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2025
我的母親,患有第二型躁鬱症,也就是輕躁症。
第二型躁鬱症(Bipolar II Disorder)是躁鬱症的一種類型,主要特徵是抑鬱發作和輕躁發作(hypomania),但不會出現完全的躁狂發作(mania)。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第二型躁鬱症的診斷標準包括:
• 情緒高漲:看起來似乎過度的異常快樂或欣快的狀態。
• 增加能量:能量水平激增,從而提高生產力和活動能力。
• 睡眠需求減少:只睡了幾個小時就感覺休息好了。
• 賽車思維:快速地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
• 衝動:從事危險行為,例如瘋狂消費、魯莽駕駛或無保護的性行為。
• 更加健談:說話比平常多,並且感到有繼續說話的壓力。
• 分散注意力:由於外部刺激而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
我的母親幾乎全中。
母親是在我大學時,經由身心科診斷出的病症。
於此之前,我始終無法理解,在外人面前,永遠那麼活力滿滿,熱情率真,豪氣干雲的大姊頭...
為什麼對待我們永遠”不是在咆嘯,就是在咆嘯”的路上、
如果不是”在打我們,就是在要從麻將桌上下來打我們”的路上;
為什麼在我小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時,第一時間我不會哭,而是緊張地看母親有沒有在附近,因為如果被看到了我會被毒打一頓;
為什麼我的母親,比起照顧我們,她更喜歡跟朋友們一起連續通宵達旦的打麻將;
為什麼我的母親總是把高能量、快樂歡愉的那一面都留給朋友,回到家就換了一副面孔,當我們向她解釋事情並非如她所設想的那樣時,我們永遠無法活著走出她的邏輯思維;
對輕躁症的患者來說,她們對於壓力的感受以及反應,比未罹患輕躁症的人,更容易受刺激。
所以當家人之間,如果有誰臨時發生了什麼突發狀況或者小意外,她的反應如果不是”像鴕鳥一樣躲起來不敢看”,就是陷入癲狂般--用非常難聽的字眼,將所有的錯誤推向給發生事故的家中成員,檢討被害者。
「都是因為妳/你,害我那麼丟臉」
「妳被霸凌? 怎麼不會檢討為什麼發生這種事情的是你/妳,不是別人?!」
「妳是有這麼欠人X是嗎? 失戀哭什麼哭? 丟人現眼」
「年紀那麼小,就在聽情歌,是起秋了是嗎? 騷枝擺(客語)…頭髮給我剪掉!」
(於是我跟妹妹國小的時候,完全是男童的髮型)
記得在我國小五年級左右,因為母親要到朋友家通宵打麻將,她為了避免被父親指摘不照顧家庭,就會把我們帶去她朋友家過夜;
有一次我在她朋友的臥房地舖上睡到半夜,迷迷糊糊間感覺有一隻手摸上我的腿。當下我一秒清醒過來,假裝翻身時意識尚未完全清醒地試圖讓對方停下手邊動作。
接著對方確實也裝作無事,躺回床鋪醉倒。
我忍住恐懼跟不知所措的情緒,等了大概像是一個世紀這麼長的幾分鐘後,再假裝要上廁所離開房間,去到離母親牌桌最近的客廳沙發上蜷縮著等待天亮。
一直到隔天放學後,我才跟母親反應這件事情,因為根據我的經驗,熬夜後的母親,在早上的攻擊性,是最強的。
而當我說出這件事情時,母親反應是充耳不聞,當作她什麼都沒有聽到….
因為她對他人的情緒,沒有處理與共情的能力。
其實,讀過心理學的人,應該都能夠預測,在功能不良的家庭環境下,對於兒童造成的心理影響/創傷,將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在我踏進30+離異帶2娃的人生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完全不熟的人;
我不知道原來情侶之間的相處,不需要透過”性”來討好對方,才能得到重視。
我不知道原來夫妻之間,只要不願意,被強制的房事關係,就叫做婚內強暴。
都已經離婚了,我依然無法確定:這一生中,到底有誰是真正愛過我的?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對於我的母親,我的感情矛盾且複雜的。
但我依然會真心地希望我的媽媽可以身心健康,平安無虞。
近年來,我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做到:
*辨別母親那些言行是來自於輕躁症,合理的立下情緒結界,不會不受控制的隨著她的言行丟出刺激更大反應的回應;
*用更彈性的視角,看待母親的內在處境。
去年,我發現母親的語言表達及行為模式變化太多,帶母親到林口長庚的神經心理學門診進行早發性失智症的預防性檢查。
醫生在檢查前進行例行性的問診時,他說了一句話:
妳知道躁鬱症本來就距離失智症很接近了嗎?
我心裡默默地回答他:我知道,而且已有心理準備,因為我的曾外祖母就是失智症多年後離世,遺傳機率來說,可能性不容忽視。
未來的時間,還剩下多久,我並不清楚。
現在我能做的事情,是在擁有我自己基於自己內在最舒適的基礎下,讓每一個與家人之間的相處,都能讓每個人的特質被看見,讓結局最後是一個「滿圓」。
幸好我有NLP的Buff,看得懂所有母親與我們家庭的生態的完整後設,用薩提爾內在調整的技巧轉化,把自己從創傷裡解放出來。
幸好我有鳳凰靈氣的支持,將生命歷程中成長帶來的疼痛,燃燒成有利於我的生命轉化資源。
幸好我身邊有眾多高靈性成長的眾朋友,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人類對人類」的愛,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今年母親節,就讀大班的兒子跑過來,抱著我說:
「我愛馬麻。遊戲裡面的存檔點是如果受傷或死掉,就要從存檔點去補血或者補命重新來過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我的馬麻就是我的存檔點。」
嗯!這份母親節禮物,我很喜歡。
因為我知道,我讓來自我母親的家族詛咒,停止在我這裡了。
#未來我們都要只走花路。
#母親節 #原生家庭 #療癒 #薩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