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志 Daniel Chen 溫哥華中醫師

陳啟志 Daniel Chen 溫哥華中醫師 🇨🇦 丹尼爾中醫師|你的健康外掛
睡眠特診|婦科調經|兒少發育
📩合作邀約:sales@allinlife.com.tw

悲傷過度會魂不守舍,失戀可以找中醫開「忘情水」?你有朋友最近失戀,整個人看起來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嗎?在感情受創的時刻,我們的身心都會經歷一場巨大的風暴。在中醫裡,這種狀況被稱為「情之所傷」。情傷就像一道門,讓你對外界的「邪氣」更敏感當你處於...
08/27/2025

悲傷過度會魂不守舍,失戀可以找中醫開「忘情水」?

你有朋友最近失戀,整個人看起來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嗎?
在感情受創的時刻,我們的身心都會經歷一場巨大的風暴。
在中醫裡,這種狀況被稱為「情之所傷」。

情傷就像一道門,讓你對外界的「邪氣」更敏感

當你處於極度悲傷時,中醫認為你的心神會因為巨大的創傷而變得不穩定,這就是所謂的「心藏神」受到了影響。
這會讓你感到特別脆弱,彷彿更容易被無形的「邪氣干擾」。
簡單來說,你的心就像一個家,情傷讓這扇大門變得鬆動,讓那些壞情緒、壞能量有機可乘。

在這種心神不穩、對外界特別敏感的時刻,我們需要一種力量來保護自己,穩定心神,避免悲傷繼續侵蝕。這時,「醫聖」張仲景留下的智慧——甘麥大棗湯,就像一帖專治情傷的「忘情水」,能幫助我們找回自己。

神奇的「忘情水」——甘麥大棗湯

這帖被譽為「忘情水」的古老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配方非常簡單:只有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材。它主要針對的是情傷所導致的**「心脾兩傷」和「心神不寧」**。
煮出來的湯,味道甜甜的,就像大麥茶一樣,喝起來沒有負擔。

1. 滋養心脈,不再心痛難耐
甘草可以滋養心氣,大棗能補充心血,而小麥則能安神。
這三種藥材搭配在一起,能直接安撫你那顆受傷的心臟,緩解那種「心都揪在一起」的疼痛感,讓你不再那麼「心疼」。

2. 穩定情緒,止住停不下來的眼淚
如果你發現自己莫名地悲傷,眼淚止不住地流,甘麥大棗湯能幫助你穩定情緒,讓那種過度的悲傷平復下來。

3. 補脾氣,重拾食慾與元氣
情緒低落常常會讓你寢食難安,吃什麼都沒味道,這是因為「傷了脾」。
甘麥大棗湯能補脾氣,幫助你改善食慾,讓身體恢復元氣,為心神的修復提供堅實的基礎。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正處於情傷的急性期,身心失衡、魂不守舍,這碗溫暖的甘麥大棗湯,就像一個溫柔的擁抱,能夠迅速地安撫情緒,保護心脈,幫助他們從悲傷的深淵中走出來。

不過提醒一下,如果症狀嚴重,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喔!

🧑‍⚕️中醫師來告訴你,「口氣」不只透露身體健康,還會影響社交 【風靡歐洲 清除口臭專家】👉 https://reurl.cc/ekMXA7氣味靠調理,也可以靠  #口腔噴霧 快速淨化,塑造乾淨好人緣診間裡有位患者說:「醫生,我的口氣問題讓...
08/25/2025

🧑‍⚕️中醫師來告訴你,「口氣」不只透露身體健康,還會影響社交
【風靡歐洲 清除口臭專家】👉 https://reurl.cc/ekMXA7
氣味靠調理,也可以靠 #口腔噴霧 快速淨化,塑造乾淨好人緣

診間裡有位患者說:
「醫生,我的口氣問題讓我超沒自信,連講話都怕😔…」
不論是洽談、吃飯聊天,還是約會,他都只能保持距離或戴口罩。

▋科普小知識💡
90% 的口臭來自口腔內部,如舌後、牙周袋、牙齦發炎。口香糖只能暫時掩蓋,真正解決還是要靠專門護理,才能解決味道困擾。

除了調理身體,我建議可以試試來自🇸🇪瑞典的
被稱為「漱口水界的愛馬仕」,平均每 4.7 秒就賣出一瓶!不只小小瓶攜帶方便,而且清新持久,用對小工具就可以快速緩解社交緊張,幫助建立自信~
▋使用 #核心專利 比例:
✅無酒精、口感溫潤,不刺激口腔
✅添加鋅+氯己定: #長效12小時 ,保持清新,不影響口腔菌相
✅含氟化鈉 + PVP:平日護理牙齒,讓牙齒感覺更清爽、亮麗
✅透明質地: #減少牙齒染色 ,日常使用更安心
▋ CB12使用方式
【淨味漱口水】早晚刷牙後各一次,10ml 漱 30~60 秒
【淨味噴霧】外出、用餐、約會前一噴,30 秒立刻清新

