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4
近年來在健身產業中,「功能性」三個字變成顯學,提倡訓練應該針對客戶日常生活的不同功能需求去作設計。
標榜功能性訓練的機構,往往會分享各種華麗的訓練動作,號稱比起傳統的訓練,這些自創的動作更能夠符合現實生活的動作需求,更有些研究或是機構,僅僅為了吸引注意力就冠上功能性三個字,但實際的訓練內容卻與傳統訓練沒有差異。
因此最近就有一篇文章,以「世界上是否存在非功能性訓練?」為題,質疑功能性三個字是假議題,現行的訓練系統就已經可以滿足學生的功能需求。
這篇文章是否真的重重的打了功能性訓練的臉?現行的訓練系統真的就已經可以滿足學生的功能需求了嗎?就讓我們好好來看看這篇文章講了什麼,我也會分享一些我個人對於功能性訓練的看法。
【首先,從研究方法來看,這篇文章是否提供了客觀、完整、可靠的資訊?】
To attend to the purposes of the conceptual review study, we performed a non-exhaustive search for the 20 most recent papers published about FT present in PubMed/Medline databas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studies was considerable (e.g., exercise protocols, fitness level of the participants, variables measured). Thus, we have decided not to evaluate the studies 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Instead, we performed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FT definitions, exercises employed, and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s reported by the authors.
在研究方法中,作者自述,他們使用不嚴謹的方式,在2020年找了最新的20篇有關功能性訓練的文章分析。
由於這些文章異質性高,因此作者並沒有進行統計上的分析,而是針對這些文章對於功能性訓練的定義、訓練內容、訓練成果做統整性的描述。
我認為這樣的研究方法,只能算是一群學者對於學界的觀察報告,考慮到後面文章一些沒有邏輯的論述與情緒性字眼,這篇文章的證據等級大概只跟有附資料來源的酸民言論差不多。
【那先不論研究方法,這篇文章的主要論述為何?】
The current study data show that FT has no consistent and universal definition. FT programs and exercises a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already used in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claimed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s are also the same.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no “non-functional” or “traditional training.” Therefore, there is no rationale in classifying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s as FT. Insisting to use this term (i.e., FT) is a classic case of needlessly reinventing the wheel (Ide et al., 2021). The rational statement is that FT is redundant and should have no place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作者認為所謂功能性訓練的相關研究,不同研究間沒有一致性的定義,其訓練內容以及成效也與傳統訓練沒有差異,因此他建議不應該繼續使用這樣的名詞造成混淆。
功能性訓練這個名詞容易造成混淆這點,我其實非常能夠同理作者的感受,以往搜尋文獻時,常看到文章標題寫功能性或動作控制訓練,結果看了全文才發現是在練深蹲硬舉。
為什麼會出現不一致的定義,是因為功能性訓練本來就有兩種意涵。
很久以前復健領域就開始注意到,治療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幫助個案恢復原有的生活,因此光是結構修復、疼痛降低還不是完全復原,還必須針對功能進行訓練。這裡的功能是指日常或運動會使用到的活動,如跑走站,以這個定義來說只要可以增進日常生活或運動功能的訓練,都算是功能性訓練。
在訓練領域會開始提倡功能性訓練,則是大家發現,光是訓練肌力、爆發力、柔軟度等「能力」,有時候無法看到對應的進步,表示個案無法有效組織、運用這些能力,因此這裡的功能指的是運用身體能力的能力。以這個定義來說,必須使用多關節、多平面的動作,帶有平衡與整合的元素,才能算是功能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