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為民眾醫 陳韋閔中醫

  • Home
  • 誠為民眾醫 陳韋閔中醫

誠為民眾醫  陳韋閔中醫 在這資訊傳遞方便的年代,將正確的保健訊息藉由網路傳遞給在各地的大家? 中醫婦科/瘦身美體/韓式美顏/皮膚疾患

07/07/2025

☀️ 24節氣小知識:小暑登場!

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雖然還沒到最熱的大暑,但這波「上蒸下煮」的感覺,是不是已經讓你滿頭大汗、只想躲冷氣房?

別怕,你的夏日生存指南來了👇

🌤️ 午間避暑要記牢
✔️11:00–15:00,避開熱浪高峰,千萬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
✔️在宅拉好窗簾、開點冷氣或電扇,涼涼爽爽最幸福~
✔️出門避暑三寶:遮陽帽/傘、風扇、水壺不可少!

🍵 吃點清爽的,脾胃感謝你
悶熱夏天超容易食慾不振?那就這樣吃吧
✔️ 綠豆百合粥:消暑降火,還能幫助睡眠
✔️ 西瓜 & 小黃瓜:水分多又清爽,天然水感補給
✔️ 溫水勝冰飲:少喝冰飲,腸胃會更健康~

🍃 心靜自然涼,暑氣也能變風雅
覺得悶?覺得煩?來點身心放鬆小秘訣
✔️早晚動一動:瑜伽 or 八段錦,舒展筋骨也舒心
✔️午後放空一下:放音樂、點香氛、翻幾頁喜歡的書,輕鬆又寫意
✔️睡前泡泡腳:消暑助眠又能消腫瘦腿,一兼二顧!

📌 季節養生,重在順應時節
小暑不只有「熱」,也是讓我們練習「慢」的一個好機會
快把這篇收藏起來~一起清清爽爽過盛夏吧!

🔥週末進修🔥繼續研修疼痛治療!今天的主題是浮針,它是1996年由符仲華博士發明,並由台灣復健科周立偉教授引入推廣,是一項新的針灸工具。作用是:1.解除肌肉的緊繃的狀態,改善疼痛。2.促進局部充血修復軟組織,減少沾黏。3.配合結構調整,脊椎回...
15/06/2025

🔥週末進修🔥

繼續研修疼痛治療!今天的主題是浮針,它是1996年由符仲華博士發明,並由台灣復健科周立偉教授引入推廣,是一項新的針灸工具。

作用是:
1.解除肌肉的緊繃的狀態,改善疼痛。
2.促進局部充血修復軟組織,減少沾黏。
3.配合結構調整,脊椎回復。
4.調整肌肉狀態,調整肩頸部線條。

因為處理深度以及方式的不同,可以跟以往的針灸治療相互補足,又多了一樣有力的工具可以來幫助患者了😉

謎之音:關鍵是痛感很低,連我都能輕鬆操作在自己身上🤣🤣🤣

🍙吃粽不吃重,熱量要分送🍙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準備著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葉香和炒過的肉香,真的很少人能夠抗拒,但對於正在控制體重的人來說,澱粉的攝取總讓人感到猶豫不決。其實只要找對方法,就能讓你吃粽不吃重喔!1.白天吃粽消化好吸收少攝取精緻澱粉...
31/05/2025

🍙吃粽不吃重,熱量要分送🍙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準備著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葉香和炒過的肉香,真的很少人能夠抗拒,但對於正在控制體重的人來說,澱粉的攝取總讓人感到猶豫不決。其實只要找對方法,就能讓你吃粽不吃重喔!

1.白天吃粽消化好吸收少

攝取精緻澱粉的時間越早越好。目前研究發現,同樣的澱粉在白天吃,相較於在晚上吃,飯後血糖的上升幅度更少,吸收也更少,更加不會影響睡眠品質!

2.南部客家粽應景少熱量

相對於北部粽一顆600卡,客家粽和南部粽分別只有約200和500卡的熱量,是相對熱量比較少的選擇,習慣吃北部粽的朋友不妨也嚐嚐其他不同的口味,好吃又更少熱量喔!

