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9/2025
由於健康公益講座受到大家熱烈的迴響,因此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與元萃數據攜手推出「 #學會之友健康公益專案」!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健康公益專案,讓更多人能持續獲得最新的精準健康知識與專屬活動資訊。
🎬台中場健康公益講座精彩回顧
👉點擊觀看完整影片:https://youtu.be/emZMRiPXWVQ?si=TaU-neZg4JuAYM-h
#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 #全基因體探險 #學會之友 #精準大健康 #元萃數據
#精準健康 - 從公益講座找到自己的健康方程式
#健康不是盲目跟從,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程式
張家銘醫師身為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TPPMS) 理事長,一直都在推動大眾健康不虞餘力,經常舉辦公益講座。當我們都很努力追求健康,卻常常困惑:「到底什麼才是真正對健康有益的呢?」張家銘醫師在公益演講中提醒大家:『健康並不是拚命去做那些「看起來正確」的事,而是學會做對「最適合您」的事。就像每個人天生都內建了一張獨一無二的生命地圖,真正的關鍵在於讀懂這張地圖,掌握自己身體的特性,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對策。基因不是宿命,而是一張提醒您風險與機會的地圖—方向仍由您自己掌握。』
#基因不是宿命,而是促進健康的因素
張醫師用溫柔而明確的語氣說:「基因不是命運,而是提供疾病傾向。」當下深深地印在大家心裡。這讓人突然感覺到,過去以為無法改變的「遺傳宿命」,其實可以用促進健康的行動去調整。基因像是一張地圖,提醒您哪些路段可能坎坷,但您仍然可以選擇怎麼走。疾病的發生通常來自「基因傾向 + 後天因素(環境、飲食、壓力、生活習慣)誘發」兩者加成的結果。我們無法改變天生的基因密碼,但是健康關鍵在於能掌握自己先天基因體質,透過調整後天會影響體質的因素, 避免誘發先天傾向的疾病,這是「讀懂自己,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健康」的最佳方程式。這幾句話讓人明白,自己的日常選擇比想像中重要。
#過度的壓力,其實會在身體裡留下痕跡 (身體產生不良反應)
最觸動人心的,是乳癌患者案例—發病前兩年,常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壓力會讓免疫異常,是癌症發生的重要誘因。有異常的免疫反應,在不當的修復情況下會造成細胞的異常,包括癌症。對於預防乳癌再度發生,抗發炎對於乳癌患者非常重要,比如說,像地中海飲食,或Omega-3這樣的營養補充品,能幫助減少身體不適當的免疫反應。這提醒我們,忙碌和焦慮不只是心理負擔,它真的會影響身體免疫力。張醫師的講解讓壓力不再抽象,而是一種需要用心呵護的健康訊號。這讓人意識到,給自己喘息時間、睡好覺、調整情緒,不只是心理需求,也是身體最貼心的守護。
#良好日常習慣,才是自己健康的守護者
張醫師用貼近生活的案例說明,健康與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比如,台灣約有超過30% 的民眾具有 ALDH2 基因變異,導致人體內缺乏 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造成酒精代謝不佳,進而讓喝酒臉紅的人可能潛藏增加胰臟癌或食道癌風險,我想這是最讓大家所熟知的例子。但是睡眠不足、食用炸物過量、腸道菌失衡,也都會悄悄影響每個人的身體健康。
但只要稍微調整飲食、運動和睡眠,甚至多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就能降低許多健康風險。當每一餐多增加選擇蔬菜(如: 十字花科蔬菜)、每週多增加運動頻率、每天讓生活作息更加健康規律,這都是對自己個人健康最有效的溫柔投資。……這種從日常開始、慢慢累積的健康觀念,既實在又可行,從這些平凡的生活細節的改變,可能悄悄影響健康。因此只要注意飲食、運動、睡眠,甚至調整情緒,都能讓健康風險大大降低。演講讓人明白,身體健康不只是到醫院裡才關心的事,它可以從您每天的每一餐、每次睡眠、每一口呼吸開始注意,對健康好的事,就要天天做,維持時時刻刻微養生的概念,最終有機會達到健康人生的狀態。