我自己實際使用完很喜歡CB12,尤其是 #無酒精 、口感溫潤這點,早晚刷牙後漱一遍就像日常保養一樣,不會像一些含酒精漱口水會比較刺激嗆辣。外出遇到蒜味、水餃、烤肉等重口味食物,甚至在診間治療客人時,也能一噴快速補救,立刻恢復清新口氣,已經變成我醫師袍口袋必備品!

丹醫師專屬優惠【CB12淨味護理】👉 https://reurl.cc/ekMXA7
✨ 8/25–9/3 快閃團,滿千折百,保存期限到明年安心用!
#口臭 #漱口水 #口腔噴霧 #口氣清新 #中醫師推薦

卡到陰喝感冒藥?? 古中醫冷知識:《備急千金要方》的還魂湯▋大家看過古裝劇,如果有人卡到陰,道長會出來畫符、燒符水,喝下去就搞定。但今天有個病人,被家屬扶著衝進醫館大喊:「醫師!救命啊!我兒子卡到陰了!」身為一個專業的中醫師,心裡OS:我又...
08/23/2025

卡到陰喝感冒藥?? 古中醫冷知識:《備急千金要方》的還魂湯

▋大家看過古裝劇,如果有人卡到陰,道長會出來畫符、燒符水,喝下去就搞定。

但今天有個病人,被家屬扶著衝進醫館大喊:「醫師!救命啊!我兒子卡到陰了!」
身為一個專業的中醫師,心裡OS:我又不會畫符,怎麼辦啦!
別慌!雖然我們不畫符,但古籍有記載祕密武器,叫做「還魂湯」!

▋一陣陰風~卡到陰? 袪風散邪一起治!

這帖來自《備急千金要方》的還魂湯,專門治療「突然氣絕,口緊閉,看起來快沒命」的症頭,就像被好兄弟撞到。
藥方是:麻黃、桂心、甘草、杏仁。
欸等等...這四味藥,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沒錯!這不就是我們中醫師常掛在嘴邊、治療風寒感冒的「麻黃湯」嗎!
原來,治療太陽傷寒的麻黃湯,居然就是古代傳說中的「還魂湯」!

▋麻黃湯 vs. 還魂湯:一藥兩用的奧秘

同樣的藥方,卻可以治療不同的症狀,這正是中醫的異病同治。
麻黃湯在治療風寒感冒時,藥材各司其職:麻黃主司發汗解表,桂枝解肌祛風並輔助發汗,杏仁宣肺平喘,炙甘草則調和藥性,防止發汗過度。四藥合用,旨在打開毛孔,驅除風寒,讓身體恢復正常的循環。
然而,當這帖藥被作為還魂湯時,它的解釋就更為深奧:麻黃被認為能「開鬼門」或「開玄府」,驅散身上的陰邪之氣;桂枝與甘草則能「起心陽」,溫暖心神,使陽氣回升,避免心神失守而「有鬼上身」;而杏仁則扮演著「避陰物」的角色,保護體內陽氣不被侵擾。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其實,這兩種解釋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概念:「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不論是風寒之邪,還是古人所說的「陰邪」,當身體的正氣(也就是我們的免疫力和陽氣)充足時,外來的邪氣都難以入侵。

從這裡我們可以學到,卡到陰和吹到風感冒,其實古中醫的治療機理是相通的。所以,當我們說:農曆七月的時候,養成運動習慣、晒晒太陽、輕微發汗,並小心防風保暖,就有助於增強防禦力!

▋當身體的正氣(免疫力)強大,管你是外來的風邪、寒邪,還是那些看不見的「好兄弟」,通通都不能靠近你!

▋為什麼我在農曆七月寫了一堆關於這些的文章呢?

