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說心裡話

心理師說心裡話 心理學專業深入,但生活裡卻俯拾皆是
從個人到人際,從醫療健康到商業經營
希望這個平台能讓高塔裡的心理學,走入生活為大家建立起通往心理學知識的橋樑
也和大家一起激發出更多心理學應用

此粉專由陳奕臻臨床心理師經營,演講或採訪邀約請私訊或寄信至psy.izhen.chen@gmail.com

專長於兒童情緒行為問題處理、人際互動訓練、注意力訓練、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遊戲治療、親子諮詢、親職教養、正向教養、壓力管理、情緒調節。

經歷與服務地點:
拾月拾日 心理治療所
日希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治療所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兒童發展中心

就是今晚!!!!!有空的人歡迎報名上線參加唷!這次和心情鹿比mood deer合作一口氣將教養的三刀流:行為理論+正向教養+正念教養一併帶給大家買到賺到重點是還不用買,是免費講座!還在為孩子情緒爆走苦惱嗎?面對教養,已經黔驢技窮想多學幾招情...
22/07/2024

就是今晚!!!!!
有空的人歡迎報名上線參加唷!
這次和心情鹿比mood deer合作
一口氣將教養的三刀流:行為理論+正向教養+正念教養
一併帶給大家

買到賺到
重點是還不用買,是免費講座!

還在為孩子情緒爆走苦惱嗎?
面對教養,已經黔驢技窮
想多學幾招情緒教養技巧
想當個情緒穩定、從容地照顧者的你
趕快手刀+1囉~~

--------------------------------------
🎯孩子的情緒導遊:終結耗能教養
⌚2024-07-22(一)07:00-08:30PM
🎤陳奕臻/臨床心理師
🟡報名連結放在下方留言處👇
-----------------------------------------

這張圖好經典過動兒的執行功能較弱(執行功能簡單講就是清楚記得目標,克服路上的困難與干擾,朝目標前進的能力)常常會忘記原先目標是什麼或是容易被旁邊事物分心導致難以達成任務任務有時是寫作業,有時是玩遊戲,有時甚至只是聊天說話這些事看似稀鬆平常但...
20/07/2024

這張圖好經典
過動兒的執行功能較弱(執行功能簡單講就是清楚記得目標,克服路上的困難與干擾,朝目標前進的能力)
常常會忘記原先目標是什麼
或是容易被旁邊事物分心
導致難以達成任務

任務有時是寫作業,有時是玩遊戲,有時甚至只是聊天說話
這些事看似稀鬆平常
但其實都需要整合各式的執行功能
對過動兒而言
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過動 #注意力不足 #社交情緒 #早療 #弱療

"過動症者的敘事方式"

2024.04.30感謝 真善美居家護理所/真善美居家長照機構邀約講座-「自閉症的居家照顧訓練」-上個月把《我可能錯了》看完一直很想試試作者做的-沒有投影片的演講除了做投影片很耗時之外有時候也會覺得腦袋裡和口述可以呈現的東西,不見得能以視覺...
30/04/2024

2024.04.30感謝 真善美居家護理所/真善美居家長照機構邀約講座-「自閉症的居家照顧訓練」
-
上個月把《我可能錯了》看完
一直很想試試作者做的-沒有投影片的演講

除了做投影片很耗時之外
有時候也會覺得腦袋裡和口述可以呈現的東西,不見得能以視覺講義呈現

如果預先做好了講義
當然腦袋裡的架構會更清楚
但演講時也比較容易被講義內容給侷限
比較難因著每一場講座的情境、聽眾有所調整
也就更難與聽眾同在

只是在這個需要講義才能核銷
慣常習慣是用投影片演講的年代
不做講義,好像也會擔心沒能給邀請單位一個交代😅
—————
今天受邀到真善美長照機構
跟居服員們介紹與分享 #自閉症的居家照顧技巧
到場時被通知「投影機壞了!」
承辦好像很抱歉
但我心裡小鹿亂撞啊!!
終於可以來試試清唱版本的講座了!!

畢竟是跟自閉症打滾了十幾年
沒有講義我更有信心可以大大發揮!💪💪
今天好自然的跟大家對話、跟大家分享案例
喜歡邊講邊手舞足蹈、喜歡看著每一雙專注的眼神!
跟聽眾同在的感覺
讓最後的QA好踴躍
也讓每一場講座都顯得獨一無二!

