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有堂中醫診所

仁有堂中醫診所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 More 請進 【關於】
再進【描述】【你的相關資料】

羅瑞陽院長 簡介

南投竹山人。

抱持中醫師必須不斷進修提升的信念,以效果較佳、吸收較快之水煎中藥,配合個人狀況靈活用藥,一人一方全人照護,客製化解決個人困擾病症。體認中醫藥之精髓及強項,在於調理氣血平衡,除了「治病」,也是「治未病」的保健及預防。在這個超級不確定的年代,延緩衰老,自己的健康,歸自己管。

********************************
主治科別:眼科、婦科、風溼免疫科、肝膽腸胃科、體質調理、高齡長照整合式醫療
(一)專長:老年醫學、失眠憂鬱、癌症術前調理、癌症術後保養、肝膽腸胃機能障礙

(二)專長:過敏免疫風濕性疾病(鼻過敏、氣喘、關節炎)、腦血管疾病

(三)專長:眼疾(虹彩炎、白內障、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婦科疾病、更年期障礙

(四)專長:皮膚病(濕疹、乾癬)、青少年發育、腎臟泌尿系統疾病、性功能障礙

(五)針傷處置:針灸、整復療法

(筋骨酸痛、運動傷害)


*********************************
遼寧中醫藥大學 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 中醫師特考結業
英國利物浦大學 碩士
中醫癌症醫學會 癌症專科醫師
台灣長照醫學會 長照專科醫師
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 秘書長
中國鍼灸學會 監事
法鼓山社會大學 講師

【仁有堂 ● 羅醫師說】<家中長輩經常性倦怠,真的是生病了嗎?>  2025.07.25 #手術後譫妄 #整天昏沉倦怠 #提不起勁做任何事 #因麻醉而紊亂的大腦 #通竅醒腦 #腦部退化現象 #中醫來幫忙C 媽媽,31年次,中醫初診:114年...
25/07/2025

【仁有堂 ● 羅醫師說】

<家中長輩經常性倦怠,真的是生病了嗎?>  2025.07.25

#手術後譫妄
#整天昏沉倦怠
#提不起勁做任何事

#因麻醉而紊亂的大腦
#通竅醒腦

#腦部退化現象
#中醫來幫忙

C 媽媽,31年次,中醫初診:114年5月24日。

【自述病史】

患者向來未服用任何藥物,平素有散步習慣,走路尚穩、不需拄杖,114年3月因腰痛赴台大醫院就醫,診斷為腎結石,4/29經由內視鏡手術取出結石並裝上雙J管,05/07取出雙J管。5/12血檢:CRP-0.061、TSH-0.377、FT4-1.64。大約自五月起,感到整日昏沉、倦怠、提不起勁做任何事,雖然會有夜尿2-3次,但入睡與睡眠品質都算良好。

05/24初診處方:育生半夏天麻白朮散加麻黃、元胡、木香、當歸、糖、川七。

該症狀明顯發生於手術之後,最可能的原因在於麻醉後遺症。「手術後譫妄,是一種開刀完後大腦意識狀態的急性改變。典型的臨床表徵包括了定向感障礙,對於人、事、時、地、物常常有錯誤的認知,因此注意力無法集中,缺乏組織性思考,知覺紊亂以及睡眠周期受擾亂。臨床表現上的外顯行為症狀,有一種是因精神運動性興奮而有躁動、亂罵人、亂拉扯東西的過動行為(hyperactive),還有另外一種是低活動型的表現(hypoactive),病人看起來乖乖的,表情呆滯而對於外界刺激不太有反應。這一類型的低活動型譫妄最為常見,卻也因為沒有立即的危險行為,最容易被忽略」(註)。

