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麟醫生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非常感謝各位參與由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主辦的講座,本次的主題為「社交焦慮症」。這次活動,我們深入探討了社交焦慮症——這並不僅僅是害羞或缺乏社交技巧,而是一種持續存在的強烈不安全感,嚴重時更會顯著干擾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社交焦慮的成因可能...
19/02/2025

非常感謝各位參與由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主辦的講座,本次的主題為「社交焦慮症」。這次活動,我們深入探討了社交焦慮症——這並不僅僅是害羞或缺乏社交技巧,而是一種持續存在的強烈不安全感,嚴重時更會顯著干擾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社交焦慮的成因可能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例如遺傳及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等。如果想知道更多可以到心大心細 Youtube Channel 了解更多。
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與支持,希望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一起推動精神健康的普及與關注。✨

Thank you to HKSAN  for the invitation! I’m hono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PEAD event and share insights on depression f...
16/02/2025

Thank you to HKSAN for the invitation! I’m hono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PEAD event and share insights on depression from a psychiatrist’s perspective. It was truly inspiring to meet so man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ager to learn about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nd it’s crucial we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community free of stigma. Let’s continue supporting each other on this journey toward improved mental health for all. 😊

17/03/2024

分享認知障礙症資訊 😃

21/02/2024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x 【健康動力】Issue Oct - Dec 2023

🖌 《社交焦慮可以引致濫藥》
👨🏻‍⚕️ 精神科專科醫生 黎智麟醫生

=======
Max 是一位24歲與家人同住的雙失和隱蔽青年。第一次遇到他是在醫院,他因為咳藥水的戒斷症狀到急症室求診。細問之下, 他濫用咳藥水的原因是因為社交焦慮的問題。從青少年時期起,Max 就經歷了強烈的社交焦慮,非常擔心成為關注或焦點。完成副學士學位後,他擔任圖書管理員,原因是為了盡量減少與人的互動,但幾個月後由於害怕人們的查詢而辭職。在一次感冒後,他發現咳藥水可以令焦慮減少,慢慢變成為藥房購買咳藥水的常客。 由於家人留意到他濫藥的問題,狠心決定切斷他的經濟來源,令他不能再購買咳藥水。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也被稱為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問題,其中患者對公開場合感到極度的恐懼和焦慮。在香港,約有4%的成年人患有社交焦慮症。社交焦慮症患者在許多不同的社交情境中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些情境可能包括公開演講或表演、在一群人中成為注意力的焦點、初次見面或交談,以及參與日常的社交活動。在這些情境中,社交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表現不佳,怕被他人批評,或者擔心他們的行為或言語會被他人察覺。他們也會擔心自己無法控制的身體反應,如顫抖、出汗或臉紅。

如果不接受治療,社交焦慮症可能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業造成嚴重影響。此外,社交焦慮症可能使患者忽視了其他較嚴重的診斷,例如思覺失調和抑鬱症。另一方面,社交焦慮症患者可能會因為不想外出而逐漸變成隱閉的人。這是因為社交焦慮症可能使患者避開社交場合,以此來成功減低他們的焦慮感。然而,如果長時間避開社交場合,這會令他們生活大受影響。

社交焦慮症可以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得以改善。藥物治療通常包括血清素,這種藥物可以調節腦部的傳遞物質,從而減輕焦慮症狀。在需要時,例如在進行公開演講或表演前的30分鐘,患者也可以服用鎮定劑或者減慢心跳的藥物。

Max 入院後下定決心戒斷咳藥水, 除了定時服用精神科醫生處方的血清素,他也積極配合臨床心理學家完成了一個認知行為治療的療程。最後,他成功克服了社交焦慮而且令自己的人生重上軌道。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健康動力 #社交焦慮 #濫藥 #精神科專科醫生 #黎智麟醫生

26/01/2024
輕生,是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大部分的輕生個案都不是單一誘因造成。小孩子輕生,更為複雜。
22/11/2023

輕生,是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大部分的輕生個案都不是單一誘因造成。小孩子輕生,更為複雜。

年少日記 🎒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劇透🫧

近日,香港頻頻發生學童自殺悲劇,令社會各界痛心疾首。每次看到有關自殺的新聞,我心都總會沉一沉,戰戰兢兢看看有沒有熟悉的名字、面孔,這乃是精神科醫生最大的噩夢。接二連三的悲劇引起了社會對學童精神健康的關注,亦引起了各界不同的聲音,「現今世代的孩子真可憐!」、「年輕人就是這麼不捱得苦嗎?」、「一定是虎爸虎媽逼死孩子!」、「小朋友動不動就玩自殺!」,相信大家也聽不少。