因為我發現呀,在西方萬聖節的時候,大家一起裝扮成鬼怪,在路上歡樂地要糖果,自然恐怖的感覺就消失啦!
所以我們一起認識它,把它當作有趣好玩的知識,這樣就不會害怕啦!

心安,就是平安。

08/23/2025

你有想過:到底該怎麼補,才算補對嗎?
現在很多人一天吃好幾種保健品,

你是不是也常在想:
「我到底該吃點什麼?」「吃綜合維他命嗎?」

你知道嗎?真正的養生不只有「加法」!
高手的「另類補法」:以瀉為補

當體內的垃圾被清空,氣血循環恢復順暢,身體自然就能正常運作,這就是「以瀉為補」的精髓。

農曆七月保平安,中醫冷知識專欄(二):衛氣如何護體? 沒有神光護體的人,都母胎單身?▋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我們每個人身體外面都有一層光圈?在西方說法是能量場,但在我們中醫的世界裡,這層光圈有個更帥氣的名字——衛氣!它就是你的防護罩,隨時隨地保...
08/21/2025

農曆七月保平安,中醫冷知識專欄(二):
衛氣如何護體? 沒有神光護體的人,都母胎單身?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我們每個人身體外面都有一層光圈?
在西方說法是能量場,但在我們中醫的世界裡,這層光圈有個更帥氣的名字——衛氣!
它就是你的防護罩,隨時隨地保護你。

▋那這個衛氣光圈是怎麼來的呢?
你吃下的食物,經過身體消化吸收後,一部分變成五臟六腑的能量,
另一部分就會從經絡裡「溢」出來,包覆在你身體外面,形成這層保護罩!

《黃帝內經•衛氣》:「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這浮在外面不走經絡的氣,就是衛氣啦!

▋能量竟然能走出經絡?從哪裡走出來的?

古中醫有張能量的GPS路線圖。
這股能量從你身體的最底部腎陽開始(腎在下焦,所以叫下焦腎陽),它像一股溫暖的泉水,藉由肝氣的升發推動(水生木),向上湧動。
接著,這股陽氣會抵達你的心臟(木生火),再從你的瞳孔發出,繞行全身,成為你的保護光圈!

《黃帝內經•衛氣》:「足太陽之本,在限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
這段話就是在說,衛氣的源頭在下焦腎,但它的標誌性出口就是你的眼睛(命門)。

▋白天,這股衛氣在體表巡邏,盡忠職守地保護你。
到了晚上,它就會收工下班啦!
衛氣會從全身回到你的瞳孔,再從瞳孔回到心臟,最後下降回腎臟,讓你進入香甜的夢鄉。

這就是為什麼你快睡著時,身體會感到一陣涼意。
因為衛氣都跑回內臟了,體表沒有保護,溫度會下降。
所以啊,不管你是晚上睡覺還是中午打個盹,都請記得蓋上你的小被被!
不只是因為天氣冷,而是為了保護你沒有衛氣光圈的身體,避免著涼喔!

▋照顧好你的衛氣,就等於擁有了全方位的防禦力,包含了:
對細菌病毒的抵抗力
對外在能量的防禦力
防禦別人的負面情緒
甚至能防禦農曆七月出來吃自助餐的好兄弟

▋我該如何養好我的衛氣?
要養好衛氣,其實就是養好你身體裡的腎、肝、心三臟,確保這條衛氣的出發路線暢通無阻。

小秘訣:
飲食均衡、作息正常:這是最根本的。健康的食物是衛氣的原料,充足的睡眠是衛氣回歸腎臟、重新充電的過程。
適度運動:讓身體動起來,氣血循環好,衛氣自然旺盛。
保持愉快心情:肝氣調達,心氣舒暢,衛氣才能順利運行。

▋ps 與同頻率的人開心的交流,也是一種讓心神順暢運行的好方式喔!

前陣子在Netflix看到《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發現有人呈現了玄府閉塞,神光內閉的狀況。
營衛運行不暢,也可能在精神層面不願與人接觸。
所以運動一下,讓毛孔打開,讓眼神打開,不但可以增加魅力,還可以增加防禦力喔~

▋簡單來說,照顧好自己,就是養好衛氣最好的方法!
下次當你感覺能量滿滿時,別忘了跟自己說聲:「我很有魅力,也很有防禦力!讚!」

▋為什麼我在農曆七月寫了一堆關於這些的文章呢?因為我發現呀,在西方萬聖節的時候,大家一起裝扮成鬼怪,在路上歡樂地要糖果,自然恐怖的感覺就消失啦!
所以我們一起認識它,把它當作有趣好玩的知識,這樣就不會害怕啦!
心安,就是平安。

農曆七月保平安,中醫冷知識專欄
下一篇:聽過孟婆湯,那你知道中醫有還魂湯嗎?

