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22
上一次同大家講過心理健康嘅問題,大環境令大家不其然地產生壓力。對於大眾對心理同精神健康多左了解,逐漸將「倦怠」帶入視角。倦怠係一種感覺,覺得自己經常疲累、煩惱、總係感覺不完整同不被欣賞。李白果種懷才不遇然後躺平,可以係其中一種表現。
原因係咩呢?有好幾個。可以係長期受到高強度工作影響,當你長時間返24/7嘅工每接一個電話總有大事發生,而你又走唔到,因為要養妻活兒、卡數未找、供車供樓,逼住你去面對。當交感神經長期需要活躍去應付,身體自然會發出警號叫你停,但你知唔停得,所以繼續。最後大腦同身體其他部位因負荷過度而「冧偈」。伴隨著情緒低落,抑鬱症狀等,就會一蹶不振。
另一個原因就係環境不受控。呢度指嘅係所有野似乎都唔能照你意思去做,好似家庭唔順意、工作唔順利、拍拖又比人飛,跟住叫個外賣又被人倒瀉左。當「所有野」似乎都不能控制時,人就會決定放棄。可以點改變?又諗唔到方法,久而久之人就會慢慢地放棄控制,令原本可以控制到嘅野都由得佢,從而所有都失控。得唔到任何滿足感時,人就會向壞果方面諗,諗諗下就會轉牛角尖。
當有呢d情況時,最好盡快轉會想法,因為有研究指出,當人處於後期階段嘅倦怠,人係唔可以自己走到出嘅。可以點諗?想想係咩真係好似你咁諗,有d人會覺得我無得揀,其實又係唔係呢?你可以選擇轉工、可以選擇食過第二間餐廳、可以去打拳發洩。人總有得揀,只係你願唔願意同埋可能要放棄一d原有嘅野。
疫情問題令好多人都感到受壓同埋有好多無奈,從而對生活產生倦怠。近排終於放寬旅遊限制,飛一飛放鬆一下自己都係唔錯嘅選擇。飛唔飛係可以自己控制架😉,係時候改變一下思維啦!
P.S. 我無鼓勵你去飛呀🤫不過真係飛嘅麻煩比手信我
#認知行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