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 Home
  • Taiwan
  • Taitung
  • 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Medical Service, 台東市長沙街303巷1號, Taitung.

💬  #創傷不沉默|用陪伴撫平傷痕,讓孩子的心重新發聲心裡的傷,有時比身體更難被看見,需要被看見與陪伴!那些隱藏在孩子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如果沒被理解、傾聽,可能會悄悄地在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中留下痕跡。📌 7月25日-兒保中心榮幸邀請到👩⚕簡苑...
03/09/2025

💬 #創傷不沉默|用陪伴撫平傷痕,讓孩子的心重新發聲
心裡的傷,有時比身體更難被看見,需要被看見與陪伴!
那些隱藏在孩子內心的恐懼與不安,
如果沒被理解、傾聽,可能會悄悄地在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中留下痕跡。
📌 7月25日-兒保中心榮幸邀請到
👩⚕簡苑玲 臨床心理師帶來專題講座
🔹當孩子受傷,我們怎麼陪~創傷知情與能力建構的照顧實踐🔹
從專業實務出發,分享如何以溫柔與理解,
陪伴孩子走出創傷、重建安全感與信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講座亮點:
🌳 能力建構與發展觀點
創傷如何影響孩子的身心成長?從心理學角度認識創傷對孩子身心發展的深遠影響。
☀創傷如何影響孩子
孩子的情緒、行為、人際變化背後,可能正訴說著創傷的故事。 💖 療癒的陪伴力量
如何透過專業諮商協助孩子走出陰影,重新建立安全與信任。
✨ 實務技巧與照護方式
學習創傷知情的陪伴方法,避免無意中的「二次傷害」。
🌱 照顧自己也很重要
陪伴不是燃燒自己,而是打造支持系統建立支持網絡,一起守護孩子,也守護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簡心理師的精彩分享,讓我們一起學習成為更溫柔的陪伴者,用理解與愛,幫助孩子走過創傷,不再讓心靈沉默。
📌 想了解更多創傷知情的觀念與陪伴技巧?
📣 歡迎追蹤我們,關注更多心理健康與親職教育相關講座活動!
🌿一起為孩子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兒少保護中心 #衛生福利部
#創傷知情 #心理健康 #情緒教育 #孩子的聲音需要被聽見
#專業陪伴 #兒童心理照護 #溫柔且有力量的你

#傷痕會說話身體上的傷,可能不是「不小心」!5月2日我們邀請到➡️臺東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的洪華希醫師,為我們講解如何在日常照護中「辨識兒童身體虐待」的主要線索,洪醫師從多起真實案例分析,提醒我們注意以下需高度警覺的受虐警訊:�� 四歲以下...
18/07/2025

#傷痕會說話
身體上的傷,可能不是「不小心」!
5月2日我們邀請到
➡️臺東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的洪華希醫師,為我們講解如何在日常照護中「辨識兒童身體虐待」的主要線索,洪醫師從多起真實案例分析,提醒我們注意以下需高度警覺的受虐警訊:
�� 四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出現瘀青,就要特別注意!(尤其是軀幹、耳朵、腳等TEN-4特殊部位)
�� 同時出現新舊傷口、無法解釋的骨折、整齊對稱的燙傷
�� 照護者描述不合理(孩子年齡無法達成的動作導致受傷)
�� 一歲以下孩子若有任何骨折或頭部外傷
�� 三次以上反覆外傷或特殊部位的傷痕
�� 營養不良、強迫餵食、兒童中毒,也可能是慢性受虐的表現
➡️來自高醫兒童牙科暨特殊需求者牙科的顏丞偉醫師,也分享了口腔傷害的重要性:
��口腔內的繫帶撕裂、斷牙、咬痕(尤其出現在臉頰、肩膀、大腿等肉多部位)
��若出現整齊排列的齒痕、重複性外傷,或齒列與年齡發展不符的傷痕,也應特別注意
��不只要觀察傷勢,更要紀錄、拍照、留存,並善用113保護資源。
��感謝洪華希醫師及顏丞偉醫師帶來的專業分享,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守護每一位孩子安心成長的權利,讓童年不再沉默!