謝謝真善美的居服員們
還陪我任性的拍了剪刀石頭布合照😂

最後的大哉問QA,我們一起期待下次見面再繼續細細討論吧❤️

#自閉症 #亞斯伯格 #心理治療 #居家照顧 #長照 #演講

感謝WaCare邀約這是第一次嘗試短講,很有趣!在短短20分鐘裡,不能給太多概念,最多傳達1-2個重點,然後用滿滿的案例包裝、重複加強印象!很感動平日晚上八點,爸爸媽媽還是挺起精神來上課,而且最後10分鐘的QA實在好精彩!爸爸媽媽才是案例寶...
26/03/2024

感謝WaCare邀約
這是第一次嘗試短講,很有趣!

在短短20分鐘裡,不能給太多概念,最多傳達1-2個重點,然後用滿滿的案例包裝、重複加強印象!

很感動平日晚上八點,爸爸媽媽還是挺起精神來上課,而且最後10分鐘的QA實在好精彩!爸爸媽媽才是案例寶庫,好喜歡這樣很具體、有實例的跟大家一起討論!

【短講心得】:要當YouTuber不容易呀!(光是要截圖到好看角度就是難題)

#手足競爭 #特殊兒 #親子教養

【免費線上講座】家長怎麼做都偏心?特殊兒手足教養策略最近和WaCare平台合作,想一起守護星兒~~目前規劃了一場短講,讓大家輕鬆學習,歡迎大家在google meeting與我相會唷~~---以下課程資訊---【你有以下困擾嗎?】🔍家中孩子...
18/03/2024

【免費線上講座】家長怎麼做都偏心?特殊兒手足教養策略
最近和WaCare平台合作,想一起守護星兒~~
目前規劃了一場短講,讓大家輕鬆學習,歡迎大家在google meeting與我相會唷~~

---以下課程資訊---
【你有以下困擾嗎?】
🔍家中孩子出現與特殊兒手足爭寵、吃醋的狀況,不知道怎麼辦
🔍孩子對特殊兒手足時常抱怨或嫌棄,家長聽了好難過
🔍無論怎麼做,孩子都說家長偏心、不公平?

家中有特殊兒,為了因應特殊孩子的需求,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心力,每天奔波早療、時常關注特殊兒的狀況...無形中可能使一般發展手足感受到自己被忽略、心理不平衡,甚至對特殊兒手足產生負面情緒?!
在有限的時間與心力下,要如何才能確保每個孩子都得到適當的支持和關愛,對家長來說是一大難題!這堂課邀請臨床心理師,教你如何平衡教養不同需求的孩子,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係,更能促進手足之間的友好關係!

【上完這堂課可以學到...】
💡家有特殊兒手足,對一般發展手足會有什麼影響?
💡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更理解特殊兒手足的狀況
💡家長育有一般兒與特殊兒手足的平衡教養策略

【適合對象】
✔︎育有特殊需求孩子及一般孩子的家長
✔︎對手足教養議題感到困擾的家長

【報名連結】

【你有以下困擾嗎?】 🔍家中孩子出現與特殊兒手足爭寵、吃醋的狀況,不知道怎麼辦 🔍孩子對特殊兒手足時常抱怨或嫌棄,家長聽了好難過 🔍無論怎麼做,孩子都說家長偏心、不公平? 家中有特殊兒,為了因應特殊...

今天進行了一場大講堂四小時的講座!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帶著大家做正念聽當下有什麼聲音時現場一片寂靜每個人都專注著聽聽看細微聲音然後我的肚子就叫了😅 #早療專業人員講座
08/10/2023

今天進行了一場大講堂四小時的講座!
印象最深的是
當我帶著大家做正念聽當下有什麼聲音時
現場一片寂靜
每個人都專注著聽聽看細微聲音
然後
我的肚子就叫了😅

#早療專業人員講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東西凌亂邋遢、坐不住、行事衝動老師每天打電話、寫聯絡簿現在安親班可能要退貨了 #我的孩子該用藥嗎治療室裡,常有家長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切入1️⃣先從台灣醫療體制談起 #用藥與否,應當與「醫師」討論心理師做的是...
05/10/202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東西凌亂邋遢、坐不住、行事衝動
老師每天打電話、寫聯絡簿
現在安親班可能要退貨了
#我的孩子該用藥嗎

治療室裡,常有家長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切入

1️⃣先從台灣醫療體制談起
#用藥與否,應當與「醫師」討論
心理師做的是心理治療
以行為介入方式進行療育;
藥物屬於「醫師」的專業領域
醫師會依孩子的年紀、體重、症狀嚴重度、藥物作用等面向
全盤考量,做出醫療決定。
家長也可以將自身考量或疑慮告知醫師,
納入用藥與否或調整藥物的考量依據。

