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特熹 泌尿問題 簡單說

達特熹  泌尿問題 簡單說 👨‍⚕️ 我是李宗熹,泌尿科醫師!
🚀 想用更輕鬆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泌尿科!
透過粉絲專頁,分享醫師日常、健康知識,
用簡單易懂的圖文,讓你不再害怕聊「泌尿」!

📌 專業 x 生活化 = 最實用的知識補給站!
跟著我一起,照顧好自己的「泌尿管線」吧!😆
https://litsunghsi.com/

本名 李宗熹
經歷完整醫學訓練,現致力於醫療現場服務。
有感於門診的時間、環境壓力,很難好好與病人說明、衛教。
故設立粉絲專頁,增加一個溝通的平台。

08/09/2025
07/07/2025

41歲高先生五個月前陰莖入珠,分別在龜頭下方12點、3點及6點鐘位置各植入1顆,因入珠部位紅腫熱痛加劇前來就醫,並表示房事總會讓女伴感到不適,在半推半就下結束。經醫師檢查診斷後建議他取出珠子,但高先生堅持保留......

另外, 33歲育有一子的趙先生困擾陰莖越來越彎曲,妻子也抱怨恩愛時不舒服而就醫。經檢查診斷趙先生陰莖彎曲是性行為過程中受外力創傷,陰莖的海綿體組織在受傷尚未癒合下又再度受傷,這種狀況幾次後使得彎曲角度越來越大。

這兩位患者的情況究竟該如何處理?治療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狀況呢?一起來聽聽 #泌尿科 #李宗熹醫 達特熹 泌尿問題 簡單說 怎麼說吧👇

📬|詳細新聞報導
▸ 聯合新聞網: bit.ly/4lpGSIO
▸ 自由健康網: bit.ly/4kjTn7H
▸ 中時新聞網: bit.ly/4lpHHRU
▸ Yahoo!新聞: bit.ly/4nm5N1H
▸ PChome新聞: bit.ly/4kli5Vw

🌟 什麼是「單一腎臟(Solitary Kidney)」?上週遇到一位因急性腹痛住院的病人,看電腦斷層的時候影像檢查顯示他有右側輸尿管結石,導致嚴重腎水腫。但令人訝異的是 —— 他的左側腎臟竟然不見了!進一步詢問病史後才知道,其實早在十年前...
27/06/2025

🌟 什麼是「單一腎臟(Solitary Kidney)」?

上週遇到一位因急性腹痛住院的病人,看電腦斷層的時候影像檢查顯示他有右側輸尿管結石,導致嚴重腎水腫。但令人訝異的是 —— 他的左側腎臟竟然不見了!
進一步詢問病史後才知道,其實早在十年前健康檢查的超音波就發現,他是天生沒有左側腎臟。只是,因為平時身體健康,他一直沒有特別在意。
這次的問題就在於——他的身體其實一直只靠右腎在運作。而當這顆唯一的腎臟被結石堵住,排不出尿、代謝廢物堆積,導致急性腎衰竭,尿毒症狀況一度相當嚴重。
所幸經過內視鏡手術取出結石、解除阻塞後,腎功能逐漸恢復,總算化險為夷。

🎯「單一腎臟」是指一個人只有一顆功能正常的腎臟。
可能原因包括:
先天性缺腎:出生時就只有一顆腎臟。
後天性腎切除:例如因腫瘤、外傷或感染而手術切除。
功能性單腎:另一側腎臟存在但功能嚴重受損、萎縮。

許多單腎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生活也與常人無異,因為唯一的腎臟會代償性增大來維持正常功能。但一旦這顆腎臟出了問題,風險就無法忽視。
單腎者特別需要注意的幾件事❗:
📌避免腎臟受損:例如使用止痛藥過量(NSAIDs)、高蛋白飲食(如
果已有慢性腎臟衰竭)…等。
📌定期追蹤腎功能: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腎功能、尿蛋白。
📌控制血壓與血糖:這些都是慢性腎病的高風險因子。
多留意泌尿道感染或結石徵兆:及早處理,避免延誤導致腎損傷。