「年少日記」,一套近期令我感受很深的港產電影。電影由卓亦謙執導,爾冬陞監製,以學童自殺為題材,寫出一個孩子成長路上的心聲和傷痛。從恐懼無助,到憂鬱自責,到最後的別離。電影的開端,一封學生的遺書,勾起了主角鄭Sir(盧鎮業飾)對已故哥哥有傑一份從未淡忘的哀傷和遺憾。自身的創傷,令鄭Sir對學生萌生自殺念頭焦急不已,換來的卻是其他人的輕佻和冷言冷語。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確實,情緒從來都不容易被接納,甚至不太容許。更何況是情緒問題,對於傳統的家庭,那更是不能啟齒面對的一課。「你怎麼會不快樂?」、「父母什麼都給你了!」、「不去想就不會不快樂了!」,這些對白不陌生吧,容易說出口,卻字字傷人,是對孩子情緒的否定和冷對待。文化教我們要報喜不報憂,不好的事都埋進心裡。有傑跳樓輕生,父親鄭自雄(鄭中基飾)對外的說法也是說兒子因病去世,畢竟從父親角度會覺得家醜不得外傳,再次描繪出社會對情緒問題的不接納和連帶的羞恥感。

輕生,是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大部分的輕生個案都不是單一誘因造成。小孩子輕生,更為複雜。如電影中的有傑,可能到最後,父母還是會認為他不堪讀書壓力,「看不開」所以「做傻事」。然而,有傑所經歷的不只是沈重的學業壓力。在校,因成績未如理想,被同學恥笑、老師懲罰。在家,同時亦面對著種種不快,爸爸嚴苛的管教、媽媽嫌棄的對待、更被弟弟比下去,在家裡像異類似的。令我感受最深的一幕,是有傑深夜爬到碌架床上層,一直哭一直把正熟睡的弟弟拉起來,從後抱緊。這一幕,深深感受到孩子那份孤立無援的沈重感,鼻子瞬間一酸。

作為醫生,我們的醫學訓練從來都教我們有效率地尋找答案再解決問題。然而,當回想到自己與病人的經歷,發覺很多時候,他們尋找的並不是一個答案。如何發現?因為我每次想提供解決方案,大多數人都沒在聽,因為他們的心神都不在那裡。久而久之,我發現很多人尋找的,往往是一份明白、簡單的陪伴、及往後的同行,就像戲中Jessica所飾演的鋼琴老師Miss Chan。

這套電影,是我心中的年度電影,當中所帶出的訊息給予從事兒童工作、教育界、家長很重要的提醒。
最後,引用一下令我深刻的一句對白: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年少日記 #心大心細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精神科醫生

26/09/2023
今天去了協康會的星悅中心參觀,感謝Godwin 和 Alan 招待。針對小朋友自閉症譜系的服務,大家應該有聽過。但是如果他們成長了,還有什麼服務可以幫助他們面對工作和人際關係的挑戰?星悅中心就是為一些高功能自閉症(High function...
07/09/2023

今天去了協康會的星悅中心參觀,感謝Godwin 和 Alan 招待。

針對小朋友自閉症譜系的服務,大家應該有聽過。但是如果他們成長了,還有什麼服務可以幫助他們面對工作和人際關係的挑戰?星悅中心就是為一些高功能自閉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的患者而設,藉着不同的活動幫助他們更容易融入社會。😀

感謝邀請😄分享關於抑鬱症資訊
05/09/2023

感謝邀請😄
分享關於抑鬱症資訊

香港電台第一台- 精靈一點社交焦慮知多啲 #社交焦慮症
18/08/2023

香港電台第一台- 精靈一點
社交焦慮知多啲

#社交焦慮症

17/08/2023
「思覺失調知多啲」講座
25/06/2023

「思覺失調知多啲」講座

Address

Central & Western District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9:00
Tuesday 10:00 - 19:00
Wednesday 10:00 - 19:00
Thursday 10:00 - 19:00
Friday 10:00 - 19:00
Saturday 10:00 - 19:00

Telephone

+8522815511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黎智麟醫生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黎智麟醫生: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