本院兒少保護中心榮幸邀請到來自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的執行長、諮商心理師張祐誠先生,擔任工作坊的老師。張老師的專長涵蓋焦點解決取向運用於青少年、團體輔導技巧、以及替身同理與角色交換等表達性媒材的應用,能有效促進正向助人關係的發展。本次工作坊老師...
01/05/2025

本院兒少保護中心榮幸邀請到來自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的執行長、諮商心理師張祐誠先生,擔任工作坊的老師。張老師的專長涵蓋焦點解決取向運用於青少年、團體輔導技巧、以及替身同理與角色交換等表達性媒材的應用,能有效促進正向助人關係的發展。本次工作坊老師為我們提供深入的見解,並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與當事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互動。
🌱 創傷知情×心理劇——讓心靈說故事 🌱
你知道嗎?許多孩子的心傷,往往來自他們最親近的人。 當受傷的感受無法說出口,這些創傷只會隱藏得更深......
透過心理劇,我們邀請每個人站上自己的舞台, 用溫柔、安全的方式重新看見內心的真實感受。
🎯 如何陪伴當事者?
1️⃣ 不急著揭開創傷的細節
透過餅乾、遊戲、精油等方式,先啟動當事者的能量。互動過程中,尊重當事者的步調與感受,慢慢說、慢慢走, 不需要講出所有細節,也能療癒。
2️⃣ 練習感受身體與情緒
「我們可以一起走走看看風景,有時候可以不用假笑呀。」 感受當下的呼吸與身體,注意當事者最喜歡的顏色、聲音和感受。
3️⃣ 重新建立肯定與關懷
「剛剛哪個部分讓你覺得放鬆、安心呢?」 讓當事者被承認、被看見、被關注、被陪伴,取代原本被否認的經驗。
4️⃣ 安全的角色練習與互動
透過具體方法,如玩偶、空椅子等技巧,療癒身體與情緒的無力感。
「看看我在這裡,我沒有說是你的錯,我會陪著你。」
5️⃣ 轉化內心壓抑的情緒
「我們一起想辦法怎麼處理這些情緒,好嗎?」 透過行動、角色轉換,重新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6️⃣ 從觀察到實踐,陪伴當事者面對現實
未來或許不再有悠閒的午茶時光,但有我們一起陪伴、支持, 逐步建立更真實且自在的自己。
✨ 你,就是自己故事裡最棒的主角 ✨

#兒童保護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東馬兒少保護中心

🎀體罰無助於教養,愛與尊重才是關鍵🎀今天是👖「430穿丹寧向性侵說不」日與🫰「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丹寧日」源於美國,旨在提高對兒童性侵害的關注,並促進社會對性侵防治的重視。今天,我們穿上丹寧,象徵對性侵行為的堅決反對,並呼籲建立一...
30/04/2025

🎀體罰無助於教養,愛與尊重才是關鍵🎀
今天是👖「430穿丹寧向性侵說不」日與🫰「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丹寧日」源於美國,旨在提高對兒童性侵害的關注,並促進社會對性侵防治的重視。今天,我們穿上丹寧,象徵對性侵行為的堅決反對,並呼籲建立一個無暴力、無性侵的環境,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愛與尊重中成長。
衛生福利部指出,長期的打罵教育會對孩子的腦部、身心與情緒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模仿暴力行為。相反,正向教養強調理解、尊重與溝通,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台東馬偕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呼籲社會各界攜手守護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強調兒童應享有的安全與尊嚴,並呼籲社會各界攜手守護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健康。🎈🎐🎏

#430國際丹寧日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正向教養 #兒童保護 #兒少權益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東馬兒少保護中心 #衛生福利部