2️⃣從改善症狀面項談起
要讓孩子出現行為改變
很重要的是 #建立孩子的成功經驗
但若孩子症狀過於嚴重
即使孩子努力想專心、想靜坐
也難以達成
那便會增加挫折感
造成反效果

#藥物與心理治療相輔相成
此時用藥就像幫孩子盪鞦韆的推手
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成功
體驗到肯定與讚賞
但重要的是
此時的成功,只是藥物的成功
我們需要趁勝追擊
在孩子盪高時,
教導他如何伸腳出力往前、屈腳往後
才能學習行為技巧、自我控制
而這就是心理治療的行為介入

#你可以怎麼做
在孩子能妥善收拾時
肯定他「你能照順序檢查書包、收拾書包!把東西都帶齊」
在孩子能專心上課時
肯定他「上課時有看向老師,專心聽課」
在孩子吃飯坐定時
肯定他「今天吃飯屁股有黏在椅子上,腳有踩在地板上,坐好吃完飯才離開!」
當孩子從內而外的學習到該如何收拾、專心、坐好
這些能力才真正是孩子習得的能力
而不只是藥物效果!

#你的一小步 #都能成就孩子的一大步

#心理治療 #行為介入 #注意力不足 #過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藥物治療 #早療 #早期療育 #弱療 #弱勢療育

趁著最近的心理師證照風波剛好可以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分辨自己得到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心理諮商/心理治療服務。直接公布答案 請找  #臨床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精神科  #醫師 這些才是我們真正的職稱!!花了七八年拿到執照,結果去演講、推...
21/09/2023

趁著最近的心理師證照風波
剛好可以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分辨自己得到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心理諮商/心理治療服務。

直接公布答案
請找 #臨床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精神科 #醫師
這些才是我們真正的職稱!!

花了七八年拿到執照,
結果去演講、推廣
承辦人、主持人、觀眾都沒辦法叫對我們的名字
實在是蠻傷心的😢
當然,最傷心的還是
拿到執照後,賺的還不及人家的一成😭😭😆

諮詢師、諮商師、心靈師、心理諮商師、心理醫生、心靈導師
通通奧斗
------
大家可以做以下三件事,來確保自身權益:
1️⃣確認提供服務者的職稱
再次正名 #臨床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精神科 #醫師

2️⃣要求提供服務者,出示執照
執照上會登記有職稱、姓名,以及執業登記地點。

3️⃣上衛福部網站查詢
只要輸入提供服務者的姓名,按下查詢,並點擊詳細資料,確認此人的執照為何。
網址傳送門👉https://reurl.cc/Y0v6gn
-----

醫療人員、醫事人員要取得合法執業(提供醫療、醫事服務)資格,
都需要先取得相關 #學歷
再國考取得 #證書,
然後找到工作後,向衛生局 #執業登記(執登),以取得 #執照

取得執照才算闖關完成,才能提供醫療/醫事服務唷!
光有證書還不夠唷~
112年領有證照,而沒有在工作(沒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師,可是高達23%呢!
112年臨床心理師的領照數及執業人數這裡查
網址傳送門👉https://reurl.cc/nL10kX

#多了解一點 #少吃虧一點

#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執照 #證書

【情緒能幫忙 EP3難過】有些人的生命裡,常常擔任著照顧者,照顧兄弟姊妹、照顧爸爸媽媽、照顧另一半、照顧孩子,卻往往,忘了照顧自己。在這些艱辛的日子裡,這些人總是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那根懸在空中的細細鋼絲,繃緊神經地在維護著此刻剛剛好的平衡,似...
07/09/2023

【情緒能幫忙 EP3難過】
有些人的生命裡,常常擔任著照顧者,照顧兄弟姊妹、照顧爸爸媽媽、照顧另一半、照顧孩子,卻往往,忘了照顧自己。

在這些艱辛的日子裡,這些人總是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那根懸在空中的細細鋼絲,繃緊神經地在維護著此刻剛剛好的平衡,似乎當自己鬆懈了,一切就都垮了。
#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 #都被自己當成小事
每當被關心起那些辛苦、那些傷痛時,自然反應的說著
「我沒特別覺得怎樣耶!」
「那也沒什麼,反正我本來就不喜歡他」
或是「這也沒辦法啊!我不做誰做」
習慣的把自己的感受關上,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後頭。

