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wind 迎風

headwind 迎風 「headwind 迎風」係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團隊推出嘅免費線上服務。 當中包括免費精神健康諮詢(對象:12至30歲;可以見精神科專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不記名嘅線上心理狀況評估工具「心之流」等,希望呢個平台可以俾大家多一個私隱度高﹑方便﹑個人化同快捷嘅選擇,去關心自己嘅精神健康。

Dear All, Due to changes in our service scope, the headwind online service had discontinued on January 25, 2025, marking...
28/01/2025

Dear All,

Due to changes in our service scope, the headwind online service had discontinued on January 25, 2025, marking the end of an incredible five-year journey we’ve shared together through life’s many challenges and triumphs.

We extend our heartfelt gratitude to each of you for your unwavering support and for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headwind community. While this chapter comes to a close, we look forward to reconnecting with you in new service capacities in the future. In the meantime, our social media channels will remain active to keep you updated.

各位好,

由於服務範疇的調整,「迎風」線上服務已於 2025 年 1 月 25 日正式終止,這也標誌著我們共同走過的五年精彩旅程的結束。在這五年中,我們一同經歷了人生的起伏與挑戰。

我們衷心感謝每一位用戶多年來對「迎風」 服務的支持。雖然這一階段即將告一段落,但我們期待能在未來以不同的服務形式再次與您相遇。同時,我們的社交媒體將繼續保持更新,為您提供精神健康的相關資訊。

感謝您一路以來的陪伴與支持!

Other help seeking hotlines (in Chinese only):
其他求助途徑: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生命熱線: 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 18288
社會福利署: 2343 2255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 2896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 18281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利民會: 3512 2626
「情緒通」熱線: 18111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 http://www.openup.hk

【被人讚冷靜可靠,係情緒穩定還是情緒抽離?】唔知大家身邊有無識嘅人、又或者係自己被人讚過情緒穩定?通常一個人情緒變化少就會比人讚係情緒穩定,但係其實擁有呢個人人稱羨嘅特質亦有可能隱藏精神健康危機!情緒穩定 (Emotional Stabil...
15/11/2024

【被人讚冷靜可靠,係情緒穩定還是情緒抽離?】

唔知大家身邊有無識嘅人、又或者係自己被人讚過情緒穩定?通常一個人情緒變化少就會比人讚係情緒穩定,但係其實擁有呢個人人稱羨嘅特質亦有可能隱藏精神健康危機!

情緒穩定 (Emotional Stability) 的確係形容情緒變化少嘅狀態,但更加係指一個人能夠喺唔同處境都維持情緒平衡、管理好壓力嘅能力。一個情緒穩定嘅人喺唔同嘅情況下都會出現相應合適嘅情緒,開心時開心,唔開心時都會唔開心,但係佢哋情緒變化少唔係指無情緒,而係佢哋能夠喺唔開心嘅困境入面都表現出高度嘅心理韌性 (Resilience) ,勇敢直面困難而情緒仍然保持平靜、好好管理壓力。當一個人情緒變化較少,佢又喺唔同嘅情況都表現出幾乎一致嘅情緒,咁有機會佢係感受唔到情緒、陷入咗情緒抽離 (Emotional Detachment) 呢個比較唔健康嘅狀態。

情緒抽離指嘅係一種有意或無意地斷絕感受內在或者外界情緒嘅狀態,呢種狀態係一種應對創傷 (Trauma) 嘅常見防禦機制。經歷創傷性事件嘅人,想去避開痛苦嘅感受係理所當然,而其中一個最快捷嘅方法,就係抽空曬自己所有情緒,咁就自然唔會感受到痛苦嘅折磨。但係透過抽離一切感受去避開痛苦同傷害,亦同時意味住會錯失好多愉悅同幸福感。面對困境嘅時候唔會再感受到悲傷同挫折,但同時喺本應開心嘅美好情況都唔再感覺到快樂,失去感受人生美好嘅選擇權。

情緒穩定同情緒抽離都可以指情緒變化少,但係前者係自己有掌控權,後者就係被麻木控制。如果成日有人讚你情緒穩定,但你知道自己其實只係感受唔到咩情緒;又或者當你身邊嘅人被人公認情緒穩定,但係你無乜見佢打從心底咁笑過,咁不妨關注吓自己,關注吓佢,慢慢透過唔同嘅練習,例如係冥想或者寫心情日記,建立翻情緒覺察 (Emotional Awareness) ,重新擁抱自己,擁抱生命嘅美好。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情緒穩定 #情緒抽離 #麻木 #創傷 #冥想 #情緒覺察 #日記 #心理學  #揾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點解我好似唔再渴求快樂?】唔知大家有無試過突然對自己鍾意做嘅嘢無曬興趣、或者做嗰陣都再無開心嘅感覺。明明平時鍾意聽音樂但唔再期待去聽、鍾意做foodie食嘢但係食到美食都無乜滿足感。出現呢種感覺可能有好多原因,身體好攰、工作過勞都可能會導...
09/10/2024