這次的病人,如果早點意識到自己只有一顆腎,或許會更警覺尿路結石的風險、治療,也可能避免這場突如其來的腎衰竭危機。
🩺 單腎不是不能過健康生活,但需要更多的「自我管理」與「醫療追蹤」。

#腎臟功能要注意
#尿路結石會損害腎功能
#阮綜合醫院
#泌尿科李宗熹

🛌  麻醉安全知多少  🛌坊間廣告常見的「舒眠麻醉」或「無痛麻醉」,其實就是 靜脈麻醉(IVGA) —— 用藥物讓你進入睡眠狀態,但沒有插管,全程靠「自己呼吸」。🛑風險在哪裡?如果劑量掌控不當,自主呼吸變弱甚至停止,就可能發生呼吸抑制、缺氧...
15/06/2025

🛌 麻醉安全知多少 🛌

坊間廣告常見的「舒眠麻醉」或「無痛麻醉」,其實就是 靜脈麻醉(IVGA) —— 用藥物讓你進入睡眠狀態,但沒有插管,全程靠「自己呼吸」。

🛑風險在哪裡?
如果劑量掌控不當,自主呼吸變弱甚至停止,就可能發生呼吸抑制、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關鍵在於:
✔ 是否有專人即時監測麻醉深度?
✔ 自主呼吸的情況是否有隨時評估?
✔ 是否具備應變與急救能力?

📌最著名的悲劇案例是「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森,當年就是因為在沒有完善監控下施打「牛奶針」(Propofol),最後不幸因呼吸抑制死亡。

👉結論:
在診所接受舒眠麻醉手術沒問題,但請務必詢問清楚:
「誰在麻醉?有沒有全程監控我的呼吸?」
自己的安全永遠擺第一!
-----------------------------------------------------------------------
補充說明一下
🧪 牛奶針是一種靜脈注射的全身麻醉劑,主要成分是異丙酚(Propofol)。它使人進入睡眠狀態,並抑制呼吸、心跳,血壓也會下降,因此主要用於麻醉和鎮靜。
因製劑外觀呈乳白色而有「牛奶針」之稱。

#診所比較彈性能配合病患的時間
#醫院的人力比較充足能應付突發事件
#所以日間手術的病人我主觀上都不太喜歡舒眠麻醉
#阮綜合泌尿科李宗熹

上週網路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習歷程檔案」所引發的爭議。事件最後發展出乎意料,原本已經正取錄取的學校,竟全數取消正取資格,可說是風雲變色。對該高中畢業生而言,這應該是人生至今最沉重、最糟的打擊,沒有之一。😭社群媒體上,相關...
09/06/2025

上週網路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習歷程檔案」所引發的爭議。事件最後發展出乎意料,原本已經正取錄取的學校,竟全數取消正取資格,可說是風雲變色。對該高中畢業生而言,這應該是人生至今最沉重、最糟的打擊,沒有之一。😭

社群媒體上,相關討論自然如火如荼,有人認為是學生誠信出了問題,也有人認為是整個制度過於複雜,應該回到讓分科測驗(以前叫指考,我那時候還叫聯考)為主的招生方式,才比較單純公平。
出於好奇,我特地查了一下自己的高中母校近年的榜單,發現比起當年聯考時代的結果,現在的成績確實亮眼許多。從這個角度看,現行制度似乎真的讓六都以外的學生有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

不過說實話,對從未接觸過的人而言,「學習歷程檔案」實在太陌生了,幾乎像是外星語言。未來當我也成為高中生家長時,恐怕也會焦慮到不行,覺得自己幫不上忙。難怪有人會懷念過去的制度,不用看一堆說明就能理解分數怎麼算,單純直接。