🌐 數位性暴力:隱藏在螢幕後的危機,你必須知道! 💻💔本次主講人曾峻偉為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社工督導,他在數位性暴力的輔導實務及倡議工作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洞見,是推動性別平權及受害者權益的重要實踐者。在數位化生活無所不在的現代社會,數位性暴...
28/11/2024

🌐 數位性暴力:隱藏在螢幕後的危機,你必須知道! 💻💔
本次主講人曾峻偉為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社工督導,他在數位性暴力的輔導實務及倡議工作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洞見,是推動性別平權及受害者權益的重要實踐者。

在數位化生活無所不在的現代社會,數位性暴力已悄然成為一種隱形的危機。根據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18-74歲民眾在網路上曾遭遇性暴力,其中30歲以下女性是主要受害群體。這些暴力形式不僅威脅個人隱私,更可能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生活品質與社會參與造成深遠影響。

💥 常見的數位性暴力形式,你認識多少?
11種數位性暴力形式,你不可忽視!
1️⃣ 網路性騷擾:傳送猥褻訊息、裸露照片或性暗示內容給他人。
2️⃣ 基於性別偏見的暴力:針對性別或性傾向發表仇恨言論,甚至威脅受害者人身安全。
3️⃣ 冒用或偽造身份:盜用他人身份,散播虛假資訊或進行詐騙等行為。
4️⃣ 性勒索:威脅他人公開私密影像或訊息,以達到勒索金錢或控制受害者的目的。
5️⃣ 非法侵入或竊取個人資料:未經同意入侵他人設備,竊取並公開隱私內容。
6️⃣ 基於性別的壓抑或仇恨言論:對特定性別或性傾向進行侮辱、攻擊,甚至煽動暴力行為。
7️⃣ 網路跟蹤:利用技術手段監控受害者的活動,並干擾受害者正常生活。
8️⃣ 深度偽造(Deepfake):利用人工智慧生成受害者的假影像或影片,損害其名譽。
9️⃣ 召募引誘:通過網路誘導受害者,進一步實施暴力行為。
🔟 人肉搜索:在網路公開他人的個人資訊,造成實際生活中的威脅或騷擾。
1️⃣1️⃣未經同意公開私密資料:在未取得許可的情況下,散播他人與性有關的私密內容,導致身心傷害。

📊 令人警醒的數據與趨勢
🔹 受害族群:女性占81%,其中多數年齡在30歲以下。
🔹 加害者背景:可能來自網友、伴侶,甚至是熟人。
🔹 心理與生活影響:44%的受害者表示,數位性暴力嚴重干擾了其日常生活,甚至導致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 如何有效防範數位性暴力?
✅ 提高警覺謹慎對待陌生人的邀約,尤其是涉及裸聊、金錢交易或影像分享時應特別注意。
✅ 保護隱私避免將私密照片存放於網路雲端或不安全設備上,並減少隨意分享個人資料。
✅ 求助專業機構遭遇數位性暴力時,應立即向警方報案或聯繫專業支援團體(如婦女救援基金會),獲得法律與心理支持。

🆘 遭遇數位性暴力後該如何處理?
1️⃣ 存證:保留相關證據,如截圖、對話紀錄或影像,作為未來檢舉的重要關鍵。
2️⃣ 檢舉:向相關平台檢舉違規內容,請求迅速移除不當資訊。
3️⃣ 移除:透過數位資源保護中心或專業單位,申請下架相關不當內容,避免進一步擴散。
4️⃣ 報警:如情況嚴重,應立即向警方報案,並聯繫113保護專線或地方援助機構獲取支援。
5️⃣ 求助:向專業心理師或法律諮詢單位尋求幫助,緩解心理壓力並重建信心。
6️⃣ 調高隱私設定:調整網路帳號或裝置的隱私權限,減少個人資料外洩的可能性。

💬 數位性暴力的影響,不容忽視!
💔 心理影響受害者常感到羞恥、自責,甚至經歷社交恐懼與生活控制感喪失。
🆘 高風險族群女性及LGBTQ+族群更容易成為受害者,尤其是在性別歧視與仇視文化盛行的情況下。