【點解我好似唔再渴求快樂?】

唔知大家有無試過突然對自己鍾意做嘅嘢無曬興趣、或者做嗰陣都再無開心嘅感覺。明明平時鍾意聽音樂但唔再期待去聽、鍾意做foodie食嘢但係食到美食都無乜滿足感。出現呢種感覺可能有好多原因,身體好攰、工作過勞都可能會導致呢個情況,但係當你發現呢個情況持續好耐,咁就可能要好好關注吓自己嘅精神健康,因為呢個可能係快感缺失(Anhedonia)嘅癥狀。

快感缺失有兩個主要癥狀:追求快感嘅動力退減、感受快感嘅能力下降。常見嘅表現包括對鍾意做嘅事物唔再渴求,預期性愉悅感 (Anticipatory pleasure) 下降;或者做以前鍾意做嘅嘢都唔再快樂,即時性愉悅感(Consumatory pleasure) 下降。快感缺失亦係好多其他精神疾病嘅組成部份,除咗同抑鬱症息息相關之外,亦廣泛見於物質濫用障礙(Substance-use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PTSD)、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同其他同樣會出現動力下降同對事物失去興趣等癥狀嘅精神疾病。

快感缺失成因眾多,而其中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嘅研究就發現快感缺失可能同腦部唔同區域嘅異常表現有關。當中預期性愉悅感下降同掌管記憶嘅海馬體(Hippocampal)、負責執行功能同學習能力嘅背側前扣帶皮層(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以及掌管情緒嘅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等區域嘅腦部異常相關;而即時性愉悅感下降就同掌管獎勵處理(Reward Processing)嘅腹側線條體(Ventral Striatum同埋負責衝動控制(Inhibitary Control)與習慣建構(Habit Formation)嘅內側前額葉(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嘅腦部異常有關。

由於快感缺失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嘅個人同社交生活,亦係唔少精神疾病嘅癥狀,所以如果懷疑出現快感缺失情況嘅話除咗要好好照顧自己嘅心情狀態以外,最好亦盡早尋求專業人士嘅協助~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快感缺失 #失樂症 #抑鬱症 #思覺失調 #神經科學 #自我關懷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做運動有”最低門檻”嗎?】“日日返工/返學已經好攰喇”,“抽唔到時間去做運動呀”,明明好多科學證據已經列出運動對健康嘅好處,但係要克服惰性,行出躺平嘅舒適圈係咪都冇咁容易呢?其實唔一定要去健身房或者出去做高強度運動先可以強身健體同埋減壓㗎...
03/09/2024

【做運動有”最低門檻”嗎?】

“日日返工/返學已經好攰喇”,“抽唔到時間去做運動呀”,明明好多科學證據已經列出運動對健康嘅好處,但係要克服惰性,行出躺平嘅舒適圈係咪都冇咁容易呢?其實唔一定要去健身房或者出去做高強度運動先可以強身健體同埋減壓㗎,試下將簡單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都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伸展運動:長時間坐住或者壓力大會令肌肉變得緊張,適當做下伸展活動可以舒緩肌肉收縮嘅不適同埋慢性疼痛。研究發現,只做伸展運動就可以增加血清素(serotonin)水平,對抗緊張與壓力,減少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步行:每日一次十分鐘嘅輕快步行已經有助身心健康,尤其係去到自然環境中,例如公園或者海邊,會令腦內產生內啡肽(endorphin),提升積極情緒,長期嚟講可以增強自尊心。

做家務:假如唔帶住厭煩痛苦嘅情緒,做家務其實都有好多益處。整理一個整潔有序嘅家居環境之餘,做家務可以放鬆大腦,同埋幫助維持認知能力,逐步完成一件件瑣碎嘅家務都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唔好睇輕呢啲小事,如果我哋可以將”靜觀(mindfulness)”融入日常生活嘅小活動,就會感受到更多平靜同埋幸福。靜觀係以唔批判、接納嘅態度去感受同埋覺察當下每一件事嘅發生。靜觀伸展、靜觀步行、靜觀做家務,都可以練習點樣去專注感受身體嘅知覺,令身心同步,又能提升專注力。

其實做運動就冇所謂”得益最低門檻”,當我哋將佢融入生活當中,循序漸進就會形成習慣。如果諗到呢度你都係覺得欠缺動力,都可以搵啲輔助資源,例如一張心水嘅歌單或者幾集有趣嘅podcast,加入網上社群認識其他都希望變得更活躍嘅同伴,參與慈善運動挑戰將”動”力變作善舉,搵幾個夥伴一齊運動。

唔係每個人生來就會鍾意做運動,所以唔好對自己太苛刻,慢慢搵到啱自己節奏又享受嘅運動方法,我做到,你都做得到。
.........
如果有時候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
⎣headwind迎風⎤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bio條link,揀返⎣留底聯絡⎤就得喇!