久而久之,人們似乎忘記自己會難過,就像俗女養成記裡的洪育萱,不知道該怎麼掉眼淚,只是不斷告訴自己「育萱從來不會哭,育萱從小淚腺有問題,哭不出來」
#彷彿只要不哭, #就不存在難過的事一樣。
#我們為什麼要難過
但是,劇裡的陳嘉玲,大喊著要洪育萱哭出來!
為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難過的人哭出來?
為什麼需要遇到爛事的人,承認他的難過?
#難過幫我們連結他人,讓身旁的人能提供協助、給予資源;
#難過也幫我們爭取靜一靜的空間

試想在一公眾場合,一位難過卻強顏歡笑的人,他人看不出他的難過,便可能找他攀談、聊天,他就沒有機會給自己一個空間消化情緒。

反之,若能適時表現難過,不熟的人見其狀態不佳,可能會為了避免尷尬,而假裝沒看見,此人便得到了自我調適的空間,而熟人可能會遞上衛生紙、提供安慰,此人便有了需要的支持。
#難過可以幫我們度過難關
也能 #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願你也能找到安放自己難過的角落~
-----------
【情緒能幫忙 系列文章】
EP1 生氣👉https://reurl.cc/QXklr0
EP2 焦慮👉 https://reurl.cc/XEYrdM
-----------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情緒調節 #難過 #憂鬱 #情緒

第一次錄podcast,在錄的時候覺得時間很長了,是不是該收尾了,我好像講太多了,大家應該沒耐心了,結果後面越講越快😅不過周周醫師好厲害,我們沒有任何手稿,開錄前五分鐘才在邊架器材邊討論要聊什麼主題,然後在我一直嘗試收尾的時候,還可以不斷的...
24/08/2023

第一次錄podcast,在錄的時候覺得時間很長了,是不是該收尾了,我好像講太多了,大家應該沒耐心了,結果後面越講越快😅

不過周周醫師好厲害,我們沒有任何手稿,開錄前五分鐘才在邊架器材邊討論要聊什麼主題,然後在我一直嘗試收尾的時候,還可以不斷的問到很多重點,又重啟話題!完全是個被中醫耽誤的主持人啊!!

歡迎大家趁著通勤、吃飯、蹲廁所時,一起來收聽 診間下午茶~
收聽連結在留言處~

14/08/2023

感謝 診間下午茶 周周醫師邀請!
開啟我的podcast初體驗囉!

這次聊的主題是「孩子生氣」
是個幾乎每個來找我的家長都會提到的困擾
「他為什麼一點小事就生氣」
「我看不懂他在氣什麼」
「一氣就很激動」
「孩子生氣時,我們該怎麼引導」
「挫折忍受度那麼差,怎麼跟人相處」
五個問題裡面
你一定也有過其中至少兩三個疑惑

答案都在節目裡囉~

影片連結置於留言處唷👇

#情緒調節

#我又晚了四天發文😅

【情緒能幫忙 EP2 焦慮】當行程突然被改變當有重要任務要執行當事情不在自己掌控範圍內時我們都會感到焦慮焦慮會以生理、心理的方式呈現心理👉有些人會感覺慌亂、不安生理👉有些人則會心跳加速、肚子痛、冒汗、頭暈相信大家都不太喜歡「焦慮來襲」但是,...
03/08/2023

【情緒能幫忙 EP2 焦慮】
當行程突然被改變
當有重要任務要執行
當事情不在自己掌控範圍內時
我們都會感到焦慮

焦慮會以生理、心理的方式呈現
心理👉有些人會感覺慌亂、不安
生理👉有些人則會心跳加速、肚子痛、冒汗、頭暈

相信大家都不太喜歡「焦慮來襲」

但是,為什麼人會焦慮呢?
這麼討人厭,又讓人慌亂手腳的情緒
何以沒有被天擇
反而隨著演化流傳至今呢?

我們想想看,
#如果人不會焦慮, #那會是怎樣的世界?

如果一個學生不會焦慮
考試前就不會覺得要多做準備
可能就沒辦法多學習、多吸收知識

如果一個上班族不會焦慮
就不會多花心思準備迎接重要客戶或工作任務

如果一個照顧者不會焦慮
就不會時刻留心孩子的生活狀況
以確保安全

如果一個心理治療所所長不會焦慮
就不會在發現同時段有許多人預約時
事先多準備椅子,以備不時之需
(不小心說出心聲,昨天真的很焦慮,幸好提前訂的椅子剛好到貨)

焦慮,能有效的幫助我們做好準備
當然,即使知道焦慮有用,
焦慮出現時,還是不免令人覺得討厭
我現在都試著對自己說「 #焦慮又來了, #表示我的人生又要向前一步了」
試著把焦慮視為一個 #準備跳躍 的訊號吧!

