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專科-曾仁澍醫師

  • Home
  • 泌尿專科-曾仁澍醫師

泌尿專科-曾仁澍醫師 我是泌尿外科醫師

專長泌尿系統疾病及手術治療

在此分享臨床相關經驗

一路忙到中午才發現沒公告今日正常看診 Orz還沒投票的趕快去喔!
26/07/2025

一路忙到中午才發現沒公告今日正常看診 Orz
還沒投票的趕快去喔!

💧水蒸氣消融治療(Rezūm)— 適合大前列腺嗎?四年追蹤研究告訴你!良性前列腺肥大(BPH)是許多中老年男性常見的問題,造成排尿困難、夜尿頻尿等困擾。對於前列腺體積較大的患者(大於80克),傳統上多建議使用開刀或雷射切除手術。不過,近年來...
23/07/2025

💧水蒸氣消融治療(Rezūm)— 適合大前列腺嗎?
四年追蹤研究告訴你!

良性前列腺肥大(BPH)是許多中老年男性常見的問題,造成排尿困難、夜尿頻尿等困擾。對於前列腺體積較大的患者(大於80克),傳統上多建議使用開刀或雷射切除手術。不過,近年來一種微創療法——水蒸氣消融治療(Rezūm),也開始被應用於這類病患。
利用高溫蒸汽破壞肥大的前列腺組織讓其萎縮吸收,達到改善阻塞的目的。目前在治療指引裡面,建議用在較小體積的前列腺。
那麼,大前列腺患者使用Rezūm療效如何?安全嗎?

📌 研究重點
2025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一篇來自埃及的研究納入了 170位接受Rezūm治療的病人,並追蹤了長達 4年,比較小型與大型前列腺患者的治療成果:

分組 前列腺大小
小型組 < 80 克
大型組 80–120 克

💡 主要發現
✅ 雙方療效都顯著
無論前列腺大小,以下症狀都在治療後明顯改善,效果可持續至4年:
最大尿流速(Qmax)上升
國際前列腺症狀分數(IPSS)下降
殘餘尿量(PVR)下降
生活品質(QoL)提升
PSA值下降
性功能指數(IIEF)略有改善

🕒 手術過程與恢復
項目 小型組 大型組
手術時間 7分鐘 12分鐘
導尿時間 6天 9天

💬 大前列腺患者需施打更多次水蒸氣,手術與導尿時間也會較長。即便是"較長"的手術時間,也是中位數僅12分鐘的快速手術。

⚠️ 再次治療機率不同
小型前列腺組:只有 2.35% 的人需再次治療
大型前列腺組:15.29% 需再次治療(多發生於前兩年內)
💬 其中大型前列腺組:第一年9.4%,第二年4.7%,第三年1%,第四年無再治療需求。

👨‍⚕️ 接受哪些再次治療呢?
輕度症狀:使用藥物控制(alpha-blocker)
中度症狀或高風險麻醉患者:可再次接受Rezūm
嚴重症狀或無法順利排尿:建議改行經尿道刮除術(B-TURP)
💬 在大型前列腺組中,50%的再治療患者選擇了重複Rezum療法。其餘的可能選擇了B-TURP或其他策略(例如藥物治療,但文件中未明確提及藥物治療的比例)。

✅ 結論:大前列腺也能選擇Rezūm?
✔️ 這篇小型研究要得出這麼重大的結論當然較為勉強。但綜合來看Rezūm應用在大型前列腺依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療法。

⚠️ 對於前列腺較大的病人,可能需要更多次手術步驟,且再次治療的機率也較高。但相較傳統手術,仍舊是手術時間短非常多,療效也有明確實證的治療方式。若您本身有心肺疾病、不適合長時間麻醉,Rezūm是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

📣 提醒您:
每位患者的狀況不同,建議與泌尿科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選擇!
若您對您的攝護腺治療感到疑慮,歡迎到板橋高美泌尿科一起研究討論喔。

