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5/2025
那天共居的室友提議,隔天去跑10K到東河吧(我們住在都蘭)!
雖然心裡啞然但又有種挑戰自我的興奮,如果有人一起跑的話應該感覺可以更堅持下去,一起共跑的兩位- Rose & Frank 都有很多跑步經驗,而我只是個菜鳥,平常大概只會跑3K左右的距離。
。
。
。
也許剛開啟台東的短居生活,對許多未嘗試事物都保持開放心態,我竟然很準時的起床想參加這項晨跑活動。
自己練跑的時候,一感覺累了,大腦就會很 — 聰明的告訴自己:『該休息了吧?』、『讓身體這麼累要幹嘛?』
而這次有挑戰鐵人全碼42K的ROSE 陪跑,感覺安心許多,也很感謝他的耐心,一路上告訴我可以隨時調整在舒適的步速,如果感覺累了就放緩,但是不要停下來。
。
。
。
“跑步的呼吸方式”
調整呼吸,搭配二短吸一長吐的方式,一但身體習慣這樣的頻率後,就不用去在意你的腿正在如何跨,而是讓身體自然地移動,進入心流(flow)的狀態。
“認識運動引起的下腹部疼痛(ETAP)”
大概跑到3K時,右腹部開始微微疼痛,據說50%的可能原因是橫隔膜肌因身體大量的供氧需求而產生的筋攣症狀,詳細可參照這篇文章:https://hibody.com.tw/running-side-stitch/ #運動引起的下腹部短暫疼痛(ETAP)的疼痛特徵,解決的方式是放慢腳步與加深自己的呼吸。
。
。
。
“長跑不僅是訓練身體,也是重塑大腦的訓練”
剛好當天湊巧有路跑活動,一路上許多人喊聲為我們加油,Rose和我分享跑步時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也是他想堅持挑戰自我的原因。
雖然只是一個短程的慢跑,但我感覺經歷了許多的內心對話與身體層的挑戰,也讓我意識身心的息息相關,跑步的當下我感覺的大腦也正在重塑對身體極限的認知,有趣的是,跑完以後我更有精神與活力了!
。
。
。
“運動不只是體能訓練,更是一場「身心覺察」的旅程”
我發現,當我真正進入跑步的節奏時,那種「完全專注」的狀態,就像我在瑜伽墊上的練習一樣。跑完後,雖然肌肉酸軟,但精神卻特別清明。
那是一種:「我真的跟自己的身體同在」的感覺。
這趟跑步雖然是臨時起意,但卻像打開了某種身心的開關。謝謝 Rose 的陪伴,也謝謝自己願意嘗試,願意一早起來、願意跑出舒適圈。
有時候,生活的轉化,就藏在一場簡單的晨跑裡。
如果你也曾經想開始跑步,卻擔心自己太菜、體力太差,或許你也可以找個朋友一起跑,放慢沒關係,但別停下來。
👉更多關於我的旅居生活/瑜伽練習🌈https://medium.com/.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