處暑|暑氣未退,秋氣未明,小心身體被「悶疲累」纏住▋處暑,是「出暑」的意思,代表暑氣應該開始要走了。但「應該」歸應該,實際上的天氣,往往還是熱。白天還是有太陽,汗照流、風不涼,白熱夜涼的落差,最容易讓氣機出錯。這時候,很多人其實有一種感覺—...
08/19/2025

處暑|暑氣未退,秋氣未明,小心身體被「悶疲累」纏住

▋處暑,是「出暑」的意思,代表暑氣應該開始要走了。
但「應該」歸應該,實際上的天氣,往往還是熱。
白天還是有太陽,汗照流、風不涼,白熱夜涼的落差,最容易讓氣機出錯。

這時候,很多人其實有一種感覺——不是病,但很累。
不是不舒服到需要休息,而是每天都覺得「好像差一點就要累倒了」。
這就是「處暑疲勞感」,一種混合了餘暑+初秋+氣虛未復+身心交錯疲乏的隱性失調。

▋氣機轉變:陽氣走下坡,陰氣未站穩

處暑開始,陽氣逐漸衰退,陰氣正在生成,這是一個轉場期。
氣機由升發漸轉為沉降,由外浮開始往內收,若調得好,能為秋天打穩收斂基礎;
但若卡在這裡,就容易出現「上火+下濕+氣虛」的混亂現象。

▋常見狀況:累、悶、煩、沉
心神疲乏、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沉
大便卡卡、嘴破、口乾、皮膚癢
小孩皮膚過敏、大人情緒不穩、失眠
還有一種:「我不是生病,但我沒有完全健康」的感覺

🍽 飲食建議:補中有清、潤中帶健,幫身體找回中氣
百合蓮子雞湯:養心安神、補虛氣
雪梨百合粥:潤肺化燥,適合乾咳者
綠豆薄荷飲:消暑降火,下午喝一小杯即可
山藥扁豆薏仁粥:健脾除濕,恢復中氣
⚠️ 注意:不要吃太冷太寒的生食,容易卡住脾胃,讓氣更虛!

🌿 精油 × 處暑調氣穩神配方

💨 情緒浮躁、心火未退:
苦橙葉1滴+尤加利1滴+真正薰衣草2滴
→ 擴香或塗抹心口、神門,有助降火安神

💧 身體沈重、水腫、腸胃悶:
絲柏2滴+廣藿香2滴+檸檬香茅1滴
→ 稀釋塗抹腹部、足三里、陰陵泉,幫助排濕醒脾

🎯 穴位建議 × 調中氣、降虛火
神門:穩心安神,助眠安定
足三里:補中益氣,化濕醒神
中脘:調和胃氣,脾胃虛者可常按
陰陵泉:健脾利濕,處暑濕困必用
搭配呼吸按摩,每次3~5分鐘即可。

▋處暑像個安靜的轉場點——能不能安穩進入秋天,就看這段時間氣機調不調得順。
把氣補起來、把火壓下來,就是最好的修復。

下一篇:白露|秋燥當令,氣要沉,肺要潤,水分藏得住,人才安穩

藝人沈玉琳前陣子緊急住院,後來發現是血癌。他曾說:為了養生,每天會吃5種保健品,這個故事引發不少人對保健品的討論。這也讓我想到,以前在台灣的診間裡,最常聽到民眾問兩個問題:「醫師,我應該多補一點什麼?」「醫師,我可以吃綜合維他命嗎?」(反而...
08/19/2025

藝人沈玉琳前陣子緊急住院,後來發現是血癌。他曾說:為了養生,每天會吃5種保健品,這個故事引發不少人對保健品的討論。

這也讓我想到,以前在台灣的診間裡,最常聽到民眾問兩個問題:

「醫師,我應該多補一點什麼?」

「醫師,我可以吃綜合維他命嗎?」

(反而在加拿大的診間很少聽到這樣的問題,因為思維方式不同!)

