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202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ZzhxY3KGJ/?mibextid=wwXIfr
🔍 顳顎關節症與自殺風險:被忽視的醫療危機
全世界約有 5–12% 的人患有顳顎關節症(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這個關節負責吃飯、說話等基本功能,但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常被忽略。
📊 什麼是顳顎關節症?
顳顎關節症是一種影響咀嚼肌與下頜關節的慢性疼痛疾病。常見症狀包括:
顳顎關節疼痛、關節音(卡卡聲)
臉部、耳朵、肩頸放射性疼痛
張口受限或偏斜
頸部與頭部肌肉緊繃
⚠️ 慢性疼痛與心理風險
📈 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TMD 患者自殺意念風險顯著高於一般族群,女性特別明顯。慢性TMD患者中,憂鬱症發生率約為 30–41%,焦慮甚至高達 74%【1】【2】。
🇯🇵 日本警訊:TMD與年輕女性自殺
日本曾追蹤多起年輕女性自殺案例,皆因長期使用 Va**um 類鎮靜劑與止痛藥來緩解咀嚼系統疼痛,陷入藥物依賴與心理惡化的惡性循環【3】【4】。
🔄 惡性循環:
顳顎關節疼痛
依賴止痛/鎮靜藥物
藥物成癮與倦怠
情緒惡化、社會功能低落
自殺風險增加
🧠 當時不少醫師對TMD缺乏認識,僅以「神經質」評價,引發誤解與污名化【3】。
🚨 高風險族群特徵
女性患者:韓國與日本研究皆指出女性TMD患者心理風險高【1】【2】
年輕女性:疼痛伴隨生活壓力時,更容易產生輕生念頭
慢性肌肉疼痛型TMD:與自殺意念、憂鬱、焦慮高度相關【1】
💡 日本治療轉型經驗
日本顎關節學會倡導將TMD視為「生物–心理–社會」整合疾病,推動以下多元治療【6】【7】:
物理治療:放鬆肌肉恢復功能
心理治療:介入焦慮與憂鬱
藥物治療:避免長期依賴鎮靜止痛劑
壓力管理:睡眠與生活方式調整
📋 預防與建議
及早識別心理健康變化
避免夜間磨牙與過度咀嚼
建立規律生活與壓力管理
推動牙科、心理科與復健科跨科合作
📞 求助資源
若您或身邊有人因TMD而受疼痛與心理困擾影響,建議:
🏥 及早尋求醫療評估
💬 與親友分享感受
📱 臺灣自殺防治專線:1925(依舊愛我)
#顳顎關節症狀
#慢性疼痛
#自殺預防
#疼痛管理
#跨科治療
#咬合問題
#夜間磨牙
#身心科篩檢
以上文案有透過ChatGPT做輔助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