Re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utcomes of Rezūm therapy based on prostate size: a four-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2025) 43:443
https://doi.org/10.1007/s00345-025-05793-0

🧠【了解前列腺癌治療:從新聞看正確資訊】最近一則關於香港演員羅家英先生第四次面對前列腺癌症的新聞引起了不少關注。他選擇以荷爾蒙療法治療,並提到這可能延長壽命8至9年。這樣的報導充滿正能量,但其中有些資訊不太精確,容易讓人對前列腺癌症治療產生...
18/07/2025

🧠【了解前列腺癌治療:從新聞看正確資訊】

最近一則關於香港演員羅家英先生第四次面對前列腺癌症的新聞引起了不少關注。他選擇以荷爾蒙療法治療,並提到這可能延長壽命8至9年。這樣的報導充滿正能量,但其中有些資訊不太精確,容易讓人對前列腺癌症治療產生誤解。(新聞連結放在下面留言處) 以下我們整理了正確的治療資訊,幫助大家更清楚了解這項疾病的應對方式。

🔸 荷爾蒙療法是什麼?

新聞提到羅家英先生使用「女性荷爾蒙注射」來控制癌細胞生長,但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醫學上,前列腺癌症的荷爾蒙療法(又稱雄激素剝奪療法,ADT)主要是透過藥物(如Leuplin, Goserelin)或手術降低雄激素(如睪固酮)的水平,因為雄性激素可能促進癌細胞生長。現代治療很少直接使用雌激素,因為副作用較大,例如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

👉正確資訊:荷爾蒙療法是通過"降低雄性激素"來減緩前列腺癌症進展,常見方式包括注射藥物或口服藥物,每個月或隔數個月施打一次,具體方案由醫師根據患者狀況決定。

🔸 治療能延長多久壽命?

報導提到荷爾蒙療法可能讓羅先生多活8至9年,但這個數字並非通用的標準。前列腺癌症的預後因人而異,會受到癌症分期、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水平、患者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的影響。荷爾蒙療法確實能有效控制疾病進展,但無法保證固定的存活時間。

👉正確資訊: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如美國癌症協會,荷爾蒙療法能幫助延緩晚期前列腺癌症的進展,但效果因個人狀況不同。患者應與醫師密切討論,了解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 其他治療選項有哪些?

新聞中提到羅先生選擇不做化療或放療,似乎給人一種這些療法不重要的印象。但實際上,化療和放療在某些前列腺癌症階段非常重要。例如,放療可用於控制局部腫瘤,早期局部攝護腺癌使用放療的話是有機會治癒的喔!晚期轉移攝護腺癌也會採用放射治療做症狀控制,改善生活品質。化療(如Docetaxel)則適用於晚期或荷爾蒙療法無效的情況,幫助減輕症狀並提升生活品質。

👉 正確資訊:前列腺癌症的治療選項多元,包括:

✅積極監控:適合早期低風險患者,定期檢查PSA或做切片追蹤即可,生活品質最大化。
✅手術: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適用於局部癌症。
✅放療:包括外放射或近距離放射,適合局部或局部晚期癌症。
✅荷爾蒙療法:控制晚期或轉移性癌症。
✅化療:用於荷爾蒙無效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症或系統性療法初期,延長荷爾蒙有效的時長。
✅新型療法:如靶向治療或免疫療法,適用於特定患者,目前是新藥研發的主戰場,不斷有新的生力軍加入,不少都有驚人的成效喔。

📌 尋求專業建議最重要

羅家英先生的樂觀態度很值得敬佩,但新聞僅呈現了他的個人經驗,缺乏專業醫師的解說。前列腺癌症的治療需要根據個人狀況量身訂做,單靠報導可能無法全面了解。

👉正確資訊:建議參考權威來源,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的指引,並與腫瘤科或泌尿科醫師討論,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結語