我能夠理解,當你感到身心俱疲時,會很想找到一個「快速有效」的方法來改善,但是面對複雜的醫療資訊,又會覺得無從下手。

於是保健品提供了一個方式,好像吞一顆下去什麼都補到了,就搞定了。

我知道我的讀者們都很有求知慾,能看完我動輒兩三千字的貼文,所以今天要來介紹三種,不一般的「補法」給大家:

1. 以清為補:把體內的「火」清掉

如果你經常口乾舌燥、長痘痘、心煩失眠,這可能是體內有「熱」。這時如果再吃人參、麻油雞等溫熱的食物,就像火上加油,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中醫會用「清」的方式來達到「補」的效果。透過清熱解毒的藥材或食物(如綠豆、菊花),把體內的火氣清掉,身體的機能恢復正常,自然就覺得清爽、有精神。

2. 以瀉為補:排出體內的「堵塞」

身體有時候會出現「堵塞」,例如消化不良、氣血不暢或代謝廢物堆積。這時即使吃再多的補品,身體也無法吸收,反而讓這些堵塞更嚴重。

中醫會用「瀉」的方式,也就是透過通便、活血化瘀等方法,將這些不該存在於身體的物質排出。當這些「邪氣」被清空,氣血循環恢復順暢,身體自然就能正常運作。

3. 以通為補:讓氣血暢行無阻

中醫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身體的許多不適,都源於經絡或氣血的堵塞。特別是消化系統,中醫認為「六腑以通為用」。

如果你的腸胃不順、腹部脹氣,最好的方法不是吃補品,而是讓它「通」起來。透過理氣、消食等方式,讓身體的氣機通暢。當身體不再堵塞,養分才能被有效吸收,疲勞感也會隨之消散。

養生,不要只有「加法」,高手還會用「減法」!

真正的養生智慧,是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透過「清、瀉、通」來恢復平衡,最後才是「補」。

下次覺得疲憊時,不妨先問問自己:「我的身體是需要補?還是需要通?」才能真正達到健康的目的!

08/18/2025

很多人身體不舒服時,常常聽到家人安慰一句:
「不要想太多,沒事啦!」
可是,身體的聲音真的會「沒事」嗎?
當它反覆提醒你:疲倦、頭痛、失眠、胃口不好……
其實就是在敲門,要你聽見。
忽略,只是暫時把門關上。
傾聽,才是找到真正答案的開始。
請相信,你的身體不會說謊。
真正的健康,是從理解與照顧自己開始。 🌿✨
醫師提醒:
「身體的低語,若不聽,終將變成大聲的吶喊。」

身體健康保平安~農曆七月冷知識特輯▋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要到啦!雖然不是說農曆七月一定會發生什麼事,但這麼多年來,我的確看到很多敏感的人,在這個月份特別不舒服我自己年輕時(遠目)也有此困擾,不過後來學中醫,養好身體,這個困擾就消失了。本來呀~...
08/17/2025

身體健康保平安~農曆七月冷知識特輯

▋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要到啦!
雖然不是說農曆七月一定會發生什麼事,但這麼多年來,
我的確看到很多敏感的人,在這個月份特別不舒服
我自己年輕時(遠目)也有此困擾,不過後來學中醫,養好身體,這個困擾就消失了。

本來呀~在夏末秋初變換的節氣,就容易睡不好、容易累,或是情緒起伏大。
其實,古代中醫典籍也有很多記載,當我們本身的精氣神比較弱時,確實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之前因為接受這個主題的採訪,做了一些功課,
發現許多超有趣的「古中醫如何處理卡到陰」的冷知識,
所以開頭先送大家一篇:農曆七月,強身健體保平安~懶人包~

之後在這個月,陸續講一些相關的冷知識,是不是特別有氣氛呀~XDD

▋農曆七月,診間裡面最常聽到的主訴
睡眠困擾與惡夢:失眠、淺眠,或老是做惡夢。
身體不適:莫名地覺得虛弱、頭暈、食慾差,甚至舊疾復發。
精神壓力: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特別易怒。
靈異經驗傳聞:聽到一些故事或親身經歷後,加重了心理負擔。

▋ 鬼月自保 5 招(簡易版)
別擔心,安然度過七月,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睡眠優先:準備入睡前的放鬆儀式泡澡、瑜伽、少喝咖啡因,讓自己好好休息。
多曬太陽運動:多接觸陽光、多運動,補充陽氣,幫身體「充電」。
少嚇自己:避免刻意去看恐怖故事或靈異影片,以免加重心理負擔。
規律作息:身心穩定,身體的抵禦力自然就會變強。
心安則平安:尊重傳統就好,不用過度恐懼。

▋ 進階保護自己 5 法
有些人就是比較敏感,真的不太舒服,我懂!試試這些方法,建立起更強大的防護罩!