#運動 #靜觀 #搵人傾下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放榜好可怕?不如練習自我關懷擁抱焦慮】DSE仲有兩日就放榜,對唔少人嚟講係一個好重要嘅日子,有人會緊張、有人會期待、有人會想呢一日最好唔好來臨。每個人都會有唔同嘅情緒反應,雖然種種情緒都係自然同值得被擁抱,但係都可以嘗試留意或者記錄低自己...
16/07/2024

【放榜好可怕?不如練習自我關懷擁抱焦慮】

DSE仲有兩日就放榜,對唔少人嚟講係一個好重要嘅日子,有人會緊張、有人會期待、有人會想呢一日最好唔好來臨。每個人都會有唔同嘅情緒反應,雖然種種情緒都係自然同值得被擁抱,但係都可以嘗試留意或者記錄低自己情緒嘅變化,如果察覺到心情持續好差影響生活,甚至覺得難以承受唔係好處理到嘅話,除咗記得可以向其他人尋求協助,分享自己嘅情緒諗法比你信任嘅人聽,一齊面對恐懼;亦記得要喺困難嘅時候好好關懷自我(self-compassion),共同擁抱焦慮。

自我關懷可以有好多種具體方法,心理學家Kristin Neff就歸納咗三個主要嘅元素:

🤍善待自己(self-kindness):
喺朋友面對困難嘅時候,我哋總會理所當然安慰對方,但係往往喺自己難受嘅時候反而忘記要對自己體貼同善良。我哋會同朋友講「你已經盡咗力做得好好啦」;但係到自己有小錯失嘅時候卻會責怪自己「我真係好無用」,而其實單單諗到呢啲苛刻嘅字眼就已經會提高壓力荷爾蒙令到情緒更加差。所以當發現對自己充滿批判態度嘅時候,不妨嘗試將平時對朋友講嘅安慰說話同自己講一次,或者試吓寫感恩日記,提醒翻自己有咩已經做得好好,好似關懷朋友咁關懷自己。

🤍人類共同性(common humanity):
好多時我哋唔開心,除咗因為件事本身,亦有可能係由獨自面對難關嘅孤單感所導致。當認識到自己目前經歷嘅痛苦同失敗係其他人都會擁有嘅共同經歷,就可以達到自我關懷。我哋嘅問題唔一定要由自己一個人獨自面對,覺得孤單嘅時候同身邊嘅人傾吓,而假如發現原來對方都有相似經歷嘅話,共鳴嘅治癒力量可能比你想像中強大好多。好驚放榜嘅時候,不如約埋其他都好驚嘅同學仔出嚟玩,一齊分享吓感受,或者件事就會無咁可怕~

🤍覺察(Mindfulness):
喺負面情緒出現嘅時候,其中一樣我哋最常做嘅嘢就係叫自己「唔好咁諗」。但係往往壓抑或者否定自己嘅情緒,好可能之後都會造成更大嘅痛苦,而覺察呢個概念就教我哋喺情緒出現嘅時候,用開放嘅態度接納佢哋,觀察到佢哋到來,唔比任何評價同反應,就由佢哋走,唔俾啲負面情緒持續纏擾我哋。所以覺得心煩意亂嘅時候,不妨做個冥想,試吓靜落嚟觀察情緒,睇吓可以點樣同佢和平共處~

DSE的確好可怕,如果害怕嘅時候,請謹記安撫畏懼嘅自己、擁抱焦慮情緒,然後提醒自己,考完一個咁辛苦嘅考試,已經係一件好值得驕傲嘅事;未知嘅,就放心留待未來嘅自己去擁抱啦~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想了解更多精神健康推廣資訊及求助方法, 即上 http://xn--shallwetalk-bs3sj941buli.hk/ 睇睇。只要你願意,總會有人聽你講,陪你講。*

#放榜 #自我關懷 #揾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成日唔肚餓但不停揾嘢食,食完又覺得後悔?】心情唔好、覺得無聊就想食嘢,但食完又會因為自己食過量,或者食咗唔需要嘅食物而覺得後悔?唔知大家有冇試過跌入呢個唔健康嘅循環呢? 情緒性飲食(emotional eating)喺生活中好常見,意思係...
20/06/2024

【成日唔肚餓但不停揾嘢食,食完又覺得後悔?】

心情唔好、覺得無聊就想食嘢,但食完又會因為自己食過量,或者食咗唔需要嘅食物而覺得後悔?唔知大家有冇試過跌入呢個唔健康嘅循環呢?

情緒性飲食(emotional eating)喺生活中好常見,意思係我哋會因為情緒而唔係生理需要去食嘢。想走出呢個循環,可以首先了解一下自己嘅觸發點係咩。常見原因有:因為壓力大而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令到我哋有衝動好想食甜或者煎炸嘢;亦有可能因為細個嘅時候父母用食物做獎勵,大個之後會用相同方式獎勵自己; 或者我哋有好多負面情緒,不自覺地透過食物嚟逃避正視自己嘅困擾等等。當我哋過份依賴食物去得到情緒支援,對我哋精神健康都會有唔好嘅後果。

如果發現自己成日不自覺情緒性飲食可以點做?大家不妨可以試吓:

1. 等5分鐘: 有衝動食嘢嘅時候可以俾5-10分鐘時間諗一諗自己想食嘢嘅動機,感受自己嘅飢餓感。
2. 運用感官專心進食:食嘢嘅時候細心品嚐食物,透過留意食物嘅氣味、形狀、味道、質感,放慢節奏同增加滿足感,俾時間大腦接收飽足嘅信息。
3. 練習面對自己嘅情緒:學習正視自己嘅負面情緒,亦可以因應自己嘅情緒搵出更加健康嘅替代方案。例如覺得好攰好辛苦,可以沖一杯熱茶,沖個熱水涼去放鬆,都可以覺得好滿足㗎。

