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6/2025
【你有「慣性拗柴」的困擾嗎? 】
最近,遇到一位病人,他正為「慣性拗柴」的問題煩惱。每次聽到病人因為同一個位置反覆受傷而感到無奈,都特別希望能幫助他們找到根本原因。
病人: 「 我隻腳好容易拗柴,好似上次好地地行路都拗到,痛咗幾日。」
我: 「嗯,明白。拗柴多久了?最近拗得密嗎?除了拗柴,平時走路或站立久了,會覺得腳踝不穩或痠痛嗎?」
病人: 「都幾年了,一開始是打波時整親的,後來就好容易拗,有時兩三個月就一次。拗完會痛、腫,要休息一段時間先好。平時如果行不平的路,都驚驚地,覺得隻腳『浮浮地』。」
我: 「你之前拗柴後,有好好做復康運動嗎?例如平衡訓練?」
病人: 「冇呀,通常痛好咗就冇理,以為休息夠就得。」
我: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第一次拗柴時,除了韌帶受傷,腳踝周邊的肌肉力量和『本體感覺』( proprioception,也就是我們感知身體在空間位置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不好好訓練恢復,即使痛好了,腳踝還是容易不穩,肌肉力量也不夠支撐,下次就更容易再拗。久而久之,就變成習慣性或慣性拗柴了。」
透過對話和 的評估, 找到了病人慣性拗柴的可能原因,並開始規劃適合他的治療。
同時,我也給了他一些日常護理和注意的建議。這些建議其實對所有有慣性拗柴問題的朋友都很有幫助,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 慣性拗柴的日常護理與注意:
1. 強化腳踝周邊肌肉: 特別是小腿外側的腓骨肌群和內側肌肉。可以使用彈力帶做阻力練習,增加腳踝的穩定性。
2. 訓練本體感覺/平衡力: 單腳站立(可以先扶著牆,慢慢挑戰閉眼)、不平坦表面站立訓練等。這能幫助大腦更好地更好地控制腳踝,減少失平衡的機會。
3. 選擇合適的鞋子: 支撐力好、鞋底穩定防滑的鞋子很重要,尤其是在運動或長時間行走時。避免穿鞋底太平或太軟的鞋。
4. 著鞋除鞋就得鬆鞋帶,
5. 注意走路和運動環境: 盡量避免在不平坦、濕滑或光線不足的地方快走或跑步。
6. 舊患的處理: 如果曾嚴重拗柴或經常拗柴,建議尋求專業評估,了解是否需要物理治療、運動治療或佩戴護具,找出根本原因。
慣性拗柴不是小問題,長遠可能 因韌帶鬆弛導致關節退化。透過正確的治療和日常護理,很多時候是可以改善的。
#慣性拗柴 #拗柴 #運動治療 #足部健康 #復康訓練 #健康資訊
#卡加利跌打 #卡加利香港人 #卡加利針灸 #拗柴 #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