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EC 英國中醫師

Ryan EC 英國中醫師 英國ATCM及香港註冊中醫

以治病求本的專業態度,服務大眾。
範圍包括中醫診症、科學中藥、以及針灸、拔罐等
🏠 Coventry 診症室|📍 Manchester 青木堂
🌍 網上診症|📦 郵寄中藥服務
📲 WhatsApp 查詢 、預約 :+44 7547 141502 前古道中醫/時珍堂醫師

👋 上次同大家睇咗小魚際位置泛紅係跟心臟及脾胃有關,今次同大家講一講大魚際位置泛紅又有咩提示。🌿 中醫角度中醫角度認為「手為心之使」,意思係五臟六腑嘅情況,會直接反映喺手掌上。手掌唔同位置紅,背後嘅意思都唔一樣: • 大魚際屬肺經位置:此位...
09/09/2025

👋 上次同大家睇咗小魚際位置泛紅係跟心臟及脾胃有關,
今次同大家講一講大魚際位置泛紅又有咩提示。

🌿 中醫角度
中醫角度認為「手為心之使」,意思係五臟六腑嘅情況,會直接反映喺手掌上。手掌唔同位置紅,背後嘅意思都唔一樣:
• 大魚際屬肺經位置:此位置變紅,多為肺有積熱郁火,提示肺臟津液不足,可伴有乾咳、喉嚨痛等症狀。
• 小魚際紅:多數代表 心火旺或脾胃有熱
• 大魚際 + 小魚際一齊紅:若然出現依個情況則需特別留意:提示肝火旺盛、整體氣血運行失調,係一種比較明顯嘅失衡。

🔬 西醫角度

如果如果只係得一邊紅,好多時候只係因為 血管擴張、皮膚炎、或者手部成日受壓同摩擦。

不過,如果大魚際同小魚際一齊紅,就要特別警覺,因為有機會同 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肝臟問題有關。

Ryan EC提提你:

• 如果你發現手掌紅加上眼黃面黃、經常攰、肚脹或者腳腫 → 請記得盡快去做肝功能檢查
• 如果只係輕輕紅,冇乜特別唔舒服,可以先從生活同飲食開始調理:
• 少啲熬夜,11:00pm-3:an係肝膽修復嘅黃金時間;
• 少食辣、少飲酒,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 保持心境開朗,正所謂「疏肝」先可以令肝臟功能保持最佳狀態。「肝鬱」心情低落、鬱鬱寡歡,會令進出肝臟的氣血受阻,影響肝膽代謝及排毒功能。

#肝掌 #大魚際 #五心煩熱 #朱砂掌 #中醫資訊 #健康 #養生

白露一到,天氣轉涼、晝夜溫差更大。父母們終於等到開學喇!不過,小朋友們由各地返到學校,細菌交流速度亦因此變得頻繁,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想減少生病,做好細節位至為最重要! #一圖睇清  #二十四節氣  #白露  #中醫養生  #宜忌 ✅ 宜...
07/09/2025

白露一到,天氣轉涼、晝夜溫差更大。父母們終於等到開學喇!不過,小朋友們由各地返到學校,細菌交流速度亦因此變得頻繁,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想減少生病,做好細節位至為最重要!

#一圖睇清 #二十四節氣 #白露 #中醫養生 #宜忌

✅ 宜:
1️⃣ 宜泡腳防秋痠:夜晚可用溫水泡腳,有驅寒、減關節痠痛之效,仲可以幫助睡眠。
2️⃣ 宜潤腸先潤肺:秋燥易便秘,除咗食梨同蜂蜜,加埋芝麻、核桃、香蕉等有助消化及通便。
3️⃣ 宜內外補水:除咗多飲水,仲可以以加濕器或於房間放盆清水加濕。也𧫴記搽保濕乳液,防止皮膚變得乾裂。