你又有冇試過避免情緒性飲食嘅經驗或者有其他好方法呢?可以留言分享俾大家知~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情緒性飲食 #正向飲食 #搵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螢幕中的你我他 #12:當天你我放肆做夢靠熱情,得不得到掌聲還是盡興】人生每個階段都面臨大大小小嘅抉擇,我哋喺做選擇嘅時候要直面迷惘,決定好之後要面臨自我懷疑,一個唔好彩喺實踐緊選擇嘅時候又要做另一個更困難嘅選擇:質問自己究竟應該繼續定放...
30/05/2024

【螢幕中的你我他 #12:當天你我放肆做夢靠熱情,得不得到掌聲還是盡興】

人生每個階段都面臨大大小小嘅抉擇,我哋喺做選擇嘅時候要直面迷惘,決定好之後要面臨自我懷疑,一個唔好彩喺實踐緊選擇嘅時候又要做另一個更困難嘅選擇:質問自己究竟應該繼續定放棄。每個人面臨呢啲問題都會交出唔同答案,而最近上映嘅《填詞L》嘅主角羅穎詩就交出一個雖然殘酷但係仍然美麗嘅故事。

羅穎詩同好多年青人一樣懷抱住一個美好嘅夢想,佢想成為一個職業填詞人;但係亦同好多香港年青人一樣,佢嘅夢想喺呢個社會入面看似不切實際,所以追夢嘅路途處處受阻。羅穎詩好努力去追求夢想:上填詞班,自我增值;參加唔同嘅填詞比賽,把握所有出現喺佢眼前嘅機會;甚至主動將自己嘅改編作品投稿俾唔同唱片公司,無機會就自己創造。雖然好多機會都落空,但係努力都唔係毫無迴響,佢喺一個填詞比賽度攞到冠軍,簽到唱片公司嘅合約,耗盡一切努力,好似終於可以達到成為職業填詞人嘅夢想,但係到最尾佢都係無成功完完整整填到一首商業原創歌曲嘅詞。

電影無為我哋提供一個美好結局,而選擇呈現殘酷但可能更加真實嘅現況:夢想未必能夠成真。最後羅穎詩打咗一份同填詞完全無關嘅工作,追夢路途無功而還,好似係夢想向「現實」又一次低頭,但係喺電影結束前最後一幕,佢仍然可以好自信咁講出一句:「我係一個填詞人」,因為原來夢想並唔係目標,夢想或者不在於達成,又或者從來唔需要追,即使唔係一份正職,但係做緊自己熱愛嘅嘢就已經活緊喺夢想入面,實現緊自己。

工作唔能夠代表我哋嘅生活,我哋嘅身份係由我哋自己定義,即使我哋未必做到理想中嘅職業,但係都無阻我哋喺生活中繼續實現夢想,好似羅穎詩咁做唔到填詞人都可以繼續自己填詞,「得不得到掌聲還是盡興」。做自己熱愛嘅事,就已經會發光發亮。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填詞魂 #生涯規劃 #追夢 #個人成長 #鍾雪 #阿冰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覺得人哋成日針對你?】最近有冇覺得人哋成日針對你?或者好似身邊嘅人喺度竊竊私語講你壞話?或者有時會聽到啲聲音但係其他人好似聽唔到?如果你最近有呢啲情況而想了解多啲自己,可以考慮參加我哋「PRESCIENT」研究計劃,最高可獲得答謝獎金45...
15/05/2024

【覺得人哋成日針對你?】

最近有冇覺得人哋成日針對你?或者好似身邊嘅人喺度竊竊私語講你壞話?或者有時會聽到啲聲音但係其他人好似聽唔到?

如果你最近有呢啲情況而想了解多啲自己,可以考慮參加我哋「PRESCIENT」研究計劃,最高可獲得答謝獎金4520港元 ! 只要你係:

- 12-30歲
- 疑似有「思覺過敏」嘅徵狀
- 願意出席約3個鐘嘅面談評估

「思覺過敏」係喺思想或者感官上有輕度或短暫性嘅困擾經歷,常見徵狀包括:對身邊嘅人和事變得多疑敏感、成日覺得自己被針對、有人無故想傷害自己、聽到或睇到或感覺到唔存在嘅嘢等。思覺過敏者可能會有情緒上嘅困擾,如焦慮、煩躁同抑鬱等。

就算疑似有「思覺過敏」嘅徵狀,唔使擔心!