中醫臨床上,育生半夏天麻白朮散除了治療眩暈外,也常應用於年長者常見退化現象,例如腦部實質性萎縮(腦組織神經細胞體積縮小數量減少)、腦迴擴大、常壓性的腦水腫等等。若睡眠狀況無大礙,可加麻黃作為通竅醒腦藥,加速恢復因為麻醉而一時紊亂的大腦。另外,元胡、木香、當歸三味,均可緩解平滑肌緊張、痙攣而達到止痛效果,因此,這三味藥也常用於腎結石患者病症。少糖、少鹽、少油的衛教對於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是需要做適當修正的,許多長輩常因忌口太嚴重,導致血糖過低、血鈉過低而整日昏沉、倦怠、頭暈、乏力、下肢水腫等症狀。

治療兩周後,總是陪伴就診的女兒提到,媽媽只要正餐有吃,精神就會好很多! 但白天喜閉眼,仍納差,遂將處方改為補中益氣湯加山楂等等,北耆重加至2兩半。雖然每次就診都會抱怨整天沒力氣、眼皮一直想閉著,擔心這病好不了……。但仍持續就診的動力是,住附近的妹妹訝異她最近的氣色好很多!

七月之後的主訴又有些改變了,睡眠品質仍好,但早上一起床仍有疲倦乏力感,一直要到晚餐之後才有精神。患者今年83歲,酉時(17-19點)屬腎,《素問・刺志論》:「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以年齡論,此年紀與年輕人相比,當五臟皆衰,至少晚餐後才精神轉好的現象也非代表腎氣獨旺,反而是腎氣衰的徵兆。故又更方為右歸飲加山楂、萊菔子、糖、北耆、半夏。服藥近一個月,倦怠的症狀明顯日趨減少。

之後才了解到,遠在國外工作的女兒這次因放長假才能陪在身邊,以前只要是出差,一定不敢提前告訴媽媽,以免媽媽徒增擔心和煩惱。年長者的身體與心理健康常常是相互影響的,不少症狀是由心理影響至生理表現,有的是寄託在子女身上,更多是寄託在藥物上。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長,如何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讓他們能健康、快樂地安享晚年,無疑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註:洪明輝,手術後譫妄,新竹臺大分院麻醉部衛教資訊,2021.10.19。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全文詳見臺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3764

22/07/20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大暑】

我們可以跟著你拉琴嗎?

#東方小女孩
#巨認真表情
#好好聽唷

​ #把心靜下來
#不好的事情也都停下吧

今天是大暑,全年當中最熱的一個節氣,但因為二~三個颱風排隊著要進駐,熱帶擾動帶來了雨和風,早晚涼快了些,週三起,西北太平洋可能會非常熱鬧。

古人認為春、夏、長夏、秋、冬,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按相生相剋規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都是相生的關係,唯有從夏到秋是相剋—「火剋金」。因此,從夏到秋是一段艱難的歷程,秋被夏壓制著,要潛伏一段時間,這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就稱為「伏」。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苦夏的呢?

【凌人與凌室】

早在周代就有用來貯存冰塊的冰窖。據《周禮》載,負責冬季採冰的「凌人」,採好的冰貯藏在地窖「凌室」,到了夏天再拿出來。君王會把冰賞賜給大臣,稱為「頒冰」或「賜冰」,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大暑代表一年中氣溫最「剛烈」,也是雷雨最多的節氣,防暑降溫是一件大事。面對高溫潮濕的天氣,人們容易中暑,出現乏力、頭暈、胸悶、食慾不佳等症狀。在這節氣裡如何養生?

