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2025
一位60多歲的阿貝,來急診就診是因為腹痛合併發燒及寒顫,抽血檢查有白血球、肝指數及黃疸指數升高的現象,因為阿貝說他有膽結石的病史,因此第一線的急診醫師很快的就想到膽道相關的病症,腹部電腦斷層也顯示出有膽結石的情況,特別的是在肝臟裡面除了血管及膽管等管狀物外,另外還發現了一些黑色樹枝狀的影像,稱為膽道積氣(或膽道氣腫, pneumobilia);而膽道積氣通常會發生在膽道有經歷過手術(如膽道切除後與小腸有吻合手術、胃腸科醫師有施行過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手術),或者是因為膽道內出現了產氣性細菌。阿貝的情況就符合後者,在影像中可以看到總膽管擴張,而最末端處有一個亮白色的總膽管結石。達人在接收到照會後,由於阿貝合併有寒顫,根據以往的經驗,細菌由膽道侵入血液而產生菌血症的機會相當高,因為馬上開立了抗生素,後續的血液培養也証實了有大腸桿菌菌血症。
總膽管是位於人體右上腹的一個管狀構造,為輸送膽汁到十二指腸的重要構造。膽汁由肝臟所分泌,主要功能在幫助身體分解吸收含脂肪食物。平常膽汁貯存於膽囊內,當人體吃下含有脂肪的食物時,人的身體會分泌酵素(CCK)導致膽囊收縮,膽汁由膽囊經過總膽管輸送至十二指腸內讓脂肪乳糜化(即讓脂肪變成微小顆粒),然後脂肪才能在小腸中消化吸收
總膽管結石分為三個種類:
1. 原發性結石:多發生於膽道感染或寄生蟲感染後,並以色素結石為主,常見於西方國家,東方人較為少見。
2. 次發性結石:這是大多數的總膽管結石。原發於膽囊內的結石,經由膽囊管排至總膽管內,所以約10~15%的膽囊結石病人,會併發總膽管結石;然而有總膽管結石者,卻有90%合併膽囊結石。
3. 再發性結石:為膽囊切除或膽道截石術後,再發的色素性結石,膽道構造異常或膽汁滯留是其主因
阿貝住院後,經過幾天的抗生素治療,腹痛及寒顫等情形改善了,我們就安排了腹腔鏡總膽管截石手術(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術中就如達人常規的步驟,將總膽管給劃開來、取出總膽管結石、膽道鏡探查膽管內有無殘存石頭、縫合膽管、摘除膽囊,整個手術約在兩個小時內可以完成,術後引流管顏色逐漸變淡、量也逐漸變少,於術後第二天即拔除引流管,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