——————
【情緒能幫忙 系列文章】
EP1 生氣👉https://reurl.cc/QXklr0
EP3 難過👉https://reurl.cc/DoAnae
——————

#情緒調節 #焦慮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課題要面對與因應。好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願意花心力好好照顧自己。但在這天到來之前,我們一起努力,讓大家更有機會跨出第一步,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這次的諮商補助,針對15-30歲年輕族群☀️每人有3次的免費諮商機會唷...
28/07/2023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課題要面對與因應。

好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願意花心力好好照顧自己。

但在這天到來之前,我們一起努力,讓大家更有機會跨出第一步,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這次的諮商補助,針對15-30歲年輕族群
☀️每人有3次的免費諮商機會唷!
歡迎多加利用!

☀️諮商補助方案來囉!☀

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煩惱與困境
讓心理師陪您一起細細向內探索、走出陰霾🌥

「15-30歲年輕族群 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補助對象:15-30歲年輕族群
☀️補助項目:補助3次諮商費用,每次補助$1600/40分鐘
☀️補助期限:112/08/01-113/07/31
☀️其他:配合衛福部政策,即時調整修正

歡迎掃描QR CODE,官網預約,或來電洽詢
預約連結置於留言處
把握好好照顧自己的機會~

#心理諮商 #諮商 #諮商補助 #心理治療 #補助 #年輕人 #自我照顧 #自我探索 #情緒調適 #感情問題 #焦慮 #憂鬱 #家庭議題 #伴侶關係

【情緒能幫忙 EP1生氣】那天孩子問我「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生氣,生氣不是不好的嗎?」這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疾病-「痛覺缺失症」生這個病的人,一切正常,只是沒有痛覺;聽起來很棒,健健康康、還不會感覺到痛,就像超人一樣。但實際上,這群人會因為摸...
20/07/2023

【情緒能幫忙 EP1生氣】
那天孩子問我「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生氣,生氣不是不好的嗎?」

這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疾病-「痛覺缺失症」
生這個病的人,一切正常,只是沒有痛覺;
聽起來很棒,健健康康、還不會感覺到痛,就像超人一樣。
但實際上,這群人會因為摸到鍋子感覺不到燙,不知道該收手,而讓自己燒燙傷;
會因為咬到舌頭不會痛,而導致重複咬舌、咬唇,吃得血肉模糊。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疼痛,
但事實是,
我們都需要疼痛,來保護自己不受傷。
---
那生氣呢?我們都不喜歡生氣,但生氣也一樣幫助了我們一些事。
當一個人沒有生氣情緒,
東西被拿走時,仍開心大笑,便容易被占便宜,變得家徒四壁。
被人欺負時,仍開心回應,便無法保護自己。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生氣
但事實是,
#我們都需要生氣, #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我們需要的不是不生氣, #而是知道如何好好生氣。

——————
【情緒能幫忙 系列文章】
EP2 焦慮👉 https://reurl.cc/XEYrdM
EP3 難過👉https://reurl.cc/DoAnae
——————

#情緒調節 #大人小孩都適用 #情緒 #心理治療 #早期療育 #弱勢療育 #社交情緒

▍和孩子們一起共讀,真的是工作時最棒的體驗!好喜歡和孩子共頻同在的感覺❤--▍每次與孩子一起讀《烏龜慢慢找工作》,都會讓我驚呼孩子的創意,感覺每個孩子都是一位繪本作者,講的故事比繪本還豐富!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定位,有時我們會迷惘、...
13/07/2023

▍和孩子們一起共讀,真的是工作時最棒的體驗!
好喜歡和孩子共頻同在的感覺❤
--
▍每次與孩子一起讀《烏龜慢慢找工作》,都會讓我驚呼孩子的創意,感覺每個孩子都是一位繪本作者,講的故事比繪本還豐富!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定位,有時我們會迷惘、會感到挫折,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你是否還有勇氣再嘗試,究竟該止血還是堅持?