1、飲食以清為補
飲食宜清淡、多樣化,補氣清暑,健脾養胃,多吃營養豐富的蔬果和蛋白質,並適量食用薑、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2、適度運動鍛鍊
選擇清晨或傍晚時外出,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運動。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如體操、太極拳、跳繩、慢跑、羽毛球、桌球等,避免過於疲勞、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

3、保持平靜的心情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急躁焦慮,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情形,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保持心境清靜,凡事以平常心對待,切莫大喜大怒。

4、做好防暑工作
大暑濕熱交蒸,常因高溫排汗過多沒能及時補充水份,而發生中暑。因此,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補充水分,如果等口渴才喝就太晚了。

【大暑預防「濕邪」】

濕邪侵犯人體時,會引起一些睏倦,全身乏力,食慾減退,舌苔白膩等症狀,如果是痰濕蘊肺便會出現咳嗽、咳痰。

大暑過後,濕邪易乘虛而入;濕邪與風、寒、暑、燥、熱並稱為「六邪」,是人體致病之因,一旦濕邪侵入,便容易致病。預防之道,除了適當休息,飲食宜多清淡,不過分油膩,以健脾利濕、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about-djy.htm

【七月休診公告】親愛的患者您好:診所 7/19 下週六,預計全日休診;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定期回診病患,請提早看診備藥喔~ 仁有堂中醫 關心您 02-2266-6408 #陽仔回竹山 #竹山羽球好手超級多 #有好玩的要跟上就對了 #竹山鎮長好...
10/07/2025

【七月休診公告】

親愛的患者您好:

診所 7/19 下週六,預計全日休診;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定期回診病患,請提早看診備藥喔~
仁有堂中醫 關心您 02-2266-6408

#陽仔回竹山
#竹山羽球好手超級多
#有好玩的要跟上就對了

#竹山鎮長好用心
#前山盃全國羽球錦標賽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小暑】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小暑到,今年夏天第五個節氣了,炙熱的高溫因為颱風降了一些,雖然涼快了些,但「扛棒殺手」丹娜絲為南台灣帶來了2270件災情,每一件都是遺憾傷腦筋的事!只希望每一件憾事,都能夠儘快返回日...
07/07/20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小暑】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小暑到,今年夏天第五個節氣了,炙熱的高溫因為颱風降了一些,雖然涼快了些,但「扛棒殺手」丹娜絲為南台灣帶來了2270件災情,每一件都是遺憾傷腦筋的事!只希望每一件憾事,都能夠儘快返回日常軌道......,似乎也在提醒著每個日常片段,原來都是這麼地難得可貴!

【夏季養生重養心】

小暑之際,氣候炎熱,容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按五臟主時來看,夏季為心所主,故須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過激,心平氣和。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慮不能集中。在沒有空調和冰箱的古代,人們靠的是通風、少動、調節情緒等方法應對暑熱,古人深知「煩夏莫如賞夏」、「心靜自然涼」的道理,調整身心,才能好好地度過炎炎夏日,這些方法用於現代,仍有其深遠意涵。夏季重在養心,讓自己保持「心靜」來怡養心神。中午小睡片刻,有助於養心。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午睡保護心臟的作用不可小覷。

【長夏之際 健脾除濕】

中醫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對應自然界的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也同時對應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五臟的脾相呼應,而小暑正是長夏之際。《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歧伯說:「心主夏」、「脾主長夏」;「病在心,愈在長夏」。
脾臟的特點喜燥、喜溫、惡水濕,濕本陰寒之邪,忌冷食,因為嗜凍貪涼導致濕上加濕、寒上添霜。久而久之,脾虛困頓,不能將日常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故長夏養生關鍵在於除濕、利濕以健脾運。解暑還是茶水好,可食各種瓜果,如冬瓜、黃瓜、西瓜、苦瓜等當令食物。另外,打坐也是盛夏妙方,抒解緊張、壓力,帶給人們平靜與自在的力量。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about-djy.htm

【仁有堂 ● 羅醫師說】<淺談近視型黃斑部病變之中醫治療> 2025.06.27 #高度近視眼軸增長 #拉扯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的連結 #術前 #目標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術後 #調節組織間的滲透壓 #緩解不受控的高眼壓 #中醫來幫忙最近,有位年...
27/06/2025

【仁有堂 ● 羅醫師說】

<淺談近視型黃斑部病變之中醫治療> 2025.06.27

#高度近視眼軸增長
#拉扯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的連結

#術前
#目標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術後
#調節組織間的滲透壓
#緩解不受控的高眼壓