忌:
1️⃣ 忌光腳露身:古語有話「白露勿露身」
係屋企着拖鞋、不宜赤腳。外出則鞋襪一定要穿好,避免著涼鞋,令寒氣入侵。
2️⃣ 忌情緒過份起伏:秋天易令人多愁善感,大人細路都要「收心養性」,少熬夜少煩躁,保持神氣內守。
3️⃣ 忌忽略校園病菌戰:返學就係各地病菌大交流之時,記得提醒小朋友飲食前後洗手、唔好共用水樽餐具等

✨ 小結:
白露唔止係「秋涼起點」,仲係生活要換模式嘅提醒。做好以上事項,爸媽就可以幫小朋友順利渡過開學同換季嘅雙重挑戰!

🐕Part time nurse on board 🐕本週末嚟睇症嘅朋友又可能會聽到條條姑娘熱情嘅呼喚😆佢會隔住兩道門都盡力地同你講歡迎光臨🥰不過佢大部份時間都比較關注於能量(小食)嘅補給,好忙😏 #睇症日常  #毛孩  #暫托  #一星期...
05/09/2025

🐕Part time nurse on board 🐕
本週末嚟睇症嘅朋友又可能會聽到條條姑娘熱情嘅呼喚😆
佢會隔住兩道門都盡力地同你講歡迎光臨🥰
不過佢大部份時間都比較關注於能量(小食)嘅補給,好忙😏

#睇症日常 #毛孩 #暫托 #一星期 #唐狗 #條條

30/08/2025

[補吓你個身] 中醫眼診的秘密:五輪學說 - 作者 趙大夫

講到「眼睛的力量」,好多動漫迷第一時間會諗起《火影忍者》入面嘅「寫輪眼」——擁有洞察真相、看穿幻術嘅神秘瞳術。
不過,你知唔知喺現實世界,中醫亦早就有一套「觀眼知全身的法術」?
呢套就係 五輪學說:眼睛唔只係睇嘢咁簡單,而係可以映照心、肝、脾、肺、腎嘅盛衰

👁 風輪(虹膜) → 屬肝:肝開竅於目,主疏泄。虹膜顏色暗淡、混濁,可能係肝血不足或肝氣不暢。
❤️ 血輪(內外眼角) → 屬心:心主血脈。眼角充血、紅腫,為心火偏旺表現
🍚 肉輪(上下眼瞼) → 屬脾:脾主肌肉。眼瞼浮腫、鬆弛,常見於脾虛或濕氣重。
💨 氣輪(鞏膜) → 屬肺:肺主氣。白眼仁黃染、充血,可能係肺氣不足或體內有熱。
💧 水輪(瞳孔) → 屬腎:腎藏精。瞳孔渾濁、反應遲鈍,提示腎精虧虛或病情嚴重。

古人靠觀察眼睛嘅顏色、濁清、光澤,配合其他症狀,推測身體狀況。
現代醫學雖然冇「五輪」呢個名,但都承認眼睛可以反映全身健康,例如:
🔍 虹膜炎可能與免疫病有關
🔍 鞏膜黃染常見於肝膽疾病
🔍 眼瞼浮腫可見於腎病或甲狀腺病
🔍 瞳孔變化可提示腦部或神經問題

💡小結:
日常多觀察自己眼睛嘅顏色、清澈度、反應快慢等。如果有異常變化,就唔好掉以輕心,無論睇中醫調理或西醫檢查,都應及早處理,才能防範於未燃。

This topic is: The Secret of TCM Eye Diagnosis: The Five Wheels Theory

Anime often portrays “eye powers,” like Naruto’s Sharingan that reveals truth and illusions. In TCM, the eyes also “speak”—through the Five Wheels Theory, where each part of the eye mirrors organ health.

👁 Wind Wheel (iris) → Liver: Iris clarity reflects liver Qi and blood. Dullness may mean stagnation or deficiency.
❤️ Blood Wheel (inner/outer corners) → Heart: Redness or swelling shows heart heat.
🍚 Flesh Wheel (eyelids) → Spleen: Puffy or drooping lids point to spleen weakness or dampness.
💨 Qi Wheel (sclera) → Lung: White of eye turning yellow or congested signals lung Qi issues or heat.
💧 Water Wheel (pupil) → Kidney: Cloudy or unresponsive pupils suggest kidney essence loss or serious illness.