🌟 攜手守護網路安全,共建值得信賴的數位環境!
• 教育普及:加強數位安全知識的推廣,提高民眾防範意識。
• 支持受害者:提供多元且溫暖的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幫助受害者重建自信與生活。

數位性暴力不是個人問題,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應對的挑戰。讓我們攜手行動,抵禦這些隱藏在螢幕背後的威脅,共同打造一個安全、公平的網路空間!
📢 關注數位性暴力,保護自己與身邊的人! 👀🔒

✨ 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來自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的王嘉琪諮商心理師王心理師擁有豐富的諮商經驗,專注於協助兒童與青少年在創傷中學會放手,重建內在力量,為他們帶來溫暖與專業的陪伴。🌟 協助兒少重建內在力量當孩子在關係中經歷創傷,過於急於修...
16/09/2024

✨ 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來自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的王嘉琪諮商心理師
王心理師擁有豐富的諮商經驗,專注於協助兒童與青少年在創傷中學會放手,重建內在力量,為他們帶來溫暖與專業的陪伴。
🌟 協助兒少重建內在力量
當孩子在關係中經歷創傷,過於急於修復往往並非最佳方法。我們需要以耐心的陪伴,支持他們一步步學會放手,並賦予他們面對未來挑戰的力量。
⏳ 創傷復原需要時間與支持
創傷的過程無法快速痊癒,它需要時間、支持以及穩定的關係。每一位受害者的經歷都是獨特的,我們應站在受害者的立場,聽取他們的聲音,而非替他們定義創傷的影響。他們的傷痛不是由我們來說明,而是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
🧠 性健康知識是復原的重要支柱
在這過程中,性健康與性發展的知識是我們所需的裝備。我們能夠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而不是著急地幫助他們梳理所有的細節或解決問題。這些創傷可能無法被完全遺忘,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以新的角度來看待,並引導他們選擇如何在當下過好每一天。
❤️‍ 修復無時間表,支持伴隨終始
修復的路沒有既定的時間表,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挑戰和進展。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告訴他們:「我們願意等你,無論多久,你的進步與痊癒都不受時間限制。」給予穩定的支持能夠幫助他們逐步接受過去的經歷,並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找到安全感與信任感。
🤝 信任與陪伴是最有效的輔導策略
在這過程中,我們不一定只聚焦於情緒上的處理,更應該關注的是他們是否感受到被在乎、被理解。輔導策略可以是建立日常的聯結,詢問他們最近的生活狀況,並隨時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永遠在這裡,作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支持者和可信賴的大人。
🍀希望我們能夠持續支持,幫助兒少重建內在力量。讓我們一起陪伴他們,尋找信任與安全感。

 #兒少保護必知:四大虐待形式速讀✨ 本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的莫嘉敏醫師為您解答:🔍 兒少虐待的四大類型: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疏忽🚨 兒少被虐待的徵兆👤加害者的可能行為:主要照顧者常見的虐待行為❓ 什麼是「代理孟喬森症候群」?📞 疑似...
27/08/2024

#兒少保護必知:四大虐待形式速讀
✨ 本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的莫嘉敏醫師為您解答:
🔍 兒少虐待的四大類型: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疏忽
🚨 兒少被虐待的徵兆
👤加害者的可能行為:主要照顧者常見的虐待行為
❓ 什麼是「代理孟喬森症候群」?
📞 疑似性虐待如何通報?關懷E起來:社會安全網/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 精神虐待的深遠影響:最難以察覺但最深遠的傷害
❤️‍🩹疏忽,最常見但易被忽略的虐待
閱讀後,你將能夠清楚掌握虐待的四大類型,並能及時通報。讓每一位兒少都能在安全中成長!

