理學校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涵蓋醫學、心理、護理技巧、溝通協調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職業。

還記得二技最後一哩在內科加護病房實習的第一天,面對病床上那些面色蒼白的病人,我的內心充滿複雜情緒,雖然有臨床老師指導,但仍然感到不安。我照護的第一位病人是因甲狀腺風暴住進加護病房。他起初對護理人員非常不信任,眼神充滿敵意,清醒後發現四肢被約束,更加憤怒躁動。

為了減緩他的焦慮,我在執行每項治療時,都會向他說明治療的目的,耐心安撫他,經過了兩天,他終於對我露出了信任的笑容;那一刻,我更加確信,這份工作的價值,不僅在於身體上的護理,更在於情感上的陪伴。

從護生轉變為護理師,工作強度增加、責任更重,每天要監測病人的生命徵象,確保護理操作的準確無誤。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在高強度的環境中尋找一次又一次溫暖的瞬間。例如,當病人逐漸康復,出院時露出的笑容,或在護理過程中,病人對我說:「謝謝你!」這些細微的時刻,讓我感覺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志為護理

國中畢業後,我希望學習一技之長,也想嘗試與眾不同的職業,於是選擇就讀五專護理系。家人十分支持,但也提醒我,護理這條路充滿壓力與挑戰。我很清楚自己內心的渴望,是在患者最需要幫助時給予安慰與支持,甚至在生...

回顧五月於台北慈濟醫院 舉辦的《我們都是醫家人:北區慈濟人醫會義診行記》新書發表會TIMA 國際慈濟人醫會 #人醫心傳
31/07/2025

回顧五月於台北慈濟醫院 舉辦的《我們都是醫家人:北區慈濟人醫會義診行記》新書發表會

TIMA 國際慈濟人醫會

#人醫心傳

五月十一日佛誕日、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慈濟全球浴佛活動剛圓滿,五月十二日週一又遇國際護師節與汶川大地震十七周年,這一天的上午,在台北慈濟醫院陽光大廳,有一群曾經參與過浴佛、汶川義診活動的北區慈濟人...

在花蓮土生土長的石美惠,與慈濟有著不解之緣,六個兄弟姊妹中,曾有四位都在慈濟志業工作。身為長女的美惠,想要為父母分擔,高商一畢業就應徵花蓮市一家外科診所的助理。後來她應徵花蓮慈濟醫院,以應試第二名之姿與醫院簽約,第一份工作是急診室書記。後來...
30/07/2025

在花蓮土生土長的石美惠,與慈濟有著不解之緣,六個兄弟姊妹中,曾有四位都在慈濟志業工作。

身為長女的美惠,想要為父母分擔,高商一畢業就應徵花蓮市一家外科診所的助理。後來她應徵花蓮慈濟醫院,以應試第二名之姿與醫院簽約,第一份工作是急診室書記。後來轉至住出院中心櫃台負責公保業務,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後,開始學習更複雜的勞保申報。

2004年,她第一次從花蓮慈院離職,開了一家簡餐店,把自己累病了。休養期間,過去慈濟醫院的好朋友們去探望她,並邀請她回到醫院工作,進了人力資源室。

在人資室工作的15年間,石美惠在劉曉諭主任的鼓勵和帶領下,於2017年開始發表第一篇論文。她在工作期間到夜二專繼續補上學歷,並報考東華大學EMBA碩士專班,讓她更理解研究方法,所以不斷產出相關論文。

2021年,雖然年齡才55歲,但早早出道的她,已經到了勞保年資可以退休的年紀。退休後她利用一年的時間完成碩士論文,拿到EMBA碩士學歷,2022年1月,石美惠以「黃金人口」的身分回到人資室,繼續貢獻自己的能力。

三度回到花蓮慈院,石美惠已經不為薪水或年資工作,而是因為「很愛慈濟,所以想為慈濟做事」的心情。在醫療機構,看到很多生老病死,她理解到病人遇到的問題,有很多的狀況也會發生在醫療同仁身上。「這個時候,如果可以透過自己的專業,想到好的方法或資源可以提供給同仁解決問題,或是照顧到同仁,就是很有價值的事!」

Address

中央路三段707號
Hualien City
97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