Ancient doctors read eye brightness, color, and clarity to assess health. Modern medicine also agrees:
🔍 Yellow sclera → liver/gallbladder problems
🔍 Puffy lids → kidney or thyroid disease
🔍 Pupil changes → brain or nerve disorders

Tip: Watch for eye changes in color or response. Early care—whether TCM or modern tests—helps prevent bigger issues.

By RyanEC

#青木堂醫師日常 #曼城青木堂 #英國青木堂 #趙大夫


如果你發覺手掌小魚際位經常泛紅,甚至仲有啲熱脹感,未必淨係「皮膚敏感」咁簡單。喺中醫角度,小魚際屬於「心經」行經位置,亦同脾胃有關。 • 如果色屬鮮紅,再加埋手心熱、口乾、心煩、瞓得唔好,多數為 陰虛火旺、心火過盛。 • 如果紅得嚟暗沉沉,...
29/08/2025

如果你發覺手掌小魚際位經常泛紅,甚至仲有啲熱脹感,未必淨係「皮膚敏感」咁簡單。

喺中醫角度,小魚際屬於「心經」行經位置,亦同脾胃有關。
• 如果色屬鮮紅,再加埋手心熱、口乾、心煩、瞓得唔好,多數為 陰虛火旺、心火過盛。
• 如果紅得嚟暗沉沉,又覺得手重重、冇乜胃口、甚至口苦,咁就可能係 與脾胃濕熱有關。
• 有啲人仲會成日手心出汗,即有很大機會同 心脾兩虛有關。

《黃帝內經》咁樣講:「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身體入面嘅問題,會從外表反映出來。所以手掌泛紅,其實係身體俾我哋嘅一個信號。

💡 咁可以點調理?
• 少啲食燒烤、辣嘢、酒、咖啡等燥熱食物。
• 多啲食清潤啲嘅食材,例如百合、蓮子、雪梨、銀耳。
• 唔好成日捱夜,唔好過多思考憂慮,令心情放鬆,使形神內守。
• 平時都可以輕輕按摩「勞宮穴」同小魚際位,幫助疏通經絡。

🩺 西醫角度
喺現代醫學入面,如果小魚際左右對稱咁泛紅,有機會同血管擴張、皮炎、荷爾蒙變化或者免疫病有關。
如果仲伴隨成日攰、黃疸、關節痛或者出皮疹,咁就建議快啲驗下肝功能、甲狀腺、血常規同免疫指數。

✨ 總結
手就好似第二張面咁,掌心嘅變化好多時會早過病徵出現。偶爾紅一紅唔需要太擔心嘅,但如果長期泛紅更有其他唔舒服,最好都係搵中西醫檢查一下,了解身體發生咩情況。

下次再同大家分享一下中醫點樣睇「肝掌」嘅成因及其應對方法。

#朱砂掌 #中醫資訊 #五心煩熱 #小魚際

隨著處暑寒來,夏天暑熱逐漸消退。處暑節氣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流泄趨向收斂,夏天暑熱逐漸消退,天氣開始轉涼,相信大家依兩日應該都feel到一絲秋意。此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隨之轉換,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開始進入秋季養...
22/08/2025

隨著處暑寒來,夏天暑熱逐漸消退。

處暑節氣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流泄趨向收斂,夏天暑熱逐漸消退,天氣開始轉涼,相信大家依兩日應該都feel到一絲秋意。

此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隨之轉換,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開始進入秋季養生mode。首先要調整嘅會係睡眠時間。暑假期間習慣了較晏先瞓嘅大家係時候早少少上床休息。請𧫴記,睡眠時間足夠,才能養精蓄銳,以應對因天氣逐漸轉涼轉冷的各種挑戰。