這本繪本以慢慢龜為主角,一個孩子們熟悉、有著鮮明特色的動物,又慢、又老,這樣一手爛牌的角色,該如何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當我與孩子一起共讀這本書時,孩子的情緒也跟著故事的跌宕起伏,從一開始面對任務(找工作)時的興奮、熱情,到經歷許多挫敗(被辭退)後的無助與失落,最後,發現原來還有這個選項的驚喜與激勵人心!非常適合拿來與孩子互動、認識情緒、調節情緒。

不僅故事本身令人讚嘆,在編排上,刻意安排一頁一個事件,讓孩子有機會先思考自己會怎麼做,再看下一頁,十分有效的將繪本的故事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
#向陽選書
#小康軒繪本館
#挫折感 #問題因應 #自我定位 #情緒調適 #自我價值
☀️向陽選書《烏龜慢慢找工作》
☀️作者:蕭維欣/繪者:楊子葦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大家到 向陽心理治療所時,可以到後面書櫃,找這本書來看看唷~
也歡迎底下留言,你覺得慢慢龜可以找什麼工作呢?😁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治療室裡的故事(經案家同意,並化名處理)。想透由這個故事,讓大家更清楚可以如何教導孩子規範與界限,也看看治療室裡到底都上演著什麼。小睿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智商超高,邏輯超好,甚至在我和他摺紙時,他都能清楚的告訴我「...
29/06/2023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治療室裡的故事(經案家同意,並化名處理)。想透由這個故事,讓大家更清楚可以如何教導孩子規範與界限,也看看治療室裡到底都上演著什麼。

小睿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智商超高,邏輯超好,甚至在我和他摺紙時,他都能清楚的告訴我「我知道你跟我玩這個,是為了要訓練我專注力,你讓我專心看你怎麼折,然後記起步驟,再讓我自己折一遍,就是為了訓練我的專注力」,如此聰明的孩子,卻苦於亞斯特質,看不懂人與人之間相互妥協、彼此磨合的默契,常單方面的認為衝突都是因為對方造成的,認為是老師不讓他完成勞作,他才生氣的,而沒能看見老師早已經進行下一任務,是他沒有跟隨進度;或是認為是同學笑他,他才生氣的,卻沒能看見自己因為輸了遊戲鬧脾氣才被說話。

#第一階段: #情緒爆發
那天,小睿進入治療室後,又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能繼續玩射飛鏢)大發脾氣,並且開始對我拳打腳踢(聽說沒被個案打過的,不能說自己是兒童心理師XD),掐手、扯頭髮、踢任何他踢的到的地方,場面就跟八點檔一樣勁爆。

#第二階段: #溫和而堅定的限制
面對攻擊,心理師都知道,首要之急是保護,保護個案也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於是我照著SOP抓住孩子的雙手,並溫和告訴他「我知道你很生氣,但這樣踢、打,我們會受傷,你冷靜下來,我就會放手」,說完,我證明了心理師真的沒有魔法,孩子當然沒有理我,變本加厲地大吼「我不喜歡你抓我!你越抓我,我就會越生氣!你放開我才會冷靜!」
(恩,沒錯,我們遇到的事,跟你們在家遇到的事是一樣的)

老實說,孩子把需求說得如此清楚,一瞬間我還真的要準備放手了,過去的經驗也讓我知道我放手,他真的會冷靜,我好想放手阿!放手就能結束這一切了!但我想了一下,這樣一來,我也和他生活中的大人一樣,被他的邏輯帶著走了,犯錯的好像變成是「我」,是「我」抓住他,才引發憤怒災難,但事實是「他」打我,我才抓住他保護彼此,這個最前面的責任歸屬,孩子並沒有看見,而每一次的衝突,孩子都期望透過他人配合自己的需求來落幕。

所以,我決定不放手,我重複說著「你冷靜下來,我就會放手」,孩子也重覆說著「你放手,我才會冷靜」,我們就這樣繞了好幾個迴圈,繞得滿身大汗、繞到虛弱無力。

終於,孩子漸漸沒了力氣,我嘗試著引導他到椅子坐下,畢竟能好好坐著就是一種冷靜,我說「你坐著,我就放開手」;神奇的是,小睿還真的就配合坐下了,正當我欣喜著終於要落幕而放開雙手之時,孩子一個箭步就衝到門口,大吼著「我要回家!我不要理你了!」我只好再次擋在門前,向他說明界限和規範「我知道你快氣瘋了,想現在就回家,但就像我們時間到才上樓一樣,我們時間到才會離開」。於是,他又開始打我,我再度抓住他,然後繼續重複著「你坐著,我就放開手」,然後放手他再跑到門口,我再繼續提限制,他再繼續打我,如此的循環、再循環、再循環,過程中,我的條件從沒有變化過,就是1.打人,我會限制、2.冷靜我就放手、3.時間到才離開。