#基因檢測與 生成式AI 整合:打造專屬貼心的精準健康指南
同時演講中提到『基因檢測與 生成式AI整合』,這是張醫師耗費心力完成的科學化、智能化(AI化)的健康分析平台,可以協助自動化生成智能基因檢測報告。讓我們透過此基因檢測報告,可以深入了解身體的需求和風險,像是收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健康指南。張醫師提到透過此分析平台找出高風險基因,例如:NQO1 解毒基因變異的案例,提醒我們因對於環境毒物敏感性的不同,進而可能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態。在心臟與大腦疾病傾向:有些基因顯示與「醣代謝」與「抗發炎」有關,透過調控血糖與降低發炎狀態,進而達成可降低失智風險。因此這不只單是醫師的責任,也是每個人需要與自己生活的健康對話。「食物是最好的保健品」。因此建議主張食用天然食物,避免加工食品,並強調烹調方式對健康的影響。選擇新鮮、天然的食材,不僅能減少身體負擔,還能增強免疫力,進一步促進腸道健康,從而達到整體健康的目標。
由於AI 報告整合,也讓人看到醫療科技的速度與力量,透過結合健康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全人健康管理。了解自己的基因,就像知道家裡哪裡容易漏水,您可以提前修補,而不是等到洪水來臨才措手不及。簡而言之,精準醫療的核心在於讓我們透過對基因檢測,瞭解基因的正確資訊,進而有效制定個人化生活策略,預防疾病的來臨,進而延長健康壽命。
當每個人能夠依據基因報告(個人使用說明書),首先從認識自己的身體特質開始,進而瞭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當感覺的身體出現異樣,就可以依據自我身體特質的進行瞭解,找到症狀問題的「真正根源」,而不是只看見表面的「症狀」。同時可以提供醫師更精准的症狀資訊,讓醫師更能夠瞭解自己症狀的起源,獲得醫療的即時性與正確性,掌握黃金治療時間。而不是在醫院的急診室與診療室之間來回奔波,無法對症下藥,延誤最佳治療的時機。
#從演講獲得正能量走回健康生活的每一步
當聽眾走出會場,大家討論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個人健康方程式。經由基因檢測,繪製出個人獨有的基因地圖,讓您可以透過基因地圖對自己更瞭解,為自己朗讀基因,進而促進健康。『因為人生不是命中注定,而是「讀懂自己,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健康」』。因此依照自己的基因地圖,有人決定多吃魚、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 D,有人提醒自己少熬夜、有規律運動。整場演講結束後,心裡充滿了安心感與踏實感—原來掌握健康是輕而易舉,就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在旁低聲說:「照顧好自己,其實很簡單,朗讀自己的基因是非常值得。」從小的地方開始促進健康的方式,當徵兆初現時立即依照自己的基因地圖跟自己對話,找出可能的病症,然後主動提供醫師關於自己本身體質與基因相關的資訊,讓醫師可以更容易實踐精準醫療。
同時張醫師還特別提到慢性發炎的連鎖效應—從癌症、糖尿病、脂肪肝,到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慢性發炎都是共通根源。這讓人更珍惜平日的每一個小選擇,從飲食、運動到情緒管理,每一步都是對自己健康的承諾。整場演講下來,心裡充滿信心和希望—原來健康可以是一種科學方程式。張醫師運用科學的方式,推廣大眾健康,讓精準健康可以更生活化和普及化,更能落實在每一天的生活,讓自己更愛自己,用健康的身體享受樂活人生。
#精準醫療 #精準健康 #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 (TPPMS) #張家銘醫師 #公益講座 #基因檢測 乙醛去氫酶 #基因變異 #癌症 #生物資料庫 #健康大數據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精準健康指南 #基因報告 #個人使用說明書 #朗讀基因 #金萬林 #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