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野.小島瑜珈

沙野.小島瑜珈 在流動的旅居生活裡,我們用瑜伽安頓身體,用靜心照見靈魂,讓自然與儀式成為日常的光
~~~~~~~~~
・瑜伽課程/品牌合作請私訊

那天共居的室友提議,隔天去跑10K到東河吧(我們住在都蘭)!雖然心裡啞然但又有種挑戰自我的興奮,如果有人一起跑的話應該感覺可以更堅持下去,一起共跑的兩位- Rose & Frank 都有很多跑步經驗,而我只是個菜鳥,平常大概只會跑3K左右的...
18/05/2025

那天共居的室友提議,隔天去跑10K到東河吧(我們住在都蘭)!

雖然心裡啞然但又有種挑戰自我的興奮,如果有人一起跑的話應該感覺可以更堅持下去,一起共跑的兩位- Rose & Frank 都有很多跑步經驗,而我只是個菜鳥,平常大概只會跑3K左右的距離。





也許剛開啟台東的短居生活,對許多未嘗試事物都保持開放心態,我竟然很準時的起床想參加這項晨跑活動。

自己練跑的時候,一感覺累了,大腦就會很 — 聰明的告訴自己:『該休息了吧?』、『讓身體這麼累要幹嘛?』

而這次有挑戰鐵人全碼42K的ROSE 陪跑,感覺安心許多,也很感謝他的耐心,一路上告訴我可以隨時調整在舒適的步速,如果感覺累了就放緩,但是不要停下來。





“跑步的呼吸方式”

調整呼吸,搭配二短吸一長吐的方式,一但身體習慣這樣的頻率後,就不用去在意你的腿正在如何跨,而是讓身體自然地移動,進入心流(flow)的狀態。

“認識運動引起的下腹部疼痛(ETAP)”

大概跑到3K時,右腹部開始微微疼痛,據說50%的可能原因是橫隔膜肌因身體大量的供氧需求而產生的筋攣症狀,詳細可參照這篇文章:https://hibody.com.tw/running-side-stitch/ #運動引起的下腹部短暫疼痛(ETAP)的疼痛特徵,解決的方式是放慢腳步與加深自己的呼吸。





“長跑不僅是訓練身體,也是重塑大腦的訓練”

剛好當天湊巧有路跑活動,一路上許多人喊聲為我們加油,Rose和我分享跑步時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也是他想堅持挑戰自我的原因。

雖然只是一個短程的慢跑,但我感覺經歷了許多的內心對話與身體層的挑戰,也讓我意識身心的息息相關,跑步的當下我感覺的大腦也正在重塑對身體極限的認知,有趣的是,跑完以後我更有精神與活力了!






“運動不只是體能訓練,更是一場「身心覺察」的旅程”

我發現,當我真正進入跑步的節奏時,那種「完全專注」的狀態,就像我在瑜伽墊上的練習一樣。跑完後,雖然肌肉酸軟,但精神卻特別清明。

那是一種:「我真的跟自己的身體同在」的感覺。
這趟跑步雖然是臨時起意,但卻像打開了某種身心的開關。謝謝 Rose 的陪伴,也謝謝自己願意嘗試,願意一早起來、願意跑出舒適圈。

有時候,生活的轉化,就藏在一場簡單的晨跑裡。
如果你也曾經想開始跑步,卻擔心自己太菜、體力太差,或許你也可以找個朋友一起跑,放慢沒關係,但別停下來。

👉更多關於我的旅居生活/瑜伽練習🌈https://medium.com/.07

很喜歡Sucharita老師在開始前分享的“轉化“,我們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不斷在產生變化,而『mindfulness』正是處在當下,跟這些不同的轉變同在,順應自然,看見它每天都在發生。可以順應著轉變,去調整自己的練習狀態,有時我們因為日常的練...