#第三階段: #情緒調節
但就在某一次,當我放手時,小睿不再跑向門口,而是走向玩具櫃,拿起玩具球,並說「我想要丟你」,他說「想」,他沒有丟!多麼令人感動的衝動控制和行為傾向的覺察!所以我告訴他「嗯!你很生氣,你很想用球丟我!但是你知道不能傷人,所以你控制住了!」接著,他舉起球,用力地往牆壁丟,一次又一次用力地丟,把所有的氣憤都發洩在丟球上,漸漸地,他冷靜下來了,臉上重新展露笑顏,並邀請我加入他的丟球遊戲。

▍情緒風暴過去了,但事情還沒過去

#第四階段: #事後討論
觀察小睿情緒較穩定後,我再次把方才的衝突提出來討論,「剛才你好生氣喔!願意聊一聊嗎?」小睿眼淚瞬間撲簌簌地流下,他說「我沒有坐好,你就會抓我,你抓我,我就會生氣,然後我們兩個就越來越激動。」真的是一個好聰明好聰明的孩子,連我們兩個人的激動循環都看見了,更令我感動的是前面的那句「我沒有坐好」,看來小睿開始能看見自己在事件中的責任。
除了討論激動的部分,我們也討論了緩和的部分,小睿自己有注意到丟球,丟著丟著心情就慢慢變好,最後就和我玩起來了!是呀!他是有能力自己讓心情變好的,不需要依靠他人的配合,自己的心情可以自己作主,他現在知道怎麼讓自己心情好起來了!
把剛才可能是碰巧出現的成功情緒緩和經驗,透過討論,來到意識層面後,下一次才有機會重新經驗。

#最後階段: #修復關係
既然都談完了,就該是和好的時間了;我向小睿表示很抱歉抓著讓他不舒服,並詢問是否有讓他受傷,小睿可以回應,但卻不懂得互惠地向對方同樣表示關心,於是我給小睿一個明確的指示,小睿也能真心地詢問我是否有受傷,於是我們的心都被安慰了。

最後的問題就是,下一次我們兩個又陷入激動循環時,該怎麼辦?小睿覺得冷靜區是個不錯的辦法,我不用擔心受傷,他也不用被抓住,於是小睿蓋了一個屬於他的冷靜堡壘,還說因為有時候情緒激動的時候很緊急,所以幫冷靜堡壘建立了緊急通道。

▍我覺得經過這次的衝突和和好,我們反而更緊密了。

▍我們都是在規範裡生活的人,生活中有各式各樣明示、暗示的規則在運行。孩子成長過程,也會需要不斷透過測試、衝撞,來確認社會規範的牆在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堅定規則,否則孩子每次衝撞,我們的牆面就移動一下,每次的界線都不一樣,孩子就需要不斷測試和確認;當我們能堅守界線規範,孩子撞幾次就知道「那裡有牆,此路不通」,之後就不用再撞了。
▍堅守界線時,面對衝撞一定不舒服,所以我們可以在牆上鋪上海綿,用溫和的態度堅守界線。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意見不一樣,我可以安全的探索,而且我依舊被愛」。

#情緒調節 #亞斯 #堅持度 #規範 #心理治療 #早療 #早期療育 #弱療 #弱勢療育 #兒童心理治療 #社交互動 #人際互動

 #自閉症    #社交訓練自閉症兒童的眼神接觸少想要某件拿不到的東西,常常僅盯著該物,而不懂得向他人求助心理衡鑑報告、心理師都教我們 #等他看人再拿給他但問題是常常等不到孩子看人的時候啊!這篇文想跟大家分享三個技巧創造自閉症孩子眼神接觸的...
22/06/2023

#自閉症 #社交訓練
自閉症兒童的眼神接觸少
想要某件拿不到的東西,常常僅盯著該物,而不懂得向他人求助
心理衡鑑報告、心理師都教我們
#等他看人再拿給他
但問題是
常常等不到孩子看人的時候啊!