但回到這次事件本身,「誠信」應該始終是核心的普世價值。以醫師這個職業來說,和病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建立在誠信之上。如果不是根據事實與醫療準則來行事,而是每次都要「編故事」來應付,那不僅無法信任,也會影響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炙熱的誠實會讓人退縮,苦澀現實會讓人想逃避,但逃過這一次,下一次呢? 後座力很強的誠信,會給你個痛快,再轉化為下一步的推動力。
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光靠一顆誠實豆沙包是不夠的,因為現實中充滿了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多變的局勢。然而,儘管我們需要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內心深處某些更根本的價值與原則,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動搖的。

#虎尾高中榜單很厲害
#社會的生存很複雜
#二顆誠實豆沙包能解決嗎

醫療現場真是很需要人力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正常局部麻醉手術的參與人員是主刀醫師,搭配一個助手,最多再加上一個護理師(拆器械給手術使用),2~3 個人就夠了。以今天的手術為例。對象是不滿2歲的幼童,施行的是包皮環切手術。手術時間不長,是局...
04/06/2025

醫療現場真是很需要人力
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

正常局部麻醉手術的參與人員是主刀醫師,搭配一個助手,最多再加上一個護理師(拆器械給手術使用),2~3 個人就夠了。

以今天的手術為例。
對象是不滿2歲的幼童,施行的是包皮環切手術。
手術時間不長,是局部麻醉進行。
所以手術進行中安撫小病人就成了一門功課了。

今天除了上述人員,還有一個家屬陪伴小病人,
再搭配左右各一個護理師分散他的注意力,還神救援了他常見的youtube的卡通短片,
整個手術就在間竭的哭泣聲與身體不亂動的配合中進行著,快結束時,
家屬突然靜地冒出了一句: 我頭有點暈,好像站不太住了,這時候大家的注意力又轉移到大人的身上,
幸好帶離手術室,稍事休息後,就沒大礙了。

說真的,這種「人力需求的情況」的情況,在醫療現場非常常見, 尤其面對小小孩,能順利完成手術,靠的真的不只是單純的醫療技術, 更多的是耐心、團隊合作。

能局部麻醉就盡量減少全身麻醉的風險,有哭聲沒關係,不要亂動的太厲害,耳朵忍耐一下噪音就好了。畢竟無痛麻醉那麼多種,到底是用那一種,而呼吸道、自主呼吸的管理與監測,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太深奧了、不懂其中的差別,也難以判斷其中的安全差異。因此,最重要的是術前充分溝通,確認麻醉、手術方式,讓整體過程的安全與順利。

#小病人真的必要手術時才手術比較不會有心理陰影
#舒眠麻醉可以考慮但是要問清楚
#感謝今天輔助的各位手術才能順利完成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李宗熹

📢【剛發現是攝護腺癌,就是第四期了?】世界強權的卸任總統確診攝護腺癌,消息曝光後震驚外界,因為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頭。🤯 大家不禁想問:國家元首不是都有做健康檢查?怎麼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攝護腺癌真的不是少見的病!根據國健署資料,它在台灣男...
21/05/2025

📢【剛發現是攝護腺癌,就是第四期了?】

世界強權的卸任總統確診攝護腺癌,消息曝光後震驚外界,因為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頭。🤯 大家不禁想問:國家元首不是都有做健康檢查?怎麼一發現就是晚期?

其實,攝護腺癌真的不是少見的病!根據國健署資料,它在台灣男性癌症中發生率排第三(本來第五)。而它最麻煩的地方是👇

🔍 早期幾乎沒症狀,就算有也跟攝護腺肥大很像,像是尿不乾淨、夜尿頻繁,很容易被忽略。 🩸 PSA指數(前列腺特異抗原)雖然能篩檢,但數值升高不一定就是癌,也可能是良性增生或發炎,不能單靠這個判斷。
👨‍⚕️ 通常醫師會綜合 PSA、觸診、年齡與家族病史,必要時做切片、MRI、骨骼掃描來確定病情。即使已屬晚期,只要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荷爾蒙,單株抗體、化療,…等等),仍可有效緩解症狀,延長壽命,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重點是「早期發現、早期控制」! 50歲以上男性,真的建議每年做一次 PSA 抽血檢查,不痛不癢,卻能早一步保命!
📣 有家中長輩是高風險族群的,也記得提醒他們去檢查喔~ 健康無價,千萬別等到出事才重視!