21/04/2025

很喜歡Sucharita老師在開始前分享的“轉化“,我們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不斷在產生變化,而『mindfulness』正是處在當下,跟這些不同的轉變同在,順應自然,看見它每天都在發生。

可以順應著轉變,去調整自己的練習狀態,有時我們因為日常的練習或意外而不幸受傷了,然我們理解身體是有自癒能力的,現在的資訊發達,能夠預測一次的受傷需要多久的復原期,而後對自己—『保持耐心』。我也在不斷地練習中,耐心是如此的重要而不簡單。常常我對學生或他人很容易保持耐心,但是對自己卻很難維持住。

因應身體的自然,調整練習狀態,也許以前跑步10km,現在6km就足夠了,聽見身體的聲音。每次的練習不是和自己或他人去比較,有時候聽長輩說,現在的身體不如以前了。是的,隨著時間,我們每天都在變化,接受著自己在逐漸變老,但是保持著耐心,維持練習,這個也是瑜伽的練習。

》天使靈氣 遠距體驗個案分享文 《謝謝Sunny的體驗,並分享本次牌卡肯定句:『 現在我選擇去奉獻與分享我的豐盛』🤍✨----認識Sae一段時間了,很欣賞她清晰又溫柔的能量。看到她有提供天使靈氣服務時,覺得這個技術的品質也太適合她了吧!因此...
30/08/2024

》天使靈氣 遠距體驗個案分享文 《

謝謝Sunny的體驗,並分享本次牌卡肯定句:『 現在我選擇去奉獻與分享我的豐盛』🤍✨

----

認識Sae一段時間了,很欣賞她清晰又溫柔的能量。
看到她有提供天使靈氣服務時,覺得這個技術的品質也太適合她了吧!因此毫不猶豫地就去預約~

這次選的是遠距療癒,透過視訊頻幕和一個人相會,坦白說我不大習慣。但隨著對話深入,我感覺已經進入療癒的場域,也漸漸安頓了下來。

躺下後的兩三分鐘,我開始覺得空間的密度開始增高,一股暖暖厚厚的質地覆蓋在能量層周圍。身體更加地放鬆,既飄飄然又很接地,很奇妙的感覺。

尤其胸腔和橫膈膜,它們有細細地移動,那是能量的流動,我告訴自己只是允許著...不需要做甚麼...直到喚醒

隨後進入一陣靜默,身體太安靜了。無奈頭腦還是有點想講話,就講吧😆

於是Sae閉上眼睛,透過天使給了我一些訊息,關於心輪,關於給予和接收。正好也是我最近在經驗的。
也提醒我要好好地對待自己,享受存在給予的豐盛和喜悅,同時也不吝嗇地分享出去

謝謝Sae,謝謝天使和存在。短短的一小時,我感到非常地幸福🥰

----

《天使靈氣👼體驗心得募集中》

🪽地點:小島瑜珈(位於台北石牌站二號出口)

🪽時段(時長約需1-1.5小時)
實體操作|週一下午2:00-5:00
遠距操作|週五下午3:00-6:00

🪽交換方式:費用隨喜+體驗心得一篇

歡迎私訊詢問🙋🏻‍♀️

#天使靈氣 #能量療癒

【 生活隨筆 | 接受的力量 】在關係中,你通常是給予還是接受的一方呢?給予與接受,不一定只有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還包含了愛、陪伴與關心、體貼的行為。在亞洲社會之中,許多父母從小給予孩子的關心就是買好看的衣服、吃健康美味的食物,隨著時間過...
18/07/2024

【 生活隨筆 | 接受的力量 】

在關係中,你通常是給予還是接受的一方呢?

給予與接受,不一定只有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還包含了愛、陪伴與關心、體貼的行為。在亞洲社會之中,許多父母從小給予孩子的關心就是買好看的衣服、吃健康美味的食物,隨著時間過去,長大的我們也習慣在關係中以「物質」來界定愛。

給予物質就是在表達愛, 然而接受之後呢?你是否會開始想,我應該回饋一些什麼,不然我是否顯得貪得無厭或是毫無貢獻?

在每次關係互動的過程中,都好像必須付出點什麼,來證明自己有足夠愛的能力,取得在關係中的安全感。這樣的潛意識導致互動開始變得疏遠,或是有時為了避免這種不安全感發生而希望減少互動...真的很可惜!

“真實的安全感,不是基於你付出了什麼(物質)而得到什麼(愛),是你的存在本身就足夠被愛了”

這樣的思維,需要跳脫自己原先的思考邏輯,是相當需要練習的。

在此同時,我也想特別提及,「接受」也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接受別人的給予,也需要挪出自己的空間,如果是食物的話,我需要有胃,如果是禮物,也要家裡還放得下...