這篇文想跟大家分享三個技巧
創造自閉症孩子眼神接觸的機會
1️⃣ #主動對視
你可以彎低身子,主動去對孩子的眼神。
自閉症孩子可能會迴避眼神,此時,你可以調整與孩子的距離,有些孩子當你太靠近時反而容易迴避眼神;你可以嘗試不同的人際距離。只要孩子稍微瞥到你的眼神,就立刻滿足他的要求,同時告訴他你滿足他要求的原因是「你眼睛有看我,所以我知道你要這個!」
2️⃣ #把玩具靠近自己眼睛
自閉症孩子的注意力焦點常在物品上,你可以利用他有興趣的物品,將孩子的注意力導引到你的眼睛附近。當眼睛和物品很靠近時,眼神對視的難度就降低了。
3️⃣ #刻意等待
當孩子已經可以運用眼神接觸互動,但還不穩定時,可以慢慢減少前述兩項提示策略,只需要刻意等待,讓孩子發現原有的互動品質不足夠,而自然地進一步與人對視。

心理師悄悄話:
自閉症的主題其實是我最拿手的,可是能講得真的太多,每次寫都不小心講太深、太無聊、或扯太遠而作罷,竟然粉專建立至今才寫第一篇自閉症相關文章,有在想要不要乾脆開個PODCAST來聊聊😆誰要當我的第一位來賓!

#社交情緒 #自閉症 #社交訓練 #眼神接觸 #要求 #學齡前 #心理治療 #早療 #早期療育 #弱療 #弱勢療育 #發展遲緩

最近性騷擾、兒虐事件,吵得沸沸揚揚,一件又一件黑心事件被報出來。檢討受害人的議題又浮上檯面 #檢討受害人「她自己裙子也穿太短了吧」「自己要露那麼多,還怪人家性騷擾」「那孩子一定很難顧,老師才會這樣吧」「那你明知道他會打人,幹嘛不離開他」「那...
15/06/2023

最近性騷擾、兒虐事件,吵得沸沸揚揚,一件又一件黑心事件被報出來。
檢討受害人的議題又浮上檯面

#檢討受害人
「她自己裙子也穿太短了吧」
「自己要露那麼多,還怪人家性騷擾」
「那孩子一定很難顧,老師才會這樣吧」
「那你明知道他會打人,幹嘛不離開他」
「那你之前怎麼都不說」

很多不當的檢討受害人言論冒出來,
一方面會造成受害人二次傷害;另一方面,也會讓受害者不敢將受害經驗說出來。
對受害者而言,承擔著「秘密」,自我譴責,增加心理壓力
對我們的社會也是一種傷害
如果受害者不說,我們該怎麼知道有加害者呢?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檢討受害人
#為了守護價值觀
因為我們相信著「社會是公平正義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
但如今,善人卻得到惡報,不就毀了我們的價值觀嗎?
於是,我們透過說服自己「受害人犯了錯,所以罪有應得」
不這麼做,我們原有的價值觀會崩毀。

#為了重拾安全感
因為我們太不安了!
如果一個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會受到這樣的對待,那「我是不是也會!」
因為害怕,我們開始與受害人劃清界線,
試圖說服自己,一定是他做了那些不該做的事(如:穿短裙、午休不睡覺),
而我沒有那樣,所以我很安全,彷彿一切盡在自己掌控中。

#犯錯的是加害人
所幸,透過影劇、教育等影響,我們漸漸知道
「犯錯的是加害人」、「不該檢討受害者」、「會造成二次傷害」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的那句話(以下小劇透,可以跳到下一段)
高副:「如果因為這樣我們選輸了,你們就會被當作戰犯」
劇情行雲流水,當高副這麼一說,邏輯似乎也被牽引著走
鬧事的是眼前這群吵著要申訴的人
感謝謝盈萱飾演的翁文芳,態度堅定地敲醒我們「我們不是戰犯,簡成力是戰犯」
讓我們重新覺察到自己錯誤的怪罪受害人

#接納與覺察
如果你從未有過質疑受害人的行為或想法,你當為自己感到驕傲!
如果你發現內心出現質疑受害人的聲音時,也不用過度自我譴責,只需要
☀覺察到自己的質疑
☀然後安撫自己的不安
☀便能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待事件
☀避免把難聽的話說出口

#願我們的社會更加包容、 #更充滿良善與愛
雖然報導的是一些負面新聞,但看到越來越多人願意站出來
讓祕密不再是秘密,
我想也許也反映出我們的社會,
已經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愛與良善❤️

#檢討受害人 #性騷擾 #性侵 #性侵害 #兒虐 #心理學 #自我覺察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造浪者 #人選之人 #謝盈萱

Address

Taichung

Telephone

+886423275033

Website

https://page.line.me/215accry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心理師說心裡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心理師說心裡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