#阮綜合泌尿科李宗熹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有上升(從第五變成第三)
#男性都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

面對當兵是 閃一下 還是 解鎖成就 ?當兵是「閃一下」,還是「解鎖成就」?最近引起關注的閃兵事件,讓我想起當年在成功嶺接受預官訓練的日子。翻了翻書櫃,找出當時的訓練照片,看到拍照日期是民國97年8月,才驚覺,原來離開那段每天清晨六點晨跑、順...
18/05/2025

面對當兵是 閃一下 還是 解鎖成就 ?

當兵是「閃一下」,還是「解鎖成就」?最近引起關注的閃兵事件,讓我想起當年在成功嶺接受預官訓練的日子。翻了翻書櫃,找出當時的訓練照片,看到拍照日期是民國97年8月,才驚覺,原來離開那段每天清晨六點晨跑、順便看雲的生活,已經那麼久了。
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一邊看著雲朵自在地飄浮天際,一邊用雙腿踩踏出一整天的訓練行程。從手榴彈投擲、槍械拆解,到真槍實彈的射擊訓練,其中最辛苦的莫過於單兵戰鬥教練——整天在地上翻滾。那時候,我終於真正體會到「灰頭土臉」這個成語的重量。
新聞中提到的各種免役情況,大多有明確且客觀的標準,例如地中海型貧血,是透過血液檢測才能診斷,無法透過人為手段影響結果。當然,任何制度都可能有漏洞,只希望未來能持續改善,讓制度更周全、公平。

#醫學系畢業也可能不小心變成孫排長
#請鄰兵以火力掩護我要@^@ #% #^%
#服役就是把他硬吞下去就對了

【腦波檢查竟然要……XYZ!?】醫療檢查百百種,有時連我們自己這些醫療人員也會不小心踩雷!像抽血前要空腹、做影像檢查如果要打顯影劑也得禁食、泌尿科門診來之前不能先跑去上廁所(驗尿就沒得驗啦)——這些準備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但你知道嗎?這週我...
10/05/2025

【腦波檢查竟然要……XYZ!?】

醫療檢查百百種,有時連我們自己這些醫療人員也會不小心踩雷!

像抽血前要空腹、做影像檢查如果要打顯影劑也得禁食、泌尿科門診來之前不能先跑去上廁所(驗尿就沒得驗啦)——這些準備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

但你知道嗎?這週我們遇到一個腦波檢查被退貨的小插曲👇

有位病人因為最近精神狀況怪怪的,安排抽血、超音波、還有腦波(EEG)檢查。流程一切順利,直到病人走進檢查室,五分鐘不到就出來了……

因為!頭皮太油,電極線貼不上去😅

技術員很無奈地說:「這樣沒辦法量啦~訊號會飄,會不準,麻煩洗完頭再來。」

最後病人回病房洗頭,乾乾淨淨再回來,順利完成檢查 ✨

這件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
身為泌尿科醫師,不知道腦波前要洗頭,真的一點都不丟臉。
但如果你有要做 EEG,記得洗頭,不要擦髮油,也別上造型品,這樣檢查才會準又順利!

#腦波檢查 #洗頭很重要 #有用的小知識增加了
#有準備最安心
#實際檢查的細節以實際與醫師討論後為主

「為何軟式輸尿管鏡手術的費用會如此高昂?」隨著軟式輸尿管鏡的普遍使用,越來越多病人接受這項手術,知名度也大幅提升。因此,常有病人詢問:「為什麼這種手術的自費費用這麼高?」其實,只要了解手術流程與會使用到的耗材,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手術是在...
26/04/2025

「為何軟式輸尿管鏡手術的費用會如此高昂?」

隨著軟式輸尿管鏡的普遍使用,越來越多病人接受這項手術,知名度也大幅提升。因此,常有病人詢問:「為什麼這種手術的自費費用這麼高?」其實,只要了解手術流程與會使用到的耗材,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