無條件的接受,也代表著我願意接納你的心意,這不也是一種體貼的表現嗎?

下一次在接受禮物時,可以大方的說「謝謝,我覺得這個禮物很棒!」,而無需再感到罪惡感。給予時,也是真心的想付出而不求回饋。

”有趣的是,宇宙的愛是源源不絕的“💛 ——大自然讓人看見愛的本質,像是溪流綿延不絕,樹木生生不息,不因給予或是接受了什麼而改變

生活隨筆分享,更多文章歡迎追蹤:
「小島瑜伽」https://www.myislandyoga.com/blog

《動作檢測研習課程紀錄》長期教學下來,觀察身體是一門必修而且重要的學問,但是要如何觀察?觀察哪裡?哪些動作是肌肉/肌筋膜緊繃,可以放鬆筋膜或加強肌肉訓練,而哪些又是骨關節的天生構造呢?以常見的鴿王式為例,有些人做這個動作時會感覺腰椎受到壓迫...
18/06/2024

《動作檢測研習課程紀錄》

長期教學下來,觀察身體是一門必修而且重要的學問,但是要如何觀察?觀察哪裡?

哪些動作是肌肉/肌筋膜緊繃,可以放鬆筋膜或加強肌肉訓練,而哪些又是骨關節的天生構造呢?

以常見的鴿王式為例,有些人做這個動作時會感覺腰椎受到壓迫,其實是髖部內收肌群與大腿緊繃的問題。這時要檢測的是:

1️⃣大腿淺層前外側
2️⃣大腿深層前內側
3️⃣髖內收肌群

放鬆緊繃的區域之後,再次動作,腰部擠壓感就解除了。

當後腿的骨盆需要向前轉,做出髖伸直與內旋動作時,因為已經沒有活動角度了,就只能以推腰椎的方式來代償,因此出現腰部的不適感。

延伸到眾多的體位法,透過敏銳的觀察力與手調整來幫助練習,你會發現這些困難的體位法不再只能是敬而遠之;相反地,缺乏敏銳覺察,如果是天生的骨關節結構限制而硬凹,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代償出力,這時候我們就要練習瑜伽哲學中的「放下執著」吧😆

動作檢測與觀察能力相當重要,也非常感謝宇英老師的專業分享,課程的知識內容豐富,也重新複習了一遍解剖學知識

#瑜伽 #體位法 #動作檢測

大家以為的瑜伽其實不只是體位法?🧐瑜伽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古印度,廣為流傳後形成了眾多派別(Hatha Yoga/ Ashtanga Yoga等),而流傳到西方時,當時為符合多數人的練習需求,形塑出了目前大家熟悉的瑜伽課程。瑜伽八支(Ashta...
05/06/2024

大家以為的瑜伽其實不只是體位法?🧐

瑜伽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古印度,廣為流傳後形成了眾多派別(Hatha Yoga/ Ashtanga Yoga等),而流傳到西方時,當時為符合多數人的練習需求,形塑出了目前大家熟悉的瑜伽課程。

瑜伽八支(Ashtanga Yoga)是由帕坦伽利(Patanjali)在《瑜伽經》中提出的瑜伽修行方法,包含八個階段。

而體位法(Asana)其實只是其中的第三支,對應於肉體層的練習,體位法的練習目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身體健康:體位法通過各種姿勢的練習,強化身體的各個部分,增強肌肉力量、靈活性和平衡感,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

2. 平衡與協調:通過不同姿勢的練習,促進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運作,提升身體的平衡感。

3. 內在平靜:體位法的練習需要專注和耐心,有助於心靈平靜,減少壓力和焦慮,培養內心的寧靜。

4. 能量流通:體位法可以幫助打通身體的能量通道,促進氣的流通,增強生命力。

5. 為冥想做準備:通過體位法的練習,身體變得更穩定和舒適,有助於為後續的呼吸法(Pranayama)和冥想(Dhyana)打下基礎。體位法使身體能夠長時間保持靜止,減少外在的不適感,從而更專注於內心的冥想。

體位法的練習目的是通過身體姿勢的調整和強化,達到身心合一,為更高層次的瑜伽修行做準備。

---

有趣的是,現代人的練習大多只有短促的一小時,甚至線上也有20-30分鐘的課,如果你只是想單純動一動舒展筋骨,這個時間便足夠。

而如果是要練習冥想層次,根據經驗是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觀照心靈變化的。所以我也很鼓勵學生們在課餘時間多做靜坐練習,每天5分鐘也很好!你會慢慢開始愛上靜坐的感覺☺

#瑜伽八支

自我關愛-天使靈氣之路 👼認識我的人,可能都會很好奇我是怎麼走上跟天使連結的道路,其實跟這股高頻能量的結緣是來自於數年前,我開始看見一連串的數字開始,那時常在眼前浮現”111”、“”444“等數字,一開始我很疑惑,後來一查之下才知道這是天使...
