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9/2025
                                            唔想食咁多中藥  ,”有效”就唔好食喇~
有唔少病人想調理,但又好驚藥物會傷肝腎功能,又可能一直食藥會覺得自己好似病壞咁,又又或者D良藥真係太苦口,佢地會食下停下,自覺”無事”就停藥,好驚自己食得”太多”藥對身體會有害。
“好多”既定義係點定既?
“好返、無事”既界線又係點定呢?
有D病 如果症狀已消除,身體無其他不適就可以停藥。例如傷風感冒 、肚瀉、 咳  
如肚瀉止後,腹脹悶痛等的不適都沒有,可以停藥。反之,都要食藥調理腸胃、消除症狀。
有D病係要持續投入藥力去改變體質、舌脈、指數(如降血糖、癌症病人要增加白細胞、紅細胞指數去博鬥、改善體質的濕/ 熱/虛等);
有D病係需要分階段調養的,前面可能係清理內環境期、播種期、增加營養期(如備孕、調節月經周、生髮),在生理上身體本來就需要一定的的時間才能產生變化(如改善卵子的質量、毛囊的生殖期等);
有D病食藥後會慢慢減輕下次發作時頻率、時間、嚴重程度等既,(如哮喘、風疹、痛經);有改善、有進步但仍未到終點;
有D病藥停,或服藥途中都極容易受飲食、天氣、賀爾蒙等引起病情的反覆反彈 如咳痰、濕疹、失眠等)
都唔可以食下停下、”有效”就自行停藥🫴
對因為職業/習慣而反覆出現相同症狀/不適的人,(如經常聲講野的既老師、歌者會反覆出現喉嚨乾癢,要清喉嚨/咳,或因自己鍾意食熱氣野/甜野而反覆出現上火/濕的人,適合長期”調理”,可以以最低既藥量長期治理、更適合用湯/茶療作輔助。
「好返無事」、可以暫停服藥是應該要基於舌象、脈象、症狀等轉為正常😌
病症開始有改善或已經穩定可以先在醫師的建議下嘗試從一天服藥2次減至1次,或天天服用改為隔天之類循序漸減的節奏去減藥、最後停藥。藥停後持續監察身體的變化,特別係藥停後的反覆,建議要回頭想想症狀加重的可能各種原因,可以引起病情變化的原因太多,當病情反覆或在長期病在”播種期”/樽頸位未有很明顯的身體變化及感覺時是最容易放棄、食食停停的時候。
服用中藥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體質狀態、增進健康,一般合格常用的中藥並不會因為服用時間較長而傷害到身體。
中藥的質量、炮製及使用上都是有受規管的,來源於GMP藥廠,因此不會有傷肝腎的問題,中藥是用來調整身體的偏異問題,如果身體穩定、吃好睡好,就不需要繼續服藥。反之如身體仍有不舒服的症狀未盡痊癒,是需要堅持繼續治療,病人可以做的是配合治療、生活調養、不時反饋為醫師帶來新的或更精準的治療方向,而不是因為害怕、不了解而食食停停。
中藥不至於會像西藥那樣藥停有強烈的反彈反應,至於病人常說的「食著就好一點,不吃症狀又出現了」說明了2個可能性:
1方向初步正確,但可能還可以微調至更精準的方向;
2方向正確,但累積的藥量及時間未足夠對病情起穩定翻盤的作用。
所以結論係,身體係你既,你感覺未好、仍然有症狀就要繼續治療架喇~
 #中醫  #愉醫師話你知  #中藥  #調理  #持續治療  #食得多中藥傷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