#一圖睇清 #中醫養生 #二十四節氣 #處暑 #宜忌



1. 「春困秋乏」,處暑過後氣候轉換,人體容易覺得困倦,注重足夠睡眠以養心氣。

2. 適時添加衣服,建議穿風褸,
既可保暖擋風,亦可免受風泄影響,令保持肌膚潤澤。

3. 飲食宜平補兼潤燥。
多食一點緩補肉類如豬、鴨等。亦需同時食百合、水梨等生津潤燥食物。



1.處暑之後仲可能有「秋老虎」(短暫回熱),記得防中暑,唔適合穿得太厚或過份進補。

2. 中醫提倡「秋冬養陰」,避免過度運動大汗,以保養正氣。

📌 男士們,你嘅「陽剛味」夠唔夠?中醫認為,男性嘅「雄性魅力」好大程度同整體氣血及腎氣腎陽有關。腎主藏精,精化氣,氣化神——簡單嚟講,腎精足嘅男人,唔單止精神充足,連外表都型過人!👀 點樣單憑外表就知腎氣足唔足?1️⃣ 眼神:中醫認為腎藏志...
15/08/2025

📌 男士們,你嘅「陽剛味」夠唔夠?

中醫認為,男性嘅「雄性魅力」好大程度同整體氣血及腎氣腎陽有關。腎主藏精,精化氣,氣化神——簡單嚟講,腎精足嘅男人,唔單止精神充足,連外表都型過人!

👀 點樣單憑外表就知腎氣足唔足?

1️⃣ 眼神:中醫認為腎藏志。目光如炬,雙目堅定有神而有志向、係腎精足嘅信號。反而言之,眼神渙散無神,則腎氣較弱。

2️⃣ 鬍鬚:作為第二性徵,觀察鬍鬚係男性荷爾蒙多寡最明顯嘅地方,鬍鬚生得快代表腎陽充足,精子活動力良好。
鬍鬚生得密,則腎精旺盛,精子數量充足。

3️⃣ 聲音:中氣十足嘅男人,聲音低沉有力;腎氣較虛嘅者,聲音偏細弱無力。

4️⃣ 體態:腰背結實有力,「腰為腎之府」,腎氣充足自然行動敏捷、步伐穩健。

5️⃣ 面色:紅潤而光澤係氣血充足嘅象徵;面色灰暗或蒼白,很可能係腎陽不足或氣血較虛。

雖然外觀可以作為參考,但最準確嘅方法當然係透過專業檢測去確認荷爾蒙水平(如驗精子數量及活動度)。

此外,現今社會壓力大,有時男士們「能力有所不及」,未必一定就係「腎虧」嘅。肝鬱氣滯導致氣血輸布受阻,或者經常食肥膩及凍嘢、導致濕熱下注亦可出現雄風不足的情況。因此,單靠坊間的補腎藥物未必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中醫會透過望、聞、問、切去了解男士整體身體情況,而對其作出適當調理。

最後,提提大家:
曬太陽,做帶氧運動是補陽氣的最佳方法。
而充足的睡眠即是令睾丸酮水平增加的必要良方。
當然,懂得如何釋放壓力及均衡飲食亦同樣重要。

祝大家身心舒暢、神采飛揚!

#中醫養生 #男性健康 #腎虧 #睾丸酮 #夏巴尼

兩個屁孩扮哥基扭pat pat 哥基表示無奈 #係咪熱到傻咗  #暑假  #屁孩  #睇症日常
13/08/2025

兩個屁孩扮哥基扭pat pat
哥基表示無奈

#係咪熱到傻咗 #暑假 #屁孩 #睇症日常

08/08/2025

[補吓你個身]「生蛇」- 作者 趙大夫

「生蛇」原來比你想像中普遍,據估計40歲以上嘅人士,每3個人就有一個會罹帶狀皰疹。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急促及工作壓力等因素,生蛇更有年輕化嘅趨勢。
「生蛇」係醫學上叫名為帶狀皰疹,由水痘病毒(VZV) 引起。如果細細個出過水痘嘅朋友,病毒會潛伏於神經節,一旦身體免疫力低、壓力大、唔夠瞓,佢就會沿住神經路線爆發,變成一條「火蛇」攻擊你。

📍 生蛇常見位置:
• 胸口、腰側(最常見)
• 頸、背、手腳
• 臉部、眼周、耳背(最危險!)

