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Chad Tse 謝卓華醫生

Dr. Chad Tse   謝卓華醫生 A Vascular Surgeon competent in both open & endovascular vascular surgery. Sub-specialized in Vascu Vascular Surgeon, Specialist in Vascular Surgery

M.B.B.S.

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 , University of HK
F.R.C.S. (Edin) Fellow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dinburgh
F.C.S.H.K. Fellow of College of Surgeon of Hong Kong
F.R.A.C.S. Fellow of 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Surgeon
F.H.K.A.M. (Surgery) Fellow of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 (Surgery)

Japa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Conference 2025
27/04/2025

Japa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Conference 2025

Complete total occlusion of Iliac Artery
10/04/2025

Complete total occlusion of Iliac Arter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liac Artery)Angioplasty & Stenting周邊血管動脈阻塞
23/03/2025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liac Artery)
Angioplasty & Stenting

周邊血管動脈阻塞

Road to Japan Endovasular Treatment Conference 202517 Mar 2025Transradial Peripheral Intervention
18/03/2025

Road to Japan Endovasular Treatment Conference 2025
17 Mar 2025
Transradial Peripheral Intervention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我的靜脈是否曲張-/500296
24/11/2024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我的靜脈是否曲張-/500296

Amy是健身發燒友,每天都花數小時作體能訓練,一點多餘脂肪也沒有,但最近留意到自己的小腿及手臂的血管愈來愈粗壯,下肢的青筋甚至有彎彎曲曲的情況。除了影響外觀,小腿亦經常覺得腫脹不適,她擔心自己患有靜脈曲張...

麻醉後會變蠢?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麻醉後會變蠢-/447883麻醉後會變蠢嗎? 經常都有病人問這問題。筆者雖然不是麻醉科醫生,但作為外科醫生,替病人動手術是日常工作,手術前總要跟病人講解手術...
26/04/2024

麻醉後會變蠢?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麻醉後會變蠢-/447883

麻醉後會變蠢嗎? 經常都有病人問這問題。筆者雖然不是麻醉科醫生,但作為外科醫生,替病人動手術是日常工作,手術前總要跟病人講解手術細節,怎樣麻醉便是其中一項必須要解釋的。

醫學上麻醉的歷史,其實只有短短百多年,麻醉跟外科手術,是息息相關的,基本上是在麻醉的技術成熟了之後,才有外科手術的發展。可以說,麻醉是外科手術之母,因此我們外科醫生的訓練,麻醉的知識是必修的。

一些簡單的外科手術,例如皮膚腫瘤切除,只須在手術範圍注射麻醉藥水,就能令傷口的痛感消失,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手術;這種局部麻醉 (Local Anaesthesia),便可以由外科醫生一手包辦。但較為複雜的手術,例如腹腔內的手術,病人需要在完全昏迷及肌肉放鬆的情況下才能接受手術,就連呼吸也需要完全倚賴氣喉及呼吸機,這種全身麻醉 (General Anaesthesia),便需要由麻醉科醫生去進行,我們外科醫生就專注手術。

也有一些麻醉是介乎全身與局部麻醉之間的,例如做腸胃內窺鏡檢查時,由於並不牽涉大型傷口,因此只需要替病人注射一些安眠的藥物,病人便會昏迷,不會感覺不適,但仍能自己呼吸,不需要呼吸機,就好像飲醉酒「斷片」一樣!這便是監察麻醉(Monitor Anaesthetic Care)及靜脈注射麻醉(Intravenous Sedation)的原理,兩者主要是程度上的分別,監察麻醉會由麻醉科醫生負責,用的安眠藥較為強力 ; 靜脈注射麻醉用藥比較輕,可以由外科醫生進行。

現時在政府醫院的大腸鏡檢查,一般都是用靜脈注射麻醉的。任何醫療程序皆有其風險,麻醉也不例外,但數據上其死亡率比駕駛電單車還要安全十倍!至於麻醉後會否變蠢?我也覺得自己愈來愈蠢,但蠢有很多原因,醫學上並無任何證據跟麻醉有關!

麻醉後會變蠢嗎? 經常都有病人問這問題。筆者雖然不是麻醉科醫生,但作為外科醫生,替病人動手術是日常工作,手術前總要跟病人講解手術細節,怎樣麻醉便是其中一項必須要解釋的。 醫學上麻醉的歷史,其實只有短短百....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健康教育/382996AM730 健康專欄16 Jun 2023健康教育不經不覺,原來已經有整整半年沒有交稿,最初是隔星期交,後來改為每三星期,但自疫情過後,忙個不可開交...
12/07/2023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健康教育/382996

AM730 健康專欄
16 Jun 2023
健康教育

不經不覺,原來已經有整整半年沒有交稿,最初是隔星期交,後來改為每三星期,但自疫情過後,忙個不可開交,寫稿一事,一停便是數個月。這些充滿「不確定性」的稿件,對編輯們所引起的種種麻煩,筆者實在非常抱歉。

有朋友問,你已經這麼忙,為何仍要花時間寫文章?在這幾個月,我也有思考過,是否繼續寫,還是直接放棄算了。

但想深一層,作為外科醫生,我們日常做得最多的,是用手術的方法去醫病;看似很厲害,但從社會宏觀角度,其實這是最「勞民傷財」,亦是最沒效率的治病方法!最具成本效益的,是從源頭開始,盡量避免疾病的發生,從而減少需要做手術的個案!