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首先會使用硬式輸尿管鏡,從輸尿管遠端檢查至接近腎臟的近端位置,並先放置一條導線。接著,再沿著導線將適合的輸尿管導引鞘送入輸尿管近端(有時需要使用移動式X光機協助確認導引鞘的位置)。這些步驟完成後,才能開始進行軟式輸尿管鏡的操作。
透過軟式輸尿管鏡前端可彎曲的設計,醫師能完整檢查腎臟內每一個腎盞,找出病灶後進行切片或碎石處理(視病灶類型而定)。若為結石,則會使用專用的取石網或負壓吸引輔助裝置協助取出碎片。
手術結束後,會撤除導引鞘與內視鏡,再放置雙J型輸尿管導管以保持引流,這樣整個手術流程才算完成。

至於費用高昂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軟式輸尿管鏡本身的耐用度較低,在高頻率使用下容易損壞,這是全球皆有的現象。因此,目前多數醫療院所已改用拋棄式軟式內視鏡。這類鏡體不僅能確保彎曲功能正常,也不需擔心消毒不完全造成交叉感染,同時重量較輕、操作起來較不疲勞,有助於提升手術的穩定性、完整性與結石清除率。
除了內視鏡與導引鞘的費用,軟式輸尿管鏡專用的取石網與雷射設備也都有特別規格,無法直接沿用於硬式輸尿管鏡,這部分同樣屬於自費項目。

附錄說明:
硬式輸尿管鏡檢查,若發現輸尿管明顯狹窄,則會先放置雙J導管進行擴張,等待 7~10 天後再安排軟式輸尿管鏡手術。
使用負壓吸引法時,需搭配前端可彎曲的導引鞘,才能深入腎臟內部,提高結石清除效率。

#有疑問的都可以下方留言討論
#軟式輸尿管鏡要搭配的東西很嬌貴
#慎選適合的臨床情況
#圖片的排版美編對我有點吃力
#阮綜合泌尿科李宗熹

軟的好?硬的強?快速看懂輸尿管鏡的差別輸尿管鏡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內視鏡手術,主要用於處理位於輸尿管內的結石。在半身或全身麻醉下,醫師會將內視鏡經由尿道、膀胱進入輸尿管,找到結石後,利用氣動式或雷射能量將其擊碎。這些碎片自行隨尿液排出體...
12/04/2025

軟的好?硬的強?快速看懂輸尿管鏡的差別

輸尿管鏡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內視鏡手術,主要用於處理位於輸尿管內的結石。在半身或全身麻醉下,醫師會將內視鏡經由尿道、膀胱進入輸尿管,找到結石後,利用氣動式或雷射能量將其擊碎。這些碎片自行隨尿液排出體外,或是依需要使用取石網將其夾出。
若結石位於靠近腎臟的輸尿管近端,擊碎過程中有可能導致結石逆行回到腎臟。傳統硬式輸尿管鏡無法彎曲,無法通過輸尿管與腎盂之間彎曲的連接處,就無法深入腎臟內部繼續進行手術,手術可能因此中止,剩餘結石日後仍可能掉回輸尿管,造成疼痛與阻塞。😵

這個硬式輸尿管鏡一直克服不了的問題,隨著軟式輸尿管鏡的出現,出現了解決之道。😊😊😊

藉由高度的柔軟性與可彎曲性,內視鏡可順利進入腎臟,經過高解析度鏡頭的畫面,搜尋並處理逆行或原本位於腎內的結石,可靈活操作,提高手術完整性,也降低結石復發與併發症風險。此外,過去無法觸及的腎盞深處腫瘤,在軟式輸尿管鏡的協助下,也能確實取到病理組織,做出更準確的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

#科技真的很進步10年前還沒這東西
#需搭配專用的器材所以整體成本高
#高雄阮綜合醫院泌尿科李宗熹
#有疑問歡迎下方留言

Address

Kaohsiu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達特熹 泌尿問題 簡單說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