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

  • Home
  • 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

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 專精:內科脈診、客製化水藥、
肌筋膜乾針、浮針、
韓式美顏針、煥眼針灸。
中國醫後中|台大藥學|前台大藥師|
顏面針灸醫學會認證美顏針專科醫師
台灣浮針醫學會會員
中華中醫實效療法醫學會

14/11/2025

有患者問我,指甲若是有「大量裂紋」或是表面「坑坑疤疤」,身體是發生什麼事嗎?

遇到這類問題,首先需要排除的是自體免疫疾病,舉凡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很多都有可能發現指甲的異常,此外如甲狀腺疾病與黴菌感染,也是可能的原因。若是遷延多時的個案,我一般會建議也要找相關領域的西醫,進一步檢查。

而從中醫來說,指甲是由肝膽精氣所生,透過觀察指甲,可以判斷肝血、肝精的充盈度。一個正常人的指甲,理應色澤均勻,淡紅為主,且質地堅韌不易斷裂,表面光滑透亮,沒有過多的條紋。

另一個常被問到的是「月牙」,有個說法是月牙的大小能反映體內的陽氣。但其實月牙的面積與數量,很大程度是天生的。除非短時間有明顯變化,不然其實不必太過緊張。

14/11/2025

從十月開始,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乾咳等症狀的病例量激增,這類症狀常被認知為受到「燥邪」所影響。

「燥邪」在傳統上被認知為六種外來邪氣之一,是一種會傷害人體津液,又特別容易侵犯肺部的邪氣。然而,在阿豪醫師的認知裡,「燥邪」更像是由某些病症引起的結果,而非原因。

講到「燥」,大家通常會想到「燥熱」,是種因於發熱性疾病,耗損體內水液後所產生的病況,舉凡中暑、熱性感冒、胃火、陰虛皆屬之。

然而因為「寒」也可能出現燥象,寒性收引的特性會導致局部循環變差,也會出現乾的表徵,例如冬季常見的皮膚乾癢就是一種。或者因為「濕」也可能出現燥象。思考上有點反直覺,但請記得病理性的「水濕」是身體不能運用的髒水,也會因為黏滯的特性,造成好的水分無法被正常分布全身。

雖然看似「燥象」,實則病機各異,治法也大不相同。

12/11/2025

說真的,很不推薦大家在不清楚體質的情況下,自行去抓中藥來吃。

之前就有聽說有患者,因為看了某經方大師的影片,也不知道是真的錄音還是AI變造的,自行跑去中藥房,抓小青龍湯。

結果抓的劑量是:
麻黃 3兩 桂枝3兩 芍藥3兩 炙甘草3兩
乾薑3兩⋯⋯,懂得人就知道有多可怕。

網路上的資訊很多,但正確的往往沒有流量,甚至還會因為運算機制的關係,而被埋沒在荒煙蔓草之中。

請大家注意一下:阿豪醫師明日下午診照常營業,夜診因風雨較大休診一次。如有看診需求者,請利用午診時段,颱風來襲,也請大家做好防颱準備,安全第一!
11/11/2025

請大家注意一下:
阿豪醫師明日下午診照常營業,
夜診因風雨較大休診一次。

如有看診需求者,請利用午診時段,
颱風來襲,也請大家做好防颱準備,
安全第一!

按一按耳朵周邊,或是熱敷耳朵,可以改善天氣變化帶來的不適。早上上診前陰雨綿綿,結果到接近中午的時候,又出了大太陽!這種急遽的天氣變化,很容易誘發身體的不適感,也莫怪乎今天朋友回診時,症狀都有滿明顯的變化,比方說:頭痛、頭暈、肩頸痠痛心情不美...
11/11/2025

按一按耳朵周邊,或是熱敷耳朵,可以改善天氣變化帶來的不適。

早上上診前陰雨綿綿,結果到接近中午的時候,又出了大太陽!這種急遽的天氣變化,很容易誘發身體的不適感,也莫怪乎今天朋友回診時,症狀都有滿明顯的變化,比方說:
頭痛、頭暈、肩頸痠痛
心情不美麗、手腳冷支支

有些研究發現耳朵是氣壓的偵測器,也是感受天氣變化的器官之一,若能加強耳部的循環,就有機會改善天氣病。

推薦可以按耳尖上方的「率谷穴」,
或是按摩耳垂後方的「完骨穴」,
放鬆因為天氣變化帶來的壓力。

#圖片轉載自大醫精誠官網

今天阿豪醫師來介紹,雕塑V臉的重要肌肉:「咀嚼肌」。咀嚼肌又稱作咬肌,是咀嚼肌群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和臉部的胃經循行有關,是一條定義下臉寬度與臉頰曲線的肌肉。咀嚼肌是治療顳顎障礙的重要目標,緊繃時會使下顎張開受限,又能引發頭、耳、眉等處的疼痛...
10/11/2025

今天阿豪醫師來介紹,雕塑V臉的重要肌肉:
「咀嚼肌」。

咀嚼肌又稱作咬肌,是咀嚼肌群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和臉部的胃經循行有關,是一條定義下臉寬度與臉頰曲線的肌肉。

咀嚼肌是治療顳顎障礙的重要目標,緊繃時會使下顎張開受限,又能引發頭、耳、眉等處的疼痛,甚至和耳鳴有關。

咀嚼肌是強勁的肌肉,能適應持續性負荷,對於下顎的閉合、後縮都具有重要功能意義。若是喜歡啃咬硬物、吃口香糖,或是夜間磨牙,都有可能誘發此處的緊繃與疼痛。

過度發達的咀嚼肌會使下臉部呈現「方形臉」,下巴的稜線會較為沉重而呈現直角狀。此外,肥大的咀嚼肌也可以能對顏面靜脈造成壓迫,影響到眼眶下的回流,而出現「眼眶下部腫脹」或「黑眼圈」。

~~~~
在咀嚼肌的區域,有兩個臨床上常用到的穴道:
「下關」、「頰車」
這兩穴都能治療牙關的問題,
特別是張口困難,牙關緊閉等狀況。

這個區域也是深前線的末端點,
此線是條貫串人體核心的肌筋膜經線,
被認為是深層與中軸的支撐性結構。

此處也是重要的壓力檢測點之一,
當人類處於極不安全的環境,
牙關往往無法放鬆而緊繃起來。

下關穴在臨床上對於頭面五官疾病,
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療效,
有興趣的同道歡迎多加研究。

08/11/2025

我觀察台灣人有種有趣習慣,

覺得有什麼問題「補」一下就對了。
容易累?吃人參、黃耆補氣就對了。
天冷了?吃薑母鴨、麻油雞就對了。
腰痛膝蓋痛?吃龜鹿二仙膠就對了。

好像什麼事情只要靠「補」就能解決,
如果沒效?那就是補得不夠。
明代醫家張景岳便感慨:
「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

這種去脈絡化的思維很可怕,
隱含了人性對於「缺乏」的恐懼。
用錯補藥絕不是沒病強身,
而是沒病「致」病。

今天阿豪醫師要來介紹顏面針灸的第三條重要肌肉:眼輪匝肌。這條肌肉是位於眼眶周圍的環狀肌肉,能夠控制眼睛閉合,對於保護眼球、維持淚膜穩定,具有重要解剖意義。同時,眼輪匝肌也是臉部表情肌的一部分,由顏面神經所支配,若是該神經麻痺後,可能會使患者...
05/11/2025

今天阿豪醫師要來介紹顏面針灸的第三條重要肌肉:眼輪匝肌。

這條肌肉是位於眼眶周圍的環狀肌肉,能夠控制眼睛閉合,對於保護眼球、維持淚膜穩定,具有重要解剖意義。同時,眼輪匝肌也是臉部表情肌的一部分,由顏面神經所支配,若是該神經麻痺後,可能會使患者無法閉合眼瞼。若這條肌肉出現緊繃,則可能會出現眼周深層的疼痛、眼皮的抽搐與痙攣、暫時性的視力模糊。

眼睛周圍也是眾多經絡的交會之處,包含膀胱經、膽經、三焦經、胃經等經絡的穴位,也和肝、心、小腸經有程度不一的連動關係。

透過針刺放鬆此處的緊繃,能夠改善眼睛循環,進一步降低乾澀的發生,同時也能夠減少紋路與眼袋,讓肌肉恢復張力與彈性避免下垂,是眼周治療的核心標靶。

平常也可以沿著眉毛邊緣輕柔地按摩,也有助於改善眼睛不適的症狀,但請切記要保持手部的清潔才能按唷!

03/11/2025

閒聊一下「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
雖然偶爾會用「自律神經失調」這個標籤,讓患者理解自己發生什麼事,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解釋背後的原理,不然就只是一個大雜燴名詞。

第一種是交感神經過亢,導致容易焦躁、失眠,腦袋無法正常關機。在生活突發狀況極多的工作者容易出現,導致身體長期處於備戰狀態而無法放鬆,進一步導致「肝鬱氣滯」,心火、肝火也會逐漸變旺盛。

這時會透過疏肝解鬱,或是清降火氣的方式治療。

第二種是副交感神經過亢,導致容易疲勞、情緒低落,生活怎麼樣也提不起勁。從中醫理論來說,常以「陽虛」、「氣虛」或是「氣血兩虛」的狀態顯現。人體若陽氣虛衰,無法正常布散全身,便會覺得全身沒有能量,難以支撐日常的任何作為,動輒疲勞無力,此外也容易出現怕冷、性慾低落的現象。

這時會補益陽氣,補血等方式治療。

上述兩類的治療,可說是完全相法,
單純判斷出自律神經失調,並無法指導中醫該如何拿捏處方。

中醫的體系架構中,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臟腑、經絡、疾病很多,舉凡心、肝、脾,鬱證、臟躁、百合病、不寐、驚悸怔忡皆有關。

以下這段有點難,大家就當作我在練肖話也行。

自律神經失調的中醫第一性原理,就是陰陽失調,交感神經偏向屬陽的特性,主動態而能興奮、產熱;副交感偏向陰的特性,主靜態而能抑制、降溫,而失調的本質就是陰陽的平衡被打破。

如果長時間處於高壓的環境,為了維持高度的輸出力,人體會以陽亢的失衡態,氣機被加壓,也往往合併出現肝鬱的狀態,因此常用到疏肝+降火來平衡。

若本身的氣血能量不足,或上續的消耗狀態維持太久,人體會進入虛性的失衡態,氣血無法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常用補氣、補血來糾正。

然而,人體是複雜的,處在兩者之間的狀態也非常多見,和少陽、少陰等樞轉的臟腑經絡有關。

少陽少陰是人體的樞轉中心,少陽主氣的樞轉、少陰主血的樞轉,兩者需要相甫相成,流動性才能正確抱持,陰陽才會平衡。治療樞轉的問題,除了疏通氣機之外,疏通血流(活血)也非常重要。

臨床上用來治療這類問題的方很多,以前有些醫家把調節自律神經和小柴胡湯、逍遙散畫上等號,我認為這是有點可惜的,但確實兩個方在這類疾病,有一定的用途。

另外,一些難治型的自律神經症狀,因為邢斌老師的介紹,最近觀察到血府逐瘀湯也有不錯的用途,不過前提是要觀察到有無血瘀態的出現。

02/11/2025

有朋朋問說,如何讓自己年老的時候還能行動自如?
關鍵在於及早實踐良好的生活方式。

基本原則也不離我常說的:
好好運動、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規律且多元的身體活動,
是老年行動自如的關鍵,
對於心臟功能、肌肉力量、
骨骼密度皆有正面影響。
充足的有氧運動,
例如快走、游泳、騎單車,
能夠強化心肺耐力。
適量的肌力訓練,
能夠增加肌肉強度,
幫助支撐人體架構。

另外,飲食與睡眠亦很重要,
更是人體修復機制的重要基石,
身體才有燃料與餘裕修復肌肉與強化骨骼。

還有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是心靈。
若是長時間的孤立,進而與社群失去連結,
也可能會加速身體功能下降。

透過保持開放的心,
持續學習新事物,
能夠讓大腦持續活躍。
或是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讓自己也資源獲得心理支持,
也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活躍度。

31/10/2025

這陣子社群的追蹤人數上升很快,
阿豪醫師有點受寵若驚,
感謝各位的熱情追蹤!

近期的主題,我會著重在我的老本行之一:「顏面針灸」,並同時介紹相關的肌肉與症狀。

我的流派是由宋貞和教授所創,又被稱作F.A.C.E美顏針。臨床上除了運用於美容,這套針法也能夠解決偏頭痛、顳顎關節障礙、乾眼症外,也能夠用於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失眠的問題。

此外,大家如果有什麼感興趣的主題,
也歡迎留言給我,若有時間我也會撰文回答。
✌️peace✌️

接續介紹第二條,拉提臉部的重要肌肉:「胸鎖乳突肌」。此肌肉屬於人體的側線系統,又和膽、三焦、胃等經絡有關,是一條影響臉部美觀與頭面部健康的關鍵肌肉。胸鎖乳突肌能引發的症狀非常廣泛,包含偏頭痛、臉頰痛、眼周痛、額頭痛,甚至也可以誘發陣發性咳嗽...
30/10/2025

接續介紹第二條,拉提臉部的重要肌肉:
「胸鎖乳突肌」。

此肌肉屬於人體的側線系統,又和膽、三焦、胃等經絡有關,是一條影響臉部美觀與頭面部健康的關鍵肌肉。胸鎖乳突肌能引發的症狀非常廣泛,包含偏頭痛、臉頰痛、眼周痛、額頭痛,甚至也可以誘發陣發性咳嗽、牙痛、頭暈等症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目標之一。

胸鎖乳突肌是支撐頭部結構的「主要鋼纜」,長期姿勢不良例如低頭划手機,便容易呈現緊繃鎖短,造成頭部前傾的狀態。

而這條肌肉的淺層筋膜,會和覆蓋頸部前方的頸闊肌緊密相連,若是過度緊繃,也可能透過筋膜網絡向下拉扯,進一步導致下顎線不明顯,嘴邊浮肉下垂,甚至加深法令紋與木偶紋。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