若病毒侵入眼部三叉神經,有機會引發 角膜炎、視神經炎,嚴重者甚至會永久性視力受損。如果你發現眼角、額頭附近有紅疹水泡,再加眼痛或視力模糊,請不要坐視不理,應立刻就診求醫!

🇬🇧 英國 NHS 點攪
• 通常會開抗病毒藥(如 Acyclovir):需於發病72小時內開始服藥,可以減輕症狀、預防後遺神經痛。
• 止痛藥:包括 Paracetamol、Ibuprofen等
• 若病情影響眼/耳/面神經,會即時轉介眼科或耳鼻喉科急症。

💉 NHS 亦有免費提供 疫苗,畀長者預防生蛇發作。

🌿 中醫點睇?
中醫認為生蛇多與 肝火旺、濕熱、氣滯血瘀 有關。治療方面會:
✔️ 內服中藥(如龍膽瀉肝湯、血府逐瘀湯等)
✔️如位置許可,可以以艾灸堵截「蛇頭蛇尾」,以限制病毒沿神經擴散。
✔️ 中藥草外洗患處(金銀花、蒲公英、苦參等)消炎止癢
✔️同時建議保持患處乾爽、唔好刮破水泡,並避免接觸孕婦、小朋友同免疫力低者。

中醫重視整體調理,特別適合發病後期仍有神經痛,或體虛、容易復發嘅人士。

最後,提提大家,生蛇並非不治之症,及早發現並把握黃金治療期72小時內就診求醫,預後通常良好。
當然防範於未然最緊要:減壓、足夠睡眠、唔好捱夜,飲食清淡,保持抵抗力、正氣充足先係根本。

This topic is: (Herpes Zoster)

Shingles (Herpes Zoster) is more common than you think — 1 in 3 people over 40 may develop it. Caused by the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it stays dormant in nerve cells after childhood chickenpox. When immunity drops due to stress, lack of sleep or illness, it can reactivate along nerve pathways, forming painful rash or blisters.

📍 Common areas:
* Chest, waist (most common)
* Neck, back, limbs
* Face, around eyes or ears (can be dangerous)

🇬🇧 NHS treatment:
* Antivirals (e.g., Acyclovir) within 72 hours
* Pain relief (Paracetamol, Ibuprofen)
* Urgent referral if eyes, ears, or face are affected
* Free shingles vaccine for older adults

If near the eyes, it may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like vision loss — seek medical help immediately if blisters appear near the eyes with pain or blurred vis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views shingles as related to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dampness, and blocked energy flow. Treatment includes:
✔️ Herbal formulas (e.g. Long Dan Xie Gan Tang, Xue Fu Zhu Yu Tang) to clear heat and move blood
✔️ Moxibustion to “cut off” the path of the rash — stopping the spread of the “snake head and tail” along nerves
✔️ Herbal washes (e.g. honeysuckle, dandelion, sophora root) to ease itching and inflammation
✔️ Focus on body balance and immunity — ideal for post-shingles nerve pain or frequent recurrence

🕒 Early action within 72 hours brings the best results. Prevention is key: rest well, manage stress, eat light, and stay healthy.