3.蔬菜尬蛋白營養不失衡

吃肉粽前,先攝取蔬菜纖維和蛋白質,像是午時菜三天王茄子、匏瓜及菜豆都是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可以讓營養均衡,這樣的吃法順序也可以減少血糖波動以及增加飽足感,讓我們不會因為粽子太美味而不小心吃過量。

4.山楂麥芽茶消脂助消化

吃完肉粽,可以泡一杯我們中藥的消脂法寶-山楂麥芽茶來解解膩。「山楂」性味酸甘微溫,用在消肉食積特別有幫助。「麥芽」性味甘平,可以消一切米麵食積,能幫助澱粉性食物的消化。不確定體質適不適合服用的夥伴們記得先就近諮詢中醫師喔。

🍹山楂麥芽茶🍹
藥材:山楂4克、麥芽4克、甘草1-2片
煮法:加入700CC的水煮20分鐘即可飲用

🤒新冠又發燒,3+1症狀千萬別輕忽🤒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身邊感冒的人越來越多了?根據疾管署最新數據,國內新冠疫情正在悄悄升溫,預計6月中下旬會達到高峰,而且還會一路延燒到七月底。大家可要把口罩戴緊緊,做好防護,別讓病毒有機會進來喔!👩‍⚕️3...
23/05/2025

🤒新冠又發燒,3+1症狀千萬別輕忽🤒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身邊感冒的人越來越多了?根據疾管署最新數據,國內新冠疫情正在悄悄升溫,預計6月中下旬會達到高峰,而且還會一路延燒到七月底。大家可要把口罩戴緊緊,做好防護,別讓病毒有機會進來喔!

👩‍⚕️3+1症狀出現,千萬別大意

「喉嚨痛到連吞口水都怕」、「發燒」、「全身痠痛無力」是近期新冠確診的高頻症狀,但這波疫情還多了一個共通症狀—不少人還會有「腸胃道不舒服」的狀況,出現這些症狀真的要多留意了。

💪想打敗病毒?生活這樣改,免疫力UPUP!💪

🛌睡得飽免疫細胞不會少

睡眠品質良好可以提升免疫T細胞的功能,有研究比較每天睡足8小時的人,和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兩群人,發現睡得太少的人,得到感冒的機會是睡得很飽的人的三倍喔!

🏃‍♀️動一動免疫活性才會好

每週3到5次、每次30到6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像是快走、騎車,不只能讓你身體健康,還可以有效增加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和T細胞的活性,強化身體對病原體的防禦力!

🧑🏻‍🍳搭配食療病毒遠離不來找

薑、蔥、葫(大蒜)、薑黃都是你的好朋友。大蒜、蔥含有豐富蒜素有助抗病毒、抗發炎,也有助腸道好菌的維持;薑有豐富薑烯酚能增強免疫力,薑黃素則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作用。不過提醒一下,這些食材偏熱性,體質容易上火的朋友要小心別吃太多喔!

想要更多提升抵抗力的小撇步?趕快找中醫師聊聊,給你專屬的健康建議,讓你這波疫情安然度過!

22/05/2025

🌾24節氣-小滿🌾

宋代詩人范成大《小滿》:「夜鶴聲中雨滿川,早禾將熟未成熟。」

詩中描繪了小滿時節的田野風景:夜裡傳來鶴鳴,雨水灌溉著河川,田裡的稻米也開始有小小"滿"的感覺了!

這時期雨水慢慢充足,讓萬物的生長更加順利,不過這個雨水多了也不一定都是好處喔!像是近期不斷升高的溫度以及濕度會造成人體的濕熱程度上升,應該有不少人發現皮膚開始起疹子,腳開始有腳氣;此外腸胃也變得容易胃口不好,容易腹瀉。這些都是環境的濕熱所誘發的喔!