#中醫來幫忙

最近,有位年輕病患問我:「羅醫師,黃斑部病變聽起來好恐怖,它發生的原因是不是大都一樣?」老實說,這真是個好問題!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五花八門,除了年齡之外,高血壓、高血糖、高度近視等都是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不可輕忽這些因素的疾病威脅。

「何謂黃斑部?」它是視覺對焦於視網膜的一小區域,位於眼睛後方,一旦該區有一丁點損傷,對於主要視力的傷害都會非常明顯。「黃斑部病變」最為民眾熟知的是-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也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顧名思義是活得夠長壽就有機會得到,也就是老化的一種。

另一類在台灣也頗盛行的是「近視型黃斑部病變」(Myopic Maculopathy),源於因高度近視而拉長的眼軸(角膜到視網膜的距離),牽扯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疏鬆的連結,這可能造成 (1)長時間拉扯後,因身體的自癒能力產生結締組織,若發生在黃斑部區塊則稱-黃斑前膜增生。結締組織的增厚與收縮,擾亂了黃斑部的平整性-黃斑部皺折。(2)視網膜無恙卻拉傷了脈絡膜,造成脈絡膜萎縮、脈絡膜新生血管;(3) 視網膜剝離(是的,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

表現的症狀包括:視網膜受到牽扯時,會感覺像是看到閃光,頭部晃動時尤為明顯;因脈絡膜的萎縮致視網膜供血不足、錐狀細胞退化而使彩色視覺減弱,看見的所有影像都偏黃(黃視症);因黃斑部的水腫,會讓看見的東西較印象中的小(覺得蘋果像兵乓球大小);因黃斑部前膜的產生,使視力變模糊、因黃斑部皺褶而讓影像變形、感光細胞的損傷使視野中出現黑點。

值得一提的是,不單是高度近視容易產生黃斑部皺褶,凡是於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的介面異常,如拉扯、發炎等,都有可能產生這樣的結締組織。發炎引起的病程進展快,如葡萄膜炎、眼內手術後;像玻璃體液化、糖尿病性的血管增生、老年性的黃斑部病變等,產生黃斑部皺褶的速度則較緩慢。黃斑前膜或黃斑部皺褶患者,目前西醫眼科治療方式以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為主,摘除玻璃體與黃斑前膜。因玻璃體的摘除,該手術後會加速白內障的形成,短期間內可能需要再次動刀置換人工水晶體。

中醫治療方向,可分手術前/手術後二種情況,採取不同的用藥思路。術前,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如乳香、沒藥、紅花、桃仁、丹參、赤芍、刺蒺藜等,先改善視物變形與視野中心的黑點。繼而處理產生皺摺的主因,若患者是經由高度近視引發,因視軸變長已是不可逆,治療由改善玻璃體與視網膜間的拉扯著手,可從肝治,肝主筋,治肝以緩筋急。再者,若經由糖尿病引起者,血糖控制在合理的範圍是基本的,化瘀、涼血熱的藥物必不可少,以免再有新生血管。若病因在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祛瘀除痰藥須長服,主要目的在於減少隱節 (Drusen) 的堆積。

若是手術後才尋求中醫治療,剛完成手術,為防止眼內發炎,會以清熱藥為主;因手術不免會動到黃斑部組織,術後會有視力下降、視物扭曲的現象,可併入補氣的藥品,如北耆,或用補中益氣湯加黃芩、丹皮、地骨皮等。之後,為了修復視力下降的情況,則以補血加補氣、補血加補陽藥為主,該手術常見兩類後遺症,一是白內障的產生,可加川七、人參於處方中來預防,二是高眼壓,源於手術中取走玻璃體後,房水往後填入玻璃體原有的空間所造成。五苓的成份可調節組織間的滲透壓,使其不致產生過大的眼壓。