您知道嗎?童年虐待的傷害其實會跟隨孩子一生。
🧠 大腦發育受損:童年虐待可能導致大腦結構縮小,削弱訊息處理能力。
😢情緒與學習障礙:情緒發展不健全,學習和理智能力也會明顯下降。
💉 健康風險增高: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免疫失調。
⚡ 行為與記憶問題:成年後可能會出現攻擊性、記憶問題及更高的憂鬱傾向。
如果您發現有人可能遭受不當對待、疏忽或遺棄,可以通過此平台尋求幫助:
🔗關懷e起來:社會安全網 https://ecare.mohw.gov.tw/
感謝您與我們一起守護這些珍貴的生命,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關愛中成長。

【東馬兒保日常-親職資訊分享】 #36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講座第二堂預防嬰兒猝死症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線上講座👨‍👩‍👦新手爸媽面對新生兒軟QQ的小身軀,該如何照顧才最周全呢?家長們不用害怕呦~~~❤第二堂預防嬰兒猝死症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邀...
12/04/2024

【東馬兒保日常-親職資訊分享】
#36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講座第二堂預防嬰兒猝死症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線上講座

👨‍👩‍👦新手爸媽面對新生兒軟QQ的小身軀,該如何照顧才最周全呢?
家長們不用害怕呦~~~❤
第二堂預防嬰兒猝死症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邀請到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的張恩菩醫師,為我們帶來「預防嬰兒猝死症」的重要提醒。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的洪華希醫師,則為家長整理出「預防兒童異物吞食」的危險因子與解救方法。

👩‍⚕️張恩菩醫師提及👉如何為嬰兒建立出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像是避免趴睡、嬰兒與大人同房不同床、睡覺時使用奶嘴,以及避免睡在鬆軟的床鋪等。讓我們一起耐心地學習帶領孩子成長吧🥰

👨‍⚕️洪華希醫師說明👉異物吞入的症狀、安全玩具的簡介與建議、危險物品的項目(例如:電池、藥物、多顆磁鐵等)。若是孩子真的意外吞入異物,請勿用催吐、酸鹼中和、喝牛奶等方式,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喔!!!🥹若真的不幸吞入,請使用兒童的哈姆立克法,此外,也同時請其他同伴協助打119,119人員也會同步以電話進行急救教學喔!!!🚑

🌱希望我們能共同為未來的主人翁創造一個安心的成長環境呦☺️

【東馬兒保日常-親職資訊分享】 #35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講座第一堂兒童居家安全衛教線上講座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寶貝那些大小事~~~❤第一堂兒童居家安全衛教,邀請到➡️靖娟基金會的彭詠晴副執行長,來為大家展開豐富的課程內容。🐥其中講師為家長...
12/04/2024

【東馬兒保日常-親職資訊分享】
#35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講座第一堂兒童居家安全衛教線上講座

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寶貝那些大小事~~~❤
第一堂兒童居家安全衛教,邀請到
➡️靖娟基金會的彭詠晴副執行長,來為大家展開豐富的課程內容。

🐥其中講師為家長們整理出孩子🥹最常發生跌倒墜落的設施(例如:浴室、騎樓)、容易發生燒燙傷的狀況(例如:煙火爆竹),或是容易發生梗塞與中毒的物品等(例如:藥物暴露),並提供如何改善或去除危險因子的方式。☺️

🐧在帶領孩子外出時,👉有六種需要注意的項目:地點選擇、時間安排、手推車、車用安全座椅、生活用品帶齊全、備用聯絡方式。按照這六大項的注意原則,便能為孩子創造出歡樂又安心的小旅遊囉!😍

🐳希望我們能耐心地提供未來的主人翁一個安全的友善環境呦☺️

 #34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線上講座(課程免費)🌞參加對象:一般民眾、家長🌞上課方式:以teams的視訊方式進行,會議連結於課程報名截止後三日會寄至電子信箱🌞報名截止日期:PART1:03/21(四)17:00PART2:04/03(三)1...
29/02/2024

#34保護寶寶安心成長系列線上講座(課程免費)
🌞參加對象:一般民眾、家長
🌞上課方式:以teams的視訊方式進行,會議連結於課程報名截止後三日會寄至電子信箱
🌞報名截止日期:
PART1:03/21(四)17:00
PART2:04/03(三)17:00
(每場次上限為50人呦~!)