By RyanEC

#青木堂醫師日常 #曼城青木堂 #英國青木堂 #趙大夫


話咁快就到咗「立秋」,標誌着天氣由升溫轉至降溫嘅開始。不過由於仍處於三伏天期間,此時白天天氣依然炎熱,而入夜後則會轉涼,晝夜溫差明顯,大家絕對唔可以掉以輕心!依段時期屬於人體陰陽轉換嘅重要節點,養得好,才能為秋冬打好底子! #一圖睇清  #...
07/08/2025

話咁快就到咗「立秋」,標誌着天氣由升溫轉至降溫嘅開始。不過由於仍處於三伏天期間,此時白天天氣依然炎熱,而入夜後則會轉涼,晝夜溫差明顯,大家絕對唔可以掉以輕心!依段時期屬於人體陰陽轉換嘅重要節點,養得好,才能為秋冬打好底子!

#一圖睇清 #中醫養生 #二十四節氣 #立秋 #宜忌

✅ 宜:
1. 飲食宜多酸少辛、以清補不寒、溫潤不燥為原則

2. 防皮膚乾燥,使用潤膚膏保持皮膚屏障健康

3. 注意防蚊,此時蚊患高峰期,注意環境衛生,以防蚊子傳染病。

❌ 忌:
1. 過早進補:未真正轉涼就食如羊腩煲等,避免上火。

2. 冷飲過多:要開始減少暑天時的凍飲,雪糕等,防損脾胃、影響吸收。

3. 情緒鬱結:入秋後易「悲秋」,試下散步、聽音樂等令情緒有出路

記住:養生唔係補得多,而係補得啱。🌿
祝大家身心平和,涼而不燥,穩步過秋~✨

🌸【這些⋯是更年期開始嗎?】最近妳有冇發現自己: 1. 🤒身體突然低熱,隨後出汗 2. 💓心緒不寧或心跳不規則。 3. 💭 成日唔記得嘢,果腦一片混亂。 4. 🫩 瞓得唔好,難入睡或半夜經常醒 5. Ⓜ️月經時多時少,週期唔穩定 6. 🥱 ...
02/08/2025

🌸【這些⋯是更年期開始嗎?】
最近妳有冇發現自己:

1. 🤒身體突然低熱,隨後出汗
2. 💓心緒不寧或心跳不規則。
3. 💭 成日唔記得嘢,果腦一片混亂。
4. 🫩 瞓得唔好,難入睡或半夜經常醒
5. Ⓜ️月經時多時少,週期唔穩定
6. 🥱 容易攰,提唔起勁
7. 情緒起伏較大,易煩躁或無故想喊

現今醫學認為是基於「卵巢功能衰退」和「雌激素水平下降」而所導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

而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則記載:「七七,任脉虚,太衝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環而無子也。」這主要與肝、腎、脾三臟的失調有關。

中醫師會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通常用疏肝、養陰、清熱、補腎等方法給求診者作出調理。

此外,有一啲穴位都幫到手:
• 腎俞穴:有助於補腎,改善腰膝酸軟和疲勞感。
• 三陰交穴:是調理女性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穴位,有助於改善月經不調、潮熱盜汗。
• 內關穴:有助於緩解心悸、失眠、情緒焦慮等症狀。
• 太溪穴: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對緩解頭暈、耳鳴、失眠等症狀有效。

女士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按揉以上的穴位5-10分鐘,以舒緩各種不適。

更年期從來都只是人生中其中一個階段,或者佢會帶嚟身體有一定程度上嘅不適,但透過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中藥調理、以及與家人朋友的傾訴分享,必能安然渡過,迎接更自在的自己,邁向人生另一頁。

#中醫養生 #中醫資訊 #更年期 #失眠 #疲勞 #健忘

點點:邊個發明暑假㗎⋯我兩個家姐好嘈⋯ 點瞓呀? #難得放假  #瞓晏覺  #嘈生晒  #大膽奴才
31/07/2025

點點:邊個發明暑假㗎⋯
我兩個家姐好嘈⋯ 點瞓呀?

#難得放假 #瞓晏覺 #嘈生晒 #大膽奴才

Address

Coventry
CV4

Opening Hours

Wednesday 10am - 6pm
Saturday 10am - 4pm
Sunday 10am - 2pm

Telephone

+447547141502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Ryan EC 英國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Ryan EC 英國中醫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