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25
懂點藝術
唱歌、繪畫、建築、書法、音樂、雕刻、戲劇、飲食......。
作為一名中醫、或說作為一個人,不是要說樣樣都懂,也不是要說成為大師。但不懂,並不妨礙人用來欣賞,創作和表達情感。你看大衛像結合了人體肌肉藝術,何等精細。你看達文西的人體黃金比例圖,就是醫學藝術結合的好例子。
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但在五行理論之中,五味、五音、五色,正是可以影響人體的五行元素分類。只要不是過量(如大部分靠藝術為生的人)去使用,是對人五志七情的生剋疏泄有好處的。
例如今日我過得不爽,怒氣無處發,不妨拿一塊畫板,在其上塗鴉,想用甚麼就用甚麼,畫是否靚、留不留低、是否浪費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色彩令七情平衡、心態平和。日本寺廟的和尚打掃時在庭園畫圈修行,也是一理,平靜身心。
這和現代的藝術治療是一脈相承的。
華人不是不嚮往這類的方式去表達情感,對於一些豪邁的畫、曲、書法,我們都會拍手。但隱藏、要靚、唔衰得、唔好浪費都刻在華人的教育和基因入面。
想一想,香港的小孩學藝術,是否只是為了比較,是否只是要有那個年齡所謂好的作品,要3歲畫出中學都不及的靚畫,不好就由父母去畫,剝奪了小孩用另一個方式表達情感的渠道。
所以,適當使用藝術,是令我們情志健康的有效方法。
當然,正如剛才所講,過用藝術,也會令情感大量消耗,而產生相應的負面影響。這也是為何演員/歌手,很多不是鬱,就是躁。
這樣的情況,只要懂得用另一種藝術形式,加上五志互轉的理論,也是可以治療的。
不過,更好的方法,當然是讓精神休息。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