🌞上課時間及帶領人:
👶3/28(四) 18:40-20:40:兒童居家安全衛教▶️靖娟基金會 彭詠晴副執行長
👶4/11(四) 19:00-20:30:預防嬰兒猝死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張恩菩醫師、洪華希醫師

🧡報名網址:
兒童居家安全衛教:
https://reurl.cc/E4bmbv
預防嬰兒猝死症、預防兒童異物吞食:
https://reurl.cc/M49Qjp

【東馬兒保日常-課程分享】 #33友善父母系列親職講座〔轉知分享取自※兒福聯盟※〕 #113年免費親職教育小學堂---線上親職教育講座       🟠只要不是共同親權(俗稱監護權),關於孩子的事只能對方說了算,我都不能有意見是嗎?不讓對方看...
19/02/2024

【東馬兒保日常-課程分享】 #33友善父母系列親職講座〔轉知分享取自※兒福聯盟※〕
#113年免費親職教育小學堂---線上親職教育講座

🟠只要不是共同親權(俗稱監護權),關於孩子的事只能對方說了算,我都不能有意見是嗎?不讓對方看小孩會有什麼法律後果嗎?該怎麼告訴孩子關於離婚,這些大人的事?分居或離婚後的教養,有甚麼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真的好累、好疲倦的時候,又該如何照顧自己?
🟠兒福聯盟今年再度辦理四堂線上友善父母親職講座,希冀藉由律師、社工與心理師的觀點,陪伴有分居或離婚議題的家長們,關照自己、思考與看見孩子的需求,進而練習親職溝通,擬定合適的子女照顧計畫;讓好聚好散,陪孩子長大,不再是口號。

※課程資訊
❤️參加對象:面臨分居、離婚或已離婚之家長
❤️上課方式:以zoom的視訊方式進行(課程免費)
❤️上課時間:皆為AM 9:30~11:30

❤️上課日期及帶領人:
💛3/16(六):家事法律小學堂-探視權▶️毛鈺棻律師
💛3/30(六):如何跟孩子談離婚與擬訂探視計畫▶️黃英琪主任
💛4/13(六):離婚後兒少教養與自我照顧▶️吳麗雲教授
💛4/27(六):分居或離婚父母溝通技巧練習題▶️黃乙白心理師

🧡報名網址:
https://www.surveycake.com/s/X81N9

📞有任何相關疑問請電洽:07-3501959 轉 511 盧社工

【東馬兒保日常-課程分享】 #32〔轉知分享取自※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臉書資訊※〕 #113年免費親職衛教小學堂-線上&實體親職教育講座◎課程資訊※帶領人、日期及時間:🎉03/09- 09:00~12:00 邱素鳳臨床心理師...
01/02/2024

【東馬兒保日常-課程分享】 #32〔轉知分享取自※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臉書資訊※〕
#113年免費親職衛教小學堂-線上&實體親職教育講座
◎課程資訊
※帶領人、日期及時間:
🎉03/09- 09:00~12:00 邱素鳳臨床心理師 線上
🎉04/20- 09:00~12:00 張維真臨床心理師 線上
🎉06/08- 09:00~11:30 黃雅羚諮商心理師 線上
🎉06/15- 09:00~12:00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實體
🎉07/13- 09:30~11:30 李淑敬諮商心理師 線上

※地點:採線上上課方式,部分採實體方式
※成員:一般大眾
※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連結以下臉書資訊,可詳見每場個別QR code報名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children.cmuh?mibextid=LQQJ4d

Address

台東市長沙街303巷1號
Taitung
950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7:00
Tuesday 08:00 - 17:00
Wednesday 08:00 - 17:00
Thursday 08:00 - 17:00
Friday 08:0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衛福部東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台東馬偕紀念醫院: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