本來發了一篇廢文跟一篇專業分享,懶惰成性的我應該會休息個幾天再說,但看到新聞報導後實在忍不住,只好勉為其難一天發第三篇文啦。
前列腺癌症的治療方式多樣,羅家英先生的經驗讓我們看到積極面對疾病的態度,但治療資訊需要更精確的理解。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前列腺癌症的治療選項,記得與專業醫師討論,並分享這份衛教資訊給親友,讓更多人對健康多一份認識!老話一句,歡迎到板橋高美泌尿科找我聊聊!🌟
#板橋高美泌尿科
#板橋泌尿科

前列腺雷射手術後出現排尿困難?小心「尿道狹窄」找上門】🔹什麼是前列腺雷射手術?HoLEP(鈥雷射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是一種微創攝護腺雷射手術,用來治療良性前列腺肥大(BPH)。它能有效改善排尿困難、尿流變慢等症狀,相較健保給付的傳統前列腺刮...
18/07/2025

前列腺雷射手術後出現排尿困難?小心「尿道狹窄」找上門】

🔹什麼是前列腺雷射手術?
HoLEP(鈥雷射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是一種微創攝護腺雷射手術,用來治療良性前列腺肥大(BPH)。
它能有效改善排尿困難、尿流變慢等症狀,相較健保給付的傳統前列腺刮除手術出血風險低,恢復時間短,是目前非常常見的治療選擇。
---

⚠️ 手術後還是排尿不順?可能是「尿道狹窄」

雖然 HoLEP 成效好,但也有少數人會在手術後出現「尿道狹窄」的情形。
所謂尿道狹窄,是指尿道變窄,導致排尿變慢、卡尿,甚至反覆感染。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
- 約 5% 的患者會出現「尿道狹窄」
- 約 2% 的患者會出現「膀胱頸部狹窄」
- 多數在術後1–2年內發生
---

🧬 哪些人風險較高?

研究發現,下列狀況可能會增加狹窄的機率:
1. 前列腺體積較小
2. 術前沒有導尿管使用
3. 手術時間太短、使用雷射能量少
4. 醫師經驗尚淺者
5. PSA 值偏低者
特別的是:
👉 術前有導尿管的病人,狹窄風險反而更低,因為導尿可能提前幫助尿道「擴張」。
---

🔍 狹窄會發生在哪裡?
- 大多數狹窄發生在「球部尿道」的位置
- 少數也會影響「陰莖段尿道」或「膀胱出口」
---

🔧 如何預防與應對?

雖然狹窄是少見併發症,但只要及早發現,通常可透過內視鏡擴張、切開,甚至手術重建來處理。
建議如下:
- 術後若出現排尿變慢、尿流變細、解不乾淨或反覆感染,請及早回診檢查。
- 術前如已有導尿管,不必擔心,反而可能幫助降低風險。
- 手術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與合適的設備,風險會更低。
---

✅ 結語

雷射攝護腺剜除是一項效果較持久的治療方式,但也不能忽略少數的長期風險。
只要留意術後變化,定期追蹤,就能大幅降低併發症的困擾。

⚠️ 目前板橋高美泌尿科雖未提供雷射前列腺手術,但有更新式的微創攝護腺消融及拉提手術。我手上還是有不少外院前列腺雷射手術後的病患,也協助許多病患評估後轉診給專門手術的醫師,目前都在長期追蹤治療當中。
發現不少人在醫學中心治療前後不敢多問,偏偏術後碰到併發症苦不堪言,來到這邊才獲得解答。若您對前列腺的手術治療有疑慮,歡迎來找我評估尋求建議喔!
有任何排尿異常,請及早諮詢泌尿科醫師!
#板橋泌尿科首選
#板橋高美泌尿科
Ref: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and strictures: long-termoutcomes, stri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2025) 43:419
https://doi.org/10.1007/s00345-025-05763-6