最後,在視力逐漸恢復、視野扭曲消除後,仍須回歸到治療當初,引起患者黃斑部皺褶的主要病因上,以免疾病一再反覆發生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全文詳見臺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3756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夏至】也許有點糗了不過她一笑置之 #人算不如沙子算 #暑氣全報到 #又到了吃苦的季節苦味食物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生脈飲 #準備就定位 #找回耗損元氣仲夏到,想起莎翁的《仲夏夜之夢》,小時候覺得很神奇,...
21/06/20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夏至】

也許有點糗了
不過她一笑置之

#人算不如沙子算
#暑氣全報到
#又到了吃苦的季節

苦味食物
抗菌消炎解熱去暑
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生脈飲
#準備就定位
#找回耗損元氣

仲夏到,想起莎翁的《仲夏夜之夢》,小時候覺得很神奇,醒來張開眼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會瘋狂愛上,呵,八成和夏天令人昏頭昏腦有關,莎翁的時令背景設定很可以。

【調息靜心 冰雪在心】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四個節氣之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夏至這天的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不過,真正的炎熱要到「小暑」和「大暑」,才是北半球最熱的時候。

【夏至吃麵】

自古以來,民間有「冬至湯圓夏至麵」的說法,夏至這天,老北京人多半選擇吃麵,有打滷麵、炸醬麵等。江南也有「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肉絲麵及麻油涼拌麵等。

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夏至後,飲食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主,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苦味食物中含有胺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等,具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功能,如苦瓜、空心菜、芹菜、絲瓜等。

從陰陽學角度來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冷食不宜多吃,貪多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湯雖為消暑佳品,但切記「食適可,勿過則」。

【夏至養生】

1. 晚睡早起:夏季要神清氣和,心胸寬闊,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保持興趣,培養樂觀性格,以利氣機通泄。起居調養,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此時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2. 清晨傍晚運動:夏季運動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時進行,在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值此特殊時期,人與人得保持適當距離。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為佳。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湯,應忌大量冷飲,以免胃腸道痙攣,引起胃疼。

夏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季節,心屬火,火性熱而向上蔓延。這時候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快,給心臟增加負擔,所以說夏季重在養心,希望大家平心靜氣,天天有個好心情。為考試為工作保持良好作息,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挑戰。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about-djy.htm

16/06/2025

【六月休診公告】

親愛的患者您好:

診所 6/19 本週四,將於下午5:30 以後休診;
晚診時段暫停服務,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如需回診,請提早或是延後,感謝您~

仁有堂中醫診所關心您 02-2266-6408

#恩師指定要到的飯局
#有朋自遠方來
#可是我完全不認識他哩
#可是有吃的不錯過就對了

05/06/20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芒種】

看得出來
腿短跑得特別快

#活潑又開朗
#畢業季節到了

#羽毛球ㄧ直在漲價啦

6月5日,來到今年夏天第三個節氣,適量運動,排濕解熱。

今年初夏好特別早晚偏涼,往年到了這節氣,已經能感覺到「芒種火燒天」的熱,梅雨來晚了? 空氣潮濕悶熱的時間拉長,要和蚊蟲病毒多奮戰一陣子了。這時節,人體充滿濕氣,易加重蕁麻疹、汗疹、溼疹等。以中醫觀點來說,應由體內排除濕氣著手,除了必要時就醫,亦可多吃冬瓜、薏仁、綠豆、芹菜、木耳、蓮藕,清熱利濕。

【青梅煮酒】

五、六月間,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勞、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如《本草綱目》所載:「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

【食桑椹】

桑椹是芒種節氣最佳水果之一,在古時,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又被稱為「民間聖果」。中醫認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是很好的保健果品。

【養生細節】

這期間,由於日照時間拉長,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容易感到疲倦、煩躁,午後小憩可解身心疲勞,利於體內元氣的恢復。再者,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透過適量的運動排汗,勤於沐浴更衣,讓「陽熱」升發,常保皮膚舒適不黏膩,亦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about-djy.htm