🥂改善濕熱的小法寶:綠豆

綠豆在中醫古籍記載能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止消渴,治瀉痢,消廱腫。綠豆的特性讓它成為了夏天的消暑聖品。因此與其喝冰涼的飲料,不如試試用綠豆湯來消暑吧!

如果炎炎夏日出現皮膚或是胃腸症狀,不妨也資訊中醫師如何調理身體喔!

💌中西醫的浪漫對談💌期待這場課程真的好久好久了!今天不僅有中醫界美顏針的領航者沈瑞斌醫師、西醫界臉部線雕的權威張光正醫師,還有台灣少見的新鮮大體老師為我們開講!🥹🥹🥹(能一次見到真是太幸福啦💕)這個充實的下午,我們深入了解了臉部肌肉那複雜又...
11/05/2025

💌中西醫的浪漫對談💌

期待這場課程真的好久好久了!今天不僅有中醫界美顏針的領航者沈瑞斌醫師、西醫界臉部線雕的權威張光正醫師,還有台灣少見的新鮮大體老師為我們開講!🥹🥹🥹(能一次見到真是太幸福啦💕)

這個充實的下午,我們深入了解了臉部肌肉那複雜又美妙的排列,並逐一驗證了平時針灸施作的位置!整個過程中,大家不斷討論中西醫對美學的治療理念,也探索了彼此如何能互相補足。

真的好慶幸能生活在中西醫蓬勃發展的台灣,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見證中西醫的精彩碰撞!😍


#中西醫交流

獻給每一位微笑的母親,一顆甜美的大蘋果 蘋果肌的秘密 你知道嗎?其實蘋果肌並不是某塊肌肉的名字,它位於眼睛下方,其實是一個倒三角形的脂肪組織。當我們微笑時,因為肌肉和韌帶的牽引,這裡會微微隆起,形成像蘋果一樣圓潤的線條,因此得名「蘋果肌」。...
11/05/2025

獻給每一位微笑的母親,一顆甜美的大蘋果

蘋果肌的秘密

你知道嗎?其實蘋果肌並不是某塊肌肉的名字,它位於眼睛下方,其實是一個倒三角形的脂肪組織。當我們微笑時,因為肌肉和韌帶的牽引,這裡會微微隆起,形成像蘋果一樣圓潤的線條,因此得名「蘋果肌」。

如何讓我們常保蘋果臉呢?

改善蘋果肌可以這樣做!
1.按壓穴道:四白、顴髎、瞳子髎、絲竹空
2.臉部刮痧:從內側眼眶骨順著眼眶由內向外,由下向上

這些穴道和刮痧路徑會經過眼輪匝肌和顴韌帶(Zygomatic ligament),經過活化增加軟組織彈性後可以提升支撐力,讓我們的蘋果肌又飽滿又紅潤喔!

05/05/2025

🌥️立夏—夏季養生第一站🌥️

大家有覺得最近溫度慢慢上升了嗎?我們終於要告別天氣多變的春天要進入夏天了!

「立」,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夏」,在古語裡有「大」的意思!古人發現,這個時節萬物都在快速成長,於是給它取了這個名字。

此時大自然的陽氣漸漸強盛,暑熱開始襲來,濕氣也跟著增加,這時候我們的身體的氣血運作也會開始有所改變哦!

🧘立夏三大養身方向🧘‍♀️

養心💕
心在五行屬火,夏天陽氣一旺,心陽也跟著熊熊燃燒,再加上天氣一熱就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大,這時候穩住心火,整個人才能清爽不emo~

護脾🍚
夏季的雨水超級多,濕氣更是重到不行!脾胃最怕濕氣纏身,一旦被“黏住”,脾胃運化功能直接“罷工”!吃進去的東西消化不好,整個人也會變得沉重沒胃口~所以護脾也是刻不容緩!

要早起🏃‍♀️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特別提到:夏三月,宜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意思就在於叫人應該早起並且適當沐浴在陽光下!以順應陽氣的充盛,驅除春冬累積的寒氣,有利氣血的運行,並且振奮精神!