就以我們血管外科為例,最常見的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九成以上是源自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而這又大部分跟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吸煙、缺少運動、肥胖等,與日常生活習慣有極大關係。與其花大量資源去做複雜的通血管、搭橋等手術,倒不如花點心思做基層的健康教育,鼓勵市民做多點運動、停止吸煙,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更具社會成本效益!

當然,這些健康教育工作,衛生署的同事、家庭醫生等,每天也在做,但作為外科醫生,除了做手術,若能從外科的角度,去推廣相關的健康教育,也會令事情更美好。

難得有機會在報章專欄跟市民直接溝通,分享醫療資訊,正正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去推廣這些健康教育訊息。況且從個人層面,自己的中文水平自中學畢業以後已沒甚麼改進,醫學方面日常也甚少使用,藉這個機會寫寫中文文章,也是避免我的中文水平退化的好方法!

想到這裡,還是乖乖地去寫稿吧!

作者為血管外科專科醫生

不經不覺,原來已經有整整半年沒有交稿,最初是隔星期交,後來改為每三星期,但自疫情過後,忙個不可開交,寫稿一事,一停便是數個月。這些充滿「不確定性」的稿件,對編輯們所引起的種種麻煩,筆者實在非常抱歉。 .....

https://youtu.be/ZhlUJKl4JSAHOY TV 77台及78台健康關注組7 Jun 2023夏天為大地帶來美腿,同時曝光腿粗與及青筋。除了影響外觀,靜脈曲張還會帶來抽筋、潰瘍、甚至奪命。作為直立動物我我們,有甚麼辦法阻...
12/07/2023

https://youtu.be/ZhlUJKl4JSA

HOY TV 77台及78台
健康關注組
7 Jun 2023

夏天為大地帶來美腿,同時曝光腿粗與及青筋。除了影響外觀,靜脈曲張還會帶來抽筋、潰瘍、甚至奪命。作為直立動物我我們,有甚麼辦法阻止血液積聚在雙腳呢?本集有血管外科專科謝卓華醫生,以及血管外科專科楊應歡醫生,助你管理血管。還有顧問物理治療師何淑玲教你小動作行氣活血

健康關注組 | 靜脈曲張原來都有分級數?嚴重嘅仲可能會攞你命? | HOY TV 77台 | 郭田葰 | 黃芳雯 | 林曉蕙 | 第43集-----------------------------------------------------------👀 https://bit.ly/health_HOY ...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2ac1d87364ee596c77bba3/港澳-小腿現青筋可能患上靜脈曲張無線新聞 TVB News3 Apr 2023不少「打工仔」工時長、經常坐或站得久,有機會患上靜脈...
04/04/2023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2ac1d87364ee596c77bba3/港澳-小腿現青筋可能患上靜脈曲張
無線新聞 TVB News
3 Apr 2023

不少「打工仔」工時長、經常坐或站得久,有機會患上靜脈曲張,小腿後側會出現一條條青筋,長期不處理,雙腳容易酸痛水腫、經常性抽筋等,嚴重更可能引起皮膚潰瘍。

靜脈曲張是常見都市病,每年有超過二萬人求醫。好像平時坐得久或者是站得多,又少做運動,久而久之令下肢血液循環變差,很容易就會患上靜脈曲張,亦有其他成因。

港大榮譽臨床副教授、血管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稱:「亦都是有些人肥胖,因為肥胖的時候血液很難回去心臟,令到腳部的血管脹起了。另外就是女士懷孕,懷孕的時候易壓著血管。」

腿部的靜脈血管,負責將腳的血液向上運回心臟。正常的腿部靜脈會有單向的活瓣,防止血液受地心吸力影響倒流。如果活瓣出現問題,就不能正常閉合,血液就無法回流,會逆流淤積在腿部靜脈,長期會令血管變形,導致靜脈曲張。

77歲的林太去年就診斷患上嚴重靜脈曲張,在這段期間,不但走路沒有力氣,而且兩腿又紅又痛。

靜脈曲張患者林太說:「就覺得為甚麼腳會有東西在這裡,有青筋浮起來。腫起上來,紅得很厲害,痛得很厲害就睡不到覺。」

當發現有徵狀時,醫生會為病人做「血管超聲波」,準確找出哪一條靜脈血管出現問題。如果病情嚴重,就要做手術。除了傳統開刀,最新的微創手術會利用射頻導管或者激光導管,將壞的靜脈血管清除。

謝卓華表示:「一般我們發覺大隱靜脈,或者小隱靜脈出現問題,用導管伸入壞的血管入面,沿著血管一直伸展,去到倒流的源頭位置,就從這裡開始封。然後這些導管會釋放一些能量出來,一些激光或者射頻的能量,這條血管就會變成纖維組織在身體裡面,於是血液就不能通過。」

不想雙腿這麼快出現青筋,物理治療師建議,日常都要注重保養,多做運動。

不少「打工仔」工時長、經常坐或站得久,有機會患上靜脈曲張,小腿後側會出現一條條青筋,長期不處理,雙腳容易酸痛水腫、經常性抽筋等,嚴重更可能引起皮膚潰瘍。靜脈曲張是常...

Address

Central District

Website

http://www.veno.com.hk/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Dr. Chad Tse 謝卓華醫生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Dr. Chad Tse 謝卓華醫生: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