1. 強壯精氣神:
良好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是維持氣場穩定的基本功。
其實不只人怕鬼耶~你身上的陽氣會傷鬼,鬼也怕人啦~怕人的衛氣與神光

2. 宗教的力量:
如果你有信仰,可以透過禱告、念誦咒語,來讓自己心神安定。
例如道教有金光咒、天蓬咒。(可以看看A某寫的: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書,超有趣的~
佛教有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心經
基督教有詩篇、可以禱告。

3. 精油能量淨化噴霧(漢方芳療自癒全書171頁)
透過植物能量來穩定磁場的方法,能幫助淨化環境和自身能量。

▋穩定磁場複方:
以 30ml 的 75% 酒精為基底,加入:
甜橙 9 滴
芳樟 3 滴)
薰衣草 7 滴
雪松 3 滴
岩蘭草 3 滴
作用:以甜橙帶入陽光的能量,以及恢復中焦氣機,花梨木補中焦及心氣,雪松補下焦氣,以薰衣草安神定志,再以岩蘭草幫助接地,向下紮根。恢復身體氣機周流。

▋淨化磁場噴霧:
以 30ml 的 75% 酒精為基底,加入:
岩蘭草 3 滴
喜馬拉雅雪松 5 滴
乳香 5 滴
杜松 5 滴
檸檬香茅 5 滴(提振陽氣)
當歸、川芎或歐白芷根 3 滴(活血補血)
作用:前五隻精油都是西方芳療祛邪常用的精油,此處設計最不同之處,是除了用西方芳療思維強化能量,保護磁場之外,加了活血補血的當歸,以及用檸檬香茅提振陽氣、行氣。增強氣血,陽氣旺盛,自然讓干擾無法靠近。

4. 環境清淨
保持居家環境的整潔與明亮,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控制好濕度,避免發霉。
甚至考慮光觸媒空氣清淨機:紫外線燈管,能像陽光一樣消毒殺菌,這也是一種「陽氣」,讓家裡更乾淨。

5. 科技防禦
撓場產生器:氣機科技的產品,設計用來產生正能量,穩定磁場。(供有興趣的人參考啦,見下方留言處)

▋讓自己的精氣神充足,環境明亮整潔。就會平平安安

除了這篇懶人包,整個月還有一系列文章,深入分享古籍找到的冷知識,
例如防禦方法背後的原理,讓你安心度過農曆七月!

先把目錄寫出來,讓大家聞香一下:

-人人都有神光護體?沒有會怎樣? 會母胎單身耶XD
-聽過孟婆湯,那你知道中醫有還魂湯嗎?
-悲傷過度會魂不守舍,失戀可以找中醫開「忘情水」?
-把脈能把出懷孕,那能把出鬼上身嗎?真有鬼祟脈?
-十三鬼針很出名,卡到陰可以用嗎?老師沒教你別亂用~
-比十三鬼針更穩妥的替代方案,人人可用的原穴!
-覺得自己卡到陰?治療案例一二

▋為什麼我在農曆七月唰唰唰地寫出一堆文章呢?
因為我發現呀~在西方萬聖節的時候,大家一同裝扮,在路上歡樂要糖果,自然恐怖的感覺就消失啦~

所以我們一起認識它,把它當作有趣好玩的知識,這樣就不會害怕啦~

心安,就是平安。

08/05/2025

有些病,醫師也治不了
那是身體的聲音在告訴你——你不快樂了。

我見過一位患者,怎麼調都難改善,直到她離開那個讓她掏空的職場。
沒想到,下一份工作裡,老闆說她是「苦等已久的人才」。

有時候,不是誰不好、誰錯了,
只是你值得一個更適合你的環境。🌿

#自律神經 #中醫觀點 #高敏感族 #情緒與健康 #自律神經失調 #療癒系中醫師 #轉職療癒 #改變人生的選擇 #身體知道答案 #職場壓力 #身體會說話

立秋|夏未盡,秋已生,養生從「收」開始▋立秋這天,太陽走到黃經135度。夏天還沒完全走,但你已經能感覺到某種轉變——清晨變涼了,傍晚的風像擦過皮膚一樣乾,汗雖然還在流,可身體氣機開始慢慢收斂了。這就是立秋的氣:夏去秋來,萬物開始由生長轉為收...
08/03/2025