「思覺過敏」唔係精神疾病,有可能只係因為大腦嘅調節系統喺大壓力下作出過敏嘅反應,搞到我哋對環境產生錯覺,或者誤以爲受到威脅。不過,研究顯示,如果唔理會呢個情況,超過3成人或者會喺未來3年患上思覺失調或其他情緒疾病。

想知自己係咪思覺過敏?即刻去bio條link, 揀返「PRESCIENT - 想知自己係咪思覺過敏」。做完網上問卷後,我哋會有專人聯絡你,所以記得要留低你嘅聯絡資料呀!如果你身邊有人都好似有類似嘅情況,歡迎轉發畀佢哋~

此網上問卷及首次面談評估可以幫大家了解多啲自己嘅情況。在此之後,團隊會邀請符合資格嘅參加者正式參加研究,完成整個研究嘅參加者最高可獲得答謝獎金4520港元。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思覺過敏 #了解自己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面對不公義,心理學會教我哋點做?】今日返學嘅時候見到一個同學被其他人針對,你心生不忿但係又無力協助;放學諗住攤喺床上碌吓IG,點知又見到媒體報導有人遭受不公義對待嘅新聞,你不其然諗起今日返學發生嘅事,熄咗手機但係都瞓唔好覺。不公平事件無時...
25/04/2024

【面對不公義,心理學會教我哋點做?】

今日返學嘅時候見到一個同學被其他人針對,你心生不忿但係又無力協助;放學諗住攤喺床上碌吓IG,點知又見到媒體報導有人遭受不公義對待嘅新聞,你不其然諗起今日返學發生嘅事,熄咗手機但係都瞓唔好覺。

不公平事件無時無刻都發生緊,甚至喺我哋目擊到呢啲事件嘅時候,連我哋個腦都會「不公平」咁折磨我哋。例如負責調節情緒去應對外界威脅嘅杏仁核(Amygdala)會即時被激活,產生強烈嘅憤恨情緒劫持(Amygdala Hijacking)我哋嘅心智;掌管認知功能同情緒調節嘅腦前島葉(Anterior Insula)就會令我哋生起同理心,反思自己有無啲咩可以做到,發現無能為力之後又感到自責,而我哋就只能夠喺床上被呢啲情緒念頭搞到徹夜難眠。

但係我哋係咪真係無嘢可以做到呢?即使我哋未必有能力拯救他人,但至少我哋可以拯救自己。

1. 6秒原則 (6-second rule)
當被情緒劫持嘅時候,我哋首先要學識點樣令自己鬆綁。喺應對憤怒嘅時候,我哋可以試吓實行6秒原則。由杏仁核釋出引起憤怒情緒嘅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s),其實只需等待6秒就會大大減少,我哋只需要喺呢6秒深呼吸,諗6樣令我哋開心嘅事,就可以令自己鬆綁,重新奪取理智主導權。

2. 靜觀 (meditation)
除咗呢個應急法則,我哋亦可以練習靜觀(meditation),將我哋嘅注意力放翻喺當下,同自己講我哋已經離開咗現場,翻到令我哋感覺安全嘅屋企,然後靜觀一切情緒同念頭慢慢流過,全然擁抱不批判。

3. 自我同情 (self-compassion)
喺冷靜過後,最緊要就係記得自我同情,同自己講我哋喺咁困難嘅處境入面已經嘗試做到最好。當我哋將目光放翻喺對自己嘅同情度,即使無力抵抗不公義事件,我哋至少已經可以抵抗「憤怒」對我哋嘅不公平對待。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不公義 #心理學 #揾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聽。共嗚 #19: 繼續繼續】唔知經歷緊或者經歷過人生低潮或者挫折嘅你,有冇一種覺得自己冇能力捱過去,人生好似失去希望、唔會再有逆轉嘅感覺?今日想同大家分享陳建安《繼續繼續》呢首歌。佢用坦然、從容不迫嘅唱法,配上輕快又帶點激昂嘅曲風,話俾...
18/03/2024

【聽。共嗚 #19: 繼續繼續】

唔知經歷緊或者經歷過人生低潮或者挫折嘅你,有冇一種覺得自己冇能力捱過去,人生好似失去希望、唔會再有逆轉嘅感覺?今日想同大家分享陳建安《繼續繼續》呢首歌。佢用坦然、從容不迫嘅唱法,配上輕快又帶點激昂嘅曲風,話俾大家知只要繼續追尋自己嘅路,再大嘅困境我哋都有能力跨過去。

「那日你 累透倦透 渴想崩解倒地
一聲嘆氣 輕輕說笑 將死了嗎 講得太流利」

我哋一生中總會遇上唔同難關,尤其喺成長路上唔同階段,都需要面對唔同壓力同挑戰,可能係學業上嘅追求、同屋企人嘅爭執、對未來嘅迷惘等等,有時甚至係超出自己控制範圍內嘅事,令到我哋無力感好重,不其然會諗「究竟自己會撐得過嗎?」

「過渡了 愉快極了 某刻你又記起
當天這麼的死過 都可捱過
已生成下個你」

然而,當我地望返轉頭嘅時候,會發現自己原來已經過咗一關又一關。當日令自己跌入情緒深淵嘅事,並冇我哋想像中咁難走過。可能只要一個契機,一個轉變,壞嘅事情就可以得到逆轉。而你經歷緊嘅困境亦會成為成長嘅養分。

「問題問完沒人在答話
你找不到去路對嗎
但其實何用誰在答話
你在親身的解畫
才是無價」

你或者會覺失去方向,唔知點做,覺得身邊冇人幫到自己。但其實即使途中有挫折,我哋又再失敗,但正正因為有呢啲經歷,我哋先能夠成為更強大更完整嘅自己。

「繼續狂想 繼續迷途
一直前進 一直上路
繼續尋找 繼續浮游
一直迷信」

人生就好似一場夢,有無限嘅可能性。只要我哋相信自己,繼續一步一步咁向前走,壞嘅事情總會過去。

未來其實就掌握喺我哋手中~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可以去 bio 條 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繼續繼續 #未來 #希望 #勇敢 #擁抱自己 #搵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腦Fun訊漂流記 #22:睇短片會陷入多巴胺陷阱?】每次打開TikTok或IG Reel時,你會唔會都覺得自己好難停到手呢?唔單單係因為呢啲平台根據興趣喜好投送讓我哋上癮嘅內容,同大腦嘅運作機制都有關聯。短片可以喺短嘅時間帶嚟娛樂,令大腦...
04/03/2024