【端午連假休診公告】5/30(五)正常看診(當日有代煎)5/31(六)休假一日6/01(日)例常休假祝福大家   端午佳節快樂~~~  仁有堂中醫 關心您  (02)2266-6408
23/05/2025

【端午連假休診公告】

5/30(五)正常看診(當日有代煎)

5/31(六)休假一日
6/01(日)例常休假

祝福大家 端午佳節快樂~~~
仁有堂中醫 關心您 (02)2266-6408

【仁有堂 ● 講座公告 114/05/25】
23/05/2025

【仁有堂 ● 講座公告 114/05/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小滿】小滿勝萬全 #ㄧ不小心 #就得了個冠軍兩年後的世壯會在日本關西舉行 #可以開始準備了第十一屆夏季世界壯年運動會今年在雙北舉辦,如火如荼啊! 初夏,也來到第個二節氣,雨水準備多多了;多注意早晚的溫差和空調,別傷風...
21/05/2025

【仁有堂 ● 節氣提醒~小滿】

小滿勝萬全

#ㄧ不小心
#就得了個冠軍

兩年後的世壯會
在日本關西舉行

#可以開始準備了

第十一屆夏季世界壯年運動會今年在雙北舉辦,如火如荼啊! 初夏,也來到第個二節氣,雨水準備多多了;多注意早晚的溫差和空調,別傷風著涼,跟上流感;適度「吃苦」,防治未病。

【小滿起居宜忌】
立夏過,小滿來。此時氣溫漸高,人易煩躁不安,應防範高血壓以及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按道家陰陽學說,人體自有陰陽存在,健康的人是陰陽平衡的。當陽勝於陰,在中醫看來是「體熱」;陽過亢,則是「內生火熱」,故夏初的小滿時節,容易內熱上火、皮膚乾燥或患皮膚病。此時日漸長夜漸短,晚睡早起有助於適應氣溫變化,同時也要保持心緒平和、心態謙卑,宜冥想打坐、進行溫和的鍛煉,多飲涼茶有益。

【小滿養生吃苦防未病】
諺語有一說:「小滿防未病」,這是中醫預防重於治療的保衛養生觀。《黃帝內經》中強調「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治未病含有未病先防的意思,古代稱為「養生」;也有先一程補給強固以截斷已發病程惡化的意思。

小滿後雨水增多,寒暖既濟,適宜吃清利溼熱的食物,芹菜、山藥、栗子、薏米、綠豆等。之後的仲夏鬱暑蒸熱,使人食慾不振身體衰弱,攝食當季新鮮營養的食物強健心氣、調理身心以防治苦夏正是時候。中醫建議在夏天適度「吃苦」,例如小滿時節盛產的苦菜、苦瓜,酌加帶有辛味的食物,如蘿蔔、蔥白、薑、蒜等等,可有助於補益肺氣和活血化濕,再加適量食酸以固表,防止出汗太過耗散心氣,是順應天時「防治未病」的醫理實踐。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about-djy.htm

【仁有堂 ● 羅醫師說】 #阿嬤 #你的腳怎麼沒感覺 #糖尿病末梢血管栓塞性壞疽 #恢復足部血液循環 #中醫來幫忙<糖尿病足一定要截肢嗎? 脫疽之中醫治療>2025.05.15S 先生,73年次,中醫初診:111年3月25日。【自述病史】第...
15/05/2025

【仁有堂 ● 羅醫師說】

#阿嬤
#你的腳怎麼沒感覺

#糖尿病末梢血管栓塞性壞疽
#恢復足部血液循環

#中醫來幫忙

<糖尿病足一定要截肢嗎? 脫疽之中醫治療>2025.05.15

S 先生,73年次,中醫初診:111年3月25日。

【自述病史】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胰島素共20單位。自述已有5年斷食習慣,吃4天、不吃4天。斷食期血糖約70,進食期空腹血糖200-400。進食期每日排便1-2次,斷食期則不一定。門診當日處於斷食期。左小趾與足背有糖尿病末梢血管栓塞性壞疽。