31/05/2024

自我關愛-天使靈氣之路 👼

認識我的人,可能都會很好奇我是怎麼走上跟天使連結的道路,其實跟這股高頻能量的結緣是來自於數年前,我開始看見一連串的數字開始,那時常在眼前浮現”111”、“”444“等數字,一開始我很疑惑,後來一查之下才知道這是天使數字,而與高我的連結似乎也在那陣子變得頻繁許多,會開始喜歡待在大自然當中,與大地連結並懂得每天撥出時間靜心。

在報名這次的工作坊之前,剛好身邊的伴侶Jamie經歷了0403花蓮大地震,那時Jamie正在帶母親環島,當天他們正行駛在中橫公路上要離開太魯閣,一陣天搖地晃,面臨被落石夾擊的驚恐。而在那當下的我也有許多的恐懼與擔心,而在那時我瞥見在櫃上沈睡的天使牌卡,便告知了天使現在的情況,牌卡顯示的訊息是:「向天使祈求」以及「放下擔憂」,靜心沈澱之後便接到消防隊的電話...而我也照常進行了我原訂的行程,過了三天,他們平安搭直升機下山,真心感謝救援人員、大地母親與及所有肉眼無法窺見的高頻能量。

而後我得知了身邊的好友Etha要舉行天使靈氣的工作坊,我便接收這個支持是來照顧自己的。踏入創業的過程以來,經營一間教室或是衡量每月課程與收支平衡,要放下頭腦思考對我來說並不容易。

巧妙的是,天使靈氣的練習正是要「信任」與「全然接納(臣服)」,臣服在光與愛的帶領之下,臣服那些頭腦無法解釋的力量,信任與臣服正是療癒的開始。

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內心有什麼想跟我分享的嗎?

如果你感覺上述的方式也許可以支持你,想嘗試天使靈氣療癒,隨喜體驗募集中,歡迎用以下方式與我交換:

1. 靈氣體驗心得(300字內)
2. 隨喜捐款
3. 開放自主填答~期待你的創意,如果要做菜給我吃也可以 (白風人太愛美食)

想更多了解的朋友也可以私訊或留言讓我知道唷🌈

揮別2023,2024新年快樂 🪐 #覺愛  #瑜珈  #僻靜
01/01/2024

揮別2023,2024新年快樂 🪐

#覺愛 #瑜珈 #僻靜

「當你了悟憤怒本身並無客觀基礎,只不過是心的反射,如夢一般,就能解開憤怒的結,再也不會受到束縛。如果能了悟自己恐懼的對象,就如同了悟我們害怕的蛇其實是被誤認為蛇的一條繩子,那麽顯相的力量就會消失。顯相即是「明空」(empty luminos...
11/10/2023

「當你了悟憤怒本身並無客觀基礎,只不過是心的反射,如夢一般,就能解開憤怒的結,再也不會受到束縛。如果能了悟自己恐懼的對象,就如同了悟我們害怕的蛇其實是被誤認為蛇的一條繩子,那麽顯相的力量就會消失。顯相即是「明空」(empty luminosity),引導我們認識心和體驗其實是一體的」—出自西藏睡夢瑜珈

就跟連假時的天空好像跟上班時的不同,但其實都是同一片天空啊⋯祝大家開工愉快喔😁

19/09/2023
為什麼要持續練瑜伽?
22/06/2023

為什麼要持續練瑜伽?

這篇想和大家分享開始瑜伽教學的動機,過去我是個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從小居住在人聲鼎沸的台北市松山區,玩耍的地點是家中照相館外的人行道。小時候的我除了在自然課看到山與海的照片以外,那時我跟大自然以及自我的...

23/02/2023

Address

Taoyüa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沙野.小島瑜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沙野.小島瑜珈: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