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25
                                            「百合」作為中醫藥學中的藥材,以其乾品形式廣泛應用於藥食兩用領域。自古以來,它不僅入藥治病,更融入日常飲食中,體現出「藥食同源」的智慧。
【百合功效及營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百合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細葉百合的乾燥肉質鱗葉。其性微寒、味甘,歸心、肺經。功效主要為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百合病;以及胃陰虛所致胃脘疼痛。乾品百合以其平和之性,尤適合長期調養,而非急性熱證。
內服煎湯,用量6~12g。生用可清心安神,蜜炙用可潤肺止咳。
風寒咳嗽者忌用,以免助寒傷正;中寒便滑者忌服,避免滑腸瀉下;脾胃虛弱者慎用,恐礙運化濕濁。
乾百合的結構豐富而均衡。其主要成分包括:
· 多糖類(如百合多糖),具免疫調節、抗氧化及抗腫瘤潛力。
· 生物鹼(如秋水仙鹼類似物),貢獻鎮咳祛痰、鎮靜作用。
· 蛋白質及必需氨基酸,提供營養補充。
· 微量元素如鉀、磷、鈣、鎂,維持電解質平衡。
· 皂苷類,展現抗疲勞、抗應激效應。
這些成份不僅驗證中醫「養陰潤肺」之說,還通過科學研究證實其抗炎、降血糖及神經保護功能,使百合成為現代養生佳品。
【典籍中的百合】
中醫經典如《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及《醫宗金鑑》等,有以百合為君藥,作治療情緒問題、熱病及肺熱咳嗽等證。以下三例,突顯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清補兼施之本質,展現「藥食兩用」的溫和本性,非峻烈之品,乃調養上選。
1. 情緒之疾 - 百合知母湯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載:「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此為陰虛內熱、氣陰兩虛所致情志異常。
方用百合知母湯:百合七枚(擘)、知母三兩(切)。先洗百合,漬一宿,去沫;再以泉水煎取一升,內知母合煎至一升五合,分溫服。《本草綱目》評百合「安心定膽,益志養神」,以其為君,清心安神、潤肺益氣;知母輔之,清熱滋陰。方中體現百合平和,治心神恍惚而不傷正。
2. 熱病傷陰 - 百合雞子黃湯
《金匱要略》載此方用於百合病變證,如熱病後虛煩驚悸、精神不寧。組成: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洗百合漬一宿,去沫;泉水煎取一升,去滓,內雞子黃攪勻,溫服。
方義:百合為君,養陰清熱、安神定志;雞子黃(雞蛋黃)滋陰補虛、寧心止驚。二者相合,針對熱病傷陰、心神不安,突顯百合在熱病後調養之作用。
3. 肺熱咳嗽 - 百合固金湯
《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載此方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乾咳痰血、咽燥氣喘。組成:百合、生熟地黃、麥冬、玄參、當歸、白芍、貝母、桔梗、甘草。
百合為君,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生熟地黃、麥冬滋陰;餘藥化痰養血。全方金水相生,固護肺金。《本草綱目》述百合「主肺癰,咳逆上氣」,強調其入肺經,治肺熱而不寒涼過度。
【百合食療】
現代生活節奏快,情神緊張,睡眠質素差,又喜食味濃,但飲水不足,常見陰虛燥熱,百合食療可融入日常。常用搭配如百合配麥冬(潤肺生津)、蓮子(養心安神)、玉竹(滋陰清熱),或藥對如百合-知母(清熱潤燥)。以下介紹兩款食療湯品。
[百合五指毛桃麥冬湯]
滋陰潤肺,止咳化痰,健脾益氣。
百合2両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五指毛桃1両 健脾補肺,行氣利濕。
麥冬1両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南北杏1両 潤肺止咳(4南杏:1北杏)。
海底椰1両 清肺化痰,止咳利咽。
海玉竹2両 清熱養陰,生津潤肺。
瘦肉半斤 滋養臟腑,補中益氣。
適合:秋冬燥咳,免疫低下者。
不宜:感冒痰多咳嗽、早期懷孕、及濕盛體質等。
做法:4 人份量。乾百合浸泡30分,餘藥材洗淨,瘦肉汆水。全部入鍋,加2L水,大火沸後轉小火煲1.5小時, 加鹽、蜜棗調味。
百合為主,潤肺止咳;五指毛桃、海底椰健脾祛濕;麥冬、玉竹滋陰;杏仁化痰。全方平和,補而不膩,每週1次,可舒緩肺胃燥熱。
[百合蓮子雪耳糖水]
養陰潤燥,清心安神。
百合2両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蓮子2両 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
雪梨2個 清熱止咳,滋陰潤肺。
雪耳1両 滋補生津,潤肺養胃。
雞蛋2隻 滋陰補氣。
冰糖適量 補益脾胃。
適合:失眠多夢,皮膚乾澀,口乾口渴及陰虛體質等。
不宜:感冒咳嗽,早期懷孕,幼童,糖尿病人士及寒濕體質等。
做法:4 人份量。 雪耳泡發撕朵,蓮子浸1小時,雪梨去核切塊,百合浸洗,雞蛋煮熟後去殼。百合、蓮子、雪耳、雪梨入鍋,加1.5L水,大火沸後小火煮1小時。最後放入預先煮熟的雞蛋和冰糖調味。
百合清心潤肺;蓮子安神;雪梨、雪耳生津止渴;蛋補虛。全方甜潤,溫服為佳,助現代人緩解情緒壓力,亦可美容養顏。
【鮮百合與乾百合】
鮮百合性偏寒涼,清熱潤燥力強,口感脆甜,富含水分,適合生食或短炒,如涼拌百合,用於夏季清熱生津。
乾百合經乾燥,性轉平和,養心安神更顯,耐儲存,藥效濃縮,宜浸泡後煲湯煮粥,如上述食療,用於秋冬滋補。
異:鮮品烹時短,保留活性成分;乾品需浸發,易釋放多糖等。
同:均具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功效,可依季節體質選用,鮮品偏清、乾品偏補,互補應用。
 #陳家信中醫師
 #中醫  #跌打  #中醫骨傷科  #中醫內科   #中醫婦科  #百合
 #中醫養生  #中醫保健  #中醫保健養生湯水  #中環中醫師  #中環跌打  #中環針灸
 #中醫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