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5/2025
新冠肺炎捲土重來 !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根據5月29日疾管署資料統計
光是第21週(5/18~5/24)
全台門急診確診人數就已達41402人
自2025年1月1日至5月26日
新冠合併重症人數已達432人
(65歲以上長者占74.1%,具慢性病史者占83.8%,未接種JN.1疫苗者占89.8%)
造成其中66人死亡
(65歲(含)以上53例(80.3%);具潛在病史57例(86.4%),未接種JN.1疫苗者占89.4%)
根據檢測統計,目前以NB.1.8.1 變異株最為流行(41%)
新冠病毒經由飛沫傳染,確診者的鼻涕、口水中,都帶有大量的新冠病毒。
我們的口、鼻ㄧ路到氣管(上呼吸道),都是新冠病毒可以進入感染的通道(所以為什麽要戴口罩預防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為什麽會反覆爆發?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本身很不穩定,複製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突變,產生結構不太一樣的新病毒,在與人類免疫系統持續對戰的過程中,活性低,傳染力低的新冠病毒被淘汰; 活性強,傳染力強的病毒藉由躲過或壓抑人類的免疫系統攻擊存活下來,再藉由感染更多人去擴張版圖,這也是為什麼流行的新冠病毒株一段時間又不一樣的原因。
新冠的症狀主要是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
雖然說新冠的症狀隨著病毒不斷變異,已經有傾向感冒的症狀趨勢,但一直以來,新冠合併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仍舊是需要密切注意的威脅,尤其是針對高風險族群(≥65歲,孕婦,免疫不全及低下,慢性心肝肺腎疾病,糖尿病,BMI≥30…等)
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措施,仍舊是以個人防護(口罩,勤洗手), 避免近距離接觸, 施打疫苗(尤其是高風險族群)為主
一、個人防護措施
佩戴口罩
在人多、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如捷運、公車、室內聚會)佩戴醫療口罩或N95口罩。
尤其在出現呼吸道症狀時,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勤洗手與使用酒精消毒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無法洗手時使用含酒精(至少60%)的乾洗手液。
避免用未清潔的手接觸眼、口、鼻。
二、保持社交距離
與他人保持至少1公尺的距離,尤其在室內或無法戴口罩的情況下。
避免非必要的群聚活動
減少大型聚會、餐會與室內活動。
儘可能選擇戶外聚會,並保持通風。
三、疫苗接種與健康監控
完整接種疫苗與追加劑(Booster)
持續關注政府與專家建議的新冠疫苗追加劑時程。
高風險族群(老人、慢性病患、免疫低下者)應優先接種。
每日自我健康監測
注意是否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呼吸急促等症狀。
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進行快篩或PCR檢測,並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
使用防疫App或健保快易通功能進行實聯制與自我健康追蹤
提醒高風險族群一旦有疑似症狀,盡快接受快篩檢測,若確診盡快使用抗病毒藥物
以減少重症甚至死亡的發生率
(統計資料來源:疾管署)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新冠併重症
#柏羽聯合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