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

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 基督教醫院努力的目標,就是對於人們心理、靈性的問題有更多的關心。

04/10/2025
台北馬偕聖歌隊一年一度訪問演唱,今年至花蓮門諾醫院門診區獻唱。恰逢花蓮光復嚴重災情,聖歌隊帶來安慰的詩歌「仰望主」、「耶穌愛你」。願今天的歌聲,不只是音樂,而是一份支持,告訴大家:👉 你們並不孤單,👉 上帝與你們同在,👉 在軟弱的時候,祂要...
29/09/2025

台北馬偕聖歌隊一年一度訪問演唱,今年至花蓮門諾醫院門診區獻唱。

恰逢花蓮光復嚴重災情,聖歌隊帶來安慰的詩歌「仰望主」、「耶穌愛你」。願今天的歌聲,不只是音樂,而是一份支持,告訴大家:
👉 你們並不孤單,
👉 上帝與你們同在,
👉 在軟弱的時候,祂要賜下新的力量與盼望。

在花蓮經歷災難的日子裡,我們更深感受到「愛」的重要。

當我們彼此關心、伸出手互相幫助,愛就能流動,帶來安慰與希望。而聖歌隊繼續在門諾醫院帶來「讓愛走動」詩歌,願不論在家庭、社區或醫院,都能把愛傳遞出去。

最後一首詩歌「恩典之路」;勉勵所有的朋友,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會經歷歡笑,也會面對挑戰,但上帝應許我們:祂的恩典夠我們用,祂的恩典會一路相伴。

29/09/2025

台北馬偕聖歌隊至花蓮門諾醫院
分享詩歌、分享愛

轉載好消息電視台臉書貼文。願上帝的平安與花蓮受災民眾同在,願上帝大能的手使家園損失止息。救災大隊有智慧有能力,能及時且安全的保護花蓮的家人們。
23/09/2025

轉載好消息電視台臉書貼文。

願上帝的平安與花蓮受災民眾同在,願上帝大能的手使家園損失止息。
救災大隊有智慧有能力,能及時且安全的保護花蓮的家人們。

23/09/2025

因他活著~台北馬偕聖歌隊獻唱
指揮:陳翰聲老師
伴奏:廖為曦老師

1. 神賜愛子 祂名叫耶穌
祂賜下愛 醫治寬恕
祂捨生命 使我得拯救
那空墳就是我的得救記號

2.何等甘甜 靠耶穌基督
祂帶給我 滿足喜樂
更覺安慰 乃是我確信
我能面對未來坎坷 因主活著

3.我有一天 會渡生命河
人生苦難一一攻克
藉主耶穌 戰勝了死亡
我將看到祂榮耀光 見祂活著

副歌
「因祂活著 我能面對明天
因祂活著 不再懼怕
我深知道 祂掌管明天
生命充滿了希望 只因祂活著」

 #靈性照顧工作 #超高齡社會 #馬偕紀念醫院 #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與馬偕紀念醫院共同主辦「台德基督教社福與照護體系論壇」,特別邀請德國聯邦政府高齡政策主導者,同時為國際知名高齡學與心理學家—安...
17/09/2025

#靈性照顧工作
#超高齡社會
#馬偕紀念醫院
#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與馬偕紀念醫院共同主辦「台德基督教社福與照護體系論壇」,特別邀請德國聯邦政府高齡政策主導者,同時為國際知名高齡學與心理學家—安得列亞斯‧克魯瑟教授(Prof. Dr. Andreas Kruse),以及基督教社福與醫療體系專家—歐以利希教授(Prof. Dr. Johannes Eurich)來台交流。

今年適逢馬偕紀念醫院創院145週年,基督教醫療機構帶著使命,以信仰價值為基礎與政府、社區合作,推動超越宗教、跨專業的靈性照顧,讓高齡者在身、心、社、靈得到更完整的照顧。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醫師談到:「靈性的重要在於它是關乎內在力量、行善、價值感、存在意義與盼望,這也是馬偕醫院看重的基督信仰精神。」

陳建仁院士提到,在台灣人口老化的情況下,不僅是政府推動長照政策,更要感謝第一線參與長照工作的助人者,讓人在老年階段找到生命意義,實踐彼此相愛、相助的靈性照顧。

克魯瑟教授從基督宗教觀點談到,因著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受造,所以當人的功能受損時,不該只看一個人的「功能」,反而是要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人有靈魂、心靈,有發展的潛能、需要參與團體,更有上帝賞賜的神恩—上帝的恩典帶領人走向圓滿,所以我們可以持續對一個人身上的上帝工作保持開放。身體的脆弱可以與存在力量的發展並存,高齡者有被照顧的需求,但同時也有提供照顧的潛力。