立秋|夏未盡,秋已生,養生從「收」開始

▋立秋這天,太陽走到黃經135度。夏天還沒完全走,但你已經能感覺到某種轉變——
清晨變涼了,傍晚的風像擦過皮膚一樣乾,汗雖然還在流,可身體氣機開始慢慢收斂了。
這就是立秋的氣:夏去秋來,萬物開始由生長轉為收斂。
這時候,人體的氣也要學會往內走、往下沉、開始「收」。

▋立秋的氣機轉變:陽退陰生,「浮躁」要收斂

《黃帝內經 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萬物容平,早臥早起,使志安寧。」
也就是說:秋天是讓萬物「平衡、內斂、沉靜」的季節。

立秋開始,氣機要從外走回內,從上往下降。
但問題來了——我們還在夏天的節奏裡,還在「出汗、睡晚、氣浮」的模式。

所以你會看到立秋一到,很多人會出現這些狀況:
心神不寧、睡眠品質差
早晚覺得涼、白天又中暑
呼吸道敏感、喉嚨乾、皮膚開始癢
情緒變得容易悲、容易傷感
這些都是氣未收、陰不足、外邪趁虛而入的信號。

▋立秋養生關鍵:養陰、防燥、顧脾肺

生活起居:早睡早起,避免過度耗氣
晚上別再熬夜,氣要收,不能再一直往外推
避冷氣直吹,避免外感傷肺

飲食:開始從清轉為「滋潤、微補」
夏天吃的是「清」,立秋要吃「潤」,幫陰氣長起來
可開始加一點根莖類、白色蔬菜、種子類食材

情緒調養:避免悲傷、過度感慨
秋屬肺,肺主悲,立秋後人的情緒會開始變得敏感
可以透過靜坐、音樂、手作、植物療癒等方式平穩情緒

🥣 食療小方 × 立秋應節飲食
百合蓮子粥:潤肺養心,改善睡不好、喉乾
白木耳雪梨湯:潤燥止咳,適合乾癢、口鼻乾者
扁豆山藥蓮子雞湯:健脾養氣,幫助氣機收斂、消暑後虛
提醒:避免過早進補太重,會卡住脾胃,立秋是「微補+潤養」階段。

🌿 精油 × 立秋的氣息調理

💨 情緒低落、秋意感傷:
山雞椒2滴+真正薰衣草2滴+甜馬鬱蘭1滴
→ 擴香或睡前塗內關、神門,有助安神、穩心氣、紓解「肺主悲」的情緒

💧皮膚乾、喉乾、便秘:
乳香1滴+岩蘭草1滴+苦橙葉2滴
→ 用基底由稀釋後塗抹胸口、三陰交,潤燥降火,幫助肺氣舒展

🎯 穴位推薦 × 幫氣「收回來」
尺澤:潤肺止咳、調氣降逆
三陰交:養陰潤燥、調肝脾腎
神門:安神、定志、穩定心氣
配合按摩與深呼吸,可助陰氣滋長、心神安定。

▋ 立秋宜:收心、收氣、收神。
讓你的生活慢慢「內轉」,情緒放柔,飲食轉潤,讓氣機走進秋天的節奏裡。

下一篇:處暑|暑氣未消,秋燥未起,最容易忽略的「隱性疲勞」正在發酵

Address

2419 Bellevue Avenue
North Vancouver, BC
V7M4T4

Opening Hours

Monday 10:30am - 9:30pm
Tuesday 10:30am - 9:30pm

Telephone

+1778636879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陳啟志 Daniel Chen 溫哥華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陳啟志 Daniel Chen 溫哥華中醫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陳啟志 漢方芳療講師

陳啟志 / 漢方芳療講師

來自台灣,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喜歡用簡單的語言,揭開中醫的神秘面紗。因緣際會之下,決定跨出華語圈,前往加拿大唸中醫學程,並用中醫的角度探索世界。

開課足跡遍及台灣北、中、南,及香港、越南等地。擅長將中醫概念與芳香療法結合,風格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深受學員好評。在超過2000人次,近百場的分享淬鍊,跳脫傳統框架,以簡單明瞭的生活經驗,讓大家輕鬆「認識」、「掌握」、「活用」中醫概念。致力於推廣「中醫思維的芳療應用」,期望令其在海內外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