03/25 初診:
1.囑少量開始進食、勿再斷食,服中藥後若空腹血糖低於120,胰島素請減2單位。
2.補陽還五湯加黃連、桑白皮、牛膝、茯苓、澤瀉、附子、玉桂子、黃柏。五帖。
3.人參、川七各6g/日。

03/30 二診:服藥二天後開始有大量淋巴液湧出,隨後即開始收口。現左足背已無漫腫。今日開始進食,空腹血糖80-105,昨日共注射8單位。處方:如 3/25 方加黃連、桑白皮各七錢。七帖。

04/06 三診:傷口已結痂,空腹血糖183,早上打16單位,午餐前血糖72、晚餐前178,全日共40單位。處方:
1.囑每次注射均減2單位(一日共減6單位)。
2.三餐間隔時間相同。均時進食,血糖可保持穩定。
3.如3/25方,加黃連、桑白皮各1兩。人參、川七各3g/日。七帖。

04/13 四診:左五趾捫之溫度如常、無漫腫,足底、足背除小趾外,傷口幾乎全癒合。左小趾已無白痂。空腹血糖83,每日注射胰島素20單位,C-peptide:0.55。 處方:如04/06方 七帖。

04/20 五診:只剩左小趾尚未掉痂。一天注射胰島素30單位,空腹血糖200。處方:1.如04/06方 七帖。 2.請不要包紗布。

電視廣告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小女孩騎著腳踏車壓過阿嬤的腳,阿嬤卻一點反應都沒有,便是典型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例子,對於溫度、觸覺的感覺異常是最先發生的,它意味著對疼痛的鈍化,因此很容易造成足部受傷而不自知。其次,小神經纖維的損傷也會改變正常組織中血流的變動、降低皮膚的韌性,造成皮膚破裂與修復困難,反覆感染而發展成足部潰瘍。

中醫治療糖尿病足採用補陽還五湯的著眼點在於「神經修復」,它也是最常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的方劑。雖然主要是治療糖尿病足,但血糖若無法控制良好,感染、壞疽的風險相對提高,所以方劑中也加入了大量的降血糖藥物,如黃連、桑白皮,並囑咐患者別再做間歇性的斷食,因為攝食的不穩定也會增加血糖控制的困難。

牛膝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對於四肢末梢的血液流通大有幫助。雖然初診時觸診足背仍有熱象,但若不在處方中加入姜附桂等熱藥來增加末梢灌注壓力,恐對已產生壞疽、循環很差足趾的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但使用熱藥還是有所顧忌的,所以,只用附子、玉桂子,並加上黃柏來清下焦的熱象及防止熱藥過當。另一方面,黃連、黃柏是廣效性的抗發炎藥物,可避免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黃耆(補陽還五湯中有2兩)、附子、玉桂子增強血流灌注的同時,不免會使下肢有腫脹感,茯苓、澤瀉可以消除這些感覺。

一個完整方劑的組成必須處方有據、面面俱到,對足趾還未到發黑的部分作最大程度的挽回,恢復足部的血液循環,避免走到大範圍截肢的命運。

【感謝恩師育生中醫診所李政育醫師案例提供,代為整理分享】

全文詳見台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3747

Address

新北市土城區學府路一段 67號一樓
Tucheng
23658

Opening Hours

Monday 14:00 - 21:00
Tuesday 14:00 - 21:00
Thursday 14:00 - 21:00
Friday 14: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22266640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仁有堂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仁有堂中醫診所:

Share

羅瑞陽醫師 簡介

南投竹山人。

抱持中醫師也必須不斷進修提升的信念,

以效果較佳之水煎中藥,配合體質靈活用藥,

一人一方全人照護,客製化解決個人困擾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