十分鐘不認真使用心得:1. 先不開助理出來,丟論文進去整理重點蠻認真,不像GPT會自動簡化再簡化。有些關鍵細節會寫錯。正反面的risk factor搞錯之類的。但GPT已經配合許久,比較知道怎麼做成衛教文章格式。2. 這個助理暫時還搞不清楚...
18/07/2025

十分鐘不認真使用心得:
1. 先不開助理出來,丟論文進去整理重點蠻認真,不像GPT會自動簡化再簡化。
有些關鍵細節會寫錯。正反面的risk factor搞錯之類的。
但GPT已經配合許久,比較知道怎麼做成衛教文章格式。
2. 這個助理暫時還搞不清楚能幹嘛。
目前感覺我講什麼她都往色色的方向去想?
試著請她教我講日文。我以為是五十音之類的開始,結果直接教我講あなたは私のすべて之類的。感覺很飢渴啊(?)
3. 中文語音可能是我無法掏出那個⋯錢包的最大障礙。
閉上眼聽起來就是個中國大媽,還很堅持要叫你寶貝。🙄🙄

OK. You got me, Elon 誰能夠拒絕可愛的火箭浣熊當你的助理呢(?)
17/07/2025

OK. You got me, Elon
誰能夠拒絕可愛的火箭浣熊當你的助理呢(?)

男性排尿問題該怎麼治療?>「依序」不如「整合」的全新思維許多男性都有排尿不順、頻尿、夜尿等困擾,這些都屬於「男性下泌尿道症狀(M-LUTS)」,最常見的原因就是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所造成的阻塞(BPO)。在泌尿科門診中,幾乎有一半的男...
16/07/2025

男性排尿問題該怎麼治療?
>「依序」不如「整合」的全新思維

許多男性都有排尿不順、頻尿、夜尿等困擾,這些都屬於「男性下泌尿道症狀(M-LUTS)」,最常見的原因就是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所造成的阻塞(BPO)。

在泌尿科門診中,幾乎有一半的男性病患都是因這些問題而就診。有些人可能已看過其他醫師,吃過藥但覺得效果不佳或感到煩躁而中斷治療;也有不少人在聽到「手術」就感到害怕,擔心術後併發症而選擇逃避回診。往往直到症狀嚴重到無法忍受,才又回到診間尋求協助。

傳統的治療指引採「跑關式」策略:先從藥物開始、無效再換微創、最後才考慮傳統手術。然而,這樣的流程在順從性、治療成效及併發症的控制上,仍有許多改進空間。

其實,近年來治療觀念已逐漸鬆動,不再強調按部就班,而是提倡提早納入手術選項討論,以減少膀胱功能長期耗損。在今年歐洲泌尿科醫學會(EAU)發表於 European Urology 的2025年最新共識中,專家們更進一步強調——個人化整合評估與醫病共享決策,才是現代治療的核心方向。

為什麼傳統「階梯式」治療不夠好?
傳統流程為:
1️⃣ 先使用藥物(α阻斷劑、5α還原酶抑制劑、PDE5抑制劑)
2️⃣ 治療無效再考慮微創手術
3️⃣ 最後才是傳統手術

但這樣「依序」的模式存在許多問題:

❌ 忽略症狀類型(如儲尿症狀 vs 排尿困難)

❌ 未考慮前列腺大小、形狀或病程長短

❌ 對合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缺乏風險分層

❌ 部分微創療法(如水蒸氣療法)對中葉突出或過大體積的前列腺效果有限

「大小」、「形狀」影響療效的關鍵因素
🔹 前列腺體積超過 80ml 時,傳統TURP手術容易出血多、時間長,應考慮HoLEP、ThuLEP等雷射剜除術,對大體積同樣有效
🔹 若前列腺「中葉突出」,則部分微創選項(如UroLift、iTIND)可能效果不佳
🔹 圖表化「療效 vs 侵入性」雖有參考價值,但實際仍需根據患者生理條件與風險個別評估

「整合性個人化評估」更重要
專家建議,應以完整的臨床評估作為治療出發點,包括:

✅ 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問卷(IPSS)

✅ 尿流速檢查(uroflowmetry)、殘餘尿量測定

✅ 必要時進行尿動力學檢查(UDS)以評估膀胱功能

✅ 經直腸超音波評估前列腺大小與形狀、膀胱鏡視診

並同時判斷排尿問題是否為:

前列腺阻塞所致?