🌟立夏養生法寶🌟

夏季心陽旺,因為“暑易入心”,很多人容易出現頭痛、失眠、煩躁、精神萎靡等心神不寧症狀。同時,暑濕也會讓人感覺到頭昏腦脹,食慾不振。因此夏季除了需要養心安神,還需健脾利濕,開胃消食。

這時候的法寶!可以用被稱為「水中靈芝」的—蓮子。

根據《本草綱目》紀載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

如果開始步入夏季就開始心煩頭昏,精神委靡不妨也諮詢中醫師如何調養身體喔!

🫵🏻中西大對決«DGSAv.s.東門筋膜脈學»🫵🏻這一個月同時從這兩堂課修習完畢,整個浸淫在中西乾針的領域,必須說兩堂課程給我的收穫完全是不一樣的,完全不會衝突✍🏻DGSA*超過70條常見肌肉一次學到飽*清楚介紹肌肉的表面解剖及觸診方法*總...
01/05/2025

🫵🏻中西大對決«DGSAv.s.東門筋膜脈學»🫵🏻

這一個月同時從這兩堂課修習完畢,整個浸淫在中西乾針的領域,必須說兩堂課程給我的收穫完全是不一樣的,完全不會衝突

✍🏻DGSA
*超過70條常見肌肉一次學到飽
*清楚介紹肌肉的表面解剖及觸診方法
*總結每條肌肉常見的受傷原因
*針到爆

✍🏻東門筋膜脈學
*獨特的肌肉脈診對應法
*利用牽涉抑制代償概念找到關鍵肌肉
*健身環腹背對應的肌肉找尋法
*更多方便診間操作的姿勢
*針到爆

🫤如何選擇

DGSA會推薦給對觸診及乾針進針技巧看過教科書還不太能夠掌握的人,更像是把基礎觀念及技術紮實的打穩;而東門筋膜脈學是將中醫脈診和西方解剖連上線的橋樑,加上牽涉抑制代償的觀念訓練,幫助在茫茫肌痛點大海中找到治療標的,並且建立自己的脈診資料庫;另外,東門脈學裡面有加上中醫獨特“補”的概念,也提供治療者更多想法切入點。

總的來說,DGSA是把乾針根基紮穩,東門脈學則是將中醫的強項融合,做出中醫獨特的診療方式。如果還在猶豫的,小孩才做選擇!都報名吧!
肌筋膜脈學中醫應用

#誠為民眾醫陳韋閔中醫
#真如中醫診所

充實&歡樂的四天進修!感謝一起學習的同學們,有你們在學習的路上不僅不孤單還更加有趣🥳❤️
29/04/2025

充實&歡樂的四天進修!感謝一起學習的同學們,有你們在學習的路上不僅不孤單還更加有趣🥳❤️



完訓後又要接著上其他進修課啦!

謝謝義大後中學長學弟妹們四天的陪伴,義大沒有肉腳喔!

#陳韋閔中醫師
#陳冠宇中醫師
#江忠軒中醫師
#江文昕中醫師
#邱莉涵中醫師

謝謝你們🙏

20/04/2025

🌾雨落生百穀,萬物皆可期🌾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穀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候的氣溫更暖和,雨量漸漸增多,綿綿的細雨讓台灣的稻田約在此時結出幼穗。

穀雨節氣雖然帶來充沛的雨量,能幫助農作物生長,卻也因溫度上升、濕氣重,容易在體內產生過多的濕氣。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時候常常會感覺關節有點疼痛呢?如果有的話,記得小心是濕氣在作怪!

那麼,該怎麼對抗這濕氣呢?答案就是薏苡仁!這可是穀雨時節的養生寶物哦。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 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感覺身體沉重、無精打采的你,不妨來試試看,或許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舒適感受!

Address


Opening Hours

Monday 17:30 - 21:30
Tuesday 14:00 - 21:30
Wednesday 09:30 - 12:30
Thursday 17:30 - 21: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誠為民眾醫 陳韋閔中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