歐以利希教授分享,德國教會機構在宗教多元化、文化變遷下,呈現信仰中普世性價值,並建構安全、包容的環境進行跨文化、跨宗教的對話,基督宗教的獨特性依然可以在服務中,如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般地同在,呈現無條件的愛。德國的SpECi Care是為生命末期長者設計的照護課程,讓醫療團隊人員提升對存在議題的敏感度,關注助人者自身的靈性,並以尊重的態度提供他人期待的照護方式,使靈性照顧成為愛人如己的行動。

除了專題演講,畢業於德國科隆音樂學院的克魯瑟教授演奏巴哈與貝多芬的晚年作品,結合高齡學與靈性照顧的導聆詮釋,並發表最新著作《活在不斷擴展的年輪中》(中文版首度亮相),帶來一場充滿溫度與深度的身心靈饗宴。

這次的論壇吸引多元宗教、跨職類專業背景的兩百五十多位助人者參與,盼望透過台德經驗交流,深化台灣靈性照顧工作。

09/09/2025

台北馬偕聖歌隊員工禮拜獻詩

耶穌,我的盼望
Jesus, Our Hope (Our Heart's Desire) -- by Tom Fettke

指揮:陳翰聲老師
伴奏:廖為曦老師

08/09/2025

#九月八日物理治療師節
#祝福物理治療師節快樂

大家好,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物理治療這個特別的專業。

物理治療師其實是陪伴大家從人生的起點,一直到生命的晚期的重要夥伴。不論你是剛出生的早產兒,還是經歷手術、住過加護病房的病人,甚至是社區裡的長者,其實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在你們身邊。

物理治療不只是做復健、處理疼痛而已,我們更是在幫助人們在不同生命階段中,**重新啟動生活**。
從協助病人翻身、坐起、下床,到重新走出去、參與社會活動,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大家恢復功能、重建生活,甚至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捍衛病人的尊嚴。

像是在兒童醫院的早產兒加護病房,我們就會照顧那些小小的「巴掌仙子」,幫助他們熟悉這個新世界,從一開始的呼吸、動作到感覺統合,都是我們關心的部分。

在加護病房裡,病人可能還無法自己活動,我們會從**被動關節活動**、**翻身預防壓瘡**、**姿勢調整**,到**呼吸訓練與肺部照護**,幫助病人不要因為長期臥床而出現所謂的 ICU 廢用症候群。
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讓病人可以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慢慢地恢復自主活動。等他們轉到一般病房,我們也會持續協助他們一點一滴找回生活的能力,為出院回家做準備。

除了加護病房,我們也活躍在各種病房和治療空間裡,像是照顧**孕產婦、骨科病人、燒燙傷患者、新陳代謝疾病、心臟與胸腔外科病人,甚至是癌症與內科病患**,無論是哪一種病況,只要病人活動能力下降,物理治療師都會出現。

我們不只照顧病人,其實也跟**職業安全室**密切合作,來守護醫療同仁的健康。
很多人不知道,醫療人員在臨床上常常要久站、搬運病人、做重複性的動作,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肌肉骨骼傷害**、肩頸痠痛,甚至心理壓力也很大。
所以我們會進到各個單位,幫助同仁進行姿勢評估、教大家保護自己的身體,也能設計運動放鬆的活動,讓大家可以長久地健康工作,進一步**強化醫院整體的運作韌性**。

而面對現在快速老化的社會,物理治療也早就走進了社區。我們會到長照機構、社區活動中心,幫助長輩**延緩失能、預防跌倒**,也會根據他們的居住環境給予調整建議,讓他們住得更安全。

其實物理治療的理念不只是「出了問題再處理」,我們更強調**預防為主、提早介入**。透過姿勢教育、正確的運動方式、生活習慣的調整,我們幫助民眾降低慢性病風險,甚至延後住院與失能的發生。

讓更多人可以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是被困在病床或家中。

> 所以說,物理治療是**協助人們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能活出自己樣子的力量**。我們守護的不只是病人的身體功能,更是每個人對生活的希望。

這就是物理治療師

02/09/2025

週二台北院區員工大禮拜聖歌隊獻詩

「主雖然」 天韻詩歌

指揮:陳翰聲老師
伴奏:廖為曦老師

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祂雖然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的眼必看見你的主。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或向左或向右必聽見,後面有聲音說:「這是正路,你要行走在其間」。

Address

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
Zhongshan District
104

Telephone

+886225433535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