【腦Fun訊漂流記 #22:睇短片會陷入多巴胺陷阱?】

每次打開TikTok或IG Reel時,你會唔會都覺得自己好難停到手呢?唔單單係因為呢啲平台根據興趣喜好投送讓我哋上癮嘅內容,同大腦嘅運作機制都有關聯。

短片可以喺短嘅時間帶嚟娛樂,令大腦分泌多巴胺(Dopamine),我哋會短暫覺得興奮,逐漸對可以持續滿足嘅快樂上癮。多巴胺就代表住「及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嘅快感,食甜嘢、買嘢、熱戀時,佢嘅水平都會飆升,睇短片都係,多巴胺令我哋追求新鮮刺激嘅感覺,期待下一條會更刺激有趣。但大家發現咗未,呢種快樂嚟得快走得都快,放低手機後可能會覺得更加空虛,久而久之,都影響咗我哋專心做事嘅能力。

另外,仲有一種同快樂有關嘅神經遞質,叫安多酚(Endorphin),佢係我哋身體內嘅一種鎮痛劑,一啲挑戰自我的活動,例如跑馬拉松,做瑜伽,讀需要思考嘅書,都會促進安多酚分泌,俾到人充實,又有成就感。安多酚就代表住「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效果,唔會被短暫嘅快感所迷惑,去追求更長遠嘅價值同目標,咁先會有更持久同深刻嘅幸福感。

如果你都覺得自己投入太多時間睇短片,想脫離「多巴胺陷阱」嘅話,不妨試試咁樣做:
1. 由小目標開始:逐次減少使用時間
2. 整理手機螢幕:少啲望到個App就會少啲分心
3. 尋找替代習慣:搵啲更健康但令你愉快的活動去填充
. . . . . . . . .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headwind迎風」免費線上服務 👉🏻 可以去bio條link,揀返「留低聯絡」就得喇!

#多巴胺 #安多酚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你係I 定E,F 定T 人?】相信大家都聽過依家好流行嘅評估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亦都可能聽過身邊嘅人問你係屬於邊個英文字母。究竟呢個評估工具用嚟分析啲咩?又準唔準確呢?MBTI以自我報告嘅形...
23/02/2024

【你係I 定E,F 定T 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依家好流行嘅評估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亦都可能聽過身邊嘅人問你係屬於邊個英文字母。究竟呢個評估工具用嚟分析啲咩?又準唔準確呢?

MBTI以自我報告嘅形式,將每個人與生俱來嘅思考模式同偏好,以4個維度(dimension)分類成16種性格傾向。透過呢個評估,我哋可以了解自己或者其他人係點樣感知同判斷呢個世界。

不過喺心理學角度,MBTI嘅準確性其實備受爭議。主要原因係MBTI將人分成類型(type)而唔係特質(trait),例如評估結果只會將我哋分成E 或者I型人,呢種二分法(dichotomy)忽略咗人嘅性格特徵係有程度分。另外亦有研究指出,當參加者喺相隔四至五個星期再做評估時,高達半數人嘅結果喺已經唔同,反映可信度成疑。

雖然MBTI嘅評估結果未必可以盡信,但都係一個好嘅工具去畀我哋認識多啲自己嘅優點同性格上嘅盲點,亦都可以快速咁了解多啲身邊人嘅睇法同角度。喺做評估嘅時候,大家不妨可以想像自己喺冇人嘅荒島上面,唔受其他人嘅批判之下放鬆咁會做出咩選擇,得到嘅結果可能會更加準確。

即使MBTI將我哋貼上唔同標籤,但記得結果其實並冇高低之分㗎!呢個評估並唔能夠反映能力,每種人格類型都只係一種傾向,都有值得大家互相學習同欣賞嘅地方~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哋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人格類型 #評估 #性格傾向 #去標籤化 #擁抱自己 #搵人傾吓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如果我話 #5,其實人生唔係一條數學題(下)】如果我話,其實人生從來都唔係一條數學題,係冇公式或者定理,就好似有時我哋付出咗好多,但唔一定得到你想要嘅回報。究竟係唔係「努力就會有回報」?現實可能唔係所有嘢都可以靠努力就改變到,有時會出現徒...
02/02/2024

【如果我話 #5,其實人生唔係一條數學題(下)】

如果我話,其實人生從來都唔係一條數學題,係冇公式或者定理,就好似有時我哋付出咗好多,但唔一定得到你想要嘅回報。

究竟係唔係「努力就會有回報」?現實可能唔係所有嘢都可以靠努力就改變到,有時會出現徒勞無功嘅情況。如果一路都期望努力會帶嚟回報同成功,仲可能會令人感到氣餒,慢慢會開始質疑究竟努力係為乜?