膀胱肌收縮異常?

或是夜間多尿、神經功能問題等其他因素?

醫病共享決策:先確定「你最在意什麼」
每位病人對治療的期待不盡相同,應與醫師充分討論:
🔹 是希望改善頻尿與急尿?
🔹 還是最重視解除阻塞、排尿順暢?
🔹 對性功能是否有保留的期待?
🔹 想降低再次接受治療的機會嗎?

這些討論,都是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的關鍵。

目前可選擇的治療方式
🟢 行為調整與生活建議:控制飲水、減少咖啡因與酒精、調整作息

💊 藥物治療:α阻斷劑、5α還原酶抑制劑、PDE5抑制劑

🔧 微創療法(MiSTs):如水蒸氣療法(Rezum)、尿道植入物(UroLift)、iTIND

🔨 傳統或雷射手術:TURP、PVP、HoLEP等

選擇方式應根據症狀類型、前列腺結構、共病風險與個人期待共同決定。

✅ 結語:
男性排尿問題,不是「套用標準流程」就能解決。
透過整合性的評估、個人化的分析、以及與醫師充分溝通的共享決策,才能制定最符合自己身體狀況與生活目標的治療計畫。

📍 板橋高美泌尿科診所
我們提供完整的前列腺評估工具(實驗室檢驗、尿流速、超音波等)、全面的藥物治療選項,並建置多項新式微創手術系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支「平實、專業、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團隊,陪您安心面對每一步排尿問題的治療旅程。
若您有相關困擾,歡迎與我們聊聊!

Ref: Management of Non-neurogenic 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Better Holistic than Sequential
https://doi.org/10.1016/j.eururo.2025.06.010

正常營業啦大家要自己注意安全喔原作者:林軒宇  Meme梗圖倉庫
06/07/2025

正常營業啦
大家要自己注意安全喔

原作者:林軒宇 Meme梗圖倉庫

📌 女性膀胱也有「好菌」!你不知道的泌尿健康祕密“尿是無菌的” 這個觀念在我以前接受醫學訓練時常常被提及,不過真的是如此嗎?翻到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是發表在2018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當時算是蠻重要的發現,也...
03/07/2025

📌 女性膀胱也有「好菌」!你不知道的泌尿健康祕密

“尿是無菌的” 這個觀念在我以前接受醫學訓練時常常被提及,不過真的是如此嗎?
翻到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是發表在2018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當時算是蠻重要的發現,也對後來益生菌與泌尿道健康的概念有很大的影響。分享給大家。

🔸 膀胱不是無菌的!
過去大家以為健康的尿液應該是完全「無菌」的,但近年研究發現,女性的膀胱其實也住著一群好菌,就像腸道和陰道一樣,形成屬於自己的微生物社區。

🔸 膀胱和陰道微生物是「好鄰居」
研究發現,健康女性膀胱裡的細菌和陰道的細菌非常相似,常見的「好菌」像是乳酸菌(Lactobacillus iners、L. crispatus)在這兩個部位都能找到,而且是維護泌尿生殖道健康的重要幫手。

🔸 不是只有壞菌會跑到膀胱!
我們知道E. coli(大腸桿菌)等壞菌會從陰道或會陰部「跑」進膀胱引起感染,但研究顯示,其實連對身體有益的乳酸菌也能在陰道和膀胱間移動,幫助平衡膀胱環境,可能降低泌尿道感染風險。

🔸 膀胱裡有哪些常見的「好菌」?

乳酸菌:像Lactobacillus iners、L. crispatus,能維持泌尿道弱酸環境,抑制壞菌生長。

鏈球菌、棒狀桿菌:屬於正常菌叢的一部分,少量存在通常不會引起問題。

🔸 為什麼好菌重要?

保護泌尿道:有益菌幫助抵抗壞菌,降低尿道感染機會。

影響藥物療效:研究發現,尿道裡的菌種多樣性會影響部分尿失禁藥物的效果。

🔸 如何保護膀胱「好菌」?
✅ 避免頻繁使用抗生素(除非必要),以免殺死保護性的好菌
✅ 保持私密處清潔乾爽,但不要過度清洗或使用刺激性清潔劑
✅ 需要時補充專業益生菌產品,可維持陰道與膀胱好菌平衡

📌 結論:泌尿道健康不只是沒有感染,而是要維持「好菌」的平衡。
這個研究提醒我們,陰道和膀胱的微生物是相互連結的,保護好陰道環境,其實也能幫助你的膀胱更健康!
-----------------------------------------
原本對保健食品不太理解的我
為了上節目訪談做了功課,慢慢也了解到平日保健的重要
(畢竟原本在醫學中心,重點在治病。而預防保健在眼裡是基層的工作)
特別找了符合歐洲泌尿科治療指引推薦的益生菌株+蔓越莓的保健產品
有興趣的歡迎到板橋高美泌尿科診所找我喔
P.S. 沒有業配所以打馬賽克 歡迎廠商付費解鎖(誤)

Ref: Culturing of female bladder bacteria reveals aninterconnected urogenital microbiota.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 9:1557.
DOI: 10.1038/s41467-018-03968-5

🛌💤 長期睡不飽,精子健康亮紅燈!醫學研究告訴你真相!你知道熬夜、睡不夠不只讓人沒精神,還會悄悄損害男性的生殖力嗎?😱🔬 根據最新動物實驗發現:連續2週每天只睡6小時(模擬慢性睡眠不足)後,雄鼠的精子活動力顯著下降。第3週起精子濃度也開始下...
02/07/2025

🛌💤 長期睡不飽,精子健康亮紅燈!醫學研究告訴你真相!

你知道熬夜、睡不夠不只讓人沒精神,還會悄悄損害男性的生殖力嗎?😱

🔬 根據最新動物實驗發現:

連續2週每天只睡6小時(模擬慢性睡眠不足)後,雄鼠的精子活動力顯著下降。

第3週起精子濃度也開始下降,代表慢性睡眠剝奪對生精功能已造成損害。

在儲存成熟精子的附睪尾部(cauda),精子受損最明顯,而負責初期精子成熟的附睪頭部(caput)損害則較輕微。

📉 睪丸和附睪的組織學檢查發現:

睪丸細精小管出現變形、萎縮,精子密度減少。

附睪出現管上皮變薄、精子減少,尤其是附睪尾部。

🔥 同時,研究觀察到:

睪丸與附睪中的氧化壓力指標上升(MDA增加),抗氧化指標(SOD、GSH)下降。

活化NF-κB發炎路徑,促發炎細胞激素(IL-6、IL-1β、TNF-α)顯著增加,形成慢性發炎環境,進一步損害精子品質。

🔄 恢復睡眠或補充維生素E雖然能改善部分精子品質與組織損傷,但無法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 也就是說,短期補眠無法完全逆轉長期睡眠不足對男性生殖系統造成的傷害。

📢 專家建議:

睡眠不足會導致男性生殖系統長期損害,即使補眠也不一定能恢復原狀。

建議男性維持規律作息,每晚至少7-9小時睡眠,以維護精子健康。

精子活動力下降常是最早出現的警訊,有生育計畫的男性更應避免長期熬夜。

🛌💪 睡眠是最好的「養精」之道! 別再用睡眠開玩笑,想要保持「精」神與生育力,今晚就早點上床吧!

Ref: Impact of 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 onmale reproductivehealth: Insights from testicular and epididymal responsesin mice. Andrology 2025;13:968–977.
DOI: 10.1111/andr.13718

#男性健康 #精子品質 #睡眠不足 #生殖醫學 #養精蓄銳
#每日一帖直到我買下一棟醫師樓(?)

我:男生泌尿道感染,如果沒有特別性接觸的話,那可能近期免疫力比較差哦,有熬夜嗎?病人:沒有欸,最近大概都一兩點睡。我:也沒有熬夜是嗎?(思考🤔⋯)欸不對,一兩點才睡不就是熬夜嗎?
28/06/2025

我:男生泌尿道感染,如果沒有特別性接觸的話,那可能近期免疫力比較差哦,有熬夜嗎?
病人:沒有欸,最近大概都一兩點睡。
我:也沒有熬夜是嗎?(思考🤔⋯)
欸不對,一兩點才睡不就是熬夜嗎?

🤖 GPT真的能當醫生嗎?AI有幫助,但不能取代問診!最近在診間越來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病人一坐下,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對方就急著說:「醫生,我這幾天有血尿,問過GPT,它說可能是膀胱長東西或結石。你這邊可以幫我照超音波、做膀胱鏡嗎?」且慢...
19/06/2025

🤖 GPT真的能當醫生嗎?AI有幫助,但不能取代問診!
最近在診間越來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病人一坐下,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對方就急著說:

「醫生,我這幾天有血尿,問過GPT,它說可能是膀胱長東西或結石。你這邊可以幫我照超音波、做膀胱鏡嗎?」

且慢,先別急著下診斷。
我反問:「除了血尿,還有其他症狀嗎?」
病人說:「下腹有點痠脹,尿尿會痛,而且每次都只能尿一點點。」

這些其實是典型的膀胱炎 / 下泌尿道感染症狀,
通常只要吃抗生素、配合多喝水和充分休息,幾天內就會改善。

📘 一篇研究幫我們了解:GPT在醫療上準嗎?
2025 年發表於《Andrology》的研究,
專門測試 ChatGPT-4.0 是否能正確回答「男性不孕症」的問題,並且符合國際上美國泌尿科學會(AUA)與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的指引。

✅ 他們怎麼做?
設計超過 1000 題醫療問題,包括是非題、選擇題、開放問答。

由生殖專家針對 GPT 的回答進行評分與追蹤改進。

評估 GPT 在 60 天內是否學會回答得更準確、更貼近醫療標準。

📈 結果發現:
是非題準確率從 92% 提升至 94%

選擇題準確率從 85% 提升至 89%

開放問答準確率從 78% 提升至 86%,完整性也明顯進步

GPT 展現出 學習與修正能力,尤其在複雜問題上有明顯成長。

🧠 但是——AI不是萬能的
這篇研究也提醒我們幾件事:

複雜的問題若一開始答錯,GPT比較難修正,可能是因為訓練資料本身有偏誤或缺陷。

一般人若過度依賴 GPT,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誤導。

GPT 是輔助工具,不是臨床醫師。
它可以幫你做功課,但不能取代醫師的問診、理學檢查和專業判斷。

👩‍⚕️ 小結:知識越多越好,但關鍵在「判斷」
AI 可以協助醫療,但不能代替「經驗 + 問診 + 理性分析」的醫師判斷。
如《論語》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懂得分辨什麼可以相信、什麼需要專業確認,才是真正的智慧。

下次再看到網路上或GPT給的健康建議,記得:
✅ 可以參考,但別忘了還是要找信任的醫師確認喔!

Re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linical guidance in male reproductivehealth: ChatGPT4.0’s AUA/ASRM guideline complianceevaluation. Andrology. 2025;13:176–183. DOI: 10.1111/andr.13693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泌尿專科-曾仁澍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泌尿專科-曾仁澍醫師: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ontact The Practice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