當「努力≠有回報≠成功」,咁究竟「努力=?」,「回報=?」,「成功=?」,「失敗=?」…… 又係唔係真係有咁多「=」、「≠」?努力、回報、成功、失敗喺100個人眼中可以有100個唔同答案,而唔係好似「a²+b²=c²」咁樣硬弸弸嘅定理。咁喺你眼中乜嘢係努力?乜嘢係成功?

或者喺好多中學生會覺得「入到大學就係成功」,由細到大被灌輸「唔努力=讀書唔好=人生玩完=自己冇價值」嘅價值觀,但人嘅價值唔應該用一個標準去量度,無論成績定財富都唔足以代表一個人。「入大學」可以係一個目標,但唔代表入唔到大學人生就會唔成功。

「成敗與否看我是怎麼看,從來沒標準答案。」—《凡星》陳蕾

有時候努力得嚟回報,唔一定可以用「勝負」、「成敗」去衝量,努力嘅過程中可能都會有唔同得著。與其將自己代入「成功公式」去揾「標準答案」,不如試下諗下自己想要嘅「成功」係點,同埋你想做個點樣嘅人。「假使相信就拼命去闖,泥濘路笑著走過」,一齊做自己人生嘅主角~

・・・・・・・・・

《如果我話》系列由有精神疾病經歷嘅年青人所編寫,希望透過分享其感受同睇法令大家了解多啲點樣關心身邊有情緒困擾嘅朋友,就係how to be a better friend?面對住高低起跌,等我哋都陪伴住彼此,一齊學習同成長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地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凡星 #人生 #成功公式 #失敗 #生涯規劃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腦Fun訊漂流記 #21:做運動關大腦咩事?】近年有好多人提倡,多做運動除咗會令我哋身體更健康,仲對人嘅心理健康有莫大嘅正面影響。好多人可能以為做運動會令人心情變好嘅原因,單單因為體態有所轉變而致身體形象(Body Image)或自尊心(...
25/01/2024

【腦Fun訊漂流記 #21:做運動關大腦咩事?】

近年有好多人提倡,多做運動除咗會令我哋身體更健康,仲對人嘅心理健康有莫大嘅正面影響。好多人可能以為做運動會令人心情變好嘅原因,單單因為體態有所轉變而致身體形象(Body Image)或自尊心(Self-Esteem)嘅提升。其實除此之外,我哋嘅大腦喺做運動期間同做完之後,都會產生化學反應,從而改善到我哋嘅情緒!

做運動時會激發我哋腦部嘅神經元活動,當中包括會觸發神經傳導物質嘅釋放。一啲常見嘅神經傳導物質,例如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etonin)同安多酚(Endorphins)等,都會喺腦部唔同區域發揮唔同作用。首先,運動可以增加多巴胺嘅合成同釋放。多巴胺係同動機、獎賞機制有關嘅神經傳導物質,可以令我地喺做運動期間產生快樂感同愉悅感。

除此之外,多巴胺釋放亦會刺激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嘅調節作用,令你喺下一次運動前就能夠先預示自己做完運動後會帶黎嘅快感,從而提升自己持續運動嘅動力,並將運動計畫順利執行。

另一種同運動有關嘅傳導物質就係安多酚,安多酚被認為係一種天然嘅鎮痛劑,可以減輕運動引起嘅不適同疼痛感,就好似開始跑步30分鐘後,會比一開始跑嗰陣無咁辛苦。而係心理層面上,運動時安多酚會喺大腦多個區域釋放,包括杏仁核(Amygdala)、海馬體(Hippocampus)同前額葉皮層等,呢啲區域都同情緒調節、情感處理同壓力反應相關。做多啲運動能夠促進大腦分泌安多酚,長遠有助減輕壓力和焦慮感,提升情緒狀態。

整體而言,運動亦可以全面提升大腦嘅血流量,增加唔同神經傳導物質嘅可用性同功能,改善大腦嘅學習同認知能力。因此,其實做運動時除咗我哋身心健康會得到改善之外,大腦都係最大嘅得益者之一。

做運動就咁聽落好處非常多,但對於一啲情緒長期低落或者感到抑鬱嘅人嚟講,往往因為無動力同能量而有心無力。好多人對做運動嘅印象係會覺得要做得好辛苦同長時間持續先有效,然而,最新研究指出,即使進行好少或低活動量嘅運動,都已經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正面影響。例如每星期累積2.5小時「快步行走」嘅活動量,對比起無活動嘅人,患上憂鬱症嘅風險已經大大降低 25%。

如果對開始做運動感到困難嘅話,不妨嘗試由一啲簡單嘅活動 / 日常生活上嘅改變開始先,對改善自己嘅情緒可能會有意想不到嘅效果㗎!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地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強身健體 #運動 #多巴胺 #血清素 #安多酚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如果我話 #4,其實人生唔係一條數學題(上)】細細個已經知到屋企人係理科背景出身,同佢哋溝通需要用理性分析嘅方法,好似有條公式咁,「一定係###導致YYY」、計梯形面積就係「(上底+下底)x 高÷2」,要一步一步推斷出嚟先溝通到。由細到大...
09/01/2024

【如果我話 #4,其實人生唔係一條數學題(上)】

細細個已經知到屋企人係理科背景出身,同佢哋溝通需要用理性分析嘅方法,好似有條公式咁,「一定係###導致YYY」、計梯形面積就係「(上底+下底)x 高÷2」,要一步一步推斷出嚟先溝通到。由細到大,我都好似唔知道有「變數」嘅存在,慢慢演變成一個過份理性嘅頭腦,明明唔係計緊數都會用呢種思考模式,其中最明顯嘅係「讀書唔好=人生玩完=自己冇價值=失敗=唔會成功=唔會有人鍾意自己」。

但係,究竟係唔係真係咁?

自己有個大我六年嘅家姐,即使屋企人唔會攞我哋比較都好,自己內心都會不停比較,家姐好似所有嘢都做得好好,成日都比老師同親戚讚,而自己就好似冇佢咁叻。望住家姐行過嘅路,嗰時嘅我覺得自己要跟從佢嘅路先至係好。呢條「路」就好似「成功公式」,覺得只要將自己代入呢條公式就會成功。

之前嘅我就係喺呢條公式之下成長,盲目跟從家姐嘅「成功公式」。去到高中,好似搵到自己有興趣嘅嘢,但係我好驚開始同家姐條路唔一樣,我唔知應唔應該去探索自己嘅路。其實一路以嚟,活喺公式下好似有種安全感,唔洗自己諗自己條路想點行,但同時都會唔知自己想點,唔知自己其實想成為點樣嘅人。

究竟我想要啲咩?我想要點樣嘅人生?

嗰陣好迷惘,好似十幾年嘅人生都唔知自己做緊咩,感覺就好似追求緊啲嘢,但又唔知自己追求緊的咩咁。唔知自己應該繼續活喺舒適圈入面,代入條公式追求一個唔知係唔係自己想要嘅人生;定係自己出去闖、去做自己想做嘅嘢。

喺一路探索嘅過程入面,慢慢理解到世界並唔係非黑即白,並唔係「讀書好就係成功、讀書唔叻就係自己唔好」,發現原來人生係可以有唔同嘅可能性同變數。所謂嘅「成功公式」只係之前有人咁樣做而成功咗,並唔係淨係得呢個方法先可以達致「成功」,亦都唔代表適用喺所有人身上。然而「成功」係每個人心目中都可以有唔同嘅定義。

我哋一直被告知應該點、唔應該點,冇乜機會去探索其他可能性,就好似世界冇其他可能性咁。如果我話,其實人生從來都唔係一條數學題,係冇公式或者定理。如果將社會畀我哋嘅期望暫時攞走,你覺得你會想成為一個點樣嘅自己?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地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人生 #成功公式 #失敗 #生涯規劃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走出性別定型嘅框框?】「唔好喊啦,男仔唔會喊㗎」、「女仔人家點可以咁粗魯」… 我哋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聽過類似嘅說話,但有無諗過呢啲說話可能無形中構成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成為別人嘅枷鎖?社會上愈來愈多有關性別表...
12/12/2023

【走出性別定型嘅框框?】

「唔好喊啦,男仔唔會喊㗎」、「女仔人家點可以咁粗魯」… 我哋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聽過類似嘅說話,但有無諗過呢啲說話可能無形中構成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成為別人嘅枷鎖?

社會上愈來愈多有關性別表達(Gender Expression)嘅討論,究竟性別係唔係一定係二選一嘅是非題?有人就提出,性別可以分為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同社會性別(Gender)。生理性別將人分為男同女,但社會性別可以有不同嘅可能性,例如順性別(Cisgender)(當一個人嘅性別認同跟佢嘅生理性別一樣)、非二元性別(Non-binary)(不限於男女性別)、流性別(Gender Fluid)(性別會變動)、跨性別(Transgender)或酷兒(Queer)(拒絕以既有名詞標籖自己嘅性別)等等。

喺社會規範下,生理性別同社會性別唔一致嘅人,可能會因為自我懷疑同社會歧視而覺得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甚至可能會影響佢哋嘅精神健康,導致佢哋容易有各種嘅情緒困擾,增加患上抑鬱症、焦慮症、濫用藥物甚至自殺嘅風險。由於性別認同可能細細個就已經形成,性別不安有機會由童年開始已經困擾住當事人,直至長大成人後先有多啲勇氣去表達自己嘅性別取向,活出屬於自己嘅人生。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嘅獨特性,如果我哋因為一個人嘅生理性別而就覺得佢應該係點點點,會唔會限制咗佢人生嘅可能性呢?當身邊有人受性別認同困擾,甚至被歧視同欺凌嘅時候,我哋願唔願意表達出善意?如果我哋可以打破既定嘅框框,容許大家用自己覺得舒服嘅形象示人,折射出形形色色、美麗嘅光芒,呢個世界就可以變得色彩繽紛!

・・・・・・・・・
如果有時覺得好灰好頹,不如見字留言,我地同你傾?
「headwind 迎風」 免費線上服務 https://bit.ly/37Fh60e

#性別定型 #性別不安 #性別表達 #免費 #線上服務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困擾 #專業諮詢 #香港大學 #迎風 #精神健康

Address

Queen Mary Hospital, 102